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聽聽聽聽聽聽見了麼


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並不太著名的人物,我們在各種典籍中也很少看到對他的記載。然而這並不能湮沒王充是一位偉大唯物主義哲學家的事實。在儒學獨尊、迷信盛行的東漢時代,王充哲學無疑是當時社會主流思潮中的“異端”.

在東漢初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對鬼神無比崇敬的年代裡,王充勇敢地提出無神論,簡直穿越時代2000年!他就像《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小孩一樣,世人皆醉唯我獨醒。

王充一生著作頗豐,按照史傳的記載,他曾寫有《譏俗》、《政務》、《養性》、《論衡》等作品,但其中最知名的是《論衡》。後人稱讚這部書,主要是因為它“疾虛妄”,即針對當時的一些迷信陋俗進行批判,提倡實事求是的學風。

王充寫作《論衡》一書,就是針對這種儒術和神秘主義的讖緯說進行批判,“疾虛妄,崇實誠”。他以不畏強暴的大無畏精神,求真理,正是非。他以科學為依據,以“證驗”為尺度,對一切虛妄謬論給予無情的批判。在讖緯迷信充斥於世的條件下,他敢於公開抨擊“天人感應”,“神靈怪異”,一掃漢代二百多年陰陽讖緯之風,為東漢學術另闢途徑,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義。

《論衡》是中國哲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著作,用道家的自然主義攻擊儒家的天人感應說,使中國哲學史上掀起了一大波瀾。 《論衡》共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據《後漢書》記載,《論衡》共八十五篇,內《招致》一篇有錄無文,實際上只有八十四篇,是他用了 30年心血寫成的一部哲學政論鉅著。由於《論衡》直指官方神學化的儒學,因此被列為禁書,不得流傳,東漢政權瓦解後,才重見天日,但這已是王充死後百年的事了。

博學奇儒王充,東漢基層幹部裡的“蘇格拉底”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他的祖先王氏原先是魏郡元城(河北大名)的名門望族,後因軍功遷徙到會稽。燕趙俠義好鬥的習氣改變了他們家族的命運。到王充出世時,他家已是“貧無一畝庇身”,“賤無鬥石之秩”。

王充少年聰穎,鄉里稱孝。後到京師洛陽,受業太學,師事班彪。治學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在洛陽賣書店閱覽群書。王充到京師時,已年滿18歲,風華正茂,正是學知識,長見識的大好時機。在京師太學裡,王充受當時古文經學家桓譚和班彪的影響最深,他說桓譚為漢世學術界值定是非之人,就像一個公正的執法官一樣。從前漢朝的丞相陳平少時曾為鄉里分肉,“分均若一”,鄉親們都誇讚這是能當丞相的象徵。在洛陽,王充入太學,訪名儒,閱百家,觀大禮,大開了眼界,大增了學問,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實的學術風格。

在歷史教科書裡,王充時常被冠以“偉大的唯物主義者”的大名,但在我看來,他最大的思想價值卻未必在於此,而在於他以蘇格拉底式的詰問法來從事哲學研究,活脫脫是一個從古希臘穿越到東漢的“穿越黨”。

要說清楚王充是怎麼進行蘇格拉底式的哲學思考的,我們就不得不順便說一下他的宦海沉浮。東漢公務員有兩條路走,一條是拿了“孝廉”“茂才”名頭的“人才直通綠色通道”,運氣好可以升到省部級幹部(郡太守或州刺史)。走這條路的人除了必修“拼爹”這一課之外,還得在首都洛陽的“太學”裡“鍍金”,熟悉以《春秋》為核心的儒家經典。

而與一天到晚研究《春秋》案例的這些官僚不同,東漢公務員的另一支隊伍則由大量的基層辦事人員構成:他們“拼爹”無望,卻得負責緝盜、收稅、賑災、修水利、寫文書、傳遞文書等繁重日常事務,工資還很寒酸,其中諸如焦仲卿(《孔雀東南飛》中的男主角)者,甚至因為沒時間歸家而導致嚴重的家庭矛盾。但幸運的是,由於這些基層官吏多接觸實務,辦事能力與邏輯頭腦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

王充就是這樣的一位具有基層工作經驗,同時又具備哲學反思的能力的公務員。他本人一直做郡縣幕僚,沒機會往上走,但多瞭解民間疾苦,也有點憤世嫉俗。他的代表作《論衡》因為觀點有點不太主流,是在漢末才在蔡邕等人的引薦下才為世人所知的。

王充的教育思想

在《論衡》這部著作中,談到教育問題。如環境與教育在人的培養中的作用;反對“生而知之”,主張“學而後知”的學習論;反對呆讀死記,重視實際鍛鍊的學習方法;反對復古,重視現實的教育內容;反對“信師是古”,提倡“問難探索”的學風,等等,這些對以後唯物主義教育思想的發展都有一定影響。王充依據自然科學理論,吸收道家“無為自化”和荀況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思想,建立起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哲學體系。 具體分類列舉如下:

1.論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王充與董仲舒類似,也把人性分為三種:有生來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來就惡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無善無惡,或善惡混雜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惡,並非受命於天,而是由自然的“氣”構成的,人性“秉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他認為生來就善或惡的人很少,絕大多數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過教育使之定型。生來就惡的人也可以通過教育使惡為善。總之,在他看來,人的善惡在於教育。因此,他特別強調統治者應該重視教育,發揮教育在治國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與人性的改良

人出生之後,人性就有了差異。如果個體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淡薄或嚴重失調,就難以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質便是惡的;如果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濃厚而且協調,便易於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便是善的。處在兩者之間的,很難說善或惡。所以,王充也將人性分成了三個等級。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在於決定人性的發展方向,教育不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類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途徑,教育是世人實現其天賦價值、使人成為真正人的手段。

(2)論教育對改造社會的作用

王充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力,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力量,便是知識的力量。王充還認識到教育在發揮社會作用是所表現的隱效性。他認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產生任何效益,但那些直接產生效益的事業又依賴其存在和發展。這裡,王充極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為其他事業基礎的作用。

2.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王充理想的培養目標是“鴻儒”。他把人才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鴻儒”,能獨立思考,著書立說;第二是“文人”,獨立思考能力略遜,但文才尚佳,善於寫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筆談不上,但能博覽古今,知識淵博;第四是“儒生”,連博覽也談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門專業(一經),從事教學而已,這是人才的最低檔次,只比沒文化的俗人強一點。可見王充特別推崇研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識的淵博程度,最看不起專經傳授的教師。王充譏諷這類人是鸚鵡學舌,就像“門人”、“郵者”一樣,毫無自己的創意成果。這固然是出於他對當時經學教育的強烈不滿,但輕視一般傳授知識的教師,也是片面的。 

王充的培養目標是“文人”和“鴻儒”。可見,王充是把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

3.論學習

王充堅持唯物主義立場,認為天地之間沒有生而知之的人,學習是獲得知識的惟一途徑。當然人與人的稟賦不同,但不學是不可能得知的。他指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學之乃知,不問不識。”“知物由學”可謂古代最有價值的認識論命題之一。

王充認為,學習應是感性認知與理性思考相結合的過程。其中耳聞目見的直接認識是基礎,否則就可能被虛假浮誇的東西所迷惑。所以他強調:“須任耳目,以定情實。”但僅憑耳目,得到的只是表象而已,還必須將感性認知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他說:“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王充兼論感官與思維的作用,使古代學習理論上升到新的高度。

4.關於教學過程

王充認為,教學過程包括“任耳目”的感性認識和“開心意”的理性認識以及“引效驗”的實用知識三個階段。這個過程是符合認識和教學規律的。

首先,“任耳目”,強調感性認識的重要性。“任耳目”,就是說個體只有通過目見、耳聞、口問、手為等外在方式感知外在客觀事物,才能積累經驗獲得知識,感知是知識的的來源和基礎,是學習的第一階段。

其次,“開心意”強調理性認識的重要作用。所謂“開心意”,就是要求開動腦筋,進行思考。

第三,“引效驗”,強調實效驗證的必要性,“有效”就是與事實相符合,“有證”就是要有確鑿的證據。符合實際效果、有確鑿證據的論點就是真實的正確的,否則就是虛假的錯誤的。

5.關於學習方法

(1)反對“信師”,主張“距師”

王充感嘆:“凡學之道,距師為難。”距師即與師保持距離,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師,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距師並不是拒師,王充更沒有徹底否定孔子等聖賢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學術真諦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實事求是的態度。在當時獨尊儒術及師道尊嚴盛行的環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義。

(2)反對“是古”,主張“問難”

王充對當時學者“是古”的盲從、迷信學風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他強調治學一定要有“問難”的懷疑、批判精神,問難不同於一般不理解時的提問,而是懷疑、質問、批判。

(3)積漸琢磨

王充認為,知識、道德和能力的獲得和形成,既要靠日積月累的功夫,也要靠師友討論琢磨。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有這樣的句子:“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私須之作。”後來演變成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

類似地國外也有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人也常常說“不急,不急,慢慢來,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這樣的人生道理可謂人人皆知,但是堅持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很少將一項專業技能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相反,很多人是騎著驢找馬,頻繁的改變自己的職業道路,每次都從零開始,結果是累死了驢,也沒找到馬,白白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我們每個人在路上,要想走得快,走得好,請一定要記住貪多嚼不爛,貪多走不遠。

(4)專心致志

注意力集中是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必要心理條件。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某種事情,的確是使學習和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證。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讖緯神學瀰漫整個社會的時候,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綜上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可直觀敘述如下:

反思與總結

筆者認為,概況地說說,王充教學思想中唯物主義表現在幾個方面:認知識來源上看,他反對 "生知",主張"學知";從教學過程上看,他認為教學過程應包括"見聞為"的感性認識和 "開心意。的理性認識兩個階段;從教學效果上看,他注重"效驗",強調以實際效果來檢驗知識的真偽。這也就是王充在中國教育思想史上的主要貢獻。

參考文獻:

徐英瑾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王充,東漢基層幹部裡的“蘇格拉底”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我是一個初涉今日頭條的文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接下來,我會把我所知的、所想的都寫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去探討,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去深究。好,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一、首先,對於“人”而言,王充一直主張學生有獨立的思維,對某一件事有獨特的理解,而不是為了取悅別人,泯滅自己的觀點,他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受前人思想困擾,能夠在學識上不斷創新,超越古人,真正的做到了“以教育人”,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他的主張是值得學習的,並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這需要我們去借鑑學習的。

二、其次,“問難”和“距師”方面,我是非常敬佩王充的。

問難:他在裡面強調了,自己不懂的,要虛心像老師請教,不要不懂裝懂,這是不可取的,足以見得,他是真的希望學生們能學到一點知識,使自己受益。

距師:與老師保持相對的距離,也就是說不與老師的觀點保持一致,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形成自己的思維脈絡,對問題要有一定的梳理性,遇到事情時,多想想為什麼?

三、最後,我想說,王充敢於打破固態思維,破除傳統,批判權威,這種精神是可歌可泣的,王充總是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我是今日頭條文化領域創作者-客觀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對於我來說,是很幸運的、高興地,能從茫茫人海中看到這個問題併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或許是一個緣分吧!初來乍到,點個關注再走吧,謝謝!

客觀看問題


王充根據當時社會的情況把知識分子分為了五類分別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鴻儒,這也是他培養人才的教育目的。文吏在王充的五類培養目標中是最低的,這類人之接受過一些簡單的識字教育,但是成人以後一般並不是依靠自己的本領而是靠自己的門第家裡的勢力、攀權富貴最終走到仕途的這條路上;二是儒生:這類人對儒學有一定的瞭解,但是他們的知識面比較窄,不能博古通今很多時候並不能令人滿意;第三類是通人,這類人知識量比較豐富,博古通今,但是不能夠很好的把自己所教的理論應用於實踐,理論和實踐相脫離;第四類是文人:這類知識分子在知識量豐富的同時還能夠更好的和實踐相結合,並且對當時的實際政治發表自己的評論和看法;第五類是鴻儒:這類知識分子是王充培養目標中的最高層次,這類人有著非常豐富的知識,博古通今,除此之外他們有著非常好的創新能力,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受前人的影響會擺脫前人的束縛充分根據當前的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充的一生過的非常的清貧,不願意趨炎附勢63歲辭官回家,教授終生。

試題回顧:

王充認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是要培養( )

A.雅儒 B.文吏 C.大儒 D.鴻儒

【答案】D。解析:王充認為教育目的主要培養五類人分別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鴻儒。其中最高的目標是鴻儒。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漢代的教育家的思想

【難度等級】★★


聽聽聽聽聽聽見了麼


王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打破常規,標新立異,其中的精華都集中體現在他的著作《論衡》當中。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即文人、鴻儒為主要目標,具有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形成強烈的學術民主思想。解放舊的思想觀念,破除傳統守舊的教育權威,在當時形成了巨大的反響。

文人:知識淵博,融會貫通。能理論聯繫實際,對政治上提出批評指正。為日後成為優秀的行政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鴻儒:具有創造性的理論思維能力,不受前人的思想所約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新的知識。其明顯的特徵是“精思若文,連結篇章”“興論立說”,這是不可多得的學術人才,是文化學者中的最高級別。

王充認為儒家學術有益於政治,諸子百家的學術同樣要學以致用。善於學習的人,“其於道術,無所不絕”。知識越廣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觀察能力更加敏銳,從政的能力也就越強。讀書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從現實的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得到更多的知識,實踐出真知。

學知與聞見:聖人的“獨見之明,獨聽之聰”,都是在實踐經驗中所得。聖人的預見能力並不是“不學自知,不問自曉”,而是在實踐中的積累比常人更為豐富,有著更為準確的經驗和知識。

思考與求是:王充強調“以心原物”,是通過經驗和知識作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第一因素。通過聞見與學問,推知事物的依據,再進行充分的理性思考,作出正確的決定。

問難與距師:要求得真才實學,必須打破唯師是從,唯書是理。

“學問之法,不為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不崇拜古代聖賢的思想權威,對於孔孟的言行如有自相矛盾,也敢於提出質疑和否定。

王充提倡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相互激發學習的思維,通過激烈的辯論,以啟發雙方思維的積極性。這樣對原有知識產生新的理解,從而推陳出新。

王充強調環境與教育對於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反對“生而知之”,強調“學而知之”。反對死記硬背的教條主義,重視活學活用的理論聯繫實際。

反對“信師是古”,提倡“問難探索”的學風。對後來唯物主義思想教育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論衡》是中國哲學史上一部劃時代的無神論著作,以不畏強暴的大無畏精神,追求真理,明白是非。因直指官方神學化的儒學,公開抨擊“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神靈怪異”,而被列為禁書,不得留傳,直到東漢滅亡,才重見天日。此時的王充已過百餘年


朱八戒CC


王充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論衡》一書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他的很多教育思想,比如唯物主義認識論,不唯書、不唯上,以培養鴻儒為教育目標的思想,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侷限性,甚至在當代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下面,我們就從王充的“中人”思想、學習方法論和培養目標三個大方面來談談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王充的“中人”思想

(一)世人大多為“中人”

王充根據孔子的“惟上智與下愚不移”的思想,以人智力高低為劃分標準指出:孟子的“性善論”的對象指的是中等及以上智力的人;荀子“性惡論”的對象指的是有中等及其以下智力的人;告子和楊雄的觀點指的是普通智力的人。

王充進一步指出,天生極惡極善的人是很少的,世間大多數人都是智力普通的中等人,是中性人。人的人性是受自然、社會的影響而形成的,後天的環境、教育對一個人人性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由此王充認為教育對完善一個人的人性是有極大作用的。王充的人性論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首要依據,這也是他如此重視教育的原因。

(二)後天教育對人的成長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王充十分重視教育對人的作用,認為教育可以改變人,能完善人。“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人出生有善有惡,通過教育可也讓性善的人保持性善,性惡的人改變惡的本性。

王充認為“故夫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材成德也。”學習就是為了改變學生的性情,使其成才。“十五之子其猶絲也,其有所漸化為善惡,猶藍丹之染練絲,使之為青赤也。”孩子十五歲時教育好了,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教育不好就會染上惡習。

教育可以豐富人的知識,提高人的智慧。“雕琢刻削,乃成為器用。況人含天地之性,最為貴者乎!”石頭和竹子這樣的東西為了好用都會經過打磨,更何況是“人”,人是有學習能力的,只要加以適當的引導,良好的教育,人就會成材成器。

“夫儒生之所過文吏者,學問日多,簡練其性,雕琢其才也。故夫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材成德也。”儒生通過不斷學習知識,就成就了他們的才能,使他們成為棟樑之材。在知識、信息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學習,不學習就會被社會淘汰。

二、先進的學習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王充十分重視選擇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否認先驗論,學習要從感性認識出發

1.從觀察和實踐中獲得知識

“儒者論聖人,以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事來則名,不學自知,不問自曉,故稱聖則神矣。”儒家弟子認為聖人就是神人,神人前知千年,後知萬年,不學自知。王充反對儒家的先驗主義思想,主張知識是通過後天的學習逐漸積累的。

梨子甜不甜,吃了才知道。王充在《案書篇》中寫道,“遠不如近,聞不如見”,告訴我們人沒有先見之明,要想知道是什麼就必須與之相接觸,要想得到一手的材料,必須深入實踐,通過感官器官與研究對象的接觸才能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由此可見王充是十分重視感性活動的。

2. 邏輯分析,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感官直接作用於研究對象是認識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認識沒有經過思維的加工,還不完善,通過邏輯分析能幫人們分析感性認識的正確與否,通過篩選能幫助人得到較為正確的結論。“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損,考察前後,效驗自列,自列,則是非之實有所定矣。”

王充十分重視邏輯分析,幾乎《論衡》的每篇著作都有邏輯的分析,通過分析,一步步推翻前人結論,得出新的結論。

比如《奇怪篇》中,“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母吞燕卵而生,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跡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禹的母親吞食了薏苡就懷上了禹,所以夏朝天子姓姒;后稷的母親踩了巨人的腳印就有了后稷,所以周天子姓姬……可是細細想來,薏苡的莖最長不過數尺,與人結合怎麼能形成七尺長的身體呢?天神的腳印如此的大,后稷的母親如此的小,她的小身體怎能完全接受天神的精氣呢?

又如《論死篇》中,王充用火滅不能復燃推出人死不能為鬼。這樣推斷的例子在《論衡》中比比皆是,王充是思想十分嚴密的人。

3.學以致用,以實際為準繩

王充十分重視將推理的結論用於人的認識過程中。他認為一切結論都應該通過檢驗,這樣才有事實根據,才是正確的。

在《談天篇》中記載,《禹本紀》是當時的重要的地理書籍,但是這本書也是有錯誤的。“《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其高三千五百餘里,日月所於闢隱為光明也,其上有玉泉,華池。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睹《本紀》所謂崑崙者乎?”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到了《禹本紀》所記載的黃河源頭崑崙山的地方,然而並沒有崑崙山,因此證明《禹本紀》有錯誤。

(二)批判唯書唯實,敢於挑戰權威

人總是迷戀權威、迷戀書本,做了它們的奴隸。敢於挑戰權威的人、具有懷疑精神的人正是這個時代所缺少的人。

1.有懷疑精神,敢於挑戰權威,敢於批判經典

王充認為漢朝人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已經漸漸地習慣了聽從老師的觀點,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老師說的永遠是對的。

王充批判了這種現象,認為聖人也是人,“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難問。夫賢聖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言,安能是?”是人就會有犯錯的時候,老師也不總是對的,要正確看待老師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對的要學習,錯誤的要改正。

漢朝的唯書的現象嚴重,學生以典籍為衡量事情對否的標準,一切不符合典籍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教條主義嚴重。

王充在《道墟篇》《語增篇》《藝增篇》《刺孟篇》《非韓篇》中指出經典不是完全對的,有誇大其詞的現象。

如《道墟篇》中,道家和儒家宣揚的不死言論,“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群臣、後宮從上七十餘人,龍乃上去。”有龍來接皇帝,皇帝乘龍成仙。這是迷信的說法,是不實的記載。

又如《語增篇》“聖人憂世,深思事勤,愁擾精神,感動形體,故稱堯若臘,舜若,桀、紂之君垂腴尺餘”賢能的君王為政事操勞,殫精竭慮,勞心費神所以各個是瘦的像乾肉,像桀、紂這樣的暴君,不務正事,吃喝玩樂,整日淫樂所以他們腹部就胖的垂下一尺。試問世上哪有這樣的人?因此王充認為學生不應該只唯書,應該與實際相聯繫,尊重事實,尊重文化。

2.勇於創新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創新,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否則社會就會停滯不前,落後捱打。王充在《論衡》一書中批判先驗論,強調觀察和實踐的重要性,反對對書本和教師權威的迷信,不唯書不唯上。

在培養人才上,王充重視對文人好鴻儒的培養,強調知識為社會服務,用知識解決社會問題,為社會做貢獻,而不是學為學。王充反對讖緯神學,提倡唯物主義價值觀,批判人神感應,批判有鬼論等。這一切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現了他衝破思想束縛,實事求是,創新的一面。

三、以培養文人與鴻儒為目標

培養什麼樣的人是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王充認為培養文人與鴻儒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一)王充的人才觀

王充十分重視人才,他在《超奇篇》中表達了自己的人才觀。他把儒生分為四等:儒生、通人、文人、鴻儒。“故夫能說一經者為儒生,博覽古今者為通人,採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為文人,能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者為鴻儒。故儒生過俗人,通人勝儒生,文人逾通人,鴻儒超文人。故夫鴻儒,所謂超而又超者也。”

可以看出王充希望培養的是文人和鴻儒,鴻儒最甚。其中,儒生是會讀儒家經典的人,學習的知識侷限於儒家經典,知識面窄,是學習的最初級的階段,是學問較低下的人;通人比儒生進步了一些,通人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典籍,文化豐富但是缺乏思維能力;

文人相較於通人就更進一步,知識淵博,能撰寫文書,上書奏記;最優秀的是鴻儒,他有敏銳的判斷力,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有優秀的表達能力,能針砭時事,對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建言獻策。

(二)教育重在培養文人與鴻儒

王充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養文人和鴻儒。自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後,儒家學說成為官學,世人接受的教育只有儒家學說一種,使得學生思想禁錮,目光短淺,缺乏創新能力。

王充看到了“獨尊儒術”的弊端,提倡古文經學,提倡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一家之言會禁錮一個人的思想,百家之言會激發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辨別能力和創新能力。

文人和鴻儒的培養不能只侷限於用儒家文化,應廣泛涉獵各家學說主張,他能博古通今,能為國家發展進言獻策,能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有極強的創造力。

當代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死學習,缺乏變通能力,缺乏創造力,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是當今各個國家、政府、教育教界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四、結語

王充是一個超時代的人,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對我們當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充的培養目標——文人、鴻儒為我們當今教育出現學科孤立的現象提供了轉變方向。

其次是王充所提到的批判精神、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教育要著重思考的問題,當今學生思想逐漸被課本學習所僵化,批判精神、問題意識、創新能力都比較弱,我們必須因材施教,培養更有個性、創造力的學生。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即刪。


書影文史觀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反對“信師是古”,主張“極問”  

王充認為:“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以為聖賢所言皆無非,專精講習,不知問難”。這是一種盲目迷信的惡習,為了“證定是非”,他主張“問難”。他說:“苟有不曉解之問,迢(追)難孔子,何傷於義?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說,何道於理?”他大膽寫了《問孔》、《刺孟》等文章,並具體指出孔丘之徒不能“極問”和孟何某些思想的模糊與混亂。所有這些,不僅對於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當時儒家神學的虛妄有重大作用,而且他從正面提出“極問”“問難”,反對“信師是古”等積極主張,是對師生關係、古今關係的一種有益探索。  

(二)反對“記誦章句”,主張“貴通”   

王充對當時教育上但拘一經,或只記誦章句、訓校文義的風氣,作了深刻批判。他認為這樣的教育培養的人“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他還批評當時的文吏教育“無篇章之誦,不聞仁義之語;長大成吏,舞文巧法,河私為己,勉赴權利”,認為這種急功為己的道路是錯誤的。同時王充也指出儒生“不覽古今”的通病,認為“不覽古今,論事不實”,他極力主張要“博覽”,認為“人不博覽”,就不能“聞古今”、“見事類”、“知然否”,這就猶如目盲、耳聾、鼻塞一樣,不成為人了。他還主張人的知識應該“無所不包”,縱要了解“古今行事”,橫要通曉“百家之言”。同時對於所學知識,要能應用,正面提出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要“貴通”,“貴及能用之也”。王充的這種主張,在“師法”、“家法”之嚴的東漢時代,無疑具有很大的積極、進步意義的。  


梅心清骨


我個人認為王充的教育思想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論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教育與人性的改良

人出生之後,人性就有了差異。如果個體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淡薄或嚴重失調,就難以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質便是惡的;如果稟受的五常之氣非常濃厚而且協調,便易於接受五常之教的影響,它的性便是善的。處在兩者之間的,很難說善或惡。所以,王充也將人性分成了三個等級。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在於決定人性的發展方向,教育不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類實現自身價值的必然途徑,教育是詩人實現其天賦價值、使人成為真正人的手段。

(2)論教育對改造社會的作用

王充認為,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力,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力量,便是知識的力量。王充還認識到教育在發揮社會作用是所表現的隱效性。他認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產生任何效益,但他是那些直接產生效益的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這裡,王充極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為其他教育事業基礎的作用。

2.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1)文人:知識淵博,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將書本知識和實際政治結合起來,並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上書奏記”,對實際政治加以評論和提出自己的建議。他們能成為稱職的行政人才。

(2)鴻儒:知識分子中最高級的一層,他們不僅系統地掌握了現存的社會知識,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縛,能夠創新知識,是不可多得的理論學術人才。

王充的培養目標是“文人”和“鴻儒”。可見,王充是把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

3.論學習:①學知與聞見;②思考與求是;③“問難”與“距師”。

4.關於教學過程

王充認為,教學過程包括“任耳目”的感性認識和“開心意”的理性認識以及“引效驗”的實用知識三個階段。這個過程是符合認識和教學規律的。

首先,“任耳目”,強調感性認識的重要性。“任耳目”,就是說個體只有通過目見、耳聞、口問、手為等外在方式感知外在客觀事物,才能積累經驗獲得知識,感知是知識的的來源和基礎,是學習的第一階段。

其次,“開心意”強調理性認識的重要作用。所謂“開心意”,就是要求開動腦筋,進行理想思考。

第三,“引效驗”,強調實效驗證的必要性,“有效”就是與事實相符合,“有證”就是要有確鑿的證據。符合實際效果、有確鑿證據的論點就是真實的正確的,否則就是虛假的錯誤的。

5.關於學習方法

(1)反對“信師”,主張“距師”

“距師”就是與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就是不與老師的觀點保持一致,不能完全符合苟同老師觀點,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見解的意思。提倡追求敘述真諦的精神和勤于思索、實事求是的態度。

(2)反對“是古”,主張“問難”

王充對當時學者“是古”的盲從、迷信學風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他強調治學一定要有“問難”的懷疑、批判精神,問難不同於一般不理解時的提問,而是懷疑、質問、批判。

(3)積漸琢磨

王充認為,知識、道德和能力的獲得和形成,既要靠日積月累的功夫,也要靠師友討論琢磨。

(4)專心致志

注意力集中是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必要心理條件。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某種事情,的確是使學習和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證。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讖緯神學瀰漫整個社會的時候,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鄉村故事瘋一把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培養“文人”和“鴻儒”的教育目標

王充提出了培養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他將當時的知識分子分成五個級別,分別是:

文吏:受過識字教育,但“無篇章之通,不聞仁義之語”,長大以後,或依靠自己的門第,或攀援權貴,入仕成吏。起用這種人不利於國家實行德治的政策。所以他對這種人持批判否定的態度。

儒生:他們能夠精通儒家經書中的一種,“能說一經”,“旦夕講授章句”。雖以教學為職資,但知識面極其狹窄,不能博古通今。這種人雖不壞,但不能令人滿意。

通人:雖然他們“博覽古今”,掌握了豐富的書本知識,但他們不能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缺乏理論思維能力,不能“掇以論說”。

文人:知識淵博,能夠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將書本知識和實際政治結合起來,利用自己擁有的知識“上書奏記”,對實際政治加以評論和提出自已的建議。他們能成為稱職的行政人才

鴻儒:知識分子中最高級的一層。他們最明顯的特徵是能夠“精思著文,連結篇章”,“興論立說”,具有創造性的理論思維能力。他們不僅系統地掌了現存的社會知識,且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縛,創新知識,是不可多得的理論學術人オ。

王充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文人和鴻儒。即把培養傑出的政治人才和學術人才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國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應培養創造性的學術理論人才。

二、“博通百家”的教育內容

王充認為不僅儒家學術有益於政治,諸子百家的學說同樣是“治國肥家之術,刺世譏俗之言”,同樣需要學習。知識是改造社會的重要力量,凡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所積累下來的一切文化知識都應該學習。善於學習的人,“其於道術,無所不包。人的知識越廣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觀察能力就越敏銳,處理政治事務的能力也就越高強。

王充不僅要求人們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而且還應從現實的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中獲得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實的知識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三、學習論

(一)學知與聞見

王充認為所謂“聖人”的“獨見之明,獨聽之聰”,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驗憑據的基礎上“皆緣前因古,有所據狀,“有因緣以準的之”。所以聖人過人的料事能力並不是“不學自知,不問自曉”,而是他們積累了比常人更為豐富的可以作為“準的”的經驗和知識。

“聞見”是聖人積累經驗知識的一個基本手段。“聖人不能生知,須任耳目以定情實”。“如無聞見,則無所狀”,他們一方面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積累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廣聞博覽,通過書本或其他間接途徑吸收他人的生活經驗、他人的思想,接受間接知識。

(二)思考與求是

王充強調“以心原物”、“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經驗和知識是形成個體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第一性因素。缺乏聞見,缺乏學問,就失去了推知事物的依據,思維便缺乏感覺基礎。但是要使經驗知識轉化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王充認為,分辨知識真偽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堅持“效驗”、“有證”的原則,要使立論成立不僅僅要有雄辯的推理,更要有事實的根據,有實踐的檢驗,“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

(三)問難與距師

“迢難孔子,何傷於義”;“伐孔子之說,何逆於理?”要獲得真正的知識,必須打破唯師是從、唯書是從的心理。“學問之法,不唯無才,難於距師,核道實義,證定是非也。”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權威的心理。對於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這樣的大聖人,如果他們的言論與事實不符或前後自相矛盾,也要敢於提出質疑,對於明顯的錯誤,要敢於否定,敢於批判。

為了使學生深入透徹地理解學習內容,師生雙方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創造可以充分激發思維的學習情境。其中“師弟子相訶難”的學風便是對這一學習思想的運用。通過激烈辯論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思維積極性,不僅有利於學生深刻領會學習內容(“極道之深”),教師亦會在學生的啟發下推陳出新,對原有知識產生新的理解(“不發苦詰,不聞甘對”),使學術因此“激而深切,觸而箸明”。

就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與實踐而言,是進步務實的,對現在的教育理論及實踐也有參考價值!


馬到船頭直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戰鬥的唯物論者,思想家。

王充的的哲學思想歸納為以下幾點:

1、天地自然無為。

王充認為天和地都是無意志的自然的物質實體,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無為的結果。

2、天不能故生人。

王充認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產物物,"人,物也;物,亦物也",這樣就割斷了天人之間的聯繫。他發揚了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說:"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

3、神滅無鬼。

王充認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於他有精氣血脈,而"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他認為人死猶如火滅,火滅為何還能有光?他對於人的精神現象給予了唯物的解釋,從而否定鬼的存在。

4、今勝於古

王充反對"奉天法古"的思想,認為今人和古人相"齊",今人與古人氣稟相同,古今不異,沒有根據說古人總是勝於今人,沒有理由頌古非今。他認為漢比過去進步,漢在"百代之上",因為漢在"百代"之後。這種見解與"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是完全對立的。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

其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

王充的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學思想著作。

王充的無神論思想,無論是在他生前還是他死後,都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異端”,受到冷遇、攻擊和禁錮。由於王充的思想直刺漢儒神學,所以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對後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和無神論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充的經典語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採玉者破石拔玉,選士者棄惡取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李軍廷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鮮明的批判精神為特徵,尤其是他不避上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學術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讖緯神學瀰漫整個社會的時候,他敢於破除傳統,批判權威,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