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各學院,各位老師: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學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我校本科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教務處前期已公佈了延期開學期間本科教學工作安排,要求各學院做好疫情防控時期教學工作預案。為確保順利完成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任務,合理銜接好本科生返校後的教學進程,教務處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供學院和老師參考。


一、總體要求


全體學生在學校未發佈返校通知前不得返校。根據“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的總體要求,2月17日(教學日曆第1周)開始本科生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的教學工作,前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教學。

任課教師請按照學校統一部署,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學計劃。教學期間,廣大教師應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大政方針,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開展教學活動和所傳教學資源不得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同時應主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提前準備教學素材,做好教學預案,確保線上、線下教學的質量。

校院兩級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備課、教學過程等督導檢查,全力維護本科教學秩序穩定正常。疫情防控期間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重要時間節點見表1。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二、教學安排


01 理論教學基本要求

(1)掌握教學開課信息

延期返校期間,學生在家中根據各學院公佈的課程教學方案,進入相應的課程群,由老師指導進行課程網絡學習。面向全校的公共類課程教學方案,教務處將通過教務網站和本科教學工作群予以發佈,並由學院通知到每一位學生。其他課程教學方案由學院直接通知到學生。各類課程教學方案均需在2月15日前通知到位。

為保證教學的平穩運行,各課程教學方案經學院、教務處備案審核通過後,原則上不得隨意變更。如確有需要更換授課方式的,任課教師需提前3天向學院申請,經學院審核同意後方可調整,並報教務處備案。任課教師和學生所在學院教學秘書應在第一時間將調整信息通知學生,並由學院將有關信息發佈網上或課程群中。


(2)提前準備課程教學資源

建議任課教師依託學堂在線、超星爾雅平臺、中國大學MOOC平臺、學校課程平臺等,以及選擇運用雨課堂(學堂在線)、學習通(超星爾雅)、慕課堂(愛課程)、微信平臺、QQ平臺等多類型教學工具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2月15日前,任課教師必須完成開學第一週的教學準備工作。開課期間,教師應在授課前3天完成本堂課的各項備課工作。具體準備資源建議包括:

1)課程門戶資源。提供課程基本信息(包含課程介紹、課程大綱、課程教材、考核方式等),及時發佈在教師選擇的課程教學平臺上,或上傳至課程QQ或微信群。

2)課程教學資源。提供PPT課件、電子教材、課程教學視頻等上傳至教學平臺、課程QQ群、微信群等網絡空間。提前設計好課堂測試、話題討論、作業佈置等教學環節,以及與學生網上互動,檢查學習效果、到課情況的方式。採用直播教學的教師,應提前做好課程教學視頻或音頻以作為備案,課程教學視頻建議按知識點分切做成短視頻(即微課形式),這樣既能減輕老師壓力,也能提高學生在線學習的效率。

特殊時期,學生的學習環境不盡相同,缺紙質版教材,需要辛苦老師們根據教學需要,將自己擁有的教學資源、開放使用的免費教學資源的鏈接發佈給學生,或將教學相關教材、圖片、課件(可做成PDF文件)等發給學生供學習使用。學校圖書館讀秀、超星移動圖書館及教務處推送的電子鏈接,有很多電子版全文教材可以供師生使用。


(3)提前準備多套教學預案

任課教師應提前通知並確保全體學生已經加入自己建立的QQ或微信課程群。首次授課前一天,教師必須在課程教學群中佈置首次教學要求,並指導學生安裝和學會使用必要教學軟件,確保開課教學平穩有序。

1)開課前在課程群內提前告知學生近兩次的教學任務,尤其要提前告知學生授課方式,如觀看視頻或直播授課,講課或答疑時長、作業佈置等。在臨近上課前(建議提前至少半小時),再次在課程群內提醒學生上課,佈置教學任務。

2)任課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網絡教學中可能因平臺故障、網絡擁堵等情況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提前準備應急的教學方案。特別對採用直播授課教學模式,應提前向學生提供課程PPT、錄播視頻、MOOC/學堂在線/超星等線上資源,提供章節知識點、提前佈置作業,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線上、線下有效結合,另一方面以防網絡中斷,學生可以根據資料自主學習。

3)課程直播時建議將雨課堂、超星學習通、愛課程慕課堂等課程直播平臺與騰訊課堂、騰訊會議、華為雲直播、釘釘、快手等網絡直播平臺融合進行,比如通過開通騰訊課堂,在騰訊課堂內開通雨課堂作為補充,實現線上實時教學活動;同時採用MOOC資源、課後作業、QQ或微信答疑的方式實現線下教學。

4)教師還需提前熟悉網絡教學平臺功能,有條件時應在正式開課前進行網絡試講,提前進行技術故障排查和教學方案切換演練。授課過程中,若遇網絡異常等原因導致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進行時,應通過其他途徑(如手機端QQ或微信課程群),佈置討論主題或課堂作業,安排學生觀看視頻自主學習,待網絡正常後再以答疑方式對學生學習進行輔導強化。


(4)注意事項

1)為避免學生的課程發生衝突,如果老師採取直播授課,或需要學生實時在線答疑互動的方式,應當按照課表排定的時間授課。若採用其他非實時在線方式,則可以提前給學生安排好教學任務,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但教師仍需要依照教學周,每週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定期檢查學生作業等學習進度

2)考慮到線上學習的特點,為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要求任課教師課程講授的時間滿足原排定課時,任課教師可以自行決定課程講授的時間長短,只要任課教師能通過合適的方式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即可。

3)教師要重點關注網絡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無網絡、流量限制、通信信號差、手機平臺不兼容、無電腦等情況),提供電子學習資料(授課課件、文檔資料等)以供學生自學,並進行一定的一對一輔導。在輔導員、本科生導師協助下提前做好調研和溝通工作,儘可能通過同學互助、電話溝通等方式進行個性化、針對性專門輔導。

4)對於學習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或因疫情原因不能參加在線學習的學生,待返校後,學院要組織任課教師適當集中補課,促進學生吸收消化難點。

此外,開學補考工作(包括公共課和專業課補考)在學生正式返校後進行,具體補考時間安排另行通知,相關教師應提前做好準備。


02 實踐教學基本要求

基本原則:能夠通過網絡、手機、微信、郵件等方式遠程指導的,可按照原計劃進行。若是需要學校場地(實驗室等)、依託校外開展實習實訓與畢業設計(論文)的,須調整教學安排。


(1)實驗、實習和課程設計教學安排

1)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順延至學生正式返校後進行

2)實習實訓。全面暫停一切校外實習實訓活動,視疫情防控情況由學校統一決定是否恢復,屆時教務處將正式通知各學院。未經學校審批同意,學院不得自行組織各類實習實訓活動(不論是分散還是集中模式)。

3)課程設計。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可開展線上教學的仍按照原計劃進行。教師要提供相關電子資料,並通過網絡定時檢查課程設計質量,進行輔導答疑等工作。不能開展線上教學的,待學生正式返校後再組織教學。


(2)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安排

各專業要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和專業特點,統籌安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由指導教師提供資料並進行遠程指導。為確保學生能夠按期畢業,宜按原有計劃實施,通過網絡實現指導,指導要有互動、見效果。

1)開展畢業設計(論文)線上指導。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採用網絡指導方式開展畢業設計(論文)(以下簡稱畢設)在線指導、審核等工作。

2)重視畢設過程管理。指導教師及時開展在線指導(每週至少與學生溝通2次,定期檢查學生完成情況等),按期完成中期檢查、學術不端檢測、論文評閱等內容。畢業答辯環節學校將根據疫情情況和上級防控要求另行安排。

3)調整部分畢設題目。原計劃在校外單位進行畢設活動的,一律終止。原計劃在延期開學期間進行試驗或其他取材活動的,應延期至學生返校後進行。如因此而影響畢設完成,指導教師應及時調整畢設的題目及內容,並報學院審批,調整內容應於3月2日前報教務處備案。

4)指導導師指導要有計劃、有效果,確保學生畢設質量。同時,學生正式返校後,各學院以答辯方式組織畢設進展的檢查,確保畢設過程質量。


03 創新教學基本要求

(1)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1)2017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以下簡稱大創)實施工作。按照原計劃正常進行,請指導教師利用線上線下大創教育資源,採用遠程線上指導,做好過程管理。因需要實驗場地、專業軟件支持等原因的,可延期至學生返校後進行。但在此期間,指導教師要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加強與學生溝通,進行文獻查閱、資料整理、方案設計等工作。

2)2017級大創中期檢查。視疫情防控情況和學校工作總體安排,2017級大創的中期檢查工作將安排至學期末或推遲至下學期。

3)2018級大創選題工作。視疫情防控情況由學校統一安排,計劃不晚於4月15日。

4)保證質量要求。指導教師要嚴格按照既定計劃進行指導,確保大創質量。各學院要加強監督,定期研討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2)其他創新教學環節

請各學院密切關注學生進行學科競賽等其他創新教學環節情況,根據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組織、指導與管理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間以線上活動為主,不得組織集中性的線下教學培訓、創新實踐活動等。


04 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工作要求

(1)導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定期與指導學生進行交流,加強疫情防控方面的指導


(2)導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指導,包括提供閱讀書籍清單、科研方法與技巧、文獻資料、體育健身知識等,充分發揮導師教書育人作用,幫助學生提升素質。


三、教學檢查基本安排

學校加強對教學資源審核和教學過程監管,組織教學檢查工作。檢查內容包括師生到課情況、師生互動情況、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課程考核設計,以及錄課視頻、課件、電子教材等教學資料合規性等。


01 學院檢查網絡教學準備情況

2月16日前,各學院完成第一週開課教師網絡教學準備落實情況檢查工作。主要檢查各課程QQ群或微信群建立和學生加入情況,教學文檔(教學課件、電子教材、微課視頻等)準備與上傳情況。


02 教學信息反饋

各學院要通過教學、學工等系統,及時收集教師和學生到崗及線上教學情況,將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至學院領導、任課教師和學生。教務處也將組織學生教學信息員實時反饋相關教學意見。


03 教學質量督查

學校和學院通過課程在線資源檢查、組織學生滿意度調研等形式,對網絡授課課程的規範性、學生的參與度等進行督查。對出現違法、違紀行為或言論,或因準備不充分導致教學秩序混亂的課程,學校將追究任課教師和有關學院責任。


四、在線教學途徑


1. 網絡自主學習。學校通識教育選修課仍利用相關在線課程平臺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基於網絡學習平臺完成線上視頻學習和考核,學習平臺系統記錄學生所有線上學習行為生成綜合成績。


2. 利用開放平臺資源組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利用中國大學MOOC、超星爾雅、學堂在線等開放平臺的線上優質慕課,由教師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上課。學生線上學習慕課資源,教師組織線上互動、線下輔導答疑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開展在線教學服務的在線課程平臺,以及超星、學堂在線等提供的免費慕課資源可在教務處網站查詢。


3. 教師自建資源組織混合式教學。利用雨課堂、超星爾雅、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提供的一平三端等系統開展直播授課、錄播授課、互動研討、線上作業和考試等教學任務。利用學校在線課程中心已有的課程資源,以視頻學習、討論互動等方式進行輔助教學。


4. 教師建立微信、QQ群或通過其他APP組織線上教學。老師可以採用任何自己熟悉和適合的教學媒介帶領學生進行教學。


請學院教學秘書邀請老師加入各平臺的學校微信服務群,在線聯繫技術人員進行具體針對性的諮詢。各課程平臺也正在組織在線培訓,老師可以關注學習。同時在教務處網站下載專區裡也發佈了各主要課程平臺的使用指南,供老師下載使用。

教務處還將組織網絡教學典型做法經驗分享活動,發佈在網絡教學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供全校交流學習,並對各類典型事蹟組稿在校園網站進行宣傳報道。


五、工作聯繫人


疫情防控期間廣大教師對本科教學有任何疑問、需求或意見,請及時與教務處聯繫,具體可通過辦公郵箱、教務處微信公眾號等反饋,教務處工作人員、學院教學秘書保持聯繫方式暢通。下表為教務處各科室主要職責及聯繫人: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教務處

2020年2月14日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來源/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務處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