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不少詩人“詩興大發”,這類詩對抗疫滅毒,有多大作用?

領袖詩人盧偉宗


大家好,我是零點拾韻,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現在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詩詞愛好者最多算是喜歡詩的人,離“詩人”的稱號相距甚遠,姑且稱為“詩人”。關於題主的問題,我從三個方面進行回答:

首先,抗疫與“詩興大發”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

作為詩詞愛好者,隨時可能詩興大大,與是否“抗疫”無關。詩,有感而發。或保家衛國,或兒女情長,或社會百態,或青山綠水。只要身有所感,隨時可以組織語言文字,賦詩一首。有些詩豪放雄壯,有些詩婉約含蓄,有些詩百讀不厭,有些詩略有瑕疵。這都無所謂,因為詩人已將靈魂賦予了詩句,詩興也得以宣洩,其他的順其自然。


第二、詩人敲鍵碼字,減少人員流動,利於疫情擴散

全國人民響應號召:居家隔離,減少聚集。有些人耐不住寂寞,無所事事,鬱悶至極,而詩人卻可以做到心靜自然涼。一則新聞,有些人一看而過,詩人卻有所思,有想悟,最後成了一首詩。或許這首詩很粗糙,但在思索、創作的過程中,起碼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無聊,更不煩躁。或許,對詩人來說,寫詩是居家隔離的最好方式。


第三,積極向上的詩具有強大的正面宣傳作用。

詩,或多或少的文字組成,自然不是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但是,詩詞作為高度凝鍊的一種文學體裁,它對疫情防控卻有強大的宣傳作用。古有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吶喊,近有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誓言,更有毛主席“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鼓舞。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現在仍有很多的詩詞愛好者。一首高流量的好詩,可以讓人們認識無怨無悔的李文亮醫生,也可以讓人們瞭解美麗善良的白衣天使;可以讓人們看見鍾南山院士的淚痕,也可以讓我們數數李蘭娟阿姨的銀髮。


總之,詩或抒情,或言志,或歌頌,或鞭策。在抗疫過程中,詩人起碼沒給國家添麻煩。


零點拾韻


文為時而著,詩為事而作。身處肺炎中心的老夫豈能置身事外,掩耳盜鈴?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拿筆作詩既是對病魔的撻伐也是增強世人的信心意志,作用麼堪稱軟實力吧!

現與王安石“泊船瓜洲”和:

七絕,感謝日本小姑娘!

有詩為證:

楚漢殺毒肺病間,

東瀛募捐富櫻山。

江川異域隔雲岸,

日月同心散霧還!

又,與王昌齡“出塞”詩和:

七絕,抗擊肺炎!

有詩為證:

疾發武漢政封關,

病染芸生命不還。

杏林回春德尚在,

長江困虎鎖閻山!

注:杏林古時指醫學。

又,與李白為楊貴妃作“清平調”詩和:

七絕,翁佳娜。

有詩為證:

美豔一身皓月容,

紅霞萬朵漫天濃。

捐資一萬川江見,

濟世千心楚漢逢!







老張335536


改自一近代詩

新冠不要緊,

只要行動真。

殺了狂病毒,

還有負重人[加油]

。。。。。

改自文天詳的『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春晚驚,新冠寥落四周起。

歸期待發風飄絮,茫然環顧雨打萍。

國家號令毅然起,零丁洋裡不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摘錄韓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前面兩首是籍改編與條友們共勉,共同對抗疫情,共同信心,共同為負重逆行者鼓勁[加油][加油][加油]

最後一首摘錄是籍唐代詩人韓愈的『春雪』,給與所有人希望,春天來了,一切春暖花開,好事即將到來[給力][給力][給力][心][心][心][玫瑰][玫瑰][玫瑰][互粉][互粉][互粉][666][666][666][啤酒][啤酒][啤酒]


路過man


詩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歌之說,詩歌影響並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穿越時空隧道,書寫歷史悲歡,激發豪情鬥志,描繪美好未來。

詩以言志

詩最主要功能就是言志,這也是共識。正因如此,才有"國家不幸詩家幸"之說。

越是在民族危難、國家危亡之時,詩歌就像一盞明燈,一把衝鋒的號角激勵我們無畏無懼前進向前進。湖北人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激勵著無數的革命先輩為國捐軀。毛主席更是偉大的樂觀主義革命詩人,其詩足可以頂百萬大軍,激勵著革命戰士走出險境,從勝利走向勝利。

同樣,在當前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的危難時刻,詩人們紛紛自覺地拿起筆桿子,與奮戰一線的勇士心連心,用詩歌謳歌他們的奉獻犧牲壯舉,用詩歌給患者以信心和勇氣,用詩歌凝聚中國力量,應該說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勵。今年的元宵晚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場以詩歌朗誦為主導,並用詩歌朗誦來激起全民戰疫的誓師晚會。雖然有些人並不是什麼詩人,但在此時此刻,面對疫情有感而發的打油詩或順口溜,同樣在堅定著我們抗疫的信心,傳遞著一種正能量。

詩能傳情

詩除了鼓舞鬥志之外,還有一個傳達感情、表達心境的重要功能。一個人最深最真最美的文字表達形式應該就是詩歌。就像熱戀中的男女青年,骨子裡的"詩人"細胞就會被激發出來,彼此一夜之間似乎都變成了"詩人",以詩傳情表達愛意。。

面對如此嚴峻複雜的疫情,面對疫情影響每個人的生活生產,如此而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面對自己的親友和同事或正奮戰一線,或生離死別,面對戰疫中感人至深的人和事,只要是正常的詩人,都會在內心深處被感動或傷感,自然而然會"詩興大發"表達心中的這份真情。就像當前網上有無數詩詞讚美院士鍾南山、悼念已逝去醫生李文亮的那樣,更有無數詩歌謳歌白衣"戰士"和軍隊馳援人員等等,這些詩作也就匯聚起團結奮戰的偉大力量和不朽精神,也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更鼓舞著我們戰疫必勝的勇氣。

詩可褒貶

詩除了言志和傳情,還有一個功能就是針砭時弊。古詩為什麼特別講究意境,從某些方面講,意境高低即決定詩的水平高低,這也許就是中庸之道吧,但古代文人墨客的詩作大多以物(景)寄情寓事,這看似描景寫物,其實質更多影射當時社會的現狀和詩人對社會的看法。

同樣,在如此大疫面前,詩歌也從一個側面表達了詩人對政府對社會對公職人員的一種看法,或是肯定讚揚,或是批評不認可。各級職能部門可通過讀其詩進行反思或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詩外之意或許就是一個真實的民意和民情。

結語

總之,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刻,我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詩人們以其獨特的為民視角、真摯的為民情感,創作出一批經典的抗疫阻擊戰詩詞歌賦。武漢保衛戰早日打贏!湖北加油!天佑中華!

讓歷史永遠記住這些感人至深的平民英勇、平凡壯舉!


石潤居


這個問題太有失偏頗,在武漢疫情還在蔓延,全國都在馳援武漢,特別是醫務工作者,逆行奮戰,捨生忘死,有的還為防疫戰鬥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真是可歌可泣。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打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詩人每天都要被感動著,不是"詩興大發",而是有親身的感受。

首先,是抒發了詩人的情感,為那些奮不顧身的勇士們鼓與呼,為那些已經是70幾歲了,80幾歲了的老院士又一次的衝鋒陷陣而吶喊助威,為九省通衢的英雄城市而感嘆,這些都是炎黃子孫的聲音,是為了給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第二,這些聲音對抗疫是起不了什麼作用,也不能夠殺死病毒。但是這場阻擊戰,總體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國難當頭,要團結起來,共克時艱。作為國人,不能衝鋒陷陣,不能夠像醫務工作者那樣的直接參加戰鬥,只能用手中的筆去讚美那些英雄,去歌頌那些感人的事蹟,去悼念那些失去了生命的亡靈,不是也在為這場戰鬥搖旗吶喊,為中華助威!為武漢助威!也是盡了一份微薄之力。

第三,詩人的情感聲音也是對前線的那些將士們的一種支持,不是在孤軍作戰,全國人民與你們都肩並肩,心連著心,打贏戰鬥就在眼前。





封護勝463


送瘟神

綠水青山倍增多,

華夏何懼冠狀魔。

千村隔離人防護,

萬戶不復鬼唱歌。

坐地日觀山河黯,

巡天夜看月宮濁。

嫦娥目睹人間事,

欲穿白衣下凡搏。

東風盪滌烏雲消,

一鏡藍天架虹橋。

鳥語花香溪水笑,

人歡馬叫彩旗飄。

天連五洲銀波起,

地通一路智謀高。

且問瘟疫何處去?

雷火山上就地燒。


高老莊203


不可否認,優美溫暖的好詩確有感動中國,安撫人民,鼓舞鬥志的巨大力量。

君不見,日本武鶴市和富山縣在弛援中國的捐贈物資包裝箱上,引用了中國詩經和唐詩作慰問宣傳語。其中“青山一道共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高情商詩句,就溫暖了中國網絡,深得國人的感謝和稱道。

而不好甚至是壞的詩歌,只會起到侮辱人道,歧視同胞的負作用。在此,我也對某些作家協會專業詩人發表的詩歌作品,表示不敢恭維。

比如,剛不久我在某權威媒體的頭條公眾號上,看到其抄錄的一首《XX》詩刊主編嚴重脫離生活的應景之作。其口語詩中竟這樣寫道,“人們戴上口罩拜年,“拜年”卻被咳成了七零八落”。

在此封城封區阻擊疫情的非常敏感時期,我當即跟帖指出,這是詩人對病態的描寫,不能如此做好詩宣傳。必須懂得,咳嗽者有問題,應及時隔離並報送醫院搶救。這可不是上綱上線,須知新冠肺炎的感染症狀之一,就是咳嗽!

比類歪詩,顯然是在誤導群眾,會在客觀上製造社會和網絡負能量,心須批評抵制!


默金cc


湖北武漢一家四口全感染肺炎,從27樓撒下幾萬人民幣,這是多麼心碎的舉動,多麼心灰意冷,對人間的嘲諷…。珍惜生命,珍惜健康 因為他們覺得錢已經不重要了[擦汗][擦汗]。一位被關在家裡15天的武漢作家寫道:

這段時間,在外地的朋友,經常發信息說:“我們一樣,也困在家裡啊。”可是,我真的想告訴你們:你們的困,和我們的困,不一樣;你們的封,和我們也不一樣。

我們每個小區,甚至每個樓棟,都有確診的患者。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是誰。你們困在家裡,可以打牌可以輕鬆地看電視;而我們每個困在家裡的武漢人,在不停地擔心和害怕,不停地刷新聞,希望岀現一點好轉,希望疫情早一點拐頭。

我和好朋友,打了個比喻,有一籠雞,餐館的老闆每天都要抓2只出去殺,剩下的那些雞是什麼心情,我們武漢人就是什麼心情!

致不在重疫區的人們:不要嫌關在家裡的日子不好過,也不要抱怨沒工作的日子沒收入,不要抱怨店門關閉要虧本!

想想那些武漢感染病毒的人,如果可以換一下,他們寧願到外地關14個月也不願意被感染!

所以我們要珍惜,要知足!


A知足常樂865


在這場與病魔抗爭中,無數白衣天使,不顧個人安危,義無返顧奔向抗疫一線,為救國難,救蒼生,可歌可泣!名垂千史!詩歌對抗疫滅毒雖起不到什麼作用,但它抒發了一個普通百姓對奮戰抗疫一線,無數白衣英雄的感激之情!謝謝他們!

鼠春不見百花紅,

毒魔橫行罪難容。

誰領風騷戰瘟疫,

白衣戰士數英雄。

生死相摶捍中華,

滿腔熱血灑蒼穹。

可歌可泣垂千史,

國泰民安萬年松。


一日雙輝


《七律·贊杏林諸賢》(飛雁出群格)

人道春歸春未歸,疫魔旋舞又凌飛。

江城霧鎖煙花隱,赤縣雲縈車馬稀。

塵世何言多苦厄?丹心猶自映陽輝。

憑君妙手迴天術,誓使生民盡展眉!

(2020.1.25大年初一作於青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