現在除了農村的老年人還有真正的農民嗎?為什麼?

用戶7601566574145GCH


我自己八零後偏遠山區的體會,身邊百分之九十不會種水稻小麥,但是把田地改成了果園蔬菜大棚農家樂養殖場之類的比較多元化不像父輩們只種糧食。


小陳山地雞


只要你是農村戶口那麼你就永遠都是農民,農村是農民的根!不管我們走到哪裡,我們的農村情懷一直都在繫著我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一進村口那個滿村子都是炊煙繚繞,還有我家旁邊的那條小河!永遠都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草根38724


我家屬於江西北部,就拿我們村為例,年後村裡的青壯年都出去務工了,留下來的就是老人和小孩,現在在家裡的老人只會種植一些當季的蔬菜,其餘的稻穀等都不去種植,田地都有大承包商一起大批量種植,老人主要工作還是帶孫子孫女為主。


木子木557


看了下面幾個網友的回答,心裡很不是嗞味,挺大個人,怎麼不調查研究,跟風說假話呢?說現在沒有真正的農民,那年年豐收的1.3萬億斤的糧食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農民辛勤勞動種出來的嗎!

請看,我國2019年糧食產量前5名的產糧大省:

一、黑龍江省,產糧66384萬噸

二、河南省產糧7503萬噸

三、山東省產糧6695萬噸

四、安徽省產糧4054萬噸

五、吉林省產糧3878萬噸。

以上數據說明什麼?一是說明種地的農民大有人在,二是這些省的農民規模種地,機械化的操作,科學種田,收益很好。他們才是真正的農民。

而那些只種三五畝地,老舊笨重的人工操作方式,將逐步被淘汰,還是跳出農門,進城打工吧。


琿春徐飛768


現在除了農村的老年人,還有真正的農民嗎?
我的老家就是予北農村,現在農村種地一般都是老年人和一些婦女,絕大多數青壯年出外打工,不再只依靠土裡刨食了。今年如果不是武漢病毒特殊原因,青壯年也都外出打工了。往年過了春節,青壯年陸陸續續打工走了。光依靠在家種地不行,種地除去種子、化肥、農藥、電費各項投資,種地剩不了多少錢。所以青壯年選擇外去打工,家裡多是些老年人照料。


再者,現在種地機械化成度高了,一人一畝地在家種地佔不住,有些人就把土地承包給別人,自已去打工。現在犁地有大拖拉機,澆地刷卡就能出水澆地,收穫有大型聯合收割機,這些農活只要有錢僱給別人幹就可以了。
現在真正的農民,大部分是候烏式的生活,忙時和春節,回老家。平時在外邊打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1754ccdec324f06933ee9e21f323898\

代代書香


現在除了農村的老年人,還有真正的農民麼?

有:一批城市新農民正在悄悄誕生

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看天氣搶季節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365天只要不是產業農民收穫的只是莊稼從育苗到果實全過程喜悅,那份辛苦與所得不成正比…

今天的農民已經在機械化耕耘的過程中,大多數農民摒棄了傳統的農作。化肥代替了農家肥,農藥肆虐,蔬菜與糧食的成長過程大大縮短,可我輩的味蕾永遠也找不到兒時的味道…

為了不再被農藥蔬菜荼毒,為了喜好一大波城市農民誕生。頭條視頻經常有屋頂種植蔬菜的視頻出現。而我從開墾荒地開始

為了健康,種植絕不使用化肥與農藥

我們小區很大,落葉🍂經常有保潔人員每天清掃,種菜後這些落葉被我用推車收集進入堆肥區。

  • 我的蔬菜經常性使用腐熟糞便,因為堅持有機種植我的土地非常鬆軟,底下地蠶與蚯蚓很肥沃,

面對害蟲手捉加使用自制植物噴藥。

從育苗到收穫苦不堪言,但每次看見生命的誕生與成長而忘了辛苦樂此不彼…

無疑我的土地是希望的田野,兒時的味道在有機種植中慢慢呈現


借我翅膀去飛翔


現在除了農村的老年人還有真正的農民嗎?為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年輕人開始慢慢的少了,就連現在中老年人也在慢慢的離開農村,為什麼?一是年輕人要養家,二是父輩人要去城裡給年輕人看孩子,所以農村就剩下了一些老年人了;

我是一名八五後,由於工作的原因跑的地方比別人多一點,看到的也比較多一點吧,現在農村的空心化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那麼以後農村還有真正的農民嗎?

現在的農村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生活;在以前生活在農村只要種好自己家的幾畝田地,就基本解決一家子的生活問題,還能剩下結餘;可現在進入現代社會,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以前一百塊找開能買很多東西,現在呢,一百塊能買點什麼?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深有感觸;

上面說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農民在農村的生活成本和城市裡基本上差不多,但在農村農民的就業機會不如城裡,再加上農民在土地上賺不到足夠的錢來養家餬口,肯定要出門進城打工,當他們習慣了城市的生活後就很難再適應農村的生活了,久而久之就定居城市了;

農村現在的主力軍就是一些老年人和不願意進城當房奴的人了,如果說都進城了肯定不現實,畢竟有走的就有回來的,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沒有什麼高學歷也沒有有錢的家庭,現在國家提倡年輕人回鄉創業,我也算響應國家號召,想在農村做一點屬於自己的小事業,只是我知道這不容易,但農業始終需要有人來做,我們國家這麼多的土地沒人種行嗎?

是不是農民,不是年齡也不是種不種地來區別的,只要你是農村戶口那麼你就是農民,我認為農民沒有什麼不好的,現在的國家對農民的政策非常好,我有一同學就是把戶口遷出去後現在就很後悔,想遷回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次疫情農村就充分顯示出城市比不了的好處。


農村小車哥


☞定義為真正的農民範圍廣泛,什麼是農民?

☞農村真正的農民

真正的農民,定義範圍廣泛,隨著老人年紀大了後,年輕人也要回去照顧,一邊種地、養殖,只要是以種養的有一方面在做著,也都算是真正的農民。其次身為農民,雖然外出做事,也都算是農民,這樣理解比較合理,不能說不在家就不是農民,“歸根結底,落葉歸根”,收入來源均為農業勞動所得,都算農民。有事業單位除外。

☞實踐與科學結合

農民,農業的發展,也都是靠那些科學人員,不種地也不代表不懂種地,只是在做事這方面略有不同。農民不論是種植還是養殖,也需要技術,而農民本身是不懂太多技術的,這就得根據一些專研人員提供的知識,人員到各地去分享知識,這樣農民才有了希望。

所以說,天天下地的人當然是真正的農民無疑,但也是需要有科學技術幫助才行,要有人專研,比如有人研製出玉米如何種植、施肥技巧、選肥與用量等,這些知識如果沒有人去研究,那麼農民也不可能種得好,其次是根據自己日常實踐中所具備的知識再與科學結合進行操作,這樣才能保證產量和品質得到有效提升,走向致富的道路。

☞總之:

現在除了農村的老人,還是有很多真正的農民的,有些外出打工,有些到外面去創業,其實也算是農民呢,不能說不在家就不是農民,這樣理解不太準確。其次,在農業方面,種植或養殖過程中也是離不開科學結合,科學能引導農民走向奔小康。


三農小管家


現如今,在農村地區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仔細觀察的話,現在留在農村種地的人是越來越少,除了部分高齡農民和新型職業農民之外,農村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都選擇去外面務工賺錢補貼家用,農村改革發展的這些年,轉移城市的人口是越來越多,土地和房屋閒置的情況愈發普遍,空心村和老齡村也逐年增加。願意種地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ba9b85d35764e328e1fa36416c8afa4\

光輝歲月瑤


現在除了老年人。在家種地的基本沒有農民了。老人去城裡打工沒人要。一輩子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不了。也捨不得扔了一畝三分地。打點糧食就比買著吃方便划算。這些年打工的收入也挺高了,年輕人在廠裡一般都能拿到四五千元,遠遠比種地收入高。單單種糧食其實賠錢的,所以農村除了老年人基本真正的農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