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我從不因冷落而懷疑信念,亦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董竹君

她是錦江大酒店的創始人董竹君。雖出身平民,迫於生計,淪為青樓女子,有過牢獄之災,但她卻以一身傲骨成為了著名的商業大亨。一生坎坷,但在晚年時卻說我沒有怨言。她有人生最為悲秋和不幸的經歷,但卻憑藉堅強的毅力活成了一個傳奇的民國才女。

為生存入青樓

1900年,董竹君在家人的期待下出生了。她出生於上海的一個貧困小地方。因為家庭極其貧困,在大戶人家做用人的母親經常喜歡叫苦連天。而父親則是一名上海拉黃包車的車伕,為人忠厚耿直。家中的食物經常是以素食為主,很少能看見肉。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雖然家庭艱難,但是她的父母卻知道讀書是貧困子弟唯一的出路。從小董竹君長相標緻,聰明伶俐,被鄰居稱為小西施。在董竹君七歲時,便被父親送到了私塾讀書。董竹君知道父母不容易,所以在上學期間很是努力也很爭氣,經常以優異的成績被老師誇讚。

12歲時,董竹君的父親患上了傷寒症,沒有辦法工作,僅靠著母親那一點微薄的收入勉強度日,家中生活更是艱難。由於父母無力承擔董竹君上學費用,無奈之下,董竹君只好輟學回家。這三年的讀書生活,可以說是董竹君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由於父親的病越來越重,家中為了治療父親的病已在外欠下鉅額高利貸。父母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將董竹君抵押給青樓做三年的唱戲人。對於父母的決定,董竹君並沒有任何怨言,同意了她們的做法,只是希望讓父母過得好一點。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困境遇“真愛”

青樓女子在世人眼裡都是很不屑,認為是最骯髒低等的。雖然董竹君為救父入青樓,但她對命運的不公並沒有任何抱怨。由於董竹君長相標誌,歌聲動聽。所以在青樓,她可以算是受歡迎的女子

她為青樓帶來了很多收益,自然作為青樓的主人,更是不希望董竹君三年之後離開。為了賺更多錢青樓的管事逼迫董竹君破身,但倔強的董竹君並不同意以自殺為要挾,後來管事無奈,才將此事不了了之。也就是這件事情讓董竹君有了逃離青樓的想法。

也就在這時,她遇見了改變她命運的人,夏之時。當時的夏之時是為了避人耳目才進青樓開會議事。兩人長期的交往,使對方都產生了愛慕之情。後來夏之時便提出要為董竹君贖身。但是董竹君卻拒絕了,她不希望這事會成為將來她們吵架的理由。而選擇自己想辦法贖身。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後來董竹君就裝病,最後逃出了青樓。逃出青樓後夏之時便向董竹君求婚。求婚時董竹君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可以去日本留學,並且不做妾室。夏之時毫不猶豫就答應了董竹君的要求。就這樣,27歲的夏之時與15歲的董竹君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成為了一對恩愛夫妻。

思想迥異,緣分已盡

婚後不久,兩人就遠赴日本,開始了一段留學生涯。董竹君進入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學習。但是在學校學習沒多久,夏之時便要求董竹君在家學習不再允許董竹君去學校。主要是擔心董竹君給她戴綠帽。這也說明了夏之時對董竹君毫無信任。但董竹君對夏之時的要求也給予了諒解,也就答應了。

兩人在日本過起了恩愛的夫妻生活,不久就生下了愛情的結晶。1917年董竹君順利在日本完成了學業。本來她還打算要去巴黎學習法語,繼續深造,豐富自己的學識時。夏之時的父親病重,兩人都需要回四川老家侍疾。就這樣巴黎學習之行也就取消了。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1919年,夏之時被解除公職。事業帶來的不順使他染上了鴉片,一心撲在鴉片上,毫不在意家庭變化。哪怕董竹君病重時也從未去看望過,夏之時還重男輕女,心情不好時會對女兒進行毆打。董竹君對她也開始慢慢失望,便帶著孩子離開了她身邊獨自生活。後來兩人分居5年後,於1929年在上海簽署了離婚協議。離婚之後董竹君帶著4個女兒獨自生活。

鑄造傳奇人生

離婚後的董竹君依靠著,家裡還剩的貴重物品拿去典當來維持生活。後來依靠先前的一點資積蓄,辦起了織襪廠和黃包車公司,但由於經營不善,都倒閉了。1930年在上海辦起了群益紗管廠。這個廠子的創立為董竹君帶來了第一桶金,但是廠子還沒有辦多久。1932年日軍侵犯中華,群益紗管廠被迫停工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1935年四川商人李崇高因為早年仰慕董竹君。知道董竹君創業有難時,便借給她2000塊大洋創業。就這樣,董竹君利用這份啟動資金創辦了錦江川菜館。由於這個飯店很有特色,十分有格調,並且菜品很是美味,所以這個菜館創辦之後,成功吸引到了世界各界名流。

很多政府要員和外國大使都慕名而來。連當時的青幫大佬杜月笙等人也是她的座上賓。她的菜館也在當地流傳了一句美言:自打錦江開業以來,日日滿座。

1936年,因為生意的紅火,董竹君又創辦起了錦江茶室。這個茶室的創立主要是為了幫助女性實現她們經濟獨立。抗日戰爭時期,錦江川菜館成為了地下黨的聯絡地點。而作為錦江川菜館的董竹君一邊幫著他們打掩護,一邊還利用自己的學識拯救了很多愛國人士。立下了大功。

為了幫助父親治病,她童年被賣,中年離婚,她對人生感慨沒有怨言

解放之後,在政府的支持下董竹君將錦江川菜館和錦江茶室合併為錦江飯館。後來這個錦江飯館也成為了我國招待外國元首的高級酒店。她為黨作出了很多貢獻,周總理也曾在家中,為她設宴,感謝她對黨的付出。

不幸入獄,人生無怨

1967年,在思想文化鉅變的年代,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也不幸因此而入獄。在獄中她並沒有因此而頹廢,而是每天依舊堅持讀書寫字,從容優雅。就這樣在獄中度過了5年的牢獄生活

1997年董竹君走完了這一段傳奇人生享年97歲。在臨終時說到她對自己的這一生從無怨言。這就是董竹君,一個依靠自己努力奮鬥,創造了一段令人稱奇的傳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