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旺衚衕,油漆作衚衕,養性齋,頤和園,莊士敦的幾處北京居住地


溥儀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旮旯兒對於這位末代皇帝的瞭解基本都來源於當年的那部老電影《末代皇帝》以及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在這本書中溥儀不僅介紹了自己曲折跌宕的一生,還花了不小的篇幅介紹了他的英文教師莊士敦,直到後來旮旯兒看了莊士敦的寫的《紫禁城的黃昏》後,才發現其實溥儀自傳裡很多內容都是來源於莊士敦寫的這本書。

在《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莊士敦提到了他在北京的幾個住處,今天就請大家跟著旮旯兒的鏡頭去找尋一下當年這位末代帝師的足跡。莊士敦是1919年初到的北京,他是應李鴻章之子李經邁的推薦來京做帝師的。莊士敦到京後最初是住在北京飯店內,隨後“換了一所更為寬敞的府院”,莊士敦在書中並沒有交待這個院子的具體位置。旮旯兒一直對北京的名人故居很感興趣,很多資料都顯示這所宅子位於張旺衚衕。

張旺衚衕位於鐘樓的北邊,說的具體一點就在那家著名的趙府街副食店邊兒上。當年旮旯兒母親單位的後門就在張旺衚衕裡,所以對這一帶可以說是相當熟悉。如今在衚衕說明牌上寫著衚衕15號就是莊士敦的住處,但如今這個只有一進的小院子早已面目全非,無論院門還是院內的房子早已看不出一點兒當年的痕跡了。


莊士敦在張旺衚衕住了沒多久就被安排到了一個更大的宅院,這座三進帶花園的宅子位於地安門外油漆作衚衕1號院,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專門提到過這處宅子。這是由內務府為方便這位帝師上課臨時租的,因為溥儀上課的地點在紫禁城的毓慶宮,所以油漆作這處宅院比起張旺衚衕來距離紫禁城要更近一些。

溥儀在他所著的《我的前半生》中曾經專門描述了這所宅子:一進門,在門洞裡可以看見四個紅底黑字的“門封”,一邊是“毓慶宮行走”、“賞坐二人肩輿”,另一邊是“賜頭品頂戴”、“賞穿帶股貂褂”。如今這座院子的大門常年緊鎖,旮旯兒曾經多次前往探訪都不得而入。後來僥倖有機會進到院內看了一回,可院子裡的建築早已拆除殆盡,除了門道內牆上的文物重地謝絕參觀幾個字外實在看不出哪裡還有文物的樣子。

無論是張旺衚衕還是油漆作衚衕,這兩處莊士敦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現在都已看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而且也沒有被定為歷史文物。在北京的門頭溝區還有一處和莊士敦有關的遺蹟,並且被列為了區級文保單位,這就是位於櫻桃溝村的莊士敦別墅。按照《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的介紹,這處別墅是徐世昌總統送給他的,溥儀還特意為這所別墅題寫了樂靜山齋的匾額。


旮旯兒第一次見到莊士敦別墅還是在十幾年前,一次去妙峰山的路上無意中看到了莊士敦別墅的指路牌,因此特意前去看了一下。當時這座百年老建築早已破敗不堪廢棄不用了,一溜五開間的硬山捲棚式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高坡上,按照資料說前面應該還有抱廈,但早已不復存在。聽村民說這裡當年曾經做過學校,後來便慢慢廢棄了。

前兩年旮旯兒再去櫻桃溝的時候,發現莊士敦故居竟然煥然一新了,月臺上的抱廈也已恢復。旮旯兒特意前前後後仔細看了一下,應該說復建的還是比較認真的,但這座建築已經是一座全新建築了。當時室內還沒有佈置,不知現在什麼樣了,未來是否會作為莊士敦紀念館也不得而知。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處居所之外,莊士敦還曾經在頤和園內住過一段時間。當時民國政府對於皇室的優待條件中有一條是要求皇室最終要離開紫禁城住到頤和園去,為此莊士敦曾被溥儀任命為全權負責管理頤和園事物之人。莊士敦剛到頤和園的時候住到了南湖島上,這裡景色優美非常適宜居住,但是過了沒多久,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南湖島太偏僻了,對於管理工作來說很不方便,因此他決定搬家了。


在頤和園的第二個居住地是湛清軒,這所宅子位於頤和園著名的園中園諧趣園內,這座清乾隆時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園林原名叫做惠山園,嘉慶朝才改名諧趣園,到了慈禧重修頤和園時更是大興土木加以重建。莊士敦住在這裡無論是來往紫禁城還是管理園內各處事務無意要比南湖島方便多了。

《紫禁城的黃昏》第二十一章的題目叫御花園的歲月,這一章中莊士敦寫到在1924年初宣統皇帝把一座閣樓賜給了他,這就是位於御花園內的養性齋。這座始建於明代的兩層閣樓原本叫樂志齋,到了乾隆年在樓的兩側各接出了三間從而成了現在的凹字形建築。站在養性齋的二層閣樓上,整個御花園的風景盡收眼底,能夠住在這樣的地方,對於莊士敦來說應該是受寵若驚了。

書中還寫到溥儀特意把養性齋佈置成了歐式風格,其中既有臥室,也有書房,還有會客廳,溥儀以及皇后太妃等也常來養性齋和莊士敦一起用餐,在那個動盪的時期,莊士敦的到來使得小朝廷內生活變得輕鬆有趣了一些。由於莊士敦的特殊身份,他還幫助溥儀在御花園內會見了包括香港總督在內的很多外國人。


在《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還插入了多張珍貴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印度大文學家泰戈爾和溥儀的合影。旮旯兒在看這本書之前只知道梁思成林徽因曾接待過泰戈爾,還真不知道他也曾和溥儀會面。而這次泰戈爾造訪紫禁城就是莊士敦促成的,會面地點就在莊士敦居住的養性齋,而溥儀與泰戈爾合影的背景是御花園內的四神祠,照片中溥儀站在了臺階上因此看起來顯得比泰戈爾要高一些。

四神祠是御花園內一座不起眼的建築,距離養性齋很近,這是一座八方亭式建築,前建有抱廈,在其周圍雖然沒有任何介紹文字,但這座建築卻是明代就有的,據說是用來供奉道教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的,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供奉風、雲、雷、雨四神的。

從張旺衚衕到油漆作衚衕,從紫禁城到頤和園再到門頭溝,莊士敦的足跡遍佈北京城。雖然受制於歷史的侷限性莊士敦當年的言論以及做法有些在今天看來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從他在山東以及北京的表現看,莊士敦還算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化且同情中國的外國人,在他曾經居住的地方為他建一座紀念館應該是不為過的。 有圖有故事,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旮旯兒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千餘篇原創照片文字,歡迎閱讀原文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