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劉備帥軍攻打孫權,卻被陸遜火燒連營?

xiangping_sdk


劉備的這次搭上性命的出川伐吳,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義氣用事,志大才疏”。

三國演義中交代的比較清楚,劉備這次親自掛帥出征的原因是復仇,關羽敗走麥城,死於東吳之手,劉備得到消息後,悲痛欲絕,血淚染襟,連續幾天幾夜抽泣不止。當年在桃園三人香案前歃血為盟,結為異性兄弟,一起討黃巾,平董卓,戰呂布,即使關羽身在曹營,唾手可得高官厚祿,但是得到自己的消息後立刻留書出走,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最終和自己相聚。雲長義薄雲天,自己又乞是薄情寡義之人,即使舉全國之力也要踏平東吳為關羽報仇。

北邊曹丕篡位竊取漢家天下,這是個是北伐中原的最佳時期,如果這個時候和東吳聯手,兩個方的兵力,加上出師有名,人心所望,必定能一舉成功,北破曹氏集團,改寫天下格局。但是此時的劉備無心北伐中原,一心想為關羽報仇,舍大義為小義,註定是要失敗的。

縱觀整個三國,並沒有發現劉備有排兵佈陣的才能,也沒有戰場對陣的武力,更沒有運籌帷幄的計謀。劉備僅僅是憑著為弟報仇的一腔熱血帥七十五萬大軍出征的,隊伍裡除了七十五歲的老將黃忠,關興、張苞武將可用,並沒有出名謀士,沒有人可以出謀劃策。

導致火燒連營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劉備展現自己軍事白痴的最有利證據的事情,是營地的選擇,當時天氣炎熱,取水不變,劉備就讓大軍駐紮在山林之中,七十多萬大軍,在山林中駐紮的營地橫佔七百多里。

曹丕聽說後仰面笑曰:“劉備將敗矣”,諸葛亮知道後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斬此人!”他們都知道“包原隰xi險阻屯兵著,此兵法之大忌也”,簡單說就是把大軍鋪開駐紮在地勢複雜的地方是不符合軍事常理的。

七百里的裡的營地,被陸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遍野火光不絕,死屍累累,塞江而下。劉備大敗,陪上了多年積累的家底,失去了北伐中原的最佳時機,最後病死白帝城,自己的命也搭了進去,雖然是著急報仇,但是過高的看高了自己的能力,最後慘淡收場,用義氣用事,志大才疏來評價最合適不過了。


上游的小石頭


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指的就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

那麼為什麼劉備不聽諸葛亮勸阻要發動夷陵之戰呢?原因就是給關羽報仇!這就是夷陵之戰的背景!下面來分析一下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

1:將帥臣乏。劉備出兵的攻打東吳的時候會,身邊沒幾個將領,我們所熟悉的諸葛亮,趙雲,關羽,張飛等,一個都不在他的身邊,此時的張飛,關羽都已經死去,對劉備打擊太大。原本趙雲是跟劉備去的,但是趙雲和劉備兩人出現分歧,趙雲認為不適合攻擊東吳,要先攻打曹魏,只要打敗曹魏,東吳不在話下,可劉備不接受他的意見,最終把趙雲派到別的地方鎮守。

2:人才凋零的蜀國。對於劉備來說,此次東征,沒有一個有謀略的或者是出名的謀士在他身邊出謀劃策。而劉備這邊人才開始凋零,張飛,關羽,黃忠,法正,龐統相聚死去。此時的劉備身邊只有諸葛亮一個謀士。名將還有馬超,趙雲,魏延三個。諸葛亮坐鎮後方,馬超和魏延鎮守漢中,防止曹操偷襲。趙雲不被信任。可見劉備這邊,能將越來越少,他的心越來急躁。

3:浮躁的劉備小看陸遜。在劉備眼裡,陸遜不過是一個年輕儒士將領,因此他不把陸遜放在眼裡。此時劉備急於求成,一路推進。陸遜分析形勢之後,則一路後退,他認為劉備兵力強大,士氣正旺,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求勝心切,因此後退。當劉備推進到數數百里,至夷陵地區,吳軍不再後退,兩軍開始相持。

公元222年,劉備為了能和吳軍決戰,就頻繁派人到陣前叫罵,可陸遜依舊不理睬,此時劉備無可奈何,士氣開始低落。陸遜認為可以反攻了,他上書孫權準備反攻,孫權同意。陸遜用妙計:火攻,利用營寨周圍的樹林和茅草,把劉備的營寨燒成一片火海,劉備無力迴天,只能突圍逃跑。逃到白帝城,此時劉備的軍力,全軍覆沒,至此,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SYBJ


劉備的二弟關羽在駐守荊州很多年,之後東吳陸遜用計打敗關羽,並殺死關羽,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75萬去攻打東吳,劉備不懂軍事,又不聽諸葛亮勸阻,自作主張,在樹林裡紮營,被陸遜用火攻,火燒連營四十里,死傷無數,遭到了慘敗,所以導致蜀漢國力的衰竭。劉備一生可以說沒有什麼能耐,如果沒有諸葛亮等高人輔佐,他差不多就是個窮困潦倒的乞丐,當上皇帝了就剛愎自用,人啊,貴為有自知之明啊,自己半斤八兩不清楚。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進行比較,劉備是最無能的,誰都比他強。所以劉備不可能統一天下,匡扶漢室,沒有那種可能性。


健康中國1965


關羽被孫權的部將呂蒙所殺,張飛被部將所殺。劉關張是桃園三結義的好兄弟,如今只剩劉備一人,劉備痛恨孫權,決定率兵攻打吳國,孔明勸劉備放下私仇要以公仇為準,蜀和吳的共同敵人是魏,要他聯吳抗曹,但是劉備報仇心切,執意攻打吳國。而吳國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兵迎敵,陸遜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他現讓士兵搭建十幾個帳篷卻未有人,劉備果然中計,燒了帳篷,陸遜後退,劉備繼續進軍,退到一片樹林中紮營,還以書信送到成都孔明,結果孔明看了馬上回信樹林紮營是兵家大忌,如果火攻將葬身火海,但是己經趕不上了,而吳國陸遜己經派幾萬名燃燒的弓箭萬箭齊發射向樹林,頓時樹林一片火海,劉備燒死的士兵不計其數,吳軍高喊活捉劉備,劉備率殘部倉皇逃跑白帝城,報仇心切,不聽孔明,軍師才能欠佳導致失敗。


haonanrenjiushiwo


劉備本就缺乏軍事才能,只憑借是漢室宗親而欲恢復漢室。此舉得到當時的民心擁護,並得到謀臣孔明的輔佐,暫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在一個不適宜、不恰當的時節親帶兵攻打東吳。且不知天文,不明地理的情況下,紮下幾百裡連營,致使陸遜來個火燒連營,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全軍幾乎覆滅。其中,也有人報之諸葛亮,諸葛孔明再有翻天之能,也已無法換救後果的發生了。此一役,加快蜀滅的步伐。這就是不懂軍事強領兵的後果。


We7667深山居士


一:劉備年邁,統一天下恢復漢室的心情迫切,但是蜀漢政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因為當時中國的經濟人口糧食中心都在北方。心急容易在處事決斷上發生錯誤,吳國畢竟經營3代,根深蒂固了,劉備沒有步步為營,而是以 建業為目標,要一下消滅吳國的政權,這個在歷史上幾乎不可能發生。

二:劉備軍事才能欠缺,他不是韓信,不是白起,沒有他們天才的軍事才能,我最喜歡韓信說過一句話,劉邦最多領軍3萬,韓信可以領軍30萬,多多益善。劉備在之前的戰役中,從來沒有統領過10萬以上的軍隊,很多調配,部分的分配,駐紮的選擇,佈防等等都不行,所以才會選錯林中佈防,被陸續火燒連營之後調度不過來導致大軍潰散不能集結而被吳軍收攏擊殺很多。


我是小林


《三國演義》裡描述的起因,是關羽奪取荊州之後,引起了連鎖反應。

荊州暫時到手了,又水淹七軍了,可極大的隱患被埋下了。

能攻能守的人材不多,這就應了曹魏謀士們的觀點,久則生變。


虛偽是真誠媽


當時劉備打孫權,戰略決策應該是奪城奪地為主,滅國是不現實的過高預期。

孫權的軍事才能有限,當劉備大軍壓境時,孫權求和,主動割讓荊州。劉備如果見好就收,再要點戰爭賠款,是最好的結局。

劉備集團,關羽戰敗身死,劉備再敗,原有的軍政人才,幾乎死盡,人才缺口極大,人才斷層嚴重。原來的戰略攻勢,完全逆轉成守勢。後來的孔明東征西討,都是以攻為守的無奈,孔明好用計謀,不是本性,而是兵微將寡,只好如此。


平雍者


急則生亂,傲則必敗!

劉備戎馬一生,雖說敗多勝少,但是起碼是見識過大場面的。能夠在三國群雄時代,割據一方,自立為王,怎麼會不懂軍事呢?

劉備的失敗就是忘記了歷史的教訓,赤壁之戰,用兵如神的曹操一敗塗地,亦是火攻。歷史讓人反省,但是歷史卻有總是驚人的相似!


徐成才


孫劉曹三家中,劉備的實力最弱,北方曹操的實力遠超於孫劉,孫劉哪一方出問題都是曹操獲益,劉的實力本身就最弱,在連失兩員大將的情況下,劉打孫完全是一步錯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