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分數不佳,自己塗改試卷分數,帶回家給家長看,你怎麼看這件事?

藍依口袋


您好,這件事從表面上看,是孩子用塗改分數這種方式欺騙了你。可如果您換個角度去思考呢?當你問自己孩子為啥會塗改分數,您給出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孩子塗改分數再回家給您看,單從行為上分析,是不對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及時糾正這種行為,一定要告訴他,他這種行為是不合理的,不用為了孩子那點虛榮心,而放任不管。但方式一定要正確,讓他以後都可以對你坦誠相待。


孩子會塗改分數,家長也是有責任的。試問您是不是一直很在意孩子的分數,而且每次只要孩子成績考的不好,您的處理方式又是否合理呢?是不是正是您的處事方式逼迫的孩子不得不用塗改分數這件事來糊弄您?

孩子塗改分數從另一個角度說孩子還是希望考好的。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只要您引導得當,告訴他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理想的成績,而不是通過塗改分數這種方式。要在指出孩子的錯誤的時候,承認自己的錯誤,也要及時給孩子打氣,讓他重拾自信。以後要多在孩子的學習上下功夫,而不只在孩子的分數上下功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不犯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成長就是一個犯錯和改錯的過程。且行且珍惜!

記得關注糖堂學糖哦!謝謝!


糖堂學糖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曾經聽朋友說起的一件事。

有個一年級的女孩子,在一次單元測試中考了50分,然後她自己在後面加了一個0,變成500分,再接著把所有老師扣的負分都改成正分。

回家後給父母一看,她媽媽當即大發雷霆,在班群裡直接上照,說學校請的是什麼老師,這點能力都沒有,數都算錯了,還一個勁的諷刺老師!

這個老師當時氣得不行,就在群裡跟家長對罵了幾句,然後果斷退群。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分數出現這種奇葩,她第一想到的就是質疑老師,也不想一想哪個老師會犯那麼低級的錯誤,而她竟然不去私下問老師,而直接在班群裡開罵!這智商也真叫人捉急。

所以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了解清楚原因,是孩子怕捱打呢,還是覺得改得好玩!如果是前者就證明家長在分數上給於孩子太多壓力了,自己要反思,因為一般的孩子是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


cloud雲淡風清


考試分數不理想,害怕給家長看,自己塗改分數,如此小聰明不如如實告知,知恥而後勇,自己好好努力再考個好成績。

自己偷偷摸摸的塗改成績,我想這事很多人小時候都幹過,現在的小孩子接著做也不足為奇,但家長髮現這種情況如何教育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再耍這種小聰明,才是這件事的重中之重,也是處理起來的關鍵。

如果從正面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慶幸,孩子對於成績不理想還有羞恥心,知恥而後勇,總比那些無所謂態度的小朋友強的多。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過那種厭學的學生,學習成績如何,他們直接無所謂,任家長和老師如何說教,他們就是死了心的無所謂,你們能奈我何的態度。

如果從負面看待這個問題,事情也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改成績,是不是第一次,以前有沒有類似的情況而家長沒有發現。當出現這種事的苗頭,我們最開始撲滅效果最好,但如果不是第一次,就比較麻煩,也許需要很長的一個階段才能緩解這種錯誤的思想,開始腳踏實地。

當然,我們不怕孩子們出現問題,我們怕的是家長和老師發現不了問題、解決不了問題,索性我們的孩子都不是問題孩子,還懂得羞恥心,只要我們家長和老師教導一番,哪怕成績差一些,知恥後勇,他們還是好孩子。



總之,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小問題在所難免,只要家長和老師好好溝通、教導,孩子還是好孩子。


迷途遠望


“孩子考試分數不佳,自己塗改試卷分數,帶回家給家長看。”我們先來分析看看,孩子為什麼要塗改試卷分數,他在擔心什麼?是不是擔心考試分數不佳,回家會被父母批評責罵,更有甚者還會被父母打,孩子害怕回家後受到這種待遇,所以才會自己塗改試卷分數,希望能逃過一劫。

孩子考試分數不佳,為了怕父母的打罵,除了自己塗改試卷分數外,有的還會自己模仿家長的簽名,試卷不讓家長看,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我家孩子就跟我說過,他們班上的同學有的考不好,怕家長修理,就自己模仿家長的簽名,有的還模仿得很像。看著孩子們的這些做法,不知家長心中作何感想。如果孩子考試考不好,都得面對這樣的懲罰,非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反而適得其反,只會讓孩子對於學習或考試產生厭惡與恐懼心理,家長也很可能因此沒辦法知道孩子真實的學習情況。

當孩子考試分數不佳時,父母的打罵教育會適得其反。孩子考不好時,自己心情也會很沮喪,這時候父母的打罵更是讓孩子更受打擊,信心受挫。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更應該看重的是孩子的努力和學習態度。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育應該是要有溫度的,是對孩子取得成績時的肯定,更是孩子遭遇挫折時的積極引導和鼓勵。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離開鼓勵,孩子就不能生存。”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的鼓勵會促進親子關係,孩子會感激父母的諒解與認同。經常鼓勵孩子的父母,親子關係也較融洽,孩子有什麼事情也會更願意跟父母分享。不會因為考試沒考好而塗改分數,模仿簽名,遮遮掩掩。

受到鼓勵的孩子會更樂於學習,相比起強迫或無趣的學習,其所帶來的正面能量是無以比擬的。

經常被鼓勵的孩子,性格更樂觀,他們比其他少鼓勵或沒鼓勵的孩子更為自信和有著良好的心態,會更善於處理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難題。

人生處處是考場,告訴孩子,對待考試,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就好。


用戶92330557701


我覺得家長不應該拆穿孩子的這一行徑,應該將塗改後的分數當做孩子真實的分數學鼓勵和表揚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下,我們這代父母大多是改革開放前後成長起來的一代,而我們這一代父母的成長軌跡大致相似,小時候家長讓我們好好學習,努力考一所好大學,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然後找個理想伴侶,買房結婚、生娃養娃。在這樣模式化的成長軌跡下,不免會有很多父母沒有太多機會去發展自身的優勢和愛好。等逐漸長大自己認識到這一點時,卻又覺得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總之為時已晚。

因此,我們會把大部分精力和熱情放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小時候體弱多病,就希望孩子身體強壯,從小讓孩子學游泳、學武術;自己小時候家裡沒條件學藝術,就希望孩子多才多藝,從小就讓孩子學繪畫、鋼琴……

其實,根據孩子的興趣與愛好,有針對性地報培訓班,並沒有錯。但現實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自己卻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不好學者,在個人成長中要麼是“差不多就行”,更或是“反正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指出,每個人在剛出生時都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嬰兒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們學習的並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是最難的任務,比如走路和說話。他們從來不會說太難了,或者說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為之努力。嬰兒不會擔心自己犯錯誤或丟臉,他們向前走,摔倒,再站起來。他們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前行。

但是,一旦孩子開始有能力評估自己,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就開始變得對挑戰有畏懼,開始擔心自己不夠聰明。這個時候,這些畏懼挑戰的孩子就掉進了一個深淵:固定型思維模式。很多孩子深陷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終只能是芸芸眾生中平庸的一員。

相比之下,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他們擁有自信,他們更願意迎難而上,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在解決困難時得到自身提高。“雖然這個問題很難,但是我想試試”、“我會努力找到解決方法的”。雖然失敗也會讓他們覺得痛苦,但是他們不會因為自己在這次失敗了,就否定自己,他們不會灰心,他們會覺得通過努力的過程,這也是提高的一部分,進而使自己變得更聰明。

孩子在兒童時代的性格、思維模式、價值觀的構建遠遠比成人之後更為容易,這是事實;然而,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教育的孩子更難辦,同樣也是事實。所以,抓住了則是事半功倍,錯過了則是事倍功半。

父母在孩子兒童時期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鏡子。那些不愛學習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父母,由於本身就對自己缺乏自信,所以很難給予孩子太多切實可行地指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進而很難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他們往往會向孩子扔出開篇那句“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作為父母既然連自己都沒有自信,都不願意去改變,又怎麼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和改變孩子呢?

而那些擁有自信,努力提升自己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家長,卻能在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幫助和指導,進而讓孩子向成長型思維模式靠攏。這就是以身作則的力量!

當下,很多父母缺乏自信,沒有自我成長的意識,多是以習慣性的方式在教育孩子,或是沿用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少去學習和思考,這無疑需要我們去反思和注意的。孩子之所以塗改成績,是因為他也想自己能有更高的成績,所以,我們何不利用孩子的這一行徑,去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作為家長,我們同樣需要花時間去關注自身的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孩子朝著我們規劃的方向去努力。


寶鎵教育


首先這件事情,反映出來的是一箇中國教育的普遍現象——中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過分看重分數,甚至只看重分數。雖然現在很多90後父母,學校的教育思想也漸漸注重其他方面的全面發展,但大多數父母和學校思想還是停留在分數就是一切的基礎上的。

學校會公佈分數榜,父母會拿別人家孩子的分數和自己家的比,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是在分數的環境中長大。

現在回過來看孩子的行為,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何會改分數了。其實孩子一開始就是無慾無求的,對於分數他們的得失心也是沒有的。但被學校和父母的大環境慢慢薰陶,才有了這些意識。

孩子其實無所謂分數的高低,但父母會在意。有的父母甚至會用體罰孩子來讓孩子認識到考試分數的重要性。但我們或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是否分數,真的那麼重要?

孩子的教育到底應該怎麼做?


好老師教育集團


1.孩子的自卑,此舉動的起始

2.家長的脾氣,¹在孩子看來家長太嚴格,怕家長,家長教育有問題²在孩子看來家長馬大哈,以圖矇混過關

3.老師的工作態度,家長會經常開,卻沒讓家長做出改變,家長缺乏對自己孩子的學習的準確認知,孩子缺乏跟家長的溝通,而這個引導者主要是家長,再就是老師了,老師為了安慰家長很多時候讓家長誤認為重點就是孩子很努力,很認真,就是成績上不去(就本問題來說,應該是這類中下游孩子做的事)


31歲夢想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學生成績考差了既然塗改分數的做法比他考差了還要可怕。因為一次考試考差了只能證明過去一段時間你沒有認真學習,所以會考差。塗改分數就是思想有問題了,想用塗改分數來掩蓋自己的學習。這是誠信問題啊,現在開始就不誠信不老實,以後怎麼立足?

家長髮現了大可以和孩子說,你成績考差了可以改變學習態度,接下來努力學習,爭取把成績趕上去。如果你有意塗改分數來掩蓋自己的不足那作為父母的肯定不能原諒你,甚至要抽你!記得下不為例。

教育孩子一定要做有誠信的人,誠信是人生的一張通行證!



卿聽你的心


這樣的事我們很多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有過,這其實是以前的應試教育產生的一種結果。學校,父母只在乎分數,而忽略了孩子到底學沒學到知識。

孩子考試不好,塗改分數單對於這件事來說孩子的做法是不對的,這其實是平常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溝通了解太少了,父母太嚴厲導致的。在孩子的觀念裡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考的不好害怕父母的責罵,其實作為家長也是有責任的,孩子考的不好就對孩子進行責罵的教育導致孩子每次考試考的不好都會這樣做。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不上進。

作為家長應該時常鼓勵鼓勵孩子,考的不好沒關係也許是沒發揮好很正常,下次努力考的好一點就行,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容易達到的。這樣循序漸進的前進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意的。我們不能對孩子一開始的期望就非常高,這樣孩子的心裡壓力可想而知的大,也很難達到。這樣也會導致孩子學習吃力,跟不上。

最後呢也希望所有的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這種環境不是隻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時常與孩子溝通聊聊天,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要去儘可能的瞭解孩子哪些不足的地方,瞭解之後我們可以去引導。樹立孩子正確地人生觀念,哪些事做的是錯的,是不對的。這樣孩子從小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觀念。


勇敢的天影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從表面上看,這個孩子通過改變分數欺騙了你。但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呢?當你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要改分數時,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回家後把分數改過來給你看是不對的。單獨分析他的行為是錯誤的。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及時糾正這種行為。我們必須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合理的。我們不應該因為孩子們的虛榮心而忽視他們。但這條路必須是對的,這樣他將來才能對你誠實。

家長也有責任糾正孩子的分數。你是否總是關心孩子的成績,如果孩子的成績不是每次都很好,你的處理方法是否合理?是你做事的方式迫使你的孩子通過改變分數來愚弄你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們仍然希望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只要你正確地引導他,告訴他,他可以通過努力學習達到想要的結果,而不是通過修改分數。當指出孩子的錯誤時,我們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給予他們鼓勵,以恢復他們的自信。在未來,我們應該在孩子的學習上更加努力,而不僅僅是在孩子的分數上!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不犯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和改正錯誤的過程。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

謝謝大家閱覽,希望大家喜歡,歡迎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