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只能过滤学渣,不能过滤人渣,对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武当东峰


一、

学历是一个人在哪些学校就读、学习的经历。它和一个人是不是人渣没有任何关系。

二、

学历高的人可能很聪明、很勤奋、很努力,但如果从小没有得到正确的三观培养,没有一定的人格修养,是很难把这个人定性为“好人”的。

三、

我们现在常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一种人渣。他们通常的表现就是“一切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认为父母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又不愿为父母付出。对别人没有同理之心,不能以平等的心态与他人相处。对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名气大的人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处于卑微的姿态。而对社会地位低、收入低、没有发言权的弱势群体又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有一种俯视众生的优越感。

四、

有一个成语叫做:宠辱不惊。什么叫宠?位其下而宠。意思就是只有自身的地位在他人之下的人才会希望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宠自己。什么叫辱?辱人者自辱。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不辱人就没人辱,一个人没有侮辱别人却被别人侮辱,实际上就是辱人者自辱。

五、

我的总结是,一个人天赋有别,擅长的领域有别,社会地位有高低,财富收入有高低,名誉地位有高下。但每个人都人格尊严是平等的,它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平等”的理解。也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不媚上,不欺下,人人平等。



吾常醉


我们先来看看人渣和学渣的定义。

人渣:原意为道德败坏、品行低劣的、自身行为与社会相悖或违反人伦缺乏操守准则的人。

学渣:指低分,不学习,或者努力学习但是分数就是低的人。

你说的学历只能过滤学渣,这句话从定义上来看,没毛病。学习不行的人得不到高学历,得到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是个好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败坏,往往都会做出一下我们想象不到的可怕事情。但是,总体来讲大学生这个群体还是素质比较高的群体,就是有人渣也是极少数的,我们不能说大学生里出了几个人渣就说明这届大学生整体素质不行。

而且,我们要知道,一个高学历的人渣在当今社会也比学渣找工作来的快,至于以后的发展就不好说了,可能上了高位,也可能被刷掉。可能说到这里有人不服,觉得德不配位必有灾祸,但是你想一想,体制内也好公司也好是不是都有几个高学历的人渣?但是你看学渣都去了哪里?工厂,自己做点儿小买卖,回家种地等等,连白领都不算。

其实有时候,学历真的很重要,不要求多高,但是得够用,要不然在这个社会确实难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至于是不是人渣再说,你要知道品德不好的人,终究会遭到报应,这种人自有天收。


黑椒牛柳


学渣,在学期间不服从学习规则造成的学习分数低下。

人渣,在社会不服从道德规则造成的人品低下。

学历是通过努力学习来得到的证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略有不同),在学习的道路上达到录取分数线不看道德分数线!!

争做四有新人,我们在路上。


民大教育.YiYi音乐



听涛观雪973


我最近看到一句话 社会会淘汰有学历的人 但是不会淘汰有学习力的人

学历是敲门砖 但是能力与学习力才是硬核

社会不断在进步 光靠吃老本的知识体系早晚会淘汰 而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硬核的人 才能立足于社会

社会上的人可以分为这几种:

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也许能在一个单位做轻松又不需要能力的工作 但是一旦危机来临 就无法应对了

有学历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是个帅才 但是不能骄傲 止步不前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旦后来者居上 自己也只能处在被动哀叹之中

没有学历有能力的人 这种人也许看似普通 但是他有志向 知道武装自己 一旦机会来临 就能咸鱼翻身 鲤鱼跃龙门 厚积薄发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没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不知道改变就只能这样了

没有任何事是永远的危机随时都存在 我们该如何生存?

一 要有技术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万一天有不测风云 兴趣爱好与技术都可以当成自己的饭碗

二 广泛社交 广泛看听所学 多做总结复盘 机会从不会主动敲门 发现机会需要你的敏锐与反应速度 如果自己坐井观天 永远不会有机会

三 不断改变 调整 人要化三种妆 武装 伪装 化妆

武装自己的内核 是为了以后适应变局

伪装自己 是为了让自己能与环境共生存

化妆 自己要有干净整洁时尚的仪表 不说多么艳丽 但是也不要落伍


云鹤天涯


学历只能过滤学渣,不能过滤人渣,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么说是对的。

近来,高学历低教养的事屡见不鲜,从高校老师误机掌掴女地勤到大学教授性侵女学员再到海归教师殴打清洁工....有才没德的人实在太多了。

首先,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素质,人才和人渣只差一个字。2018年7月8日,一篇《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中,中山大学5名女生讲述了先后遭遇该校社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鹏利用指导论文、田野实践的机会实施性骚扰的经历。而这位博士对学生的性骚扰时间竟然长达8年,涉及的学生横跨各个年级,甚至包括了女性教师。

事情被公布网络之后,这位博士生导师非但没自觉羞愧,还公然发文为自己洗脱。“我只是没控制自己的手和嘴,抱了几个学生,说了几句无伤大雅的胡话,怎么就是性骚扰了呢?”你们什么损失都没有,可我失掉的可是“清白和工作”啊。

这种人到底有多可耻?老师本应该利用知识为学生授业解惑,但到这位教授这里,学识却成了他诡辩的好工具。利用职务之便行龌龊之事,带着博士头衔肆意妄为。品行这种事,从来跟学历无关,衣冠楚楚的学霸也有可能是人渣。

毕淑敏说:教养是一种骨子里善良,与财富和学历无关。教养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人性体现,飞欧洲的头等舱上也有没教养的行为,而偏远乡村田埂上的人们也知道分得礼义廉耻。

有人说,要想提高教养,应该多读书。

可是,教养一定与读书有关吗?读一千本言情小说的人,不一定会对餐厅里上菜的服务员说一句“谢谢”;大学里文质彬彬的教授,也未必都是教养很高的人。




爱推文的小懒猫


大家好,我是十七。

题目说的挺对的,学习好的并不代表品质也好。

十七之前有个同学,他很聪明,学起什么来都比较快,所以在学习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考很好的成绩,但是就是人品极差,专爱赚小便宜,而且有的时候还要赚女孩子的便宜,真的很令人恶心。

所以说有的时候学历只能看出来你在学习方面的高度,但并不代表你的品质有多好。


十七不南


人都是平等的,人的人格尊严要得到维护。读书好与不好,那是个人的能力问题,但被划分为学霸和学渣,这是对人的人格的侮辱,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实践早已证明,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会读书的不见得今后有创造发明,不会读书的不见得没有出息。所以要纠正这种侮辱人格的言论!


用户1754128219303


我的观点是,学历很重要,学历过滤学渣这么说也有道理,但和本质做人教养没关系。我认为做人和教养的第一人生导师是父母。现在好多家长喜欢让孩子学这样学那样,自己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该好好学习,增广知识见闻。有个误区,有些家长觉得只要带着孩子到处玩玩,就可以增加见识了,死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流程,可忘了行万里路,必要自己的知识也博大,每到一处就可以讲出知识典故,才不会把走过的行程变成“到此一游”!很多人游玩的收获,除了没什么知识点,其实就是家长玩的很开心,孩子玩的也很开心!文化的博大和学历没什么关系,“读万卷书增知识,行万里路才能长见识”嘛!我以前是父亲教大的,我给我爹起来个混号~老白泽,笑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的,他最喜欢带我出门胡转悠,我也最喜欢和他玩,他每到一处都可以讲出这地方的人文典故,诗词歌赋,风趣幽默好玩的很。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老师是孩子学业和加入社会的引导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望有用吧!



lon13ji


凡事不可極端。学历大多能表明能力。那个北大毕业却卖大肉的能力怎样?他和那些一般的卖肉的能力就是不一般。至于那些≡百來分上了扩招大学的,毕业即失业者另当别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