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一季度運行影響巨大,蝴蝶效應逐步顯現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月度信息發佈會改為線上發佈。據中汽協介紹,今年1月,根據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中汽協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結束後,抑制的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

中汽协: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今年首月汽車銷量預計194.1萬輛

據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今年1月,根據中汽協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

商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34.1萬輛和32.6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1.4%和26.7%,同比分別下降7.8%和5.7%。

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0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商用車產銷預計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4%和51.7%。

“今年春節假期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減少5天;另外,考慮到一些單位提前放假因素,因此有效工作日較少是今年元月份產銷下降的主要原因。1月20號之後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影響,但由於已經接近春節假期,我們判斷對1月份的數據影響有限。”

疫情的“蝴蝶效應”逐步顯現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汽協第一時間在行業開展了疫情影響調研,根據目前受訪的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反饋的信息綜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的非典,對於本來處於調整期的汽車行業影響更大。

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中汽协: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1、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

疫情爆發以來,全社會都動員起來,居家自我隔離,防止疫情進一步惡化。這極大減少了消費者短期內的購車行為,嚴重影響了汽車的銷售,這一因素將持續到新冠肺炎疫情解除一級響應之後;同時,疫情對部分行業的運行影響較大,如交通運輸、餐飲、旅遊等行業,將直接影響這些行業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運行及降低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從而影響一至三線城市的換購需求,以及四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等農村的首購車需求。另外,自2018年以來,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衝擊,在底層消費能力未恢復的情況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該群體收入情況更加惡化,消費能力進一步削弱,短期內汽車總體消費需求進一步降低。

2、企業生產進度受阻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均出臺了延遲復工的通知。據中汽協對超過300家整車、零部件企業的調查統計表明,延遲復工

導致企業較往年平均少開工7-11天(湖北地區更久),多數地區還要求人員返回工作地後居家觀察,進一步推遲復工節奏,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影響產品製造。各整車企業外地員工返工隔離,造成一定比例的一線人員缺口,開工率不足將增加產業各級生產環節供應不足的風險;同時,人員防護物資不足也難以支撐企業生產復工需求;很多省市區域及鄉鎮道路已出臺限行嚴檢、實施高速嚴查等措施,影響整車、零部件運輸,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問題。特別對於近期負責加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企業而言,任何環節的阻礙都將影響整車生產,進而造成訂單交付的延遲。

按照企業少開工10天計算,以及復工後人員、產業鏈供應短期無法滿足生產需要,預計將影響行業產量超過百萬輛。如果停工時間進一步延長,2月份產量影響將進一步擴大。同時,由於復工以及運輸問題的影響,遲滯了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的生產運營,還將造成國外汽車企業今後為規避區域突發事件造成的供應鏈風險,而調整生產佈局。

3、企業出口困難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於此,一些國家和企業已經以防止疫情擴散為由,拒絕接受已經訂購的貨物,對原有的訂單也做出了撤銷。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60個國家發佈了對我國的入境管制措施,這也造成我國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受到阻礙,加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難度。同時,由於不能及時復工導致的供應鏈緊張,造成出口訂單延遲交付,給企業後續的訂單簽訂造成了負面影響。

4、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隱患加大

受復工延遲的影響,汽車企業的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仍需支付,極大考驗企業的資金實力。根據中汽協對行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零部件企業受的影響更大。同時,經營中斷可能導致訂單合同違約,加劇資金週轉困難,

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主要以零部件企業為主)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

5、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

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六排放標準要求2020年7月1日輕型車實施更為嚴格的顆粒物數量(PN)限值,以及全國範圍實施國六標準A階段;交通運輸部此前發佈的《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 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 1178.1—2018)標準中第三階段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實施,《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 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 1178.2—2019)標準預計於2020年5月1日實施。受本次疫情對生產、銷售的負面影響,企業難以在相關標準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產品、零部件)。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後,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週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結合企業開工效率不高,最終可能導致部分企業在標準實施後無法按計劃銷售新產品。

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走勢

中汽协: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中汽協對下一階段產業發展形勢做出初步研判:

1、短期影響較大,全年市場不容樂觀

目前疫情還在持續,汽車和零部件企業的復工也剛剛開始,還面臨人員緊缺、防疫口罩消毒液等缺少、工作現場防疫監控工作量大、零部件供應鏈體系也未正常恢復等問題的困擾;特別是目前疫情防控處於最關鍵時期,消費者信心還沒有恢復,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也處於抑制狀態。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2、各項措施保障,促進復工復產

近期各地政府相繼快速出臺的經濟保障政策也將有效為企業減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推動各行業逐漸好轉;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期也要求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儘早恢復正常生產。從中汽協掌握的信息來看,企業均在盡力推進復工復產工作,已向協會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至2月12號,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從長期發展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優勢企業或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進而對優勢企業做大做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伴隨疫情的消去,居民對於公共出行方式不安全性的擔憂將有所上升,這也可能促進釋放個人首次購車需求。

3、行業影響較大,持續跟蹤研判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汽車市場的變化不僅是汽車行業關注的事情,也是國家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從疫情開始,中汽協就與各汽車生產企業、零部件企業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隨時關注疫情的變化,關注行業企業復工和生產情況。

“我們將繼續密切跟蹤分析和判斷疫情對汽車銷售市場的影響程度,為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提供相對準確的全年市場預測情況。既為汽車行業合理安排全年的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提供基礎的信息,也為政府部門精準施策,在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金融支持、援企穩崗、加大投資、穩定居民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等方面提供製定相關政策的依據。”許海東表示。

口罩造假怎麼處理?10部委(局)發話了

戰“疫”當前,家裡蹲謹防此類缺陷產品觸電、燃燒等風險

共同戰“疫”——對哄抬物價重拳出擊

中汽协: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今日互動】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寫在下方留言處,說不定就實現了~

中汽协: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一季度运行影响巨大,蝴蝶效应逐步显现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

關注產品安全與產品召回的權威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