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前幾天,北京“k歌之王”宣佈全體裁員的新聞,引發了全網熱議。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2月7日,北京k歌之王發佈了《總經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宣佈與全部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這封信,將血淋淋的現實撕開,赤裸裸地擺在我們面前。

受疫情影響,K歌之王處於持續閉店狀態,它承受著巨大的財務壓力。

如果超過30%的員工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那麼公司就會進行破產清算。

作為曾經的行業第一,K歌之王是上海人均最貴的量販式KTV,也是北京工體最耀眼的娛樂場所,更有著王思聰一夜消費250萬的歷史記錄。

可就是這樣一個處於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說倒就倒下了。

在疫情面前,很多企業真的正遊走在破產的邊緣。

不管曾經有多麼榮耀,過去有多麼輝煌。

當危機來臨,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無一能倖免。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意外光臨時 不會跟你打招呼

最近,餐飲連鎖品牌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的一段採訪,直戳人心。

“疫情致2萬多名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賈國龍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把疫情帶來的慘痛後果,呈現在我們面前。

西貝莜麵村,是家喻戶曉的大品牌,是國內餐飲界的翹楚。

但,還是被疫情打了個措手不及。

如果按照以往,作為餐飲行業傳統旺季的春節假期,一個月可以有7、8個億的營收。

可疫情的突然光臨,讓這一切全都不復存在。

“線下400多家門店停業,2萬多名員工待業”暴露了西貝正遭受著嚴重的財政危機。

無獨有偶,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在官微上發佈了一則休市通告。

截止到今天,海底撈在中國境內的550家店,已經歇業了19天。

而每歇業一天,就相當於虧損了8000萬元。


據華夏時報測算,海底撈停業兩週就已經虧損了11億元。


受此疫情影響的,並不只是餐飲業,大部分企業都被波及,甚至牽連其中。

2月10日,是復工的第一天。

但新潮傳媒卻在這一天,宣佈裁員500人,高管集體降薪20%。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其創始人張繼學,在解釋為什麼要裁員時,這樣說道:

“新冠病毒來了,企業要活下去。


該不該裁員,這兩天網上討論得非常激烈,害怕企業被輿論’道德綁架’。


但兄弟們,只有企業活著,你才有資格製造輿論,才有資格被輿論綁架。”

“新潮賬上儘管還有近10億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


要戰勝此次疫情,必須踩死剎車,卡死現金流,降低成本,確保活著。”


真慘痛啊,意外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而在意外光臨時,我們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方式,就是活下去。

可活下去,竟也成了最大的奢望。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這世界上 從沒有所謂的穩定

前段時間,世界最大印鈔公司——英國德拉魯公司,對外發布了破產警告。

這家有著200多年曆史的老牌印鈔公司曾鼎盛一時,它承包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鈔票,每週印刷的鈔票疊加起來,甚至有珠穆朗瑪峰頂峰的兩倍高。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可即便它的過去再輝煌、再光鮮,卻還是走向了破產的邊緣。

究其原因,和它自身的停止成長、拒絕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移動支付的時代早就已經到來。

以微信和支付寶為代表的支付平臺的普及,使人們對現金的需求量急劇下降。

面對這一變化,很多印鈔公司都開始從事移動支付業務,但德拉魯公司卻一直停留在原地,拒絕做出任何改變。

世界變化真的很快,你認為的穩定,到最後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崩盤。

還記得唐山某收費站取締,一批工作人員因此下崗的新聞嗎?

其中,一位大姐說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


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收費站大姐的抱怨,我們可以理解。

可,這就是現實。

沒有一份工作是穩定的,你所謂的舒適區,只會慢慢“殺死你”。

360創始人周鴻禕在《給那些仍舊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文中寫道:

“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後的輸家是你自己。”

是啊,這個世界,哪有什麼穩定可言。

“在叢林裡,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能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達爾文的這句話,正是告誡我們: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會怎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時刻做好應對危機的準備。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大浪淘沙時 你要有應對危機的能力

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段子:

全民成了廚師,醫護成了戰士,老師成了主播,實體店都幹成了微商,老闆也成送外賣的了,時代想改變誰,根本就不會跟你商量。

細品之後,果然如此。

疫情的爆發更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穩定的工作早已成為過去式,唯有穩定的能力才能促使你度過一次又一次難關。

疫情是災難,但也是一次提醒,提醒這個時代的高手不再是悶頭努力的人,而是能靈活應對危機,具有創造力的人。

2003的非典,讓所有企業都陷入恐慌之中,京東更是在21天之內就虧損800多萬。

但劉強東立刻帶領團隊摸索,並發現了線上交易的市場潛力,所以他大膽決定,關閉京東實體店,轉型做電子商務。

毫無疑問,這一決定為後來京東的發達奠定了基礎,就連劉強東本人也表示,是“非典”成就了京東。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除了京東,順豐也因為非典帶來了爆炸式的發展。

那時候,人們不敢坐飛機,所以航空業務很不景氣。

短暫商討後,順豐決定藉著航空運價大跌之際,和揚子江快運簽下包機協議,專門用它來運送快遞。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這一舉措,讓順豐在速度上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也是因為那一次的航空快運,才讓順豐有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有句話說的很對:“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新站起來一批人,這是歷史鐵律。”

如果說17年前的“非典”奠定了線上交易的基礎,那麼17年後的新型冠狀肺炎則再一次為完善線上服務敲響了警鐘。

時勢造英雄,疫情來勢洶洶,但總有企業能夠隨機應變。

面對人們線上需求激增的情況,盒馬鮮生率先聯合餐飲業提出“共享員工計劃”,讓閒置的員工暫時到盒馬工作。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盒馬與雲海餚合作“共享員工”

圖為雲海餚員工接受上崗前培訓


這樣一來,不僅滿足了人們生活的需求,還解決了部分人員待業在家的現狀。

麥當勞和肯德基也迅速優化線上點餐服務,他們特別推出了小程序點餐,儘量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百度也在各大產品中緊急上線有關疫情的相關功能:


其中包括百度APP“抗擊肺炎”頻道、百度地圖“發熱門診地圖”等,為人們實時監測人口流量,幫他們儘可能避開人流密集場所。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一場疫情,讓我們看清了到底誰在裸泳,也明白了維持自己長遠發展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反脆弱能力。

因為反脆弱能力,決定了反彈速度。

反彈速度快的人,總能因時制宜,躲過一劫。

半山腰總是擁擠的,能在大浪淘沙中活下來的人,都具備了去山頂看看的能力。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武漢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企業,還有我們每一個人。

世界很大,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每一次困境中找到破局點,才有可能逆風翻盤。

1. 存款,才是安全感的來源

如果說,從前的生活信條是“及時行樂”,那麼這次經歷則讓我們意識到存款的重要性。

當你失去工作機會,當你被生活的困難壓得踹不過氣,你就會明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含義。

自以為的享受和安逸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危機,唯有銀行卡里的數字不斷增加,才能真正增加你對抗風險的底氣。

2. 並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有人做過一個調查:當疫情結束,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都選擇了“工作”這個選項。

一位網友的話真實且戳心:

“從前我以為是這份工作沒我不行,現在才發現,是我需要工作。


當我閒在家裡不能去上班,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我的房貸、車貸,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好好工作,再也不抱怨。”


這次疫情就像一面鏡子,將所有隱藏的真相都暴露了出來。

承認吧,生活從來就不平等,你有多努力,才能有多特殊。

海底撈虧損11個億:疫情裡最大的危機,已經藏不住了

3. 千萬不要讓雙腳踏入同一條河流

這場災難,旅遊、餐飲、電影受到的衝擊最大,我那幾個從事以上行業的朋友整天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所在行業的春天不能儘早迴歸。

這就說明一個道理:


只有豐富自己的能力,才能在關鍵時刻,給自己更多退路。

儘管你從事的是旅遊行業,但如果你同時還具備撰稿、運營、策劃等能力的話,你將會比別人擁有更多賺錢的機會。

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你多學一樣本事,就能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有人說,萬般皆是命。

但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格格不入》裡有一句話:

“去做就行,光想光說都沒用;


做你能做的,改變你可以改變的,哪怕只是一點點;


動了就沒在原地了,就沒什麼可洩氣的。”


我們都希望歲月靜好,但迎接我們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大江奔流。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花路,有的全都是荊棘密佈。


你只有保持警醒,時刻提防危機,才能在困頓之中所向披靡。

命運要你認清自己幾斤幾兩的時候,從來不會跟你打招呼。

同樣的,我們的時代雖然危機四伏,但也會時不時拋出一些橄欖枝,只可惜並不是每個人都接得住。

所以,朋友們,我們要繼續加油啊。

錢學森說,常常是最後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那你也要堅信,所有波瀾不驚的日復一日,總會讓你體會到堅持的意義。

雖然辛苦,可我仍希望你能選擇,過那種滾燙的人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