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生物素纷纷涨价40%,这个板块的机会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1,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

维生素,顾名思义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确实,维生素是维持身体生长与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一直以来,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维生素就是VC,或者是VD钙奶。

实际上,维生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光品类就有几十种。

具体来说,根据维生素的溶解特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脂肪,因此实用脂肪能补充部分身体所需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水,在蔬菜、水果、谷物、肉类中都含有。

脂溶性维生素:VA(视黄醇)、VD(钙化醇)、VE(生育酚)、VK(萘醌类)。

水溶性维生素: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B3(VPP,烟酸,烟酰胺)、VB4(胆碱)、VB5(泛酸)、B6(吡哆醇类)、VB7(生物素, VH,辅酶R)、VB9(叶酸,VM)、VB12(氰钴胺素)、VC(抗坏血酸)、VP(类黄酮)、VB-h(肌醇)。

其中VA、VE、VC三大品类需求量最大,全球年需求都是万吨级别;生物素(又称VH、VB7、辅酶R)百吨级别,叶酸(VB9)千吨级别。

维生素E、生物素纷纷涨价40%,这个板块的机会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2,历次行情的催化剂:涨价

从需求看,维生素主要应用领域有饲料添加剂、医药及化妆品、食品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比高达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料领域应用超过60%。而在整体饲料消费量中猪饲料占比最高达42%。

因此,维生素主要应用的猪饲料直接影响了维生素的需求。

从供给看,维生素各细分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比如维生素E,基本是国外的帝斯曼、巴斯夫,以及国内的新和成、浙江医药等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维生素E、生物素纷纷涨价40%,这个板块的机会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从行业历史看,因为需求相对变化较小,历次大的行情都是因为供给端的收缩导致的涨价。比如2017年10月份,就因巴斯夫维生素工厂起火,而在A股兴起一波维生素涨价概念炒作风潮。当时,标杆性企业便是维生素行业龙头新和成。

3,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由于疫情导致国内主要生产厂家生产受到影响,恢复进度未知,各品种价格都开始上涨。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有VE和生物素:

VE相比几周前VE价格上涨了40%。

原因是:

供给方面:1)只有少数供应商还在提供材料,尤其是关键材料间甲酚严重短缺。2)维生素企业复工缓慢,产能跟不上。3)库存方面,国内厂家库存偏低,经销商前期库存加速去化,并且随着国内报价提高,厂商持惜售态度。

需求方面:1号文件强调生猪稳产保供,下游饲料需求继续改善。

维生素E、生物素纷纷涨价40%,这个板块的机会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同样紧张的还有生物素,价格同样上涨了40%。

原因是:

受疫情因素影响,生物素企业复工推迟,同时,生物素原料硫代乙酸钾最大供应商是一家湖北企业,短期看无法生产供应,导致生物素企业原料出现紧张,目前以库存消耗为主。节后生物素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其次是VD3,历经多个月价格下滑,VD3价格触底,近几天以来,与2019年12月相比,价格上涨了30-40%。

此外,像VA和VB2价格趋势也呈现上扬,与几周前相比,价格上涨了几欧元/公斤。

此轮维生素价格上升趋势从四季度末开始,将带动部分维生素生产企业一季度业绩大幅上涨。

维生素E、生物素纷纷涨价40%,这个板块的机会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4,相关公司

(1)VE

行业产能为5万吨,行业集中度高,合成步骤多、技术门槛高,经常受中间体(三甲酚、芳樟醇)制约。

代表企业:新和成、浙江医药。

(2)VD3

又称胆钙化醇,主要促进肠道钙吸收、防止佝偻病和调节细胞生长。主要应用在饲料行业,占VD3需求70%。

代表企业:花园生物、海盛化工、新和成。

(3)VC

行业产能为20万吨,市场集中度高,下游市场主要为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

代表企业:石药集团、山东鲁维、东北制药以及山东天力。

(4)VA

行业需求为7.3万吨,行业集中度高,具有重资金和重资产两重属性,工艺复杂,进入门槛较高。

代表企业有:新和成、安迪苏、浙江医药、金达威。

(5)VB3

又叫烟酰胺或烟酸,主要有利于贫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70%应用在饲料添加剂。

代表企业:兰博生物、兄弟科技和崴尼达等。

(6)VB5

也叫泛酸,主要用来参与脂肪、糖类能量转化,协助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代表企业:亿帆鑫富、山东新发、山东华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