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駐馬店等地真的把“吃晚飯”叫成“喝湯”嗎?

冬爸爸愛你們


什麼是喝湯

南陽人、駐馬店、平頂山等地把吃晚飯習慣的叫做:喝湯。說起來是喝湯,其實饃、飯、菜都有。大家親友鄉鄰見面,互致打招呼,也常問“喝湯了沒有?”這種以“喝湯”代替“晚飯”,是緣於一段民間傳說。

為什麼吃晚飯叫喝湯

根據傳說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檉被明成祖朱棣封到南陽為唐定王。他的到後窮奢極欲,橫徵暴斂,驅駛百姓建造了豪華的王府和王府花園,光是王府宮殿就有800間之多。南陽的百姓滿足不了王室的揮霍, 朱檉就強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節餘一頓飯的口糧全部上交王府。 有個在王府花園修壘假山的老石匠,終日勞累,飢餓難忍,夜晚回家後就挖些野菜熬湯充飢。不料被在王府山上賞玩夜色的朱檉發現了炊煙,即命人把石匠抓來審問,問他為何大膽違反禁令。石匠辯解說沒有做飯,只是煮一點野菜湯。朱檉派人去揭鍋查驗,果然是野菜湯,石匠才得幸免一死。以後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點野菜湯喝。人們都紛紛仿效。為了躲避王府的追查,傍晚見面時都互致問侯,問“喝湯了沒有?

今天,走在河南省的很多地方,和你打招呼的時候還是和過去一樣的問候,兄弟:你喝湯了木有?



歷史的循環


首先,肯定的回答你,是的。

其次,河南很多地方,不止南陽、駐馬店把“吃完飯”叫成“喝湯”。我老家是新鄉的,我們那也說“喝湯”。

第三,我想談談為什麼河南很多地方會把吃晚飯叫成喝湯。因為河南很多地方的主食是小麥,是麵食。特別幾十年前,河南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早上饃菜湯(饅頭,菜,玉米粥),中午撈麵條,晚上饃菜湯(饅頭,菜,玉米粥)。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不喝玉米粥了,都改喝大米粥和小米粥了。但是這麼多年養成的喝湯的生活習慣是沒有改變的。


總結:河南很多地方之所以稱吃晚飯為喝湯主要是因為主食和生活習慣決定的。


鄭在說話


俗話說道:河南老鄉,吃饃喝湯,在南陽、駐馬店等地的老百姓傍晚見面打招呼時常說:喝湯沒有?不過這個“湯”不單單指稀飯之類的湯,而是吃晚飯的另一種說法,相當於在問你吃晚飯了沒?

為什麼要以“喝湯”代替“晚飯”呢?在河南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jìng)被他四哥明成祖朱棣封到南陽,在當地為官不仁,橫徵暴斂,被老百姓起了一個外號叫朱怪。為滿足自己的奢靡生活,朱桱強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為兩餐,節餘的口糧全部上交王府。

期間,有位在王府花園幹活的老石匠終日勞累,飢餓難忍,晚上回家挖些野菜熬湯充飢。不料被在王府山上賞玩夜色的朱桱發現,命人把石匠抓來審問。石匠辯解說他沒有做飯,只是煮一點野菜湯。朱桱派人去揭鍋查驗,果然湯,石匠才得幸免一死。在那之後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點野菜湯喝,人們也開始仿效。為了躲避王府追查,傍晚見面大家都互致問候,問“喝湯了沒有?”,河南人也漸漸把“喝湯”的叫法沿用至今。

故事講完,是不是沒有想到“喝湯”裡面竟然包含著普通老百姓的心酸和無奈?其實每個時代都會有大量的百姓苦於溫飽問題,拿上世紀60年代來說,當時中國農村就有大量的老百姓每天都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

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母親經常唸叨他們生活的年代有多艱難,母親出生於60年代,那時家裡麵人口多,糧食不夠吃,每天她都領著幾位弟弟去到處找野草野菜來充飢,那個年代吃的最多的是紅薯,幾乎每頓飯都少不了,母親的胃病就是吃紅薯過多導致的,父親也是,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有胃病,白饅頭只能過年時才能吃到,而且每個孩子只能分到一個,母親說過年的時候每家都會準備一盤紅燒肉,專門用來招待客人,但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來的客人一般都只吃一片或兩片,客人走後把餘下的收起來,等到後面再來親戚時,再加幾塊熱一下又是一盤菜。

每次母親說過去生活的時候,我都會感慨變化之大,如今,白麵饅頭、餃子、紅燒肉想吃就吃,反而以前常見的紅薯、野菜成了稀罕物,超市賣的很貴又不見的正宗,農村很多人家都把漏雨的瓦房扒了蓋起了樓房,伴隨著村裡面幾代人的泥路也換成了乾淨平坦的公路,各家各戶也都接入了互聯網,這些年農村的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快。


山農老兵


在河南駐馬店一帶,吃吃晚飯不叫吃飯,而叫喝湯,很早以前這地方人吃晚飯也不叫喝湯,只是從山西移民時帶過來的說法,一直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河南地處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歷代朝代更替,戰亂頻繁,蝗災水患,民不聊生,河南原住民一經我爭,都四處躲避,當戰亂結束,本地人都跑得七零八落,幾乎沒有人在此地居住,土地荒蕪,國家只好從外地過民,到此地落戶為生。

自明朝,清朝從山西洪同兩次大的遷民,涉及中國北方眾多省份,其中也有河南,駐馬店及周邊縣市,現在河南部分地方吃晚飯叫喝湯。真實山西大部分人吃晚飯也叫喝湯,山的人和河南部分地區人的說法一樣,吃晚飯統稱喝湯。

在中國大部分人去衛生間叫作解手,這也是在明清大遷民時的說法,因為遷民時誰也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故土難移嗎,當時遷民時怕移民中途跑掉,用繩子把人們的手捆住,一個聯一個,由官差押解,送往各地,只有移民們需要大小便時把手解開。解罷再拴著,路上一走幾個月,一來二去人們都用解手一詞表示去衛生間,解手成了人們去衛生間的代名詞。所以說喝湯是從山西移民時帶到河而的,而解手也是從山西遷民時沿襲過來的。

河南雖處中原,原住民並不多,問南人大多是從外省遷移過來的,而真正的河南人卻移居去了外省及偏遠地帶了。


平凡家務事


駐馬店泌陽人,地地道道的泌陽人,泌陽確實晚飯稱之為喝湯,在駐馬店生活過2年當地人大部分也稱之為喝湯,至於南陽就不太瞭解,傍晚當地人打招呼都會說喝湯了不?喝了不? 小時候經常調侃沒喝湯,就會說“上河趟了” 意思就是還沒吃晚飯。老婆是駐馬店板橋人,曾特意問過她她們當地是不是也說喝湯?她們那裡確實也是這樣的!


名字忒長了怕你記不住


很早的時候,就知道河南南陽地區吃晚飯叫喝湯。這個叫法是有歷史淵源的。


本來晚上吃飯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饃”,也可以吃麵條。但是,解放前幾千年的歷史,生產力低下,種地方法落後,刀耕火種。人們的勞動是不能夠吃飽肚子。不說解放前了,就說改革開放的1978年以前,大部分人都難於吃飽肚子。晚上餓了,怎麼辦?做一點麵糊糊吃就不錯了,所以從晚飯,就叫喝湯。



另外,河南人有怕露富的習慣。你即使再有錢,有糧,也不能夠露啊!萬一露了,如果遇到有上頓接不上下頓的親戚、朋友向你借米,借面怎麼辦?所以,即使是天天吃大魚大肉的家庭,出門,問候你,你也只能夠說“喝湯了”。這個也是河南人的精明之處。


現在,人們都吃飽肚子了,晚飯也不會僅僅喝湯了。但是,這種晚上見面問:“喝湯木?”的習慣仍然保留,也是當地的一種歷史文化。很有意思。


峴山石頭


老家平頂山葉縣,晚飯就叫“喝湯”;老公老家商丘寧陵縣,晚飯叫“喝茶”😄


百合90463831


把吃晚飯叫成喝湯的地方很多,幾乎全河南省的農村,在過去都有這種叫法。為什麼叫喝湯呢?它實際是介於每天2頓飯與每天3頓飯之間的一種飲食方一式,這種晚飯不是大吃,也不是一點不吃,喝點湯,吃點稀的,不餓就行了。

在我國古代,是每天吃兩頓飯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就起床而下地勞動了,大約上午9點,回家吃早飯,到吃晚飯的時候就是下午四,五點了。到了清朝,連皇帝也保留著吃兩頓飯的習俗,不過,他們在兩頓飯之外,可以加些小吃的。每天吃三頓飯的飲食方式是近代才有的,特別是現代,隨著夜生活的增多,晚飯成了主餐,有的還加夜宵,這種飲食方式是不健康的,所以,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大增,嚴重影響著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在解放前的廣大農村,基本沒有什麼夜生活,那時連電都沒有,一到晚上七,八點鐘都上床休息了,所以晚飯都非常簡單,吃點稀的,喝點湯就行了,所以廣大農村將晚飯叫喝湯,這種叫法一直保留至今。


淇水東岸


在豫北農村,確實有些地方,晚飯叫喝湯,比如鄰居之間見面打招呼,喝湯沒有?對方回答:喝過了!過去農村晚飯大部分以饅頭,餅,小米稀飯,糊塗(苞米粥),麵條等為主。一般都是一個菜,根據當時菜園種植菜來做,現在生活好了,習俗沒有改,晚飯見面一些老人依然問鄰居,喝湯了沒有?小米湯,能當水喝,又解渴,還能養生,對胃好,還有就是湯麵條,放點荊棘,味道不錯,70.80後經歷過,晚飯鄰居們端著飯碗,聚在一起,大部分以湯為主,紅薯糊塗,大米湯,小米湯,菜沒那麼講究,大家儘管幹完農活比較累,依然純樸,談笑風生,叫噴空。有時候從家端著飯碗,邊走邊吃,就是大家一起湊個熱鬧,電視很少,還經常停電,電壓不穩,鄰居們晚飯聚在一起噴當你收入,孩子上學,到那去打工,比較和諧,如今再也看不到,回不到過去了,夕陽西下,各家煙囪升起輕煙,好多用的地鍋熬湯,香噴噴小米湯,自己家擀的湯麵條,這些成了回憶,記憶中聚在一起鄰居有的八九十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村頭幾個大樹是鄰居們大餐廳,常常聚在一起吃飯,喝湯,大樹因修路毀了,那口老井也乾枯了,想念當時情景,沒有壓力,種田為主,鄰居互相幫忙,可惜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手機用戶56049206696


應該說河南中南部都這樣叫吧。這種叫法起源於1942,不用說,這對河南意味著什麼。那時候老百姓都是樹皮當饃草當菜,風餐露宿逃荒慌、朝不保夕餓殍殤,一天基本上就兩頓,晚上那頓喝上一碗〞百物湯〞就謝天謝地了,於是〞喝湯〞這種被迫的習慣漸漸叫開了來,至今還這樣叫是老一輩不讓後輩忘記那場災難,要勤儉節約。可恨的是有人選擇無視甚至變本加厲,可悲的是有人把河南人的善良當成理所當然的付出選擇性的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