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有很多的家長會有這樣的煩惱,自家的孩子自律性非常的差,說到玩,一個頂倆,但是如果說讓他收回來心去學習就非常的費勁。讓他養成什麼好的生活習慣或者是學習習慣簡直就是比登天還難。家長的疑惑是,平時我也沒少管,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為什麼就是不管用呢?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自律的現象,我們來接著往下看。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說到孩子的自律性,我們可以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來進行分析。他講人格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本我、自我、超我。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本我:就是我們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追求的就是快樂,完全按照自己的本能去做事,就像嬰兒時期,我們吃奶、排便、哭泣,隨心所欲,怎麼舒服怎麼來,沒有人去強迫我們去遵循什麼社會準則。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超我:

進行道德判斷和自我控制,按照社會準則做事。超我追求是完美,很多是從兒童早期體驗的賞罰模式中演變而來的,遵循“至善原則”。孩子會因為某種行為受到父母的懲罰或者獎勵,慢慢地,在孩子心目中就會形成一套邏輯和認知,認為某種行為是對的,某種行為是錯的,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行為就會成為孩子的道德觀,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孩子超我的形成,決定孩子今後的人品和修行。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自我:用現實的客觀條件來調節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追求的是現實。就是按照現實的原則來支配行動,讓自己既能理性地獲得快樂,又能避免痛苦。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而孩子的自律性差,就是因為孩子的年紀還小,他們的

人格達不到二、三級別,他們被本我的人格掌控著。而我們作為父母為孩子制定的各種大大小小的規章制度就是要達到超我的人格境界才能達到的。也就是我們說的自律能力。

本我是為了追求快樂,超我是追求完美。我們可以倒退到過去想想曾經自己的童年,其實大多也都是處於本我的狀態。誰都更願意追求更加快樂的事去做,而孩子愛玩就是追求快樂的一種表現。當然也會有一些孩子在童年的時期就體現出了超強的自律能力。其實這一點跟孩子的心智發展程度也是息息相關的。有些孩子知道做什麼事是對的,有些孩子是想討父母的歡心,於是壓抑著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但是如果過於壓抑很有可能會演變成負能量。這一點需要家長注意。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根據弗洛伊德對人格的分析,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家長可以這樣做

1、雖然孩子的自律性非常重要,但是培養自律也需要適度

孩子不自律,在父母看來是一件很惱火的事,但是即便心裡再焦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掌握好一個度。孩子年紀小,對很多事情的領悟還不夠深刻,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像成年人那樣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界限感。超我需要培養,但是別忘了本我是一個人的天性。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2、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1)家長不要嘗試著去控制孩子。不要因為你是父母而對孩子的事情指手畫腳,沒有一個人會喜歡自己的事情被人指手畫腳,天底下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這樣!

(2)避免給孩子製造競爭性的環境。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個體的存在,千萬不要嘗試著將孩子的成長當做一場馬拉松競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賽永遠沒有終點。

(3)利用興趣去拓展開發內在驅動力,其實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我們倒是可以“大作周張”,根據孩子喜歡的事物拓展到自律性,當孩子覺得事情變得有趣,便會持之以恆。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羅馬並非一日建成,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是同理。家長有耐心,使用正確的方法,懷著寬容的態度,培養出自律的娃娃是遲早的事情。

下面為大家推薦一本幼兒自我管理的書籍——《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共12冊),此書是由德國引進,被譽為寶寶的第一任老師。書中的內容可以培養寶寶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孩子學習自律性差,“弗洛依德人格理論”教你,如何提高娃自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