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七月流火,烈日灼心,這是一個異常炎熱的季節,植物耷拉著腦袋,知了開足了馬力在使勁地嚎著,但是沒辦法,老天不給力,夏季的天氣就是這麼炎熱。但是對於剛學釣魚的小白來說,

這是最快樂的日子,因為能釣到魚,當浮漂被拉進水的那一刻,是最激動人心的!


釣魚小白,或躺在樹蔭底下,或蹲在高草叢中,雖然氣溫很高,但是在釣魚的時候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唯有雙眼緊盯著幾十米外的浮漂。沒錯,他是在釣鰱鱅,那是一個特製的大肚漂,相信很多入坑的釣友都是被釣鰱鱅帶到坑裡的,因為它實在是太好釣了,對釣者沒有什麼技術要求。


其實小白就是我本人了,記得剛學釣魚的時候就是從釣鰱鱅開始的,好學又好玩,只要沒事的時候,拿著兩根海竿就跑到生產隊塘裡甩兩下,那時這種魚塘又多,而且這種釣組釣鰱鱅又是非常高效的方法,短時間內就能釣上來很多,簡直是場場爆護!今天就來聊一聊這看似非常好釣的鰱鱅,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收穫的鰱鱅


一、 鰱鱅的簡介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農村生產隊塘以及水庫,在這裡面養殖著兩種主流的魚種,那就是鰱鱅。這些魚為水域帶來了清潔的水質,也為村民帶來了額外的食物,可謂是村中之寶。


1、名稱解釋

鰱鱅其實是兩種魚的統一稱呼,鰱魚叫白鰱,鱅魚叫花鰱,它們同屬於我國四大家魚之列,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生長養殖歷史,現在多為人工培育而成。白鰱嘴大,身體呈現白色的,魚鱗非常細小。花鰱最更大,占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一,因呈現黑白相間的顏色,故得名,鱗也同樣很細。由於兩種魚的進食特點及生活習性極為相似,所以會放在一起進行說明。


2、 生活習性

鰱鱅不同於其它的魚種,它們的嘴特別的大,有的大個體的魚嘴甚至可以將拳頭塞進去,可見它們的特點決定了生活習性。通常情況下,它們總是靠嘴吃飯,也許你覺得我說的是廢話,但是鰱鱅的進食原理,就是利用嘴部的不斷張合,來製造水壓差,將前面的水不斷往嘴裡吸,然後再從魚鰓過濾掉,留下水藻,微生物等可食用的營養物質。


鰱鱅對溫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只有水面溫度才是最高的,而且水面的食物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通常都能看到成群的鰱鱅在高溫的時候浮在水面覓食,而群體覓食也能提高進食的效率,但是水體的肥瘦直接決定了它們生長的快慢。


3、 古今履歷

鰱鱅在我國的生存歷史悠久,不僅在古代就有培育,在現代,雖然自然活水水域野生繁殖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通過人工及技術的改良,將繁殖率大大提升了。而在異國它鄉,也能聽到有關鰱鱅的消息,由於其"遊走的淨水機"身份,最著名的也許就是它們在美國水域的泛濫成災吧,這在我們釣魚人心中,想想就覺得美好。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鰱鱅


二、 為什麼說鰱鱅難釣

鰱鱅在早些時候是屬於比較神秘的魚種,因為平時基本上很難用魚鉤能釣到它,更別說正口了,只有在年底捕魚的時候才能一見真身。所以有的老人聽到能釣到鰱鱅,覺得是很神奇的事情,說什麼也不相信,那麼為什麼說鰱鱅難釣呢?


1、 釣餌及釣法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我們傳統釣是以活餌為釣餌的,其中以使用蚯蚓釣魚為主,使用蚯蚓的話,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釣不到鰱鱅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偏口魚及運氣成分。而鰱鱅主要靠吸食來完成進食,所以當粉餌被髮明之後,才能利用餌料的霧化及味型來釣取鰱鱅,所以以前

在釣餌上就不允許我們釣到鰱鱅了。


另外,在釣法上,傳統釣主要釣底,而鰱鱅是屬於中上層魚,釣法上至少要釣浮,少數情況也能釣底。而且傳統釣所使用的七星漂在浮力上比較輕,即使使用粉餌作釣,也完不成釣浮這一動作。只有在使用浮力比較大的立漂,才能托起餌團非常大的鰱鱅餌料,以實現釣離底,釣浮的目的。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七星漂釣不了鰱鱅


2、 手竿釣鰱鱅難

鰱鱅屬於季節性比較明顯的魚類,只有在夏季以及秋季溫度還沒下降的時候才能釣獲,即使在餌料及臺釣法的使用之時,也不一定能輕鬆釣到鰱鱅。


首先,就是鰱鱅餌料的狀態不好調整和控制,因為需要不斷的霧化和散落,才能引誘它們進窩,而且在進窩之後,還要進一步降低霧化的速度,以留出充足的時間來使其誤食魚鉤。


其次,在調釣上不好控制,由於每次所掛鉤使用的餌團是手工搓成的,所以因人而異,就不能保證每次的餌團大小是一致

的。在調高目的時候,餌團過小,浮漂露出的釣目就高,浮漂上牽引力就大,魚就要付出更大的吸力才能將魚鉤吸入。餌團過大,浮漂就會被拉入水中,作釣就實現不了。


最後,難正口,易跑魚。我們很多時候,在使用手竿釣鰱鱅的時候,會使用大號的魚鉤進行作釣,但是大部分的情況是會錨到魚身上的。因為鰱鱅進窩後會不斷吸食,水流就不穩定,而且本身體積就大,加上魚鉤大,稍微不注意就會錨到魚,就會造成炸窩的局面,還釣什麼魚呢?即使是在正口的情況下釣到它,也不一定就能上岸,因為鰱鱅嘴唇很薄很脆,而且力量也大,硬拉的話一來容易拉豁嘴,二來容易切線,都會導致跑魚的情況發生。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手竿使用的鰱鱅餌料


3、 如何解決

從釣餌和釣法上來看,屬於硬件問題,現在已經能解決了,就是使用粉餌,懸墜法,通過修剪鉛皮來調高目釣高目,使用大浮力的浮漂,當然也是根據自己使用的餌團大小來決定的。在調漂的時候,就要根據釣目所能承受餌團變化的浮動空間,來確定總體餌團重量,及允許的增量範圍,這樣才能順利作釣。


對於使用手竿作釣的難度,可以多練幾次開餌以調整出適合的餌料霧化狀態,後期可以通過增加水分來增加餌料的黏度以延長霧化時間。想正口的話,就要儘量使用小號的魚鉤,這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因為小魚鉤重量輕才更有機會被吸進嘴裡。想要魚上岸的話,在拋竿的時候就

不能拋滿竿,而且在溜魚的環節就要格外小心,刺魚之後就要立馬回魚,但是一定不能讓魚出水,然後再慢慢消耗它的力氣即可。


三、 為什麼說釣鰱鱅容易

其實解決上面釣鰱鱅難的問題也是可以放到這裡來說的,都是相輔相成的,要說釣鰱鱅容易,其實也很容易,主要在於以下兩點。


1、 分佈廣,生長快

上面也說過了,鰱鱅在我國的存在時間比較悠久,從古代就被人工所繁殖,並養在固定的池塘裡,經過現代技術的發展,雖然野外水域的數量有所減少,但是人工繁育的效率更高。而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大小小的水域都需要鰱鱅,作為經濟魚種也好,作為水體環境淨化機也罷,對於釣魚人來說都一樣。而且現在水體的富營養化比較嚴重,

鰱鱅的生長就非常的快,基本上一兩年就能長到三五斤,真實適合作釣的大小。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大體積的鰱鱅


2、 海竿餌籠釣組的使用

這種釣組或者釣法可以說專門是針對鰱鱅所設計和發明的,可能現在也可以通過改變釣餌用來釣草魚,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是鰱鱅的必殺之器。即使沒釣過魚的新手小白也能爆護而歸。


海竿餌籠釣組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水怪釣組",是可以買到成品的配件及裝備的,超大浮力的大肚漂是為了平衡下面餌籠裝滿餌料之後所帶來的重力的。可以通過調整太空豆的位置來決定所釣的深度和水層,海竿選擇硬調的,漁輪選擇中大型號的以適應較粗主線所需求的深儲線空間。


這種釣法也沒什麼特別需要講的,把溼餌裝在餌籠中,設定好作釣深度,食指扣住主線,把線杯打開,背投法用力甩出去即可。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海竿餌籠釣組


3、 注意事項

正是由於釣法簡單,所以使用的人特別多,作為釣魚人,誰手中還沒兩根海竿啊,在釣魚人的進攻下,鰱鱅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魚口也越來越滑了。所以在釣的時候就要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多根海竿搭配使用:這是策略問題,一兩跟海竿也可以釣到魚,但是在魚難釣或者水面大的時候,就不適用了。此時需要使用多根海竿配合使用,不僅在作釣水層上有所區別,在作釣地點上也要儘量集中,才能發揮集體優勢和誘魚,找魚效率。一旦哪個水層中魚了,就要集中釣那個魚層,並適時觀察魚層的變化。


刺魚:海竿由於調性較高,稍微用力就能很好的反饋在魚身上,所以在刺魚的時候,同樣要注意適度的原則,也是由於魚嘴過薄過脆,容易打豁魚嘴。只需適度有節奏的輕揚魚竿即可,而魚在掙扎的時候,其它的魚鉤也可能扎到身上,所以就不用擔心會跑魚的。


30年前釣它勢比登天,30年後釣它易如反掌,小白大師皆可釣:鰱鱅

多根海竿同時使用


最後總結

30年前,想釣到鰱鱅勢比登天,30年後,想釣到鰱鱅易如反掌,短短30年時間,從神秘難釣魚種淪落到是個人都可以作釣。正是由於商品餌料和懸墜釣法的使用,才能讓我們近距離和鰱鱅搏鬥,也是由於海竿餌籠釣組的使用,才會讓無數新手小白都能體驗釣魚的樂趣。但是,要想真正釣好,釣透鰱鱅,不管是手竿還是海竿,都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釣無止境,努力吧!


我是爆護終結者,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有不對的地方也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