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肺炎疫情,众多医护工作者毅然成为「逆行者」前往救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用户6803721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根据上级统一安排部署,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医院,积极响应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号召,立即着手选派10名骨干人员组建援助湖北医疗队。

我是手术室护士魏丹丹,请战加入一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突发的疾病有很多年的经验,对于医疗这份工作我充满信心和热情,希望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尽我的绵薄之力。我是放射科李志群,我报名!我是保卫科马建民,退役军人,在部队曾经参加2003年小汤山非典医院外围消防保卫,家里父母健康,孩子十一岁,无牵挂,申请加入驰援湖北……

动员令发出后不到一小时,大家都纷纷请缨,积极报名,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群众健康,勇于担当,逆行冲向第一线。在这些众多的短信和微信当中,大家都在争相“讲条件找理由”,讲的是自己可以驰援武汉的条件,找的是自己必须深入一线的理由。从自己是一名武医人继而说到国家大义,透过手机屏幕上的三言两语,感受到的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据统计,共有200余名医务人员递交了请战书。

经过严格筛选,援鄂医疗救援队员的10名成员分别是产二科护士长李红霞、内分泌科白兰兰、神经内一科史晓娜、心内科李学伟、康复科江然、重症医学科白璐、胸心外科王娟、导管士副护士长刘振华、院前急救胡帅、杨义飞。

刘振华是导管室的副护士长,更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疫情发生以来,一直要求主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听从组织安排调遣。这次真的要去武汉了,她表示虽然有点害怕但更多的是自豪。她也坚信一定能和大家一起光荣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杨义飞是门诊党支部的党员,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此次驰援行动中,他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他说,疫情面前,作为医务工作者要有使命担当,作为党员,靠前站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一定会把“武医人”

精神带到医疗一线去,绝不辜负家乡人民和医院同事们的重托,争取早日与同事们凯旋!

对于李红霞和王娟来说,李红霞是从业20多年的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王娟也有着14年的工作经历。她们说的最多的是责任和命令,说的最多的是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让王娟感到特别欣慰意外的是家里都特别支持她,爱人虽然担心自己但是也很支持她,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她们对自己最大的期望就是圆满完成此次驰援任务。

其他援鄂救援队成员也纷纷表示,面对疫情,他们责无旁贷,也有责任和使命守护民众安危,所有医护人员一定会积极迎战、为阻击疫情奉献力量,做时代的逆行者。

2月4日上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厅内,前往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成员早已背好背包,整理好行李箱,一面院旗和一条横幅成为他们临行前的宣言书。市委书记魏雪生、市长强延峰、市委副书记路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邢乃玉,还有高守刚、郝维斌等市领导都一起赶来了,他们赶来为这些“战士们”送行。

简短的送行仪式结束后,10名护理人员迈着坚毅的步伐、义无反顾的登上大巴车,他们正式启程奔赴湖北,协同当地医护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10名护理人员在邯郸和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集结,在石家庄乘坐飞机,用最快时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场战“疫”中,目前已顺利抵达武汉。抵达武汉后,经过一天的紧张培训,他们已全部进驻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正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太行古武当


新型肺炎疫情期间,我发现了那些医护工作者的另一面,有让人心酸落泪的,有唏嘘不已的,也有感动于心的。

一、

表嫂是人民医院的护士,二宝刚满百日,平时脾气有点小暴躁(表哥说的,大约是上夜班的缘故),和婆婆吵过架,经常带孩子回娘家,被亲戚评为“不识大体”,个人声誉好坏参半的那种吧。

我们这边进入严防期后,大家都不能随意走动,表嫂所在医院已经好久没有安排休假了,有时候直接在办公室躺一躺。吃的东西也比较差,春节期间吃盒饭,有时候还是方便面,还好后来有本地酒店给医护人员安排了免费送餐服务,才算能吃上一顿热乎的美食。

这些都还好打发,就是想孩子想得紧,又不好意思直接说。

表哥后来抱着孩子跟她隔着马路见了一面,表嫂平时那么刚强的人,看到孩子的时候一下子哭成泪人。表哥说,第一次发现自己老婆居然也有小女人的一面,觉得以前自己太不是个东西,以后一定要让着她点……

二、

有个同学也在医院上班,平时是那种软妹风,说话有点嗲声嗲气的,喜欢化妆,晒自拍,而且一晒就是九宫格的那种,谁也没想到,新型肺炎期间她居然第一个冲上去,防护服往身上一穿,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其实,她也还是个孩子,一个没结婚的、在妈妈眼中还是小姑娘的大孩子。

过了两天,她发的自拍明显有点变形,和平时的美美哒风格完全不搭。问她怎么了,她说戴的口罩几天没取下来,把脸勒变形了,发圈前P图过猛……

三、

新型肺炎疫情期间,中医院也参与了防护和救治,平时比较清闲的中医大夫,变得忙忙碌碌。还记得有个喜欢在朋友圈发原创小段子的某位男士,第一次用严肃的口吻说,现在疫情还很严重,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千万不要随便出门!

下面有几个人嘻嘻哈哈问是不是新段子,他很认真地回复说不是段子,自己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家了,想想你们还能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好好珍惜吧!

嗯,我们在家闲得无聊,在医护人员眼中,家却是他们向往的天堂。


陈小木


隔离观察点的“临时爸妈”


“临时爸妈”陪隔离观察点的孩子画画。

“雯雯36摄氏度,雄雄36.7摄氏度。”12日,在周宁县妇幼保健院7楼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叶兰芳正在给5岁的雯雯和3岁的雄雄姐弟俩量体温。

量好体温后,医护人员便为姐弟俩泡牛奶,陪他们画画。隔离病房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前些天,雄雄和雯雯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表哥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被送到宁德市闽东医院进行治疗。2日,姐弟俩进入隔离观察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年幼的他们瞬时成了“孤儿”。于是,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就成了他们的“临时爸妈”。

刚开始,姐弟俩特别认生,经常哭闹,还会夜哭、夜尿。“他们一想起爸妈就会哭。后来,我们了解到姐姐特别喜欢玩具艾莎公主,就给她的艾莎公主做一件裙子;弟弟喜欢玩具,我们就和他一起打怪兽。根据孩子的喜好,准备他们爱吃的食物和爱玩的玩具,慢慢地,他们对我们不再生疏,而且越来越依赖。”值守医生周彦说,“我是二孩妈妈,特别理解孩子的感受。当好‘临时爸妈’,能让他们在疫情之下更有安全感。”

除了陪姐弟俩玩耍,“临时爸妈”还会和他们一起看与防控疫情相关的动画片,教他们戴口罩、勤洗手,了解防控疫情的知识。“临时爸妈”还特地买来烘干机,以便天气阴雨时能解决姐弟俩的衣物换洗问题。

经过十余天的相处,姐弟俩已经适应了每天换好几个“临时爸妈”的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我们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轻车熟路。晚上将孩子哄睡着后,还得多次巡视,密切观察他们的情况。”周宁县总医院副院长袁金兰介绍说,目前隔离观察点的12名医护人员正分成6组进行24小时轮班值守。

“这些天,姐弟俩体温正常,没有其他的症状表现,昨天第四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袁金兰欣慰地说,“我们每天都会向姐弟俩的爸妈反馈相关情况,承诺尽全力照顾好孩子。”(李向娟 黄起青)



    燚燊焱炎火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除夕夜。

    本是阖家欢渡春节的日子,可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断发展,没等看上一眼春晚,甘肃有这样一批人,告别家人,离开故乡,组成一支“逆行”的团队,他们就是兰州904医院(原兰州陆军总院)6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连夜奔赴武汉,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致敬疫区逆行者,愿大家平安归来。

    岁月静好的后面,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除夕夜从甘肃奔赴武汉的医护人员点赞!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个意义非凡的春节。

    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就是取消所有预订行程和聚集活动,主动防护不添乱,祈愿疫情早消退!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治就是战斗。为驰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甘肃省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市卫健委在委属医院选派 5 名业务熟练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参加甘肃省第一批赴武汉救治医疗队。

    26日上午接到通知后,各医院积极响应,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报名,短短 1 小时,就有数百名人报名,场面热烈、深是感人。疫情无情人有情,他们将满载着兰州市医务工作者的热情奔赴武汉。(此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

    1月28日由中国兰州网发布消息 ,1月28日上午,由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甘肃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二院和兰州市一院、兰州市二院等各大医疗机构的137名医护人员,在兰州集结,出征增援武汉,开展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此前,各大医疗机构分别在本院举行了出征仪式。


    据悉,甘肃援鄂首批医疗队人员全部经过重症监护专科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和管理经验,是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队伍。


    疫情发生后,甘肃再次组建了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省人民医院、中科院兰州分院、省医学科学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等医药单位27位专家在内的科研攻关专家组,支撑疫情防控防治阻击战。

    目前肺炎疫情科研攻关特别专项300万元科研经费已拨付到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9-nCoV确诊病例的CT特征研究成果”取得阶段成果,将配合一线医护团队开展2019-nCoV疫情的早筛、早隔、早诊和早治。


    作为中国甘肃人,我为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鞠躬,表示致敬。


    蘭娱乐影音


    东齐鲁,南中山,西华西,北协和,中湘雅,东南西北中,武汉会战.....。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早日战胜疫情!

    六家在京知名三甲大医院再组“国家队”支援武汉

    ——“现在,我们就是白衣战士!”“平时,人们说医生是白衣天使,现在,我们就是白衣战士!”昨天(7日),六家在京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医院,再组医疗队,奔赴武汉。截至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六家医院各有百余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

    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国家医疗队130名医护人员昨日出发,驰援武汉

    集结 90分钟组建130人医疗队

    2月6日晚,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在90分钟内成功组建了一支由30名医生和100名护士组成的国家医疗队。他们当中,有8名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还有5名副主任护师、33名主管护师、62名护师和护士。他们受命前往武汉,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

    2月7日9时,这支从众多申请者中遴选出的130人医疗队集结待发。他们中有老党员、科主任、教授、护士长,其中很多人参加过援塞抗疫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彭誉和护士吴宇情同姐妹,一起工作了12年,被同事们称为“消化内科姐妹花”。吴宇说:“我们一直关注着新闻报道,听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我俩第一时间志愿报名,希望能为防控疫情尽一己之力。”彭誉认为,疫情当头,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说一点都不怕是不可能的,作为共产党员和医务人员如果不冲在一线,群众还指望什么?”彭誉握紧了拳头。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紧急组建了由13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下午乘机驰援湖北武汉。虽然知道前方艰险,虽然心中多有牵挂,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报名参战。医疗队中不乏巾帼英雄的身影,她们中有单身姑娘,还有新婚不久的妻子,有儿女双全的母亲……而为了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方便防护服的穿脱,临行前,很多女队员都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在此之前,她们中很多人都没有留过短发。

    张艳艳即是其中一位。从第一次组建医疗队时,张艳艳就报了名,这次她终于要上战场了。从小就没留过短发的张艳艳毫不犹豫地选择剪掉长发。“安全、防护最重要,跟这些比起来,头发是次要的。”见到张艳艳时,她已快理完发,齐肩短发,还可以扎起个马尾。不过据理发师介绍,张艳艳原本长发虽不及腰,但也已到腋下位置。“不心疼,还是以工作为重。”


    2月7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从长春出发,支援当地疾控部门重症监护工作。 中午十一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集结完毕,誓师出征。这次前往武汉的130名队员中囊括了各个科室具有重症监护经验的医护人员,包括三十名医生,一百名护士。援助队队长、吉林大学第一院副院长吕国悦:“我们几个重症医学的主任,重症医学的护士长都已经在队伍当中,几乎是抽调了我们医院一半儿的重症医学的管理人员、医学救治人员去的,所以说这次救治的力量非常强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6人向武汉火速开拔!2月7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带队的中山医院136人医疗队出发前往武汉投入医疗援助,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哲主任医师任队长,医疗队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涵盖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队员里有将近一半为“90后”。 自战“疫”打响以来,这是复旦大学派出的第5批赴鄂医疗队。


    东拉西扯话投资


    最近快一个月,无数的白衣战士“逆行”在救护前线,太多感人的事情了。


    为了方便工作,“90后”姑娘们剪去青丝,有一名护士甚至将留了4年长发剪短了。。。帅气的大男孩们,则集体把头剃成了“卤蛋”!他们穿着成人纸尿布,一旦穿上防护服,就只能咬牙坚持着无法喝水、不能上厕所的一整天!


    小夫妻俩,都是医护人员,擦肩而过,居然不认识,只能从身穿的防护服上的名字辨识彼此。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年轻的90后。

    面对疫情,他们,“这一次,换我们90后保护全世界!”


    正如白岩松昨天在元宵晚会上朗诵的《你的样子》所称颂的这些“最美逆行者”:“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96年湖北女孩甘如意,骑车4天3夜,辗转300公里回武汉卫生院上班


    一个96年的湖北女孩甘如意,为了返岗参加疫情防控,找医院开了证明,村里盖了章,在公共交通都被停掉,没有私家车的情况下,骑自行车从公安县农村老家出发,辗转300多公里,花4天3夜返回自己所在的卫生院工作。


    一个女孩子,路上可能遭遇的危险,骑行300多公里的辛苦,难道她没有想过,她不怕吗?


    “我是从基层来的,我了解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缺乏,如果我不回去,其它同事就没有人换班。为了让村民放心,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多朴实的女孩。2月8日,中央电视台记者董倩特意来到甘如意所在的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采访了甘如意。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30余天

    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身先士卒,奋战在一线。


    在疫情中“逆行”的30多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妻子瞒着家人去前线后吵架,丈夫说:你是我妻也是战友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彭渝瞒着家人驰援武汉。丈夫得知后,大吵一架。冷静下来后给她发了一条短信。


    “媳妇儿,见字如面:太了解你的脾气,又是一次艰苦的任务,望规范操作,把握流程细节,切勿粗心莽撞,冷静沉着,保存自己才能有实力与病毒战斗,真正的战斗集体不是一个人去战斗,团结协作才有作为。你是我妻也是战友,务必牢记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望早日凯旋。夫:峤”


    几天后才看到短信的彭渝落泪了。出征那天是大年三十,由于不想让家人担心,她告诉他们她还在医院值班。直到看到别人发的机场的出征照,等待她回家的丈夫,才得知她已奔赴前线。他打电话给妻子,埋怨妻子为什么不告知他。丈夫说:“这次我连来看你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你就这样奔赴前线。”


    丈夫本来在休假,知道此次疫情严重,又返回军队上班。



    太多太多了。。。。

    不要说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益美传媒


    医护工作者的职业神圣而崇高,历来受到人们的钦佩与赞扬。

    我仍然记得,小的时候,平生第一次看电影有一个场面烙印在我幼小心灵里久久不能忘怀。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个看似稚气未脱,长得好看的女兵机敏地葡萄爬行,躲闪着枪林弹雨在为受伤的战友包扎伤口。那时在我的心中觉得是多么可爱的一名大姐姐,镶刻心里伴我长大,觉得世上最可爱的女孩就是记忆中的那位大姐姐。

    由此电影的主题歌《白衣战士之歌》成了我最喜爱永远不会忘记的歌。

    当今的新冠疫情,虽然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可是涉及全国的一场大战役,而且医务工作者是战斗的主角,人们在疫情面前,看着她们、赞赏着她们、把生的希望寄托着她们。多么伟大的人啊!

    前天我看到新闻隔我们不远的公安女孩甘如意,在武汉一所基层小医院工作,本来是回家过年的,却因武汉突发的疫情让她按捺不住,说服父母毅然冒着寒风雨雪骑上自行车历尽千辛万苦返回医院投入抗疫。多么了不起的女孩,把人生与岗位看得至高无上,把责任与担当看得如此神圣。我仿佛再次看到战场上机敏爬行的女孩,幼小心灵里的那名大姐姐。

    昨天晚上,我听见小区里那5个长得很美的女孩用她那甜美的歌喉唱起了情意绵绵的电影《白衣战士》主题歌。”深夜是多么的宁静,晚风是多么的凉爽!是谁呀,还穿着那白色的衣裳,用她那轻轻的双手放下了窗帘遮住了头顶的月光!啊,是你呀,我们亲爱的护士,用她那轻轻的双手止住了疼痛的创伤......“

    每当听见这首歌,我就会立马产生一股暖流流遍浑身,让人热血沸腾......

    由于年代已久,平时很难听到有人唱这首歌。今天的所闻,或是一个巧合,或是一种偶然,而在我的心里永远会坚信是一种必然。

    热血相涌中,我不免临窗寻声相望.......


    崇文之文


    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逆行而上,脱掉那身白大褂,也许是一张张稚嫩的脸。疫情面前,奋勇向前,但他们也是平凡人,有爱有情。

    1.有一种爱是我就在对面

    进入隔离病房11天后,浙江95后小护士陈颖,终于和男朋友见了第一次面。

    这些天,两个人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凌晨两点,陈颖从隔离宿舍到住院大楼这条路上,和男友黄千瑞的视频通话。

    他们约定好了:等疫情结束你从医院出来,我们就去领证。

    2.有一种爱是支持

    候机厅里,南方医院的一对医护小夫妻,心血管内科医师白煜佳和消化内科医师王馨珂,携手共赴前线。

    无论谁去,另一个人都会担心,还不如两个人一起去,还不如两个人一起去,彼此还有个照应。

    哪怕前路艰险,我也依然坚定地选择和你站在一起。


    3.有一种爱是陪伴

    疫情严重,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不幸相继感染,爷爷的病情相对轻一些,于是他便在病房里承担起照顾奶奶的日常工作。

    量体温,喂饭,陪她聊天,爷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病床上虚弱的奶奶。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相濡以沫。

    4.有一种爱是并肩

    进入隔离病房之后,同为医生的夫妻二人已经5天没有见面。

    偶然在病房前相遇,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彼此,后来,她通过声音认出他:“你是请问你是陈炳吗?”“你是小奇?”

    短暂等20秒拥抱,几分钟交谈后,他们又各自分开继续战斗。

    确认过眼神,我嫁的是对的人。

    5.有一种爱是允诺

    “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

    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位男士站在大巴车外,向车里的医务人员妻子这样哽咽喊话。

    妻子听到丈夫喊话后,也偷偷转过身去不住地抹眼泪。

    此刻最浪漫的情话,大概就是,平安回来,我等着你。

    6.有一种爱是超越空间

    疫情期间取消探视,奶奶每天给ICU的老伴写情书。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又起相思......"据医生介绍,虽然医院规定不能进入病房探视,但是老太太每天还是会上午过来,把水果送到门口,然后托医生给老伴送纸条。

    每一封情书都以“亲爱的老伴”开头,每封信的结尾都会写加油。

    爱情无关年龄,有爱的人永远年轻。

    致敬一线医护工作者,是你们为我们筑起安全的壁垒,遥祝平安,祈愿康健,为你们加油


    历史小酒馆儿


    战“疫”:上阵父子兵

    “在一线要完成任务,多干活,做好个人防护……”儿子背上行囊,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父亲拍拍孩子肩膀,对儿子的嘱咐。

    这对父子是石家庄省胸科医院保卫处处长鲍俊河、总务处空调班鲍羿。

    据鲍俊河介绍,“聊天时得知他想上一线,说自己还没结婚,没有什么负担,一线救治任务重,想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这样,鲍羿自告奋勇加入到第一梯队中,并于1月31日与医护人员一起进驻发热病区疑似病房。据了解,我院在组建梯队进入隔离病区开展救治工作时,都会安排一名后勤人员一同进入,主要负责维修、消毒等后勤保障工作,以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鲍羿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正在隔离病区工作的鲍羿

    目光再转向本文开始父子告别的场景

    ↓↓↓

    “出征前,他还说第一梯队的任务完成后自愿留下来辅助第二梯队,少进来一个人就少一层危险”,鲍俊河说,“当孩子这么说的时候,当父母的除了担心,更多的是感到欣慰,我和他妈妈都全力支持。”他还叮嘱儿子,“梯队里女同志多,你要脏活累活抢着做,听从指挥完成任务,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方便的时候给家里报个平安”。

    儿子在隔离病区里战斗,鲍俊河同样也是抗击疫情的一名战士,作为保卫处处长,还是医院疫情防治保障组的一员,负责全院的安全生产、安全保卫等重要工作。

    ▲抗疫期间,鲍俊河(图左)加大消防设施检查力度,确保消防安全

    从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开始,保卫处执行更加严格的安保措施:保卫处监控室24小时专人轮流值守,在重要区域设置门禁并做好维修维护,配合开展门诊部一楼大厅门口的发热预检筛查,排查车辆和就诊人员,发现可疑问题及时上报。

    作为负责人的鲍俊河,每天到每个病区检查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至少一次,一趟下来至少一个半小时,总步数在1万以上。

    就这样,父子齐战“疫”,一个在隔离病区里,一个在外面,相见却不易。

    儿子出征前,有感而发做了一首打油诗,鲍俊河一直保存在手机里:

    努力应战!加油武汉!

    时光来到二零后,祖国发展得成就。

    脱贫工作已圆满,全面小康要实现。

    谁想很快天变色,新冠病毒袭击鄂。

    铺天盖地疫情到,平静生活被打扰。

    病毒疫情来的急,大家团结又心齐。

    统一战线速成立,为赢战争齐努力。

    武汉不怕我们在,病毒嚣张不起来。

    中华儿女好榜样!齐心来把疫情抗。

    医护人员真给力,努力排查新病例。

    放弃休息坚守岗,奋战一线工作忙。

    大家努力向前冲,力争来把仗打赢。

    寒冬腊月到尾声,春天一定会苏醒。

    疫情结束见光明,相信我们一定行。


    朵朵的家


    当下,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上下正在为阻击疫情而打响了一场大规模的“阻击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看到,在面对武汉疫情时,武汉并不是孤军奋战,全国人民都在不断支持和鼓励他们。党中央一声令下,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天使”成为冲锋陷阵的勇士。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解放军医疗队纷纷驰援武汉、驰援湖北,他们的行动感动了许多人。新年的第一天,来自山东省16个城市的135名医务工作者带着山东的大爱率先赶往武汉,我的家乡山东济宁市人民医院的7名医务人员也踏上了风雨征程,接着济医附院派出的两批医疗队18名业务骨干也成为了最美逆行者。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这些白衣天使是真正的勇士,多少人上交“请战书”请求支援武汉;他们既有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重症医学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疾病感染控制管理专家和呼吸疾病治疗专家。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甘立军表示:“我们在发出号召以后,各个科室的报名都非常踊跃,有一个队员给我发微信说,虽然我不是党员,但我是一名医生,我愿意在疫情抗击的一线贡献我的力量,在疫情面前,展现了我们医务人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呼吸科护师陈莉,虽然家中有5岁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在接到通知时,她主动请缨。陈莉说:“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是义无反顾,保护好自己,竭尽所能,希望新型冠状病毒早日被我们打败。”铮铮誓言,殷殷重托。孔庆静夫妻二人都是医护工作者,听说医院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丈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孔庆静表示:“作为家属,同时作为医院的职工,我非常支持他,老公你在那里好好的,我在家里等你回来,照顾好孩子,照顾好家庭,谢谢你为我们做的贡献。”

    山东支援的医疗队,克服水土不服、人地生疏、条件简陋等诸多不便,立即投入到救治中,短时间内就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当患者听到山东口音时,一句“你们是山东来的?这里是传染病区,赶紧离开这里!”让他们心里热乎乎的。“他(她)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诠释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诠释了一种“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他们不愧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武汉加油!湖北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