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养殖该注意什么?又怎样有效的预控鱼病呢?

一、搞好池塘清整

干塘可利用冬春闲暇的季节清塘,清塘时尽量清除过厚的淤泥层,加固池坎,让底泥经风吹日晒变得疏松、透气性好,在用生石灰等药物清塘消毒。

春季水产养殖该注意什么?又怎样有效的预控鱼病呢?

二、搞好池塘消毒施肥

在苗种放养前的半个月左右,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20-200斤化浆全池均匀泼洒,生石灰浆产生大量热量使水呈强碱性,杀死野杂鱼及有害致病菌等并为养殖水体提供钙质。在苗种投放前5-7天左右,进行肥水。

三、选好苗、早放养、早开食

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无伤、整齐、发育良好、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且体表鳞片、鱼鳍完整无损,无病无寄生虫的优质苗种。尽量在温度10度以上并且天气晴朗时下苗为好,以免冻伤。

鱼苗下塘时可以用1%-4%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在池塘边让鱼苗或鱼苗袋泡在水中适应一段时间让袋内水温与池塘水温相近后,让鱼苗自行游出或轻缓放出。投放后尽量早开食早生长。

春季水产养殖该注意什么?又怎样有效的预控鱼病呢?

四、搞好水质管理及春季鱼病预防

春季池塘水位可以浅一些(1米左右),利用"浅水升温"的原理以利于水体升温,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根据不同情况酌情使用生物调水剂,注意春季易发病害及寄生虫的危害并预防。

1、塘水变黑及其防控方法

春季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天气,会引起鱼塘的藻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坏水色变黑,严重时塘水还会发臭,甚至造成塘水缺氧、塘鱼浮头。遇到持续低温阴雨而导致水质变劣时,必须注意有条件的及时加、换水,泼洒调水剂,开启增氧机以改善水质。

此外还可施用生石灰(每亩20斤-30斤),起到杀菌消毒、凝聚悬浮物质以及中和酸性水体等作用,从而减轻对鱼类的危害。

2、塘水清彻透明及其防控方法

春末时常会出现连阴雨天气,有的塘水由原来青褐色或黑色变为清沏透明。主要原因:一是水中浮游动物过多,将浮游植物消耗费尽,二是鳙鱼可能放养数量太少。

因为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料,而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料,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将浮游植物吃掉时塘水就变清了,对塘鱼生长发育不利。此时应尽量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解氧并带进水生微生物作为种源,也可以用杀虫剂化水泼洒,将浮游动物适当杀灭。或可适当增加鳙鱼的放养密度,适当追施有机肥促使浮游植物繁殖。

3、鱼塘病虫害及其防控方法

春季气温低,春季时常持续阴雨天气,加上过冬后鱼类抵抗力较差,鱼儿最容易感染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等菌害病以及小瓜虫、车轮虫、锚头鳋、三代虫等寄生虫病。

防治以上菌害病时可使用二氧化氯、漂白粉、强氯精等灭菌药物对水体消毒。上列寄生虫病使用乐畅拌料内服预防寄生虫。

春季气温仍然较低,当水温在5-12℃时大多数鱼体神经激素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也低,鱼类不喜欢活动与摄食,且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也相应缺乏,同时时冷时热,水温急剧升降波动,不仅会对鱼类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更可能会导致鱼类病害的发生或者死亡。因此春季主要是预防和控制鱼病,并做好其他管理工作,才能促使鱼类健康成长,增产稳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