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危機感“等疫情過去,會發現,單位沒有我卻發展更好了。”

“等疫情過去,會發現,單位沒有我卻發展得更好了。”

這是網友對多日居家辦公的自嘲,也可能是很多券商營業部員工正面臨的現實困境。


券商危機感“等疫情過去,會發現,單位沒有我卻發展更好了。”


鼠年春節復工之後,所有券商均不同程度地暫停實體網點的現場服務,正常展業的營業部也多采取員工輪值方式進行辦公,大多券商90%以上的業務均通過線上渠道辦理。

多位受訪的證券業資深人士認為,本次疫情將對券商經紀業務生態產生重大影響,券商線上線下融合轉型將加速,物理網點要作為券商與財富管理客戶的重要觸點,證券公司要依託營業網點為區民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也有業內人士預判,疫情過後,將有一批物理網點遭到裁撤,兩類營業部面臨的生存困境較為嚴峻。

營業部面臨生存困境,兩類或面臨裁撤

營業部是證券經紀業務當前發展和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自從2013年放開A、B、C類以來,分支機構業務轉型進行多輪探索,從“大而全”的A類營業部,到更青睞新型營業部。 2018年來,券商加速向財富管理轉型,功能、業務等多方面的新需求,也促使部分營業部運作模式的轉變。

2016年開始,各大券商開始“跑馬圈地”,三年內券商分支機構數量從8710家增至11468家,增長三成。

不過在2019年,證券行業營業部告別了快速增長,轉向精細化管理。

很多券商都在精簡分支機構,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年有超過150個分支機構獲准裁撤,超出2018年裁撤數量數倍;但是新設分支機構數量不足300家,僅為上一年度新增分支機構5成左右。

與此同時,券商營業部的職能定位轉型問題已廣為探討。

至少一年前,在券商高喊財富管理轉型之時,有資深券商人士就曾表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關鍵在於營業部。

但在疫情影響之下,營業部存在的必要性遭受史無前例地質疑。

“大到經紀業務轉型,小到一個城市是否需要那麼多物理網點,網點是否必須以門店的形式存在,選址是否必須在鬧市區繁華地段,營業面積是否必須很大等等,都是我們正在觀察和思考的問題。”

目前包括創業板、融資融券等多項業務都必須來現場辦理,短期內監管進一步放開的可能性不大。

退一步講,若股票、基金交易類業務全都可以通過線上辦理,估計業務較為單一的營業部會受到較大沖擊,但大型綜合券商的分支機構要承擔起包括股票質押、投行類業務等多種溝通職能,存在十分必要。

銀河證券北京學院南路營業部副總經理趙巖認為,據其觀察,有兩類分支機構目前最為“焦慮”:

一類是較為依賴股票交易的分支機構,被網金替代的概率很大;

第二類,直觀來看,在2017年券商大規模“跑馬圈地”時代設立的物理網點,目前大部分處於盈虧平衡的邊緣,疫情過去之後,很可能面臨被裁撤的命運。


思考:營業部將如何重定位?

雖然業內人士都對營業部的生存狀況感到擔憂,但是所有受訪人士均認為,營業部並不會被網金替代,本次疫情將加速券商線上線下業務融合轉型,物理網點的職能定位必須有所轉變。

國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疫情是對券商線上金融科技能力的一次壓力測試,經此一役,券商經紀業務的經營形式會加速向線上線下相融合轉型。

隨著向財富管理轉型,券商經紀業務的核心能力也發生變化,側重於大類資產研究及資產配置的專業能力。

將來證券營業部的業務和管理將越發精細化,對人員的要求也更趨專業化、高端化。

上述頭部券商財富管理負責人也持類似觀點,認為證券公司要依託營業網點為居民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比如高淨值客戶需要物理網點來建立信任;面對企業客戶的投融資及風險管理需求,離不開網點提供全生命週期個性化解決方案。

該負責人認為,“未來網點提供金融服務水平肯定要提升,提供的服務更多向高端化、個性化和複雜化轉移。標準化業務逐步都可以非現場,這是趨勢。”

疫情期間無法出門,有見財經為您及時帶來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