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上班的工作人员凭单位开具的证明来村委会领取专用出入证,村内其他人员要凭发放的出入证(兑换券)进出,无特殊情况不得超过规定时长,剩余的出入证(兑换券)可换成生活必需品或防护用品……”近日,在槐荫区玉清湖街道由里村和新庞庄,“凭证出入,外出超时参加义务劳动,剩余证券可兑换奖励”的创新防疫妙招获得了村民的点赞。
6天不出门就能领5公斤大米一袋
“这一个周期下来,确实很有效果,除了外出上班的专用出入证,全村120多户村民共发出去了250多张出入证,目前只用了二十几张。”2月14日,由里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洋铭告诉记者,他们村在玉清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自2月9日开始实施宅家奖励制度,每6天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每户发放两张,每次外出使用一张,时间不超过3小时,如果在有效期内未使用,可以作为凭证到村委领取相应的礼品:一张能换取5公斤面粉一袋,两张可换取5公斤大米一袋。当然如果确实有紧急情况要出去,而出入证用完了,可以出门,但回来后需要用志愿服务(防疫值班等)3次每次8小时,来兑换出入证一张。所有需要兑换的物资将在疫情结束后统一登记发放。
而在新庞庄,也设立了类似的奖惩制度,不同的是在这里是7天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每户发放7张出入证,一个周期内根据剩余出入证的数量为村民发放肥皂、毛巾、浴巾等奖品。下一周期为村民发放新的出入证时同时为村民发放上一周期的奖品。“目前在村里居住的一共86户,2月9日共发了602张出入证,截至2月14日,一共就使用了12张。”新庞庄村主任耿广波告诉记者,不光有奖还有惩,当村民外出时,如果承诺30分钟归来,但是最后40分钟才回来,那超出的10分钟需要为村内进行执勤、消杀等义务劳动,如果不遵守村内的规章制度,将不再享受村内的一切福利。
把好村居“出入关”,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共同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不出门、不聚集是对战疫前线医护人员最大的尊重,也是广大群众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为鼓励辖区群众减少出门频次,主动取消聚会串门等聚集性活动,玉清湖街道坚持“硬核”与温情并重,实行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四个一”奖惩工作机制,把好村居“出入关”,织密疫情防控网。
织密一片防控网络。以“党旗飘扬、党徽闪亮”为核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依托党员网格化管理保障机制,由村居“两委”带头分片包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落实,防控志愿者积极跟进,逐户发放出入证(兑换券),并详细讲解具体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推动出入管理奖惩工作机制入网入格入家庭。
明确一个管理目标。在落实村居封闭式管理、24小时轮岗值守、出入登记、体温检测等现有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推行出入管理奖惩工作机制,提高辖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树立“非必要,不外出”、“少出门、不聚会、不串门”的意识,主动加强居家防护。
确定一个计算周期。在疫情防控出入管理奖惩工作机制具体推行过程中,各村居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作用,根据疫情防控期间本村居出入口管理及村民出行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奖惩计算的具体周期。
建立一套奖惩办法。坚持分类施策,推动疫情防控奖惩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对村内有外出上班需求的人员,依据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领取专用出入证,便于每天准确掌握固定外出人员的数量及去向。对其他人员,以庭院为单位发放出入证,每个庭院在一个计算周期内村民必须持证进出,同时规定外出时长,对外出时间超出规定时长的人员,将超出时间换做志愿服务时间,由当岗值守人员安排参与值班登记、体温检测、定时消杀、后勤保障等义务劳动;每个周期结束后,每个庭院住户可持剩余出入证兑换米、面、肥皂、毛巾等生活必需品以及疫情防护有关物品,让居家不出者真正得到奖励。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参与者,封路不封爱,居家战疫情。战“疫”当前,玉清湖街道将继续完善并推行出入管理奖惩工作机制,通过奖罚并重、严防死守,真正减少群众出行的次数,让居家防护成为辖区广大群众的共识。
新时报记者:柏凌君
閱讀更多 濟南時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