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把吃飯稱為喝湯,你們老家那裡叫什麼呢?

餐飲酒店職業經理人


我在豫西呆過幾年,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與那裡的城市居民打過交道,也與農村裡的農民打過交道。農村說吃飯確實稱之為喝湯,城市居民就不一定了。

在豫西農村,人們相遇時打招呼一般會說:“喝了沒有。”回答是:“喝了”,或者“沒喝”。剛到那裡的時候,我對當地人把吃飯稱“喝了”兩字感到很奇怪,不知是說什麼。後來我向人一打聽,原來“喝了”是“吃了”的意思,“喝了沒有”就是吃了飯沒有。這裡的人把吃飯稱為喝湯,山東荷澤人稱唱糊糊。

(河南濃村的湯)

城市居民,如洛陽市區的居民,有一部把吃飯稱為喝湯,有一部分則稱吃飯,原因是洛陽這個曾經的古都,城市居民來自五湖,雖然語言變成了當地的口音,也許是一些習慣用語沒有改過來,更多的是他們的日常的主食不同於農村,吃飯時各種硬一些的麵食,如饅頭、包子、麵條等,要多於吃多於喝湯。

在豫西農村,農民喝湯要多於麵食。我這麼說也許大家不太理解,北方人的主食就是麵食嗎?我當時在豫西農村看到的並非如此,農民們能吃上面食,哪怕是面圪塔湯,就是很好的生活了,能吃上白麵那就是幸福生活了。平時農村的主食就是以紅薯(地瓜,下同)片(米)熬一大鍋湯,加些麵粉、玉米麵或者雜糧和蔬菜葉子等,這種湯就是他們的主食。豫西地區多山和黃土坡,農民平地和好地種冬小麥和玉米,當時的產量只是一般,收穫的細糧主要完成上交任務。在坡地和山地主要種紅薯,有的地方種土豆及雜糧,統稱為粗糧。

(河南收紅薯季節)

豫西地區農村黃土地種紅薯的產量頗高,與南方的黃土地和紅土地相比,產量要高几倍。挖出來的紅薯,有的人家就在地裡一邊挖,一邊有切片機切成紅薯片,等幹了後才撿收回家,有的則將紅薯挑回家放在地窖裡收藏。

時間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豫西地區農村農村的生活應該是今非昔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在主食方面,但是,把吃飯稱為喝湯的習慣恐怕一時還改不了。我認為,豫西地區把吃飯稱為喝湯,既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過去這裡人民生活艱辛歷史記憶。

我的家鄉在南方水稻種植地區,把吃飯就稱為吃飯。如兩熟人相遇時,打招呼時說:“吃飯了嗎?”回答是:“吃了,你也吃了吧?”南方人不僅吃飯帶一個“吃”字,吃其它東西也大多帶一個“吃”字,就是漢語中不帶“吃”字的字組也帶了“吃字”。如,南方說吃湯、吃水、吃茶、吃酒、吃煙,在普通話裡說喝湯、喝水、喝茶、喝酒、抽菸。只是這個“吃”字的音在南方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講成“呷”,如呷飯、呷湯等,有的地方則說成“恰”,如恰飯、恰湯等。南方大多十里不同音,“吃”字有多種土語音,在此,我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南方農村鍋子煮米飯)

農村熟人碰面時招呼,除了問候一聲“喝了嗎?”或是“吃飯了嗎?”外,還要趁著這句話多講兩句,也就是無話找話說。豫西地區的人問第二句一般是“家裡喝什麼湯?”而南方人則接著問“家裡吃什麼好菜?”因為豫西地區的人家的湯是有變換花樣的,有的是每餐所熬的湯的食材不一樣,而南方地區人家的主食一般不變,吃的是米飯,要變換花樣的一般是每餐炒的菜。

這就是就是南北飲食文化的差別。


關山聽風


作為河南人,我沒聽說過吃飯稱作喝湯。

座標河南周口項城。

吃飯一般南方人稱作米飯為飯,我們這邊統稱飯。喝湯的話就是喝湯,熬米粥我們這叫米湯或者米茶。

因為風俗不一樣,所以我不能代表全河南,差別很大。方言都不一樣,南陽那邊的方言我都聽不懂,所以這個風俗以及飲食習慣都是不同的。只能說是大致一樣,河南人愛吃麵食。


海員李先森



花花Mi


我去過河南的洛陽,他們請客吃飯的時候先來四五道湯,確實是吃飯就是喝湯,先喝湯喝湯,喝湯,喝湯了了才正了八景吃飯,這個聊天喝酒。河南的湯啊,是有一絕啊,能夠做出幾十種的湯到飯店的吃飯呢,首先得呵四五道湯,這才是真正請客的那種感覺。

一個地方的菜系呢?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洛陽的這個地方,這個菜心就有一個這樣的華,而且這個文化呢,也特別的美特別的好在別的地方我們沒有見到過,吃飯先喝湯,先來幾碗湯,喝完了再說。

喝舒服了再去喝酒啊,吃菜啊,吃飯啊,聊天啊,這個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中華大家庭啊,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獨特的風景,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的秘籍,到河南去呢,這個人口大省的也特別有趣,那裡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文化的中心,所以說河南這個地方是挺有意思,是中原大地的一箇中心,河南才是未來的中國發展的一個象徵,一個風向標,因為人規模和現在的產業集群都在往河南傾斜。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更大的產業機會。

到河南去,到河南喝湯去。吃飯先喝湯,這個習慣值得大力提倡。


本文作者。


東北向前


根據傳說,喝湯的由來是一段非常悽慘的歷史。相傳在元朝忽必烈時代,朝廷強令中原地區由一日三餐變為一日兩餐,對刀具也進行了控制。一天晚上一位名叫王二在家燒熱水發出炊煙被抓,然後便進行解釋說是燒點湯喝,也就是熱水,並沒有糧食。於是忽必烈認為百姓只燒湯不浪費糧食,便同意百姓這樣做,久而久之,喝湯的說法也就流傳了下來。

其實不僅在河南,在河南周邊的陝西、山西、山東等地也都有這樣的說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另外在河南農村地區很多人見面也是先問吃了沒,從側面也反映出了古代對於糧食的匱乏,人們生活的艱難。

另外在很多地方,晚上吃飯就是叫做吃飯或者晚餐,各地習慣也不盡相同。此外據說吃晚飯的習慣還是興起於北宋時代,當時貿易發達,夜市興盛,人們休息較晚,於是才有了夜宵晚飯,如今開封的很多小吃也是源自那個時代。

總之,現在講究一日三餐,飲食習慣也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今很多上班族都沒有吃早飯的習慣,對健康非常不好,一日三餐、五穀雜糧也是人門所需最美好的食物。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河南,我縱橫轉遍,吃飯的這個說法確實有,但是很局部,大多地方不是這樣說的。所以,僅是小範圍的特色。沒有說中的多。

河南,小車不倒只管推,紅旗渠,這是河南的靈魂,戰天鬥地,大無畏,大勇敢!

鄭州,全國最混亂的省會城市。儼師,鞏義那一帶是中國空氣最差,最嗆人的地方。

吃的還算合我的口味。洛陽的牛肉十分特別,還有就是比較喜歡喝的胡辣湯。燴麵也中。

其實,在北方,稀的飯,都叫喝,青島叫哈稀飯,哈麵條,哈餛飩,哈啤酒。哈同喝。

我騎車,穿越鄭州東面開發區,四十五鍾,現在不是鬼城了吧?說話又五六年過去了,時光飛逝的太快了!

河南,感覺能哈白酒的人很多。中原味很足,拋開歷史,單說火車站,絕對的中原總輸紐。河南最親切的還是那句廣告語:

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它如今還在嗎?還好?


秋歌988


我們那裡叫就是把吃飯叫做喝湯的,座標河南漯河,這個主要是限於早飯和晚飯的叫法,一般見面問候別人開口就是“喝湯了沒有”?也就是吃飯了沒?

據說喝湯這個叫法,源自於山西洪洞搬遷到河南的居民。當時朝廷的徵稅非常沉重,移民們為了能夠逃避重稅就謊稱他們晚上吃喝湯不吃飯,為此就獲得了免交一年的徵稅福利。各地聽聞後也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喝湯這個叫法就流傳了下來。


在河南,飲食主要是早上和晚上吃饅頭,炒菜,喝稀飯,這種稀飯都是清湯寡水的,一般這叫做麵湯,就是開水加上面糊做成的,喝湯也是由此而來。

除此之外,在河南有些地方叫吃晚飯為喝茶,因為以前人們生活貧困,物資匱乏,基本的溫飽都成很大的問題。為了不影響下地幹活,老百姓們中午吃飽後,晚上就選擇喝茶或者面水,這樣就能節省糧食,因此有些地方吃晚飯也叫喝茶。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風俗,因此關於吃飯的說法也有許多,像在廣東有一種早餐叫做“吃早茶”,其實他並不是真正的去喝茶,而是吃早餐時候會伴隨著喝點茶,所以他們叫吃早餐為“喝早茶”。

總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地域文化是不一樣的,就算同一個省的還會有許多的差異,所以說我們對於吃飯的叫法也有千萬種,歡迎大家補充你們那邊的叫法。大家一起交流。


我的簡單生活volg


首先我是陝西妹子,吃早餐家裡也叫吃早餐,吃午餐家裡叫吃shanghu(用一聲讀)飯,吃晚餐家裡叫吃黑夜飯,嫁重慶以後,早餐叫吃早飯,吃午飯叫吃紹飯,吃晚飯叫吃夜飯.

其實河南人把吃晚飯稱為喝湯,那裡的老百姓一般傍晚見面都會問:喝湯了沒有?其實,他並非真的關心你是否喝湯,這相當於見面的問候語“你好”

河南人的晚餐種類繁多,有饅頭、稀飯、菜品,麵條、米飯等,但河南人通稱“喝湯”。即使招待貴客,無論宴席多麼豐盛,也一律請客人“喝湯”。不明就裡的人以為主人吝嗇,只讓喝稀的,不讓吃主食,實則不然。河南地區就是這樣的習俗,統一稱為“喝湯”。其實,這個“湯”可不是稀飯之類的湯,他們是把吃晚飯稱為“喝湯”。

河南人為什麼把“晚飯”稱為“喝湯”呢?這還有幾個民間的傳說故事呢

傳說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桱(jìng)永樂六年(1408年)五月十二日,就藩於南陽府(今河南南陽)。朱桱窮奢極欲,老百姓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朱怪。為了建造豪華的王府,他橫徵暴斂,使南陽百姓生活非常艱難。於是,朱桱就強令老百姓一天只准吃兩頓飯,把其餘的口糧上交到王府。

一天,一位參與修建王府花園的老石匠,飢餓難忍,晚上挖了些野菜熬湯充飢。不料,朱桱當時正在山上欣賞夜色,看到老石匠家有炊煙升起,於是命令士兵把老石匠抓了起來。

老石匠被抓後,由朱桱親自來審問,問他為何敢違反禁令。老石匠大喊冤枉,聲稱自己沒有私自做飯,只是在煮野菜湯。朱桱半信半疑,於是派人去查驗,發現老石匠沒有說謊,便無可奈何地放了老石匠。

從此,老石匠每天干完活後都會煮野菜湯喝,附近老百姓也跟著老石匠學了起來,但傍晚見面時依然不敢說“你吃飯了嗎?”而是互敬問候道:“喝湯了嗎?”

另外一個傳說源於當年從山西洪洞遷至河南南召的移民。他們為躲避官府的重稅,就謊稱晚上不吃飯,只喝湯,結果被免了一年捐銀,因而各地紛紛效仿。後來雖然脫離了實際內容,但這種語言表達習慣卻流傳了下來。


最後一個故事是,當年元兵佔領中原後,忽必烈為了積攢糧食,便下令百姓一天只能吃早、中兩餐,並將百姓中的鐵器都沒收了,讓幾家共用一把菜刀,就這一把菜刀,還被元兵保管著,怕百姓偷偷做飯吃。

百姓幹了一天活,本來已經很累,再不讓吃晚飯,咋能撐得住?有個叫王二的,晚上回家餓得飢腸轆轆,就燒點水,準備放點米做米湯喝,不料被元兵發現了,將他帶到忽必烈面前,忽必烈下令要砍頭,王二大喊冤枉,就說自己只是想燒點水喝,並沒有沒放米。忽必烈一聽,這可不是冤枉了麼,渴了就喝水,反正中原有的是水,這樣既能省糧又充飢,就把他放了,也允許百姓燒湯了,百姓就藉機放點米,就成了喝湯。

當然以上只是傳說,其實,我想真正原因恐怕還是因為河南歷史上經濟欠發達,人民生活困苦。晚飯後直接休息,不用再幹農活,為節省糧食,就不再做稠飯,而是用青菜、面水之類的做成鹹湯充飢。

直到今天,河南人的晚飯還是習慣喝些麵湯、麵條之類的湯類食品,搭配一些饅頭、餅等食用。“喝湯”的習俗也還保留著。


好啦,故事大家也聽了,我是喜歡研究美食的蘇蘇,很高興能和大家在這裡交流,如果喜歡我的問答可以關注我,不但每天推送精彩的美食做法,教你做菜,還能聽蘇蘇講故事,故事美食都有,就差你帶酒來關注我啦,我的頭條號@蘇蘇御膳坊,快來關注我吧


蘇蘇御膳坊


你是在考試大家,中原人一日三餐是如何吃的,又是怎麼個叫法。

河南人,中原人,一個古老的華夏民族生髮地。這裡的人們幾千年來,在生活,勞作,飲食,民風民規民俗方面,一直都在傳承併發揚著最原始古老的中原之風氣。

比如飲食,中原人也是根據最古老的陰陽,氣侯,季節,時令,醫學,營養,生理,生化,養生,自然等多種要素來進行營養,健身,飲食搭配的。飯食,既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營養,健身,醫學的一門自然科學,而且,更是華夏文明的一種傳承文化。

人們的一日三餐,是根據寒署四季的季節與三侯的時令變化,結合當地自然環境,自然物象,自然生產和自身的身體素質等來確定一日三餐的生活飲食要求。日餐,皆是根據人的身體素質,陰陽順序,作息時令和所需的能量補充,腸胃的負荷和陰陽五臟的運化來制定的。此飲食規律,不會違背陰陽與自然,不會違背天人合一的道法規律。數千年亙古不變。

如白天,人們需要勞作,需要大量的能量補充,所以,早餐民間皆以稀飯(湯),菜,肉,饃為主,以便攝取大量的熱能來供應上午勞動所需,以吃盡飽為主,不然一早便沒勁(力氣)了。

中午,人們一般雜交飯,次於早飯的熱能,因為下午時短工量沒上午大,所以飲食便有所略收。正常為湯麵條,撈麵條,滷麵條,炒麵,燴麵,炸醬麵,餃子,米飯,菜,雜燴,肉類,湯等多樣性,一般不用硬性的饅頭來墊底了。所以,根據下午體力所需,中午飯食吃的僅次於早上,因能量不需要負出那麼多。但中午飲食是多樣性的。

到了晚飯,大有改變,因為人們已勞作一天了,喝罷湯就到了睡覺的時間了,不用下地下勁出力幹活了,所以已不需要什麼能量來補充體力。再說,當人們不下勁幹活的時侯,如果你吃的過好過多過飽,在人靜止不活動的時侯,腸胃消化不動,負擔過重不能吸收,代謝,排毒,不但會影響睡眠,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三餐既是勞作的需要,也是根據陰陽走的。陰陽制化什麼時侯都是不能違背的。

所以,中原人的三餐飲食是最符合華夏古老民風的。

中原人三餐的稱呼:早上叫吃早飯。中午叫吃飯。晚飯叫喝湯。

喝湯,吃少,喝稀是晚上陰氣的需要,是夜晚腸胃好吸收消化的需要。也是平衡五臟陰陽的需要。更是安神健體的需要。


福自福地來wjf


河南人並不都將吃飯說成喝湯,只是部份地區如平頂山那一邊會將吃晚飯稱“喝湯”,也大多是老一輩人的習慣說法,以前一些地方晚飯習慣喝麵湯,用麵粉和各種雜糧做的面片煮一大鍋,乘上一大碗也不用筷子,兩手捧著熱氣騰騰的麵湯呼嚕呼嚕的喝著,久而久之便稱吃晚飯為喝湯。

我們家鄉管“吃飯"叫作“恰飯",而吃早,中,晚飯也各不相同,通常早飯很隨意吃得也不多,但質量需好一點,我們叫“恰早飯"!早飯通常都有牛奶,雞蛋,麵食等,而中午飯呢由於時間關係,上班族中午時間較緊又想多休息一下,所以中飯往往也不是很好,主要吃飽就行,在家做飯是這樣,有工作餐‘的一般就不會自己回來做,吃中飯我們叫“恰揪飯"(揪是譯音)。

到了吃晚飯,一般工作單位沒有了晚餐供應(除非上晚班)下班了也有了時間自己做飯吃,當然就會好好的為自己及家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通常晚餐會吃得好一點!本來按道理為健康計應該是“早飯吃好,中飯吃飽,晚飯吃少"!但是多數上班族因為時間關係比較難做到這樣,也只有晚餐能有相對充足的時間用來滿足自己的胃口!吃晚飯我們叫做“恰呀(夜)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