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科技股價值鏈地位應運而“升”

■黃湘源

疫情方顯英雄本色,科技股價值鏈地位應運而“升”。

市場復工伊始,就把眼睛盯在生物醫藥股上,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場疫情,不僅將極大提升人們敬畏自然、保護環境、注重衛生、健康生活的意識,也將有效促進疫情毒源機理的研究和相關救治藥物疫苗的開發利用。市場對生物醫藥股的關注,很大程度上寄託了人們對戰勝疫情的希望。不乏一些生物醫藥企業,為將科研機構的研發成果儘快投入應用,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並取得了一些進展。當然,也難免會有一些攀龍附鳳沽名釣譽者,例如雙黃連口服液之類。這些藥品雖然在藥店被一搶而空,但那些相關股票的暴起暴落卻在所難免。如果並不是真正具備有利於防控疫情的實質性利好,而只是捕風捉影地炒概念,走勢出現分化和反覆是不奇怪的。至於各行各業一擁而上做口罩,也不外乎如此。儘管就配合當前疫情來說,口罩的增產不僅有其一定的合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市場在資源調配上對戰疫的支持。不過疫情過後,無論是設備還是產品會不會過剩呢?對此,市場也不能沒有自己的理性分析。

在疫情嚴峻的特殊環境下,不少科技企業雖然還沒有復工,領導層就已經提前到崗。特別是一些電子信息企業,在配合疫情對遠程信息交流的需要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疫情期間金山雲連夜安排線上存量資源調度,整合北京、上海、廣州各地的BGP帶寬資源,同時遷移整合線上計算資源,從而較好地滿足了遠程辦公、雲上帶寬需求激增的情況。這次金山辦公被納入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可謂當之無愧,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春節以來的指數表現,創業板首屈一指。截至2月12日,2月3日以來滬深300指數下跌0.49%,而創業板指上漲8.17%,創下2017年以來的新高。從行業表現看,Wind數據顯示,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家用電器、通信、農林牧漁6個板塊的個股平均漲幅超過1%,而其中計算機、醫藥生物的個股平均漲幅則分別為5.64、4.91%。科創板也是這樣。截至2月12日,科創板2020年以來個股平均漲幅高達29.52%。

科技板塊的整體走強,在很大的程度上與機構的抱團炒作分不開。2019年以來,一批專門以科技題材為主題而設立的基金應運而生。如諾安成長,該基金2019年淨值增長95.44%,其三季報中第一第二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軟件和兆易創新;排名前十的還有銀河創新成長、交銀成長30等,其重倉股均為一批科技大牛股。年度收益率達121.69%的2019年度基金冠軍廣發雙擎升級,其三季報十大重倉股同樣也多為科技類個股,如中國軟件、長電科技、三安光電、兆易創新、億緯鋰能等。其中,中國軟件年內漲幅超242%,兆易創新漲幅超229%,億緯鋰能漲幅超219%。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此前的科技股行情大多為內資機構擔當主角,那麼,2019年以來,特別是MSCI和富時指數相繼擴大A股在中國指數成分股中所納入的比例以來,北上資金常常衝鋒在前。可以說,科技類基金和境內外資金的抱團炒作是2019年以來科技板塊行情迭起的重要原因。

市場看好科技股,與其說是看好它的當期業績,不如說是看好成長性。科技行業在此次疫情中所受到的影響比大多數行業相對而言有可能要稍小一點,而傳媒類(視頻、遊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IT基礎設施等反而還具有一定的短期受益優勢,這也是相關科技股在疫情中之所以成為逆行者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市場之所以看好科技股的根本原因顯然遠不止此。無論是在全球性的價值鏈定位中,還是在中國經的濟發展過程中,科技股正在成為越來越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一環,其對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將有可能成為幾何級數倍數增長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增量因素。我們看問題不能侷限於眼前,更不能對一時一事的事件性影響過於輕率地一錘定音。在某種意義上,無論哪個行業,在此次疫情中所受的影響都可能有大有小。但如果產業邏輯依然穩固並且成長性依然具有充沛的動能,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去看好它,更沒有理由朝三暮四,淺嘗輒止。

也許有人會擔心,科創板股票當初發行定價的估值過高以及打新炒作的過於火爆是不是難免會給科創板次新股日後的調整埋下伏筆。無可否認,某些科創板個股上市後的表現似乎也為這種擔心提供了一些證據。事實上,創業板、中小板開板初期也不是沒有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形。不過,隨著相關科技股表現出來的強勁成長性,人們的擔心不僅正在漸次消減,寄託在科技股身上的希望反而更為強烈。其實,每個股票在市場上長期的股價表現,不僅與其一開始所表現出來的稀缺性有關,與其內在的質地和未來成長性更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由此不僅決定了它在估值方面的不同,同時,也更將是其未來在市場價值鏈中角色定位的合乎邏輯的真實體現。不同的角色在未來的價值鏈定位中所能發揮的功能性作用是不一樣的。只要是真正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創新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項目,其目前的市場估值即使看起來稍為高了一點,是不是足以反映了其未來的業績成長性,也未必可以一步到位地進行蓋棺定論式的限量。創業板、中小板是這樣,科創板更是如此。風物長宜放眼量,市場看好科技股,看好的不僅是其當前的股價表現,更重要的是其估值、業績與成長性在發展意義上的平衡。總體上說,科技股價值鏈地位的應運而“升”無可置疑。對此,我們應當有足夠的信心。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