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生物素紛紛漲價40%,這個板塊的機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1,維生素是個龐大的家族

維生素,顧名思義是維持生命的元素。確實,維生素是維持身體生長與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一種有機化合物。

一直以來,很多人的印象裡,似乎維生素就是VC,或者是VD鈣奶。

實際上,維生素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光品類就有幾十種。

具體來說,根據維生素的溶解特性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能溶於脂肪,因此實用脂肪能補充部分身體所需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能溶於水,在蔬菜、水果、穀物、肉類中都含有。

脂溶性維生素:VA(視黃醇)、VD(鈣化醇)、VE(生育酚)、VK(萘醌類)。

水溶性維生素:VB1(硫胺素)、VB2(核黃素)、VB3(VPP,煙酸,煙酰胺)、VB4(膽鹼)、VB5(泛酸)、B6(吡哆醇類)、VB7(生物素, VH,輔酶R)、VB9(葉酸,VM)、VB12(氰鈷胺素)、VC(抗壞血酸)、VP(類黃酮)、VB-h(肌醇)。

其中VA、VE、VC三大品類需求量最大,全球年需求都是萬噸級別;生物素(又稱VH、VB7、輔酶R)百噸級別,葉酸(VB9)千噸級別。

維生素E、生物素紛紛漲價40%,這個板塊的機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2,歷次行情的催化劑:漲價

從需求看,維生素主要應用領域有飼料添加劑、醫藥及化妝品、食品飲料,其中飼料添加劑佔比高達48%。除VC、VB12、VB1等品種外,大部分維生素在飼料領域應用超過60%。而在整體飼料消費量中豬飼料佔比最高達42%。

因此,維生素主要應用的豬飼料直接影響了維生素的需求。

從供給看,維生素各細分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比如維生素E,基本是國外的帝斯曼、巴斯夫,以及國內的新和成、浙江醫藥等佔據了主要市場份額。

維生素E、生物素紛紛漲價40%,這個板塊的機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從行業歷史看,因為需求相對變化較小,歷次大的行情都是因為供給端的收縮導致的漲價。比如2017年10月份,就因巴斯夫維生素工廠起火,而在A股興起一波維生素漲價概念炒作風潮。當時,標杆性企業便是維生素行業龍頭新和成。

3,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由於疫情導致國內主要生產廠家生產受到影響,恢復進度未知,各品種價格都開始上漲。

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有VE和生物素:

VE相比幾周前VE價格上漲了40%。

原因是:

供給方面:1)只有少數供應商還在提供材料,尤其是關鍵材料間甲酚嚴重短缺。2)維生素企業復工緩慢,產能跟不上。3)庫存方面,國內廠家庫存偏低,經銷商前期庫存加速去化,並且隨著國內報價提高,廠商持惜售態度。

需求方面:1號文件強調生豬穩產保供,下游飼料需求繼續改善。

維生素E、生物素紛紛漲價40%,這個板塊的機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同樣緊張的還有生物素,價格同樣上漲了40%。

原因是:

受疫情因素影響,生物素企業復工推遲,同時,生物素原料硫代乙酸鉀最大供應商是一家湖北企業,短期看無法生產供應,導致生物素企業原料出現緊張,目前以庫存消耗為主。節後生物素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

其次是VD3,歷經多個月價格下滑,VD3價格觸底,近幾天以來,與2019年12月相比,價格上漲了30-40%。

此外,像VA和VB2價格趨勢也呈現上揚,與幾周前相比,價格上漲了幾歐元/公斤。

此輪維生素價格上升趨勢從四季度末開始,將帶動部分維生素生產企業一季度業績大幅上漲。

維生素E、生物素紛紛漲價40%,這個板塊的機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

4,相關公司

(1)VE

行業產能為5萬噸,行業集中度高,合成步驟多、技術門檻高,經常受中間體(三甲酚、芳樟醇)制約。

代表企業:新和成、浙江醫藥。

(2)VD3

又稱膽鈣化醇,主要促進腸道鈣吸收、防止佝僂病和調節細胞生長。主要應用在飼料行業,佔VD3需求70%。

代表企業:花園生物、海盛化工、新和成。

(3)VC

行業產能為20萬噸,市場集中度高,下游市場主要為醫藥化妝品、食品添加劑。

代表企業:石藥集團、山東魯維、東北製藥以及山東天力。

(4)VA

行業需求為7.3萬噸,行業集中度高,具有重資金和重資產兩重屬性,工藝複雜,進入門檻較高。

代表企業有:新和成、安迪蘇、浙江醫藥、金達威。

(5)VB3

又叫煙酰胺或煙酸,主要有利於貧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70%應用在飼料添加劑。

代表企業:蘭博生物、兄弟科技和崴尼達等。

(6)VB5

也叫泛酸,主要用來參與脂肪、糖類能量轉化,協助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

代表企業:億帆鑫富、山東新發、山東華辰。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