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样,没有发热、咳嗽、胸闷等不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却呈阳性,近日,这类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在全国多地出现。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1、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无临床症状,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

也就是说,有些人已携带新冠病毒,但不发病,没有什么不适(咳嗽、发热、胸闷等),他们很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已经感染了。

值得注意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与“假阴性者”不同:前者是核酸检测报告为阳性,无症状;后者是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多有症状。

2、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那些人?

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多数有疫区接触史,或与确诊病人接触过,主要发生在家庭成员中。比如,全国最早通报的一例无症状感染患者,一女子1月10日从武汉到河南安阳,家中5名亲属陆续发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而她本人却未出现症状。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3、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感染了新冠病毒却没有症状,可能与感染者的免疫反应程度有关,与体内携带的病毒数量一般无关。身体素质好的人,在病毒产生较大破坏前,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就会将病毒控制住,人体反应不明显。

4、我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者”?

如果你在过去14天内没有疫区旅行史,且没有与疑似、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身边没有发生家庭集聚性病例,身体没有不是,就无需恐慌。

但如果有疫区接触史,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在家隔离14天,并及时上报社区或当地疾控,以便在出现症状时,第一时间安排相应的医学检测,做到主动筛查,早发现,早隔离。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身体并无不适,但血液中已携带新冠病毒,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已经是传染源了,所以必须要进行隔离。

况且,无症状并不意味着就是安全的,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后面还可能发病,建议这类人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或通过中医药调整免疫功能,来促进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在出现症状前及时将病毒控制住。

6、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更强吗?

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没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看起来跟健康人没什么两样,所以更加隐蔽,聚餐、接触、近距离交谈时是有可能感染他人的。从传染性上来说,无症状感染者跟其他感染者应该是一样的。

但新冠肺炎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没有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把病毒传播出来,通过飞沫传播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

7、怎样防控无症状感染者?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


①有流行病学史,一定要隔离观察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最近有疫区滞留史,不管身体有没有不适,都应避免聚会,在家隔离观察14天,不能因为自己觉得没事儿,就让你的家人和朋友冒险。

②少出门、少聚会

尽量减少外出,不得已需要出门时要带好口罩。在外面时管住手,尽量少摸公共物品,不要揉眼睛,不在人多的地方进食,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③勤开窗、勤洗手

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几乎不能把病毒带进室内,建议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证每寸皮肤都被清洗到,一般需洗够30秒。

④不共用毛巾、使用公筷。

家庭成员间,不共用毛巾、浴巾;使用公勺公筷,可将碗筷煮30分钟消毒;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挡;肉类充分做熟再吃。


文本来源:生命时报,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