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友程
家事、國家、天下事不是一回事,天下事是指一個民族的事。比如:文化的傳承、生產力的發展、科技的推動等等,屬於民族存亡之事,並非國事。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的是一種族大義精神。
丐哥VS江湖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體現了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個人擔當精神,更體現了每一個炎黃子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可以說是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積極入世精神的發展。從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淚兮,哀民生之多艱”;到藺相如的“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到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此,中華民族的脊樑精神由讀書人推廣到了每一個炎黃子孫。
通城二中黎文
菩提非樹LW
我是一個90後,沒有經歷過戰爭,也沒有過沒有飯菜吃的日子。非典時期還小不知道是個啥
所以在這之前不理解這句話。直到今年的肺炎病毒,我深刻體會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是兒戲,打贏了天天是春節 !輸了這事你最後的一個春節!收起你盲目的自信和僥倖心理,也收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這場戰役沒有局外人,請人人遵守國家規定,不串門不聚會,不信謠,不傳謠, 不造謠,不做病原體傳播者,不給國家添亂,眾志成城 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湘西夫妻平常生活記事
這句話在2020年的這個新年顯得特別應景,新型冠狀病毒讓每一箇中國人過了一次不同以往的新年,我作為一個在讀的醫學研究生,在每日的新聞裡情緒起伏。
我的社會定位應該還是一名學生,但是作為醫學生我又和別人感受不同,每天一覺醒來第一眼就是拿起手機看看關於疫情的報道,確診的人數不斷的增加,在替患者難過的同時,我可能更心疼的是我們的醫護工作者們,每天聽到的都是物資不足,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口罩爛臉的新聞,我們真的於心不忍。
一天早上,我爸突然問我 如果國家需要我 我是否會去。我果斷說出“不會,我才不去”之類的話,其實如果國家真的需要我,我勢必義無反顧,這是每一個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年輕人都會給出的答案,國難當頭我們又有什麼理由退縮呢,我之所以那樣回答,一方面是有點尷尬,一方面也是想讓爸媽安心,作為兒女我必服侍床前,到作為一個華夏子民除國難揚國威吾等萬死不辭。
願我國早日度過這場災難,熱乾麵加油!!!
娛妃妃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武漢有傷,舉國擔當。中華民族,命運共享。一方有難,九州俱扛。捨我其誰,唯有齊上。眾志成城,東方脊樑。天地道德,華夏獨芳。。這是一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友愛精神,這是一種戰天鬥地的協作精神,這是一種天地道德紮根在中華民族基因裡的文明精神,這是東方不敗、天地不老、萬界共體的宇宙大愛精神。只要文明的火種還在,世界永遠不會缺乏大愛和幸福的關懷。
為善吶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了什麼精神?
這個問題是體現在國家各民族的團結精神,和軍民團結跟黨走,團結奮鬥抗病毒。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團結就是力量。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就可戰勝一切困難,我們每個人只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團結精神,跟著共產黨,用毛澤東思想指引方向,我相信任何困難和外敵內鬼都可以戰勝!
謝謝老師!
知足常樂281852221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和承擔使命的精神。
匹夫是指廣大民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廣大民眾最可貴的精神和情懷,也是中華民族熱愛和振興祖國的強烈行動體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有歷史記載以來,雖然在改朝換代的活動過程中難免出現過國家分裂的狀態,但國家統一的趨勢和走向不可撼動,在廣大民眾匹夫有責的承先啟後活動中,始終維護國家的統一。今天的新中國站立起來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廣大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努力奮鬥的結果。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體現在廣大民眾參軍參戰,抗擊侵略,推翻反動統治的英勇不屈的活動中,又體現在廣大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建設國家,使國強民富的活動過程中。我國之所以出現今天興旺發達的局面,基礎基本建設成果振奮人心,人民生活提高改善局面歡欣鼓舞,就是廣大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蔣家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自力更生,改革開放的結果。我國之所以能夠戰勝屢次出現的特大自然災害與廣疫病,也是廣大民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匹夫有責活動過程中取得的成就和業績。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共建天下,共享成果,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的餡餅,而是匹夫有責辛勤勞動創造的成果。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當今與未來人均收入與消費指數要趕上發達國家,其差距很大,唯有找準目標,踏實苦幹,才能奮起直追,在一定時間內趕上發達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中華民族兒女一定要有理想有志氣有目標有幹勁將我們偉大祖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張春龍
我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的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匹夫之“責”,是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廣泛接觸名士大儒,講學論道,以天下為己任。認為社會的道德風氣敗壞,就是亡天下,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負起責任。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的危難關頭,喊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名言。
匹夫之責,是一種“守其位”的責任
善守其位。在其位謀其政,要用敬業之心守住這個位置。這叫做愛一行幹一行、幹一行專一行、專一行精一行,保持“安徐正靜”的心境。這是一種敬業的品質。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
子路說:“衛國的國君等待你處理政事,你將準備先做什麼呢?”孔子說:“那一定是要糾正名分吧!”子路說:“您的迂腐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嗎?這個名怎麼去正呢?”孔子說:“真粗野呀,仲由!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一般要採取保留的態度(不要亂說)。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說話不能順理成章,事情就做不成;做不成事情,國家的禮樂制度就興盛不起來;禮樂制度不能興盛,刑罰也就不能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君子使用一個概念,就一定要能說得清楚,說出來了必定要行得通。君子對自己所說的話,沒有一點湊合、苟且罷了。”
這是孔子關於治國與修身的著名論述,其中“名不正言不順”一句常被人們引用。正名,就是一個國家、一個事業,光明正大的理念要講清楚。愛國的大道,厚德的胸懷,一定要講清楚。
“循名而為,按時而定,名實相生,反相為情。名時當則治,不當則亂。實生於德,德生於理,理生於智,智生於當,右主名。”《鬼谷子·符言》
意思是說,依照名分去考察實際,根據實際來確定名分。名分與實際互為產生的條件,反過來又互相表現。名分與實際相符就能得以治理,不相符則易產生動亂。名分產生於實際,實際產生於意願,意願產生於分析,分析產生於智慧,智慧則產生於適當。以上講名實相符。
名實相符。無論做什麼,要名實相符,名副其實。做官要有當官的胸懷,做管理的要有管理者的韜略,做企業的要有企業的風範,做平民的要有平民的準則。依照名分去考察其實際,根據其實際再來確定其名分。名分與實際的關係告訴我們:愛國有智慧人,名實要相符。
“旋高智退秦師”的典故,傳頌的就是家國天下的豪情。旋高是春秋時期鄭國的一名商人,公元前627年,晉文公與鄭文公先後死去,時任秦國將領協助鎮守鄭國首都新鄭北門的杞子,認為這是裡應外合滅亡鄭國的好機會,差人密告秦王派兵偷襲,秦王命夢明視帥兵車三百趕來偷襲,途中在滑國遭遇正趕著畜群去做生意的旋高。旋高得知消息,深感國難當頭,想出一條緩兵之計:一面派人日夜兼程回鄭國報信,一面自稱是奉了鄭國國君之命前來犒勞秦軍的鄭國使臣,向孟明視奉上肥牛十二頭和熟牛皮四張。秦軍只好班師回國,理由嘛,據《呂氏春秋》記載:“三帥乃懼而謀曰:我行數千裡,數絕諸侯之地以襲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備必已盛矣。”而鄭穆公接到雞毛信後,佈置城防,加強戒備。見秦軍一級戰備,厲兵秣馬,果斷給杞子下了逐客令。
旋高雖說不是官宦出生,但他飽讀聖人之言,深明大義,對自己的祖國一片赤誠。在國家危難之際,不避險阻,智退秦師,維護了國家安全,將愛國主義精神,具體落實在行動上,做到了名副其實、守土有責。
匹夫之責,是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
“家國天下”的家,是億萬百姓之家,國是13億多中華兒女凝聚而成的偉大的多民族統一國家,天下則是整個人類世界。
家國天下,是一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情壯志。無以為國,何以為家,君子家天下,只有良好的家風,才可能把國家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奉獻力量。
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家國情懷,情繫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併為每個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情繫的是人類的天下,倡導世界各國在合作互助共贏的平等交往中打造“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民以食為天”。先秦時期,據《管子·輕重甲》記載:“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即畝產33公斤。據《史記·河渠書》記載:“秦開鄭國渠,灌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即畝產50公斤;盛唐時代,據《新唐書·崔弘禮傳》記載:“崔弘禮遷河陽節度使,使治河內秦渠,溉田千頃,歲收八萬斛。”即畝產167公斤;研究顯示,唐朝的糧食大約為每畝100~160公斤。到了明清時期,畝產達到300公斤左右。糧食產量一直都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90後追夢人袁隆平愛國情懷志在“守其位”。當袁隆平榮獲了“共和國勳章”時,用他的自己的話說,他成了90後,還在奮鬥。獲獎這一天,他正在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試驗田裡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仍然在追夢。
袁隆平有兩個夢——家國天下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更高產、超高產。這夢想已經接近實現。他深信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畝產1300公斤。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在他看來,目前全世界約有1.6億公頃稻田,除中國外其他國家雜交水稻只有700萬公頃。如果這些稻田一半面積用於生產雜交水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估算,可增產1.6億噸水稻,就基本上可以解決世界飢餓問題。如今,雜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美國、巴西等國實現大面積種植。
早先的“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寫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家國天下的情懷,在於責任和擔當,將個人抱負、集體寄託、民族理想融為一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基因,自信的根本。
匹夫之責,是一種“萬眾一心”的團結力量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這句話的意思是,積聚集體力量,就能無往不勝;集思廣益做事,就能無所不成。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有如《老子》說“執大象,天下往”,要秉持大道、要集合眾力,便能歸於同心、便能趨於同道。
揚雄在《法言》中分析了漢王劉邦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的原因:“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用來批駁項羽“天之亡我”的抱怨。劉邦的勝利在於善於採納眾人的建議,眾人的建議凝聚了群體的力量。司馬遷特意將漢初重臣劉敬、叔孫通等人的傳記合寫,感慨地說:“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資治通鑑》也專門記載吐谷渾可汗慕容阿柴令諸子折箭的故事,教誨世人:“孤則易折,眾則難摧。”
毫無疑問,我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勝利,就在於集合眾力,集成眾心,則無往不利,無事不興。
在這片土地上,災難可以推毀我們的家園,可以阻斷我們的河流,擄走我們的生命,但抗拒不了我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百折不撓、決不放棄的信念和決心。
當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我們每個人都是抗擊新型肺炎鏈條上的一環,個人命運要同國家、民族命運聯繫在一起,讓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在身邊生動展現,在心中不斷昇華,抗擊新型肺炎就會取得勝利。
人心齊,泰山移。上下同欲者勝,民齊者強。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的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愛國,不僅要用心取去愛,發自內心,更要用行動去愛,保家衛國是愛國,關懷民生是愛國,為國分憂解難發憤圖強是愛國。只要盡心盡力,就是是名實相符。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風過無痕攝有痕
古代的這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比較簡單,一個國家的興盛或者滅亡每一個平民老百姓都是有責任的。古代都是講究為國家效力為榮,和現代有所不同。最早追溯這句話是明末,李自成的小朝廷,後來現代是梁啟超維新變法時鼓勵愛國的口號,傳了下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可惜的是,說這話的人,並沒有幾人真正解這話的真實含義。
今天的人們理解此話,大概都是認為,凡國家大事,普通百姓都有不可迴避的責任。愛國,干預國家事務,對普通百姓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責任或者義務。
當前冠狀型肺炎在武漢肆虐,正在向全國漫延,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國家遭難,人民遭災,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絕不能袖手旁觀,坐視不管。我們應該擔起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重任,勇敢地投身於偉大的控防疫情的洪流之中。我們雖然是普通百姓,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普通百姓的責任,我們也要盡到一個普通老百姓責任和義務,責無旁貸地擔起國家賦予的責任。國家提出的群防群治的策略,號召我們足不出戶,隔絕傳染。我們應堅定不移的呆在家裡。四句順口溜說得好:
國家有難咱不添亂,
呆在家裡就是貢獻。
親戚不走來年還有,
朋友不拒回頭再聚。
這也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所說,原句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責焉耳矣”。後人便將其簡化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有點類似與中國漢代時期霸氣語錄:“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在顧炎武提出的幾百年間,梁啟超將其歸納為成語:“國家興亡,匹夫無罪”。
猶記百年前,深陷苦難深淵的中華民族,殘喘著尋找生的希望,面對列強的蠶食與瓜分,孫中山第一個發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霎時間,瀰漫在武漢三鎮的烽火硝煙,讓只敢跪著爬行無辜百姓看見了曙光,孫中山將自己個人理想融入革命洪流之中,在時代的使命中鑄就了個人生命價值的永恆。
縱觀中國歷史千年,我們的民族英雄不計其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的錢學森。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樑。
現在有許多人,沉浮於世事,沉浮於金錢,沉浮於得失,沉浮於名利。他們把國家這個概念給淡忘了,也把匹夫的責任也忘了。著重於沉迷,著重於朝夕,著重於麻木。孰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國家的興衰,國家的強弱,都與我們息息相關。不知大夥看過電影《紅海行動》沒有?這部影片講述。當戰亂國家動盪時,我國護航艦第一時間趕到並及時撤離我國公民,也顯示出,我國政府對那些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的關心,更進一步說明我國的強大,為國而戰的勇士們,國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榮譽,生命,同樣民眾在國的字典裡也是高貴,不可侵犯,需要保護和呵護。
看到近日的敘利亞,想起百年前的清政府,那個似曾相識的畫面,讓我們揪心,不堪回首,我抄了一段:近日,一張照片的流出,讓人看後唏噓不已,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照片上,一個老者座在聯合國的休息室內低頭一句話也不說,從側面看起來十分疲倦和無助,這照片的老者就是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裡。他發出無助的吶喊:“你們自己(美國)就是最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李鴻章的聲音我們而今又聽見了。
我今天又看見一箇中國的脊樑,和他帶領的一群勇士們,戰鬥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鬥中,他就是鍾南山院士,和站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鍾南山,已八十四歲,在0三年抗擊非典後,功成名就,可以隱身而退,但是他沒有,作為國人(匹夫)但的國家有難,又義無反顧披甲上陣了,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最好的詮釋。那些醫務工作者,和各行各業熱愛工作,熱愛國家的人們,他們都是中流砥柱,推進國家前進的人們。
最後我把錢學森在2008年評選為十大人物的頒獎辭念一遍: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兩彈成,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知識的旗幟,是中華民族分子的典範。在錢學森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華傳統美德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