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超3成整車生產基地已復工復產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線上發佈會上公佈了今年1月的汽車產銷量數據。根據對重點集團統計數據預計,今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預計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中汽協:超3成整車生產基地已復工復產

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

而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也在持續。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0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商用車產銷預計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4%和51.7%。

中汽協:超3成整車生產基地已復工復產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臨近春節假期,對1月的汽車產銷量數據影響有限,但此次疫情導致的消費能力短期下降、企業生產進度受阻、進出口困難增加、零部件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加大等問題,對於本就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汽車行業“雪上加霜”。

在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年度汽車產量約佔全國的8%至9%,疫情比較嚴重的廣東、浙江也是我國汽車工業大省。中汽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而面臨下滑的並不只是整車企業的產銷量,零部件企業或將受到更大影響。“以上三個地區的零部件配套企業眾多,即使其他地區具備開工條件,但由於整車廠全國配套、產業鏈長,一個部件供應不上就會影響整個工廠生產進程。因此,短期內零部件供應將會制約整車的生產節奏。”這名負責人稱。

不過,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瞭解到,目前各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已在有序推進。截至2月12日,在已向中汽協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有59個基地已經開始復工復產,佔比達到32.2%。同時,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汽車行業各企業已累計為抗擊疫情捐贈總額超11億元。

中汽協:超3成整車生產基地已復工復產

“從長期發展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優勢企業或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對其做大做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居民對於公共出行方式不安全性的擔憂將有所上升,這也可能促進釋放個人首次購車需求。”中汽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楊天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