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10年前的深秋,英國上映了一部電影《An education(成長教育)》。電影講述了16歲青春期少女珍妮一段短暫的成長曆程。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珍妮出自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兒。她就讀私立學校、業餘愛好是拉大提琴,面對未來的高考,老師和父母都認為她很有希望衝刺牛津劍橋。

珍妮既有著最優秀學生的自律與聰明,又有著青春期少女獨有的思春情懷與小小叛逆。她最大的理想是進入牛津大學、去法國巴黎旅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與學富五車的人碰撞思想。

她就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她平凡普通卻又優秀明媚。看著她青春動人和活潑積極的面龐,你會覺得她值得擁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東西。

(下文有劇透)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前程似錦的珍妮因為一場大雨,一場邂逅,讓原有的生活軌跡發生了改變!

這一天,倫敦大雨,準備回家的珍妮,拖著大提琴站在路邊等車,她已經被淋成了落湯雞。這時,路上一輛時尚的老爺車靠近她。駕駛坐上,一個紳士而富有魅力的中年男人大衛主動向珍妮提出送她回家。

珍妮答應了。她以為這是一段浪漫愛情故事的開始,卻不知道,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註好了價格。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此後,珍妮和大衛再次“偶遇”、產生好感、開始約會。珍妮欣賞大衛的紳士風度、優雅的品味,大衛帶珍妮去的古典音樂會、高端拍賣現場、美麗的巴黎......這一切不正是珍妮的夢想嗎?

再說珍妮的父母。當他們看到女兒結識了一位如此高富帥的大叔,暗中興奮不已,愉快地答應了女兒放棄學業,嫁給大衛的要求。

然而,珍妮很快發現,大衛有妻子和孩子,她成了“小三兒”,而且大衛也不是什麼銀行家,而是職業小偷。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現在,珍妮和她父母以為的人生終極目標卻因為不堪的現實而一敗塗地......

影片的結局很美好。那個曾經是學霸的珍妮重返學校,埋頭苦讀,終於如願以償進入牛津大學。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然而,真實的社會,真實的人生會有片尾的逆轉嗎?會有片尾那麼讓人有美好期待嗎?

缺少正確價值觀的乖乖女,很容易被中年大叔俘獲

對於青春少女來說,學校生活是單調甚至有點乏味的,家庭氛圍似乎也不太盡如人意,因為父母望子成龍,一切以考上牛劍為衡量標準,所以,珍妮感覺煩悶、壓抑。

考上牛劍之後要幹什麼呢?

對於珍妮這個少女學霸來講,她並不知道考上牛劍後要幹什麼。就像我們這裡的很多孩子一樣,考上大學後要做什麼呢?

為了畢業?為了找個好工作?什麼樣的工作是好工作?掙錢多就是好工作嗎?

當一個孩子從小被“考個好學校”的功利完全左右時,她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沒有更遠大的夢想,她是迷茫的,混沌的。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在珍妮和父母的談話中,珍妮隱隱約約感覺到,考上牛津,就可以過上比父母更好的生活,那是一種什麼生活呢?

珍妮嚮往的生活是能夠看大劇院的演出,聽高雅音樂廳裡的現場古典演奏,到巴黎旅遊......

當中年大叔大衛很快就把這一切都給了珍妮時,珍妮的追求已經圓滿實現,既然如此,結婚,持續這種生活看起來是最好的選擇。

正如珍妮對她的老師所說:“你考上了劍橋,不就是當個老師嗎?”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少女就會缺乏正確的判斷力,把幸福寄託在婚姻中和對方身上;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少女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放棄自己,放棄努力,早早開始享受人生;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少女就會質疑仍在努力的老師,反證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然而,作為乖乖女的珍妮,一步一步走入陷阱,能怪她嗎?

渴望打破階層的父親,拿女兒做了賭注

珍妮的父親同樣希望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些!體面地出入各大高檔場所,住進豪宅,見多識廣,廣交名流,受人尊敬......珍妮的父親把這一切都寄託在女兒身上。

珍妮的父親是自卑的。

當他看到女兒和高富帥的大叔大衛交往時,經常顯得侷促,不知道該如何招待這個如此高端的先生。在坐著大衛的車去晚宴時,甚至為該不該支付加油費而不知所措。

之所以自卑,是因為他渴望成為大衛那個階層的人卻又求而不得,而大衛在珍妮身上大把花錢的樣子令他受用又自愧不如。

珍妮父親的認知同樣侷限在“考上牛津就可以有錢,有錢就能幸福”的層面上,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他的女兒如何衝破這種侷限呢?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珍妮的母親是缺乏自我肯定的。

大衛對珍妮母親的甜言蜜語令其非常受用,她似乎找回了自己的價值甚至自信。這樣的紳士無疑讓珍妮的母親非常喜歡,也幫助女兒做出了值得嫁給大衛的判斷。

沒有學識,沒有見識,讓這個中產之家以為上帝眷顧了自己的女兒。

珍妮的父親非常愛自己的女兒,但他的表現是:為了讓女兒考上牛津,強制女兒放棄自己的愛好;考試成績不利,擔心上補習班花錢;遇到中年“成功”大叔對女兒的追求,沒有底線,將女兒投懷送抱;女兒愛情破滅,父親萬箭穿心,心疼女兒......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這部電影,自始至終,珍妮都是一個乖乖女,她沒有向父母隱瞞什麼,可惜的是,她的父母認知的侷限性和價值觀的缺失,讓珍妮經歷了這段刻骨銘心的人生彎路。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最核心的教育。整部電影中,珍妮學校的老師和校長一次又一次規勸珍妮,然而,父母的認可讓珍妮在錯誤的愛情之路上越走越遠,直至決定輟學結婚。

孩子,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這部電影,不僅值得青春期的孩子們看一看,也值得家長看一看。因為它告訴我們:人生之路沒有捷徑,抄小路走過來的註定是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