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认知的局限性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吧,它的意思就是指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最明智的,最难能可贵的。

有自知之明的人为什么难能可贵呢?

事实上,有自知之明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和自己认知能力的局限性的一种客观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有局限性,才能避免犯很多错误,才不会瞎折腾、瞎冒险,更不会肆意妄为。这对于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言:“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认知的局限性

老子《道德经》


意思是说,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认识到我们的认知有局限性,知道自己有缺点需要弥补,这样的人是最有智慧的。而那些明明不知道,却假装知道,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懂装懂,这就是有问题的。

《论语》中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坦率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不要不懂装懂,这样就是“是知也”。

古圣先贤都在强调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而知道清楚地自己的认知有局限性,是可贵的,也是聪明有智慧的。

而生活中能够做到“自知”的,也就是那么十分清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很多人却是生活在自己狭窄的认知中而不自知。

记得去年参加过一个聚会,一桌人大部分都是搞策划的。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越是有能力的,认知较广的,其实说的话并不是很多,但是说得都很到位,不会长篇大论,而是适可而止,给其他人表达的机会。而那些认知层次较差的人,往往喜欢不懂装懂,爱表现,在那里不顾及他人感受地夸夸其谈而不自知。

事实上,越是不自知的人,越爱瞎表现,而那么自知的人,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谦逊而有度。

一个人的成长来自知道自己的不足。

人有自知,承认自己认知上有局限,承认自己有所不知,承认自己有所缺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认知的升级,只有知道自己认知的局限和不足,才会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

而那么不自知的人,总是在高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与不足,陷在舒适区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你会发现,越是不自知的人,越是不会去升级自己的认知,不升级自己的认知有时候会使一个人变得固执。记得去年我在头条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所谓固执,其实就是认知水平低。一个固执的人其实也是不自知的人,不愿意去成长,不愿意去学习,还自以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正确。

越是聪明的领导者越是有自知之明

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时代聪明有智慧的领导者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看到自己的短板,看到别人的优点。

我们拿经营企业来说,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什么都懂,哪方面都擅长,而是懂得领导好具备各方面才能的团队。企业经营最怕的就是老板什么都管,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最后弄得自己最累不说,员工和中层还得不到成长,无法独当一面,经营的效果反倒并怎么好。

而那么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都擅长的领导者,反倒是愿意放手和放权,让有专业能力的员工去做,自己不但轻松,员工也得到了成长,企业发展的也更快更好。

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有智慧的人,在打江山的时候,知道自己带兵打仗,攻城略地不如韩信;镇国抚民、供应粮草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但是他能够借人之力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反倒成为了一个长项和优势之处。

企业做得越大,越依赖于各方面的顶尖人才,马云、王石能够早早地退休,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优秀的团队。而那么将企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小企业老板,企业的发展永远也突破不了老板认知的局限。

每个人在认知上都有局限性,只是范围大小不一样。认知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取得的成就高低。我们需要怀着一颗谦逊和敬畏的心不断学习来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修行。

�`\u0002\u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