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懶戰疫情!雲南鹽津新區派出所“包保到戶”守護群眾安全

雲南省鹽津縣公安局新區派出所轄區水田新區易遷點涉及遷入人數14000多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佔了三分之一,就水田新區返鄉過節人員就有3000多人。新區派出所立足實際,牢固樹立守住疫情防線目標,聚焦社會治安管控治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群眾服務幫助等各個環節,走出了一條疫情防控與治安防控兩手抓兩手硬的創新之路。

疫情防控期間,新區派出所積極發揚新時代楓橋公安精神,深入推進“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主題實踐,在治庸懶中提振隊伍士氣,在戰疫情中強化民警責任擔當,維護治安穩定贏得群眾認可,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贏得群眾支持。

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確保易遷群眾生命安全尤其重要。新區派出所衝到抗“疫”最前線,實行民警包片責任制,不分晝夜,實現區域全覆蓋,對在武漢務工、上學或經過武漢有過停留的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一一核實,登記在冊,不漏一人。對外,積極組織村社幹部及志願者,在各個路口設卡勸返,嚴格管控車輛及人員出入,將疫情傳播風險阻斷在轄區之外;對內,將安置點3個區域地塊、26棟安置樓、43個單元分為43個“作戰”單元,在每一個單元門口設置勸返點,嚴格人員出入管控登記及體溫測量等工作。

新區派出所對需要居家觀察的對象,包保到戶,由戶到人分派到每一個民警輔警,除協助衛生部門進行日常監測外,還負責對居家觀察對象生活必需品的採買送工作,用實際行動做好服務,真正消除他們內心的焦慮和擔憂,讓他們身能住下心還能穩住。

新區派出所充分依託群眾,迅速做出反應,啟用移動“警用大喇叭”宣傳,通過手機與警車藍牙連接共享,將疫情防護宣傳音頻通過警車喊話器進行移動宣傳,不厭其煩地走遍轄區每個角落,做到人人知曉,發動易遷群眾人人參與,共同戰“疫”。

疫情防控期間,新區派出所實行“派出所—社區—物業”月研判機制、“警務長—保安員—樓棟長”聯繫機制,把治安防控措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不穩定因素防範落實到了3個區域地塊、26棟安置樓、43個單元、3097個易遷家庭。

新區派出所堅持從群眾視野思考群眾工作,在實踐中獲取群眾工作經驗,落實“周走訪”“月宣傳”兩項制度,暢通警民溝通渠道,廣泛收集易遷群眾對社會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將法制安全等知識宣傳引向深入。依託組建的治保會,成立由樓棟長、保安員、保潔員等200餘人組成的“紅袖標”隊伍,充分發揮“紅袖標”志願者人熟地熟的優勢,每日不定時開展街面巡邏,實現對街道、農貿市場、小區、廣場等區域全覆蓋巡邏防控,即時開展疏導引導,從源頭消除群眾聚集和安全隱患。

針對易遷點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集中的實際,新區派出所制定了水田易遷點特殊群體管控服務工作機制,社區民警在開展入戶走訪過程中,重點針對易遷群眾,特別是老人、兒童不會使用電梯、燃氣、無法辨識樓棟容易走失、鑰匙丟失等實際,“用真心、動真情”主動服務群眾,為迷路老人、小孩引路,幫助排憂解難,引導易遷群眾儘快轉變生活方式,適應社區環境。

“為警應立公僕志,執法最貴愛民心”,新區派出所踐行新五小工程工作方針,用真心真情主動服務群眾,思民意、解民憂、暖民心,主動幫助易遷群眾解決細小困難,在做實群眾工作中爭取群眾支持配合,切實做到疫情防控與治安防控有機結合,消除新區安置點社會治安隱患,有效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


雲南省公安廳新聞辦公室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