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拥有"两省交界、三县接壤、五镇相连"的独特区位。它有9个村与安徽接壤,有乡村道路或者渡口相连,涉及安徽省马鞍山、滁州两市三个区县的5个镇、12个村,这当中还有几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飞地。如今,这么复杂的地理位置,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守住南京"西大门",当地的每个村都是想尽办法、各显神通。

【层层设卡 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从进入南京星甸街道开始,记者的采访车就遇到了一个接一个的防控卡点,虽然有街道的工作人员带路,但在后圩村村口的这个卡点,工作人员说什么也不让记者进村采访。

  后圩村地处星甸街道西北,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和县以及南谯区接壤,因为和县出现了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因此后圩村的疫情防控压力巨大。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疫情防控卡点工作人员说:“现在就是要求长住在这里的,才允许进,外来车辆都不许进。”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在和当地村委会详细沟通并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后,记者终于来到了滁河大堤,隔河相望的就是滁州市南谯区,两地往来交通主要通过这两个渡口,疫情发生后,这两个渡口就被关闭了,为了防止车辆进入,通往渡口的道路也已经封闭,不过前几天却有人想悄悄地过河。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雷明惠说:“因为有一部分人可能有侥幸心理,然后晚上想过来,所以我们现在开始24小时值班。晚上就在车上,条件比较艰苦一点。”

【为有效防控疫情 设立邻里守望岗】

  和后圩村相比,双山村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双山村西临安徽和县香泉镇,有两条出省通道,如果说星甸街道是南京的"西大门",双山村就是整个星甸街道的西大门,而且双山村的辖区内还包裹了马鞍山市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大包组,两省人员交融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双山村村委会立即与安徽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协商,共同设立了针对大包组的邻里守望岗。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双山村党总支部书记胡振介绍说:“由他们那边出一个村民组长,和我们这边出一个村民组长,这样便于我们工作开展和人员的识别。两地的人我们相互确实还有一些不太熟悉的,这样他们那边过来的人,他们那边出人可以认识,他可以劝返回去让他们不要再走动疫情期,那我们这边也有人想进去到他们那边,去拜访走亲戚的时候,我们这边也可以劝返,把疫情情况及时传达给他们。”

【"飞地"多 战线长 严守南京"西大门"】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同样存在"飞地"的还有星甸街道的石村村,石村村的老江、泉水、茆村三个村民小组共计145户,460余人,完全被包裹在安徽省境内,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石村村和安徽接壤的省际线长达几公里,一个村就设有防控卡点12个。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老江、泉水、茆村三个组的组长、党员还带头组织村民,在村庄路口设置管控点,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登记,外来人员进行劝返,并在村庄内巡逻宣传,村民们的生活物资则由石村村村委会联系超市统一采购、配送到家。有特殊需求需要出门的村民,要完全按照村委会的管理流程来。


省际疫情防控:层层设卡,记者采访吃了“闭门羹”

  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朱利华说:“现在我们的居民,包括安徽的居民,防控意识都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这里配备了医务人员,该测体温测体温,该登记的登记,该消杀的要消杀。”

  虽然地理位置复杂、防控形势严峻,但基层的村干部、党员和群众,却因地制宜,想出了很多好办法。疫情防控现在进入关键时期,防止疫情在社区内传染,就得做到严防死守!再次向24小时值守在防疫一线的人们致敬!

  (报道/关玮玮 章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