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听听听听听听见了么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太著名的人物,我们在各种典籍中也很少看到对他的记载。然而这并不能湮没王充是一位伟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事实。在儒学独尊、迷信盛行的东汉时代,王充哲学无疑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潮中的“异端”.

在东汉初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老百姓都对鬼神无比崇敬的年代里,王充勇敢地提出无神论,简直穿越时代2000年!他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一样,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王充一生著作颇丰,按照史传的记载,他曾写有《讥俗》、《政务》、《养性》、《论衡》等作品,但其中最知名的是《论衡》。后人称赞这部书,主要是因为它“疾虚妄”,即针对当时的一些迷信陋俗进行批判,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

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疾虚妄,崇实诚”。他以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求真理,正是非。他以科学为依据,以“证验”为尺度,对一切虚妄谬论给予无情的批判。在谶纬迷信充斥于世的条件下,他敢于公开抨击“天人感应”,“神灵怪异”,一扫汉代二百多年阴阳谶纬之风,为东汉学术另辟途径,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

《论衡》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用道家的自然主义攻击儒家的天人感应说,使中国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大波澜。 《论衡》共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据《后汉书》记载,《论衡》共八十五篇,内《招致》一篇有录无文,实际上只有八十四篇,是他用了 3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政论巨著。由于《论衡》直指官方神学化的儒学,因此被列为禁书,不得流传,东汉政权瓦解后,才重见天日,但这已是王充死后百年的事了。

博学奇儒王充,东汉基层干部里的“苏格拉底”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他的祖先王氏原先是魏郡元城(河北大名)的名门望族,后因军功迁徙到会稽。燕赵侠义好斗的习气改变了他们家族的命运。到王充出世时,他家已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少年聪颖,乡里称孝。后到京师洛阳,受业太学,师事班彪。治学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在洛阳卖书店阅览群书。王充到京师时,已年满18岁,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在京师太学里,王充受当时古文经学家桓谭和班彪的影响最深,他说桓谭为汉世学术界值定是非之人,就像一个公正的执法官一样。从前汉朝的丞相陈平少时曾为乡里分肉,“分均若一”,乡亲们都夸赞这是能当丞相的象征。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大开了眼界,大增了学问,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在历史教科书里,王充时常被冠以“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的大名,但在我看来,他最大的思想价值却未必在于此,而在于他以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法来从事哲学研究,活脱脱是一个从古希腊穿越到东汉的“穿越党”。

要说清楚王充是怎么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哲学思考的,我们就不得不顺便说一下他的宦海沉浮。东汉公务员有两条路走,一条是拿了“孝廉”“茂才”名头的“人才直通绿色通道”,运气好可以升到省部级干部(郡太守或州刺史)。走这条路的人除了必修“拼爹”这一课之外,还得在首都洛阳的“太学”里“镀金”,熟悉以《春秋》为核心的儒家经典。

而与一天到晚研究《春秋》案例的这些官僚不同,东汉公务员的另一支队伍则由大量的基层办事人员构成:他们“拼爹”无望,却得负责缉盗、收税、赈灾、修水利、写文书、传递文书等繁重日常事务,工资还很寒酸,其中诸如焦仲卿(《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角)者,甚至因为没时间归家而导致严重的家庭矛盾。但幸运的是,由于这些基层官吏多接触实务,办事能力与逻辑头脑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王充就是这样的一位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同时又具备哲学反思的能力的公务员。他本人一直做郡县幕僚,没机会往上走,但多了解民间疾苦,也有点愤世嫉俗。他的代表作《论衡》因为观点有点不太主流,是在汉末才在蔡邕等人的引荐下才为世人所知的。

王充的教育思想

在《论衡》这部著作中,谈到教育问题。如环境与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后知”的学习论;反对呆读死记,重视实际锻炼的学习方法;反对复古,重视现实的教育内容;反对“信师是古”,提倡“问难探索”的学风,等等,这些对以后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王充依据自然科学理论,吸收道家“无为自化”和荀况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建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 具体分类列举如下:

1.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人出生之后,人性就有了差异。如果个体禀受的五常之气非常淡薄或严重失调,就难以接受五常之教的影响,它的性质便是恶的;如果禀受的五常之气非常浓厚而且协调,便易于接受五常之教的影响,它的性便是善的。处在两者之间的,很难说善或恶。所以,王充也将人性分成了三个等级。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教育是世人实现其天赋价值、使人成为真正人的手段。

(2)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王充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力量,便是知识的力量。王充还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是所表现的隐效性。他认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产生任何效益,但那些直接产生效益的事业又依赖其存在和发展。这里,王充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为其他事业基础的作用。

2.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王充讥讽这类人是鹦鹉学舌,就像“门人”、“邮者”一样,毫无自己的创意成果。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文人”和“鸿儒”。可见,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3.论学习

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认为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当然人与人的禀赋不同,但不学是不可能得知的。他指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知物由学”可谓古代最有价值的认识论命题之一。

王充认为,学习应是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过程。其中耳闻目见的直接认识是基础,否则就可能被虚假浮夸的东西所迷惑。所以他强调:“须任耳目,以定情实。”但仅凭耳目,得到的只是表象而已,还必须将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兼论感官与思维的作用,使古代学习理论上升到新的高度。

4.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包括“任耳目”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以及“引效验”的实用知识三个阶段。这个过程是符合认识和教学规律的。

首先,“任耳目”,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任耳目”,就是说个体只有通过目见、耳闻、口问、手为等外在方式感知外在客观事物,才能积累经验获得知识,感知是知识的的来源和基础,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其次,“开心意”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第三,“引效验”,强调实效验证的必要性,“有效”就是与事实相符合,“有证”就是要有确凿的证据。符合实际效果、有确凿证据的论点就是真实的正确的,否则就是虚假的错误的。

5.关于学习方法

(1)反对“信师”,主张“距师”

王充感叹:“凡学之道,距师为难。”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2)反对“是古”,主张“问难”

王充对当时学者“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的怀疑、批判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理解时的提问,而是怀疑、质问、批判。

(3)积渐琢磨

王充认为,知识、道德和能力的获得和形成,既要靠日积月累的功夫,也要靠师友讨论琢磨。

王充《论衡》状留篇中有这样的句子:“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私须之作。”后来演变成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类似地国外也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人也常常说“不急,不急,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样的人生道理可谓人人皆知,但是坚持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很少将一项专业技能练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相反,很多人是骑着驴找马,频繁的改变自己的职业道路,每次都从零开始,结果是累死了驴,也没找到马,白白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我们每个人在路上,要想走得快,走得好,请一定要记住贪多嚼不烂,贪多走不远。

(4)专心致志

注意力集中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必要心理条件。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某种事情,的确是使学习和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谶纬神学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综上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可直观叙述如下:

反思与总结

笔者认为,概况地说说,王充教学思想中唯物主义表现在几个方面:认知识来源上看,他反对 "生知",主张"学知";从教学过程上看,他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 "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从教学效果上看,他注重"效验",强调以实际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伪。这也就是王充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主要贡献。

参考文献:

徐英瑾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王充,东汉基层干部里的“苏格拉底”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我是一个初涉今日头条的文化领域创作者,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会把我所知的、所想的都写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去探讨,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去深究。好,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一、首先,对于“人”而言,王充一直主张学生有独立的思维,对某一件事有独特的理解,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泯灭自己的观点,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受前人思想困扰,能够在学识上不断创新,超越古人,真正的做到了“以教育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他的主张是值得学习的,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需要我们去借鉴学习的。

二、其次,“问难”和“距师”方面,我是非常敬佩王充的。

问难:他在里面强调了,自己不懂的,要虚心像老师请教,不要不懂装懂,这是不可取的,足以见得,他是真的希望学生们能学到一点知识,使自己受益。

距师:与老师保持相对的距离,也就是说不与老师的观点保持一致,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自己的思维脉络,对问题要有一定的梳理性,遇到事情时,多想想为什么?

三、最后,我想说,王充敢于打破固态思维,破除传统,批判权威,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王充总是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我是今日头条文化领域创作者-客观看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对于我来说,是很幸运的、高兴地,能从茫茫人海中看到这个问题并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这或许是一个缘分吧!初来乍到,点个关注再走吧,谢谢!

客观看问题


王充根据当时社会的情况把知识分子分为了五类分别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鸿儒,这也是他培养人才的教育目的。文吏在王充的五类培养目标中是最低的,这类人之接受过一些简单的识字教育,但是成人以后一般并不是依靠自己的本领而是靠自己的门第家里的势力、攀权富贵最终走到仕途的这条路上;二是儒生:这类人对儒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知识面比较窄,不能博古通今很多时候并不能令人满意;第三类是通人,这类人知识量比较丰富,博古通今,但是不能够很好的把自己所教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第四类是文人:这类知识分子在知识量丰富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和实践相结合,并且对当时的实际政治发表自己的评论和看法;第五类是鸿儒:这类知识分子是王充培养目标中的最高层次,这类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博古通今,除此之外他们有着非常好的创新能力,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受前人的影响会摆脱前人的束缚充分根据当前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充的一生过的非常的清贫,不愿意趋炎附势63岁辞官回家,教授终生。

试题回顾:

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 )

A.雅儒 B.文吏 C.大儒 D.鸿儒

【答案】D。解析:王充认为教育目的主要培养五类人分别是文吏、儒生 、通人、文人和鸿儒。其中最高的目标是鸿儒。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汉代的教育家的思想

【难度等级】★★


听听听听听听见了么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其中的精华都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衡》当中。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即文人、鸿儒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形成强烈的学术民主思想。解放旧的思想观念,破除传统守旧的教育权威,在当时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文人:知识渊博,融会贯通。能理论联系实际,对政治上提出批评指正。为日后成为优秀的行政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鸿儒: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不受前人的思想所约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新的知识。其明显的特征是“精思若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学术人才,是文化学者中的最高级别。

王充认为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术同样要学以致用。善于学习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绝”。知识越广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从政的能力也就越强。读书是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实践出真知。

学知与闻见:圣人的“独见之明,独听之聪”,都是在实践经验中所得。圣人的预见能力并不是“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而是在实践中的积累比常人更为丰富,有着更为准确的经验和知识。

思考与求是:王充强调“以心原物”,是通过经验和知识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一因素。通过闻见与学问,推知事物的依据,再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

问难与距师:要求得真才实学,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理。

“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不崇拜古代圣贤的思想权威,对于孔孟的言行如有自相矛盾,也敢于提出质疑和否定。

王充提倡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相互激发学习的思维,通过激烈的辩论,以启发双方思维的积极性。这样对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从而推陈出新。

王充强调环境与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反对“生而知之”,强调“学而知之”。反对死记硬背的教条主义,重视活学活用的理论联系实际。

反对“信师是古”,提倡“问难探索”的学风。对后来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论衡》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无神论著作,以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追求真理,明白是非。因直指官方神学化的儒学,公开抨击“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神灵怪异”,而被列为禁书,不得留传,直到东汉灭亡,才重见天日。此时的王充已过百余年


朱八戒CC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衡》一书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他的很多教育思想,比如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唯书、不唯上,以培养鸿儒为教育目标的思想,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甚至在当代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从王充的“中人”思想、学习方法论和培养目标三个大方面来谈谈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王充的“中人”思想

(一)世人大多为“中人”

王充根据孔子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以人智力高低为划分标准指出:孟子的“性善论”的对象指的是中等及以上智力的人;荀子“性恶论”的对象指的是有中等及其以下智力的人;告子和杨雄的观点指的是普通智力的人。

王充进一步指出,天生极恶极善的人是很少的,世间大多数人都是智力普通的中等人,是中性人。人的人性是受自然、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后天的环境、教育对一个人人性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王充认为教育对完善一个人的人性是有极大作用的。王充的人性论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首要依据,这也是他如此重视教育的原因。

(二)后天教育对人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王充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能完善人。“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人出生有善有恶,通过教育可也让性善的人保持性善,性恶的人改变恶的本性。

王充认为“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的性情,使其成才。“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孩子十五岁时教育好了,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教育不好就会染上恶习。

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智慧。“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况人含天地之性,最为贵者乎!”石头和竹子这样的东西为了好用都会经过打磨,更何况是“人”,人是有学习能力的,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良好的教育,人就会成材成器。

“夫儒生之所过文吏者,学问日多,简练其性,雕琢其才也。故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儒生通过不断学习知识,就成就了他们的才能,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材。在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

二、先进的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王充十分重视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否认先验论,学习要从感性认识出发

1.从观察和实践中获得知识

“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儒家弟子认为圣人就是神人,神人前知千年,后知万年,不学自知。王充反对儒家的先验主义思想,主张知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积累的。

梨子甜不甜,吃了才知道。王充在《案书篇》中写道,“远不如近,闻不如见”,告诉我们人没有先见之明,要想知道是什么就必须与之相接触,要想得到一手的材料,必须深入实践,通过感官器官与研究对象的接触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由此可见王充是十分重视感性活动的。

2. 逻辑分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官直接作用于研究对象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认识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还不完善,通过逻辑分析能帮人们分析感性认识的正确与否,通过筛选能帮助人得到较为正确的结论。“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

王充十分重视逻辑分析,几乎《论衡》的每篇著作都有逻辑的分析,通过分析,一步步推翻前人结论,得出新的结论。

比如《奇怪篇》中,“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母吞燕卵而生,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禹的母亲吞食了薏苡就怀上了禹,所以夏朝天子姓姒;后稷的母亲踩了巨人的脚印就有了后稷,所以周天子姓姬……可是细细想来,薏苡的茎最长不过数尺,与人结合怎么能形成七尺长的身体呢?天神的脚印如此的大,后稷的母亲如此的小,她的小身体怎能完全接受天神的精气呢?

又如《论死篇》中,王充用火灭不能复燃推出人死不能为鬼。这样推断的例子在《论衡》中比比皆是,王充是思想十分严密的人。

3.学以致用,以实际为准绳

王充十分重视将推理的结论用于人的认识过程中。他认为一切结论都应该通过检验,这样才有事实根据,才是正确的。

在《谈天篇》中记载,《禹本纪》是当时的重要的地理书籍,但是这本书也是有错误的。“《禹本纪》言河出昆仑,其高三千五百余里,日月所於辟隐为光明也,其上有玉泉,华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到了《禹本纪》所记载的黄河源头昆仑山的地方,然而并没有昆仑山,因此证明《禹本纪》有错误。

(二)批判唯书唯实,敢于挑战权威

人总是迷恋权威、迷恋书本,做了它们的奴隶。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具有怀疑精神的人正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人。

1.有怀疑精神,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批判经典

王充认为汉朝人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已经渐渐地习惯了听从老师的观点,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说的永远是对的。

王充批判了这种现象,认为圣人也是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是?”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老师也不总是对的,要正确看待老师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对的要学习,错误的要改正。

汉朝的唯书的现象严重,学生以典籍为衡量事情对否的标准,一切不符合典籍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教条主义严重。

王充在《道墟篇》《语增篇》《艺增篇》《刺孟篇》《非韩篇》中指出经典不是完全对的,有夸大其词的现象。

如《道墟篇》中,道家和儒家宣扬的不死言论,“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上七十余人,龙乃上去。”有龙来接皇帝,皇帝乘龙成仙。这是迷信的说法,是不实的记载。

又如《语增篇》“圣人忧世,深思事勤,愁扰精神,感动形体,故称尧若腊,舜若,桀、纣之君垂腴尺余”贤能的君王为政事操劳,殚精竭虑,劳心费神所以各个是瘦的像干肉,像桀、纣这样的暴君,不务正事,吃喝玩乐,整日淫乐所以他们腹部就胖的垂下一尺。试问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因此王充认为学生不应该只唯书,应该与实际相联系,尊重事实,尊重文化。

2.勇于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否则社会就会停滞不前,落后挨打。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批判先验论,强调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反对对书本和教师权威的迷信,不唯书不唯上。

在培养人才上,王充重视对文人好鸿儒的培养,强调知识为社会服务,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学为学。王充反对谶纬神学,提倡唯物主义价值观,批判人神感应,批判有鬼论等。这一切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现了他冲破思想束缚,实事求是,创新的一面。

三、以培养文人与鸿儒为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王充认为培养文人与鸿儒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一)王充的人才观

王充十分重视人才,他在《超奇篇》中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他把儒生分为四等: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

可以看出王充希望培养的是文人和鸿儒,鸿儒最甚。其中,儒生是会读儒家经典的人,学习的知识局限于儒家经典,知识面窄,是学习的最初级的阶段,是学问较低下的人;通人比儒生进步了一些,通人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典籍,文化丰富但是缺乏思维能力;

文人相较于通人就更进一步,知识渊博,能撰写文书,上书奏记;最优秀的是鸿儒,他有敏锐的判断力,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有优秀的表达能力,能针砭时事,对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言献策。

(二)教育重在培养文人与鸿儒

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文人和鸿儒。自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官学,世人接受的教育只有儒家学说一种,使得学生思想禁锢,目光短浅,缺乏创新能力。

王充看到了“独尊儒术”的弊端,提倡古文经学,提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一家之言会禁锢一个人的思想,百家之言会激发一个人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

文人和鸿儒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用儒家文化,应广泛涉猎各家学说主张,他能博古通今,能为国家发展进言献策,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有极强的创造力。

当代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死学习,缺乏变通能力,缺乏创造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当今各个国家、政府、教育教界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结语

王充是一个超时代的人,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充的培养目标——文人、鸿儒为我们当今教育出现学科孤立的现象提供了转变方向。

其次是王充所提到的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教育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当今学生思想逐渐被课本学习所僵化,批判精神、问题意识、创新能力都比较弱,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培养更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书影文史观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王充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为了“证定是非”,他主张“问难”。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道于理?”他大胆写了《问孔》、《刺孟》等文章,并具体指出孔丘之徒不能“极问”和孟何某些思想的模糊与混乱。所有这些,不仅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而且他从正面提出“极问”“问难”,反对“信师是古”等积极主张,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王充对当时教育上但拘一经,或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风气,作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他还批评当时的文吏教育“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河私为己,勉赴权利”,认为这种急功为己的道路是错误的。同时王充也指出儒生“不览古今”的通病,认为“不览古今,论事不实”,他极力主张要“博览”,认为“人不博览”,就不能“闻古今”、“见事类”、“知然否”,这就犹如目盲、耳聋、鼻塞一样,不成为人了。他还主张人的知识应该“无所不包”,纵要了解“古今行事”,横要通晓“百家之言”。同时对于所学知识,要能应用,正面提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贵通”,“贵及能用之也”。王充的这种主张,在“师法”、“家法”之严的东汉时代,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进步意义的。  


梅心清骨


我个人认为王充的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人出生之后,人性就有了差异。如果个体禀受的五常之气非常淡薄或严重失调,就难以接受五常之教的影响,它的性质便是恶的;如果禀受的五常之气非常浓厚而且协调,便易于接受五常之教的影响,它的性便是善的。处在两者之间的,很难说善或恶。所以,王充也将人性分成了三个等级。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教育是诗人实现其天赋价值、使人成为真正人的手段。

(2)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王充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力量,便是知识的力量。王充还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是所表现的隐效性。他认为,有些事本身好像不产生任何效益,但他是那些直接产生效益的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里,王充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为其他教育事业基础的作用。

2.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1)文人:知识渊博,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政治结合起来,并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

(2)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缚,能够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文人”和“鸿儒”。可见,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3.论学习:①学知与闻见;②思考与求是;③“问难”与“距师”。

4.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包括“任耳目”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以及“引效验”的实用知识三个阶段。这个过程是符合认识和教学规律的。

首先,“任耳目”,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任耳目”,就是说个体只有通过目见、耳闻、口问、手为等外在方式感知外在客观事物,才能积累经验获得知识,感知是知识的的来源和基础,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其次,“开心意”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想思考。

第三,“引效验”,强调实效验证的必要性,“有效”就是与事实相符合,“有证”就是要有确凿的证据。符合实际效果、有确凿证据的论点就是真实的正确的,否则就是虚假的错误的。

5.关于学习方法

(1)反对“信师”,主张“距师”

“距师”就是与老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不与老师的观点保持一致,不能完全符合苟同老师观点,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的意思。提倡追求叙述真谛的精神和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

(2)反对“是古”,主张“问难”

王充对当时学者“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的怀疑、批判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理解时的提问,而是怀疑、质问、批判。

(3)积渐琢磨

王充认为,知识、道德和能力的获得和形成,既要靠日积月累的功夫,也要靠师友讨论琢磨。

(4)专心致志

注意力集中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必要心理条件。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某种事情,的确是使学习和事情取得成功的保证。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谶纬神学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乡村故事疯一把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一、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王充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他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分别是:

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通,不闻仁义之语”,长大以后,或依靠自己的门第,或攀援权贵,入仕成吏。起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所以他对这种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儒生:他们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能说一经”,“旦夕讲授章句”。虽以教学为职资,但知识面极其狭窄,不能博古通今。这种人虽不坏,但不能令人满意。

通人:虽然他们“博览古今”,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但他们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不能“掇以论说”。

文人:知识渊博,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政治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已的建议。他们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

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不仅系统地掌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缚,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オ。

王充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文人和鸿儒。即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二、“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仅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是“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同样需要学习。知识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该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包。人的知识越广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观察能力就越敏锐,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也就越高强。

王充不仅要求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应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的知识比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三、学习论

(一)学知与闻见

王充认为所谓“圣人”的“独见之明,独听之聪”,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凭据的基础上“皆缘前因古,有所据状,“有因缘以准的之”。所以圣人过人的料事能力并不是“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而是他们积累了比常人更为丰富的可以作为“准的”的经验和知识。

“闻见”是圣人积累经验知识的一个基本手段。“圣人不能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如无闻见,则无所状”,他们一方面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接受间接知识。

(二)思考与求是

王充强调“以心原物”、“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经验和知识是形成个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性因素。缺乏闻见,缺乏学问,就失去了推知事物的依据,思维便缺乏感觉基础。但是要使经验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立论成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三)问难与距师

“迢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学问之法,不唯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要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对于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圣人,如果他们的言论与事实不符或前后自相矛盾,也要敢于提出质疑,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

为了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创造可以充分激发思维的学习情境。其中“师弟子相诃难”的学风便是对这一学习思想的运用。通过激烈辩论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思维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学习内容(“极道之深”),教师亦会在学生的启发下推陈出新,对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不发苦诘,不闻甘对”),使学术因此“激而深切,触而箸明”。

就古代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而言,是进步务实的,对现在的教育理论及实践也有参考价值!


马到船头直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唯物论者,思想家。

王充的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天地自然无为。

王充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

2、天不能故生人。

王充认为天是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产物物,"人,物也;物,亦物也",这样就割断了天人之间的联系。他发扬了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3、神灭无鬼。

王充认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于他有精气血脉,而"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认为人死犹如火灭,火灭为何还能有光?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鬼的存在。

4、今胜于古

王充反对"奉天法古"的思想,认为今人和古人相"齐",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他认为汉比过去进步,汉在"百代之上",因为汉在"百代"之后。这种见解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的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学思想著作。

王充的无神论思想,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他死后,都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受到冷遇、攻击和禁锢。由于王充的思想直刺汉儒神学,所以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充的经典语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李军廷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谶纬神学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他敢于破除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