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疫情下的中国餐饮,外卖成了很多餐企自救的利器。

共进塾企业、四川达州的老地方餐饮也是如此,而且是第一次尝试做外卖,但一经推出,就广受顾客欢迎,尤其是“老地方煎包”,每天都卖出2000——3000个,因而被顾客称为达州的“网红美食”,有顾客说,他们家的煎包,天天想吃。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一声号召,达州关了近百家餐厅

在疫情还未蔓延时,老地方餐饮董事长符波就意识到,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危机,所以,在大年初二,符波就推掉了3000多桌订餐,果断地关闭了所有门店,没走的员工全部留下,公司管吃住。

然而,当时的达州,大小餐厅都在红火地营业。

初二当天,符波就以通川餐饮协会会长的身份,发出倡议书,号召达州餐厅赶紧闭店;初三下午,达州近百家餐厅关门停业。

符波说:“挣钱是小事,要是疫情在达州扩散,就麻烦大了。”

所幸,疫情并未因为聚餐而在达州扩散。

往年的达州,初九是“登高节”,过了登高节,大家就开始了一年的工作,达州的餐饮则会有所回落,但今年的年来得早,符波估计,要到正月十五,餐饮才能有所回落,所以,老地方提前备了很多蔬菜海鲜。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然而,疫情一来,这些食材就成了“心病”。

于是,符波组织员工,将蔬菜、芹菜、土豆、大蒜等物一律按进价出售,一来便民,二来去库存;因为在店门口售卖,买者有限,老地方餐饮就联系了超市、社区、小区物业等,出售食材;至于海鲜,则是亏本卖,符波说,海鲜易死,要趁着鲜活快速出售,以最大的程度减少损失。

第一次做外卖就如此畅销,秘密何在?

军人和党员出身的符波,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正月初五就开启了外卖模式——这是老地方餐饮第一次做外卖。

符波说:“现在是非常期间,推出的外卖,必须是便于上门服务、运输方便、易于销售的菜品,而且我们必须要积极链接社群顾客。”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符波认为,很多顾客闭户不出,外卖的形式最好是套餐,3—5人餐是不错的选择,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加上一方的父母,正好五人。

套餐包含五菜一汤,价格不等,依顾客口味而定,有烤鸭,也有海鲜,像红烧羊肉、小土豆烧牛排、香辣花蛤、烧鸡、水饺、包子不一而足,都是员工亲自开车送,每天要送将近400份盒饭。

元宵节当天,光烤鸭就卖了186只,老地方的煎包是顾客必点的外卖,基本每天都在2000——3000只;另外,老地方还做团餐,10份起送。

“安全、好吃、便捷,是当下外卖必须满足的点。”符波说。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第一次做外卖就如此红火,符波坦言,这也是老地方餐饮这么多年的品牌积累,顾客比较信赖,还有就是出餐速度、菜品口味、服务态度上有优势。

这次疫情,餐饮人敲响了三声警钟

疫情来袭,国家困难,老地方将第一周外卖的所有收入全部捐给了“达州市红十字会”;另外,作为达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的符波,第一时间组织协会员单位捐款捐物,并带领相关人员为在火车站、高速路口、医院的一线抗疫人员送去了现金、口罩、酒精、水和食物等。同时,作为通川餐饮协会会长的符波,第一时间在通川餐饮协会发起倡议向抗疫一线捐款,共有59家餐企参与进来,为疫情防控捐款66500元。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符波说:“这些现金和物资,都是我们餐饮人的心意,国家有难,每一粒尘土落在一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我们必须出手帮助。”

疫情期间,符波一直在思考,他认为,这次疫情为餐饮人敲了三声警钟:第一,必须现金为王,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餐企才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快速地做出反应,从而进行内外部的调整;第二,必须做品牌,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非常时期,人人自危,即便是选择外卖,也都是选择品牌度较高的餐企;第三,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完善。


疫情当前,四川达州这家餐厅推外卖便民自救,顾客:天天想吃


对于第三条,符波解释,首先要做好消毒卫生,加强完善后厨管理机制;其次,所有员工进行培训,规范言行标准、服务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让顾客更放心;最后,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菜品,做好各项细节,像减少大厅餐位、每个包间上一个消毒柜、包厢内座位之间增大距离、实行分餐制等。

符波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修长城的民族,是一个集全国之力抵御外侵的民族,疫情阻击战早晚会胜利,只要熬过这段艰难时刻,中国餐饮就会迎来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