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羅曼•羅蘭: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有一天,老闆問職員業務完成情況,由於緊張,職員吞吞吐吐,甚至聲音顫抖地回答:“......基.......本完成了”,老闆臉色馬上變了。“基本是什麼意思,還有沒完成的?”職員嚇得不敢說話。經理路過,微笑著對老闆說:“您放心,經過這幾天加班努力,全部完成了,萬無一失!”老闆肯定的點了點頭。

老闆走後,職員向經理道謝並請教,“自己工作做得很紮實,任務完成得比較好,就是見到老闆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辦?”經理聽完後笑著說:“你的業務能力不差,只是缺乏自信,如果你給老闆彙報時都不自信,老闆怎麼相信你呢?”

生活亦是如此,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首先要相信自己。面對身邊的人,多說“我可以”,少說“我不行”,讓自己充滿向上的力量,用陽光去感染人,用正能量去激勵人,在充滿自信的氛圍中去打造不一樣的自我,贏得每一次機會,取得更好的發展。

信心不僅能改變自己,還能感染他人


羅曼•羅蘭: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美國電影《珍珠港》中有一個情節,當美國人沉浸在日本不會開戰美夢中的時候,日本艦隊派艦載機偷襲了珍珠港,造成美國慘重損失。身患腿疾、靠輪椅行動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演講時,用過人的毅力自己站了起來,從精神上震驚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堅定了他們對日作戰的信心和決心。

平時,我們做許多事情,由於個人愛好、當時心境、性格眼光不同,在面臨困難與挑戰時,往往因為不喜歡、不想做、擔心做不好等潛意識影響,導致事情無法做好。相反,當困難和挑戰無法躲避時,卻又能“置之死地而後生”。這說明信心很重要。

培根有一句名言:“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事實何嘗不是如此。生活中,我們做喜歡的事情,覺得有把握的事情,反而方法會有很多,並且做得更好。因此,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我能”,做到這一點,成功怎麼會遠呢?

不忘激勵自己,時刻保持一份希望


羅曼•羅蘭: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內心有希望,行動才有力量。希望是我們前進的指路明燈,不管遇到什麼,不管正在經歷什麼,不管我們的人生處於高峰還是低谷,都要懷揣希望,豐富自己的希望,用希望去充實自己的人生,用希望激勵我們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

羅素說:“希望是堅韌的柺杖,忍耐是旅行袋,攜帶它們,人可以登上永恆之旅。”心懷希望,需要堅定不移地去追尋去實現。只存在希望,而不去實現的人,註定是一個平凡的人。要時刻保持著樂觀的期待,向著前行的方向,用堅韌克服困難,用忍耐接受磨礪,用行動成就夢想。

對自己要深信不疑。確定目標之後,只有對自己判斷深信不疑的人,才能更好地接近成功。要為自己希望達到的高度、希望做到的事情、希望實現的理想負責,拿出自己的本領,挖掘自己的潛力,突破自己的侷限,去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逐夢之旅。

對自己好一點,學會獎勵自己


羅曼•羅蘭: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陶淵明所做的《自祭文》中有一句話:“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意思是不遺餘力地辛勤勞作,心中常感到悠閒自在。我們平時也應該這樣,在繁重的工作和繁瑣的生活中,如果感覺累了,就索性停下來休息休息,重整行裝、理清思緒、養足精神再出發。

每有小進步、小成就時,記得獎勵自己一下。比如受到公司重用了,獲得好思路了,遇到值得紀念的日子了,和朋友、親人聚聚會,充實自己的生活,激發自己的信心。一段繁重工作結束了,借個週末,帶著家人或自己安排一次短途旅行,放空自己,養精蓄銳,開啟新的征程。

在生活中要不斷的肯定自己、賞識自己。一生中,我們能遇到真正賞識自己的人鳳毛麟角,如果不能正確看待,就會逐漸失去自信,甚至產生自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閃光點,如果此時別人發現不了,就自己發現自己,在自我賞識、自我肯定中創造美好生活,實現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