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導語:周國平老師曾說過,幸福其實跟價值觀有關,所謂的幸福,就是得到了我最看重的東西。而價值觀,就是你看重的是什麼。

一、遠嫁的姑娘,被寵成公主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我以前在瑜伽館上班,認識了一個很特別的姑娘。靜看她時,氣質出塵;一開口,卻爺兒們十足了,京腔的颯爽裡又帶了點嬌縱。

她的行事也是大方豪爽裡帶著孩子氣的天真。來館裡上會員課時,每次都給我們帶點精緻又好吃的零食。

有一次,她自誇煮燕麥粥是一絕,第二天館裡剛開門,就見她抱著一個碩大的電飯煲走進來,說她帶了一鍋燕麥粥,讓我們都嚐嚐。

後來一個多星期沒見人,再次回來上課時,我問她去哪兒了?

她臉上帶著滿足的神情,笑著說:“我想我爸媽了,就回北京去看他們啦。”

我恍然,原來她是千里迢迢從北京嫁到廣州來的。

“不過這次是我老公陪我一起的。”她想起了什麼,突然忍俊不禁。

笑了一會才道:“我剛來廣州的時候不習慣,又想我媽,拎個包就坐飛機回北京了。結果我老公一下班發現家裡沒人,以為我拋棄他了,嚇得驚慌失措,連夜打飛的到我爸媽家找我,笑死我了……”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我哭笑不得,“你心也太大了吧,回孃家都不說一聲,也不怕你老公擔心。”

不久後她從會員變成了學員,瑜伽、舞蹈一起上,忙碌起來也不怎麼想爸媽,動輒說走就走了。

有一回下班和她一起出小區,她邊走邊接電話:“喂,大灰狼啊,我今天下課特別早,你來接我嘛……”

她把老公叫做“大灰狼”時那嬌嬌的語氣,自然得彷彿生來如此,沒有絲毫違和感。

我一個24歲的單身女孩,看著她這32歲的已婚婦女在跟老公撒嬌,心裡的複雜感受真是無法形容。

再後來,我辭職去艾揚格瑜伽學院上系統課,恰巧遇了已經在學院就職的她。她看起來又年輕了不少,體態輕盈,臉蛋白皙光潔,整個人散發著少女感,只是一開口,還是一股爺兒們的味道。

有人說,遠嫁,十有九傷,融不進闔家歡樂的婆家,回不去千里之外的孃家。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可在她身上,我看到的卻是婚姻最美好的樣子。

丈夫愛妻子,寵她,包容她,卻不會折斷的翅膀,而是讓她自由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精彩。

妻子愛丈夫,理解他,信任他,卻不會過分依賴他,而是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做最好的自己。

二、選擇遠嫁,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知乎上關於“姑娘,勸你不要遠嫁”的帖子,一搜一大堆,不外乎是嫁過去發現老公好像變了,婆婆處處挑剔,想爸媽又回不去。

有個姑娘更是說,從北方嫁到南方,結婚5年,孩子3歲,現在才感覺自己當初是腦袋被門擠了。

她說,一開始是因為上學在外面,工作在外面,結婚也順理成章地在外面了。

老公家庭條件不錯,有兩套房,她爸媽每年去看她時,就和她住一起,婆婆在另外的房子住,既不用寒暄,也能避免衝突。

兩人夫妻感情也不錯,彼此信任,沒有太多齟齬。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可婆婆性格強勢,家裡家外都喜歡做主,在育兒問題上不願意接受兒媳的育兒觀,所以常常引發矛盾,一開始,姑娘忍著,後來漸漸地只要婆婆嘮叨讓她不爽,她便懟回去了。

過年時,姑娘在自家陪爸媽,老公卻希望她帶著孩子去婆婆那裡住,以便走親戚,招呼客人。

因為各持己見,兩人最後吵了起來。

丈夫說她作為一個兒媳沒有考慮周全,什麼事情都處理不好。

姑娘認為老公不理解她遠嫁的處境,不體諒她的難處。

她很憋屈,覺得如果不是遠嫁,這樣的問題就不會屢屢出現了。

在CCTV特約心理專家青音的一個座談會上,周國平老師曾說過一段話:

一般講“幸福”這個詞的時候,都是用它來表示自己最嚮往的一種生活狀態,一種最讓自己感到滿意的生活狀態,覺得自己到了那種狀態就幸福。

但是每一個人感到滿意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所以考慮幸福問題,要先想想什麼東西是人性中最重要的東西,如果那個東西有好的狀態,那人就有幸福。

那麼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無非是兩個:一個是生命,一個是心靈。

所以,如果給幸福下個定義的話,生命和心靈都有一個好的狀態,那就是幸福了。

對於這位自嘲腦袋被門擠的姑娘,其實遠嫁不是她產生種種煩惱的原因。

假設她就嫁在孃家附近,她和婆婆之間不同的育兒觀念,會因為她離孃家近一點而改變麼?

我想未必,決定她與婆婆,與老公的相處模式的,是她的性格,而非嫁遠或嫁近。

經營婚姻是一門很難修得滿分的學問

,你的內心是否對身份的轉變、對未知的一切,都一一做好了準備?

三、愛情,不應該是遠嫁的唯一理由

如果單純為了愛情不顧一切,頭腦卻不夠清醒,遠嫁很可能成為婚姻失敗的導火索。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之前聽過一個女孩為愛遠嫁,結果卻令人無比唏噓的故事。

一個黑龍江的女孩,為愛情遠走他鄉,父親對她說,要走就當沒有她這個女兒了。

她心裡滿懷對愛情的嚮往,雖然父親的絕情讓她傷心,可還是義無反顧地嫁了過去。

這一去,整整十年沒回過孃家。

不是不想,而是沒臉回,這十年,她什麼也沒有。

沒工作,沒收入,沒尊嚴,沒地位。

生了兩個女兒後,被婆婆逼著生第三胎,老公只在一旁冷眼看著。

照顧孩子精疲力盡,累了也只能在深夜偷偷痛哭。

她好幾次拿起電話,想給家裡打電話,但就是害怕,不想讓家人看到這個不堪的自己。

她也常常問自己,該怎麼辦?

遠嫁之後,父母不能承歡膝下;自己孤苦伶仃,遠水救不了近火。

這大概就是當初她父親反對的原因吧。

可她能怎麼辦呢,起初在愛情和親情之間,她選擇了愛情;嫁人之後,被現實狠狠地打臉,她沒有勇氣及時止損;如今,連聯繫孃家的勇氣都沒有。這條路再苦再難,她也只能自己咬牙走下去。

周國平:婚姻幸不幸福,與遠嫁無關

親愛的姑娘啊,若是沒有經濟實力做後盾,你沒法在思念父母的時候,果斷地出現在他們身邊;沒法在父母來看望你的時候,好好安頓他們;沒法在婆婆不願幫忙帶孩子時,能夠一邊工作一邊請保姆;更沒法讓自己在身處異鄉時擁有堅實的底氣。

若是你沒有清醒的頭腦,去應對水土不服、語言不通,老公不能全然依靠、婆婆刻意刁難、親戚肆意評頭論足等等難題,遠嫁後的生活對於你來說,便是一根又一根數不清的稻草,直至把你壓垮。

結語

人這一生,可以有奮不顧身的勇氣,但必須要有保全自己的底氣。

遠嫁,說到底,是要嫁給一個愛你的人,若是這個男人尊重你,疼惜你,體諒你,將你父母視若親生,遠嫁也值得。

如果所託非人,不嫁也罷。

文章作者簡介:如是,湯小小寫作班學員,願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徜徉文字的世界,一同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