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戰疫“藥神”章東波

樂清戰疫“藥神”章東波

“你好,是XX大藥房嗎,我需要一盒胰島素,請麻煩配送到我家。”2月15日上午9時許,市區某藥店工作人員記下了對方的地址、電話,馬上將這個請求錄入配送系統,當天下午,這名市區的求助者就會收到胰島素。

這是樂清戰疫時期實行藥物配送制以來,藥店接到的一個電話。從2月7日至2月14日,全市各地藥店已接聽了12087人次的藥品配送與諮詢求助電話,截至2月14日,全市藥店已配送藥品1713人次,居家精神病患者配送藥品613人次。

而在這運行有序的藥品供應鏈上,樂清市醫療保障局醫保中心副主任、局基金監管科副科長章東波和他的同事們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有藥店工作人員戲稱他們為樂清戰疫“藥神”。

乐清战疫“药神”章东波

讓慢病患者用藥更方便

電影《藥神》的男主角是為親朋從印度帶藥回國,章東波和他的同事們則為了樂清市民的安全用藥,奔走在街頭巷尾。

2月4日,樂清防控升級,對市民出行進行管控。但樂清有10多萬慢病患者,其中精神病患者有7200多人。市民可以居家不出,但藥絕不能停。停藥對於這些患者及其家庭來說,可能就要重新陷入泥潭。如何消除這10多萬市民的焦灼情緒,解決好他們的後顧之憂,杜絕他們的病情雪上加霜?章東波提出了不少建議。在他的建議下,醫保局出臺了應對方案:全市藥店不能關門停業,要正常營業,同時實行上門配送制。藥店要檢測所有購藥者體溫,發現發熱病人立即上報。醫保局還確定了四家醫保定點醫院為居家精神病患者志願送藥。

章東波與同事們立即行動起來,指導藥店備足抗疫用品,以及慢病藥品。而另一方面,對患者用藥行實特殊時期的相對寬鬆政策,奉行簡化後的便民策略。在局領導支持下,章東波與同事們開了兩個口子:第一件事是戰疫時期處方藥管理更加人性化。平時到藥品購藥必須醫生處方,現在可以先買藥,以後再補處方。醫保報銷實行無卡結算或手工結算。患者有信息在醫保計算機系統裡的,可以無卡自動結算;沒有信息的,先買單,再拿發票報銷。

第二件事是給足用藥上限:按照醫保規定,慢病用藥一次性開藥數量是1-3個月的用量,但很多時候醫生一般開1個月的用量。戰疫時期,建議給足3個月的上限用量,減少慢病患者出門。

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起到了讓老百姓安全用藥、放心用藥的作用,也是特殊時期政府送給老百姓的“減壓器”。

乐清战疫“药神”章东波

上一線督導剛柔並濟

為了讓全市102家藥店更科學地投入戰疫,章東波與同事們還要將服務與管理執行到位。醫保局將機關幹部分成三組下鄉監督,檢查藥店有無擅自停業,測體溫是否開展。章東波參加了西片組的工作。2月8日,章東波到柳市一家規模較大的藥店明查暗訪時,發現工作人員沒有為購藥人員測量體溫,而兩天前這家藥店還是很規範地測溫。問為何不測,回答是買藥的市民太多,一忙就疏忽了。對此情況,章東波他們次日就出臺了處罰文件,並且在行業微信群裡公佈,給予該藥店停業3個月的處理(因疫情時期不能停業,還要繼續服務好市民,疫情過後執行處罰決定)。對這樣嚴厲的處罰,藥店負責人哭了。“哭也沒有辦法,戰疫時期,沒有兒戲,政策不能成為擺設。”章東波說為了更多人的安全,自己對藥店能狠得下心來。

老百姓需求那麼大,藥物配送政策出臺了,但到底執行得怎麼樣?為了檢查送藥流程是否合理通暢,章東波還與康寧醫院領導一起,送藥到南嶽鎮後塘村一戶村民家中,為一名70多歲的老人送上了藥物。老人的子女原來很擔心藥物斷供,沒想到送藥服務如此貼心溫暖,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跟車”一次,章東波體驗了整個流程,提出了更完善的建議。而在督導工作中,患有高血糖症的章東波,因為沒有及時就餐,兩次發生低血糖症,出汗、發暈,煞是嚇人。還好有同事一起,沒出大問題。

“管理與服務好醫院、藥店,就是服務好樂清全市人民,這是打好戰疫的重要一環。我們局擔起了有序保障藥品供應的重責,作為一名黨員,我當然是守城有職,守土有責。相比一線的醫務人員,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做得更好?“章東波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