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必定大涨,你怎么看?

凡大先生


持相反观点,疫情过后人们思维会回归理性,神马都是浮云,生命最重要。自由最重要,开心最重要。不会再不要命的涌向大城市,特别是城市小区的管理部门,社区和物业管理公司,不办正事,强行收费,刁难欺负小区住户。他们潜在的影响了人们在此环境长期居住的想法,慢慢会选择离开。


蓝色海洋44027


这次疫情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农村真好,过年回家后就一直没有出去,我家在山上,村里已经没有几乎人家了,我二姐一家人在新疆,孩子今年回家在我家过的年纪,呆到初五的时候孩子实在呆不下去了,觉得山上太冷清很无聊,就去我大姐家了,我大姐在县城是楼房,孩子下去住了三天给我打电话非要上来叫我开车去接他,我接到山里以后他开心的不得了,说在楼房里憋坏了,天天哪里也去不了,还是在山上好,出去可以走很远没有人管还安全,口罩也不用戴,我也是第一次觉得山上真好,疫情对山上的人来说一点影响都没有,天天山上转转,坐到老槐树下面眺望一下城市的灯火阑珊,悠哉悠哉!


小金哥


我与你的观点恰恰相反,对于新冠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的房价的变动,我的看法是持平甚至有所下降,至于说大涨基本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收入减少

虽然除湖北外,这次疫情对于其余各省而言,似乎只是停工一个月而已,但是这一个月的影响是深远的,单单就以2019年的GDP而言,这个月就使得我国亏损了8.33万亿的GDP,这个GDP背后涉及到多少企业,多少个人,而截至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尚未复工,部分复工的企业,产能也未全部启用;其次受疫情的影响,未来几个月,旅游、餐饮、酒店、交通、娱乐等等行业依旧会受到冲击,所以这次疫情对于很多人而言,收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收入减少,买房的心思就会适当的下降。


疫情的影响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两个道理:(1)是你需要工作,而非工作需要你;(2)存款是你用于抵抗风险的依靠。在以往或许很多人认为存款无用,属于傻子行为,因为受通胀影响存款会贬值,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会让不少人明白,当意外来临时,能支撑你抵抗的恰恰是你的存款。所以这次疫情过后,或多或少会改变部分人的观念。原本想清空两个家庭,六个口袋(爸妈、岳父岳母、夫妻)购房的,甚至是举债凑首付款的,肯定会清醒一些,不敢在如此激进,所以购房人群相对会较往年减少,特别是在上半年,即使国家宣布疫情结束,短时间内,大部分人仍然不会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总结

一线城市的核心吸引力在那,无论是就业单位、医疗、教育、卫生等等,它的吸引力都摆在那,所以在各类城市里,一线城市的房价是最坚挺的,要说大幅度下降不可能,按照今年的情况,要大幅增长更加不现实,最大的可能就是维持在稳定的趋势下,略有下调,但幅度不会太大。


鲤行者


房价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

本次疫情过后,一线城市城市房价如何走,关键得看金融政策是否有松动,金融政策包括首付比例、限购政策、房贷利率等,特别是限购政策、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不是决定因素。

一线城市需求充足、购买力强

我国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除了广州稍微低一点,其他三个城市其实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但是这几个城市还有大量的人没有住房,这些人口需要住房,住房需求是充足的。

一线城市的资金吸附能力是很强的,大量的企业入驻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很高的,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排名前列,从购买力看一线城市的购买力强。

一线城市现在房价处于稳定阶段,是因为现在的金融政策,首付比例高和限购,一旦金融政策放开,一线城市的房价还是有可能出现快速的上涨,一线城市的金融政策会放开吗?2019年房租不炒的政策还言犹在耳,不太可能取消限购和降低首付,所以我认为2020年不太可能会放开金融政策,一线城市房价在疫情过后,不太可能出现暴涨。

综上所述,房价短期看金融政策,一线城市我认为在疫情过后的限购和首付比例不太可能会调整,所以房价还是以平稳为主。


互金圈


疫情过后,房价不会出现大涨,相反是要下跌的:第一,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必定会抛售手中房产,房子价格会打折促销的。这已是板上钉钉。

第二,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要恢复生产,很多民众要找工作,大家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去买房。在没有人买房的情况下,房价怎么涨?

第三,有钱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实体经济,会把囤积的房产抛向市场,市场上二手房价格大跌,一线城市房价还会怎么大涨?

第四,现在一线城市房价受到调控大涨不可能,下跌也并不容易。更何况,房地产处于饱和状态,有房的家庭好几套,没房的家庭一套也没有,购房需求大不如前几年了。


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大涨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中国经济至少要到下半年恢复正常,物价也是如此,我们这里很多人希望房价一直涨下去,但是天下没有天天大涨商品,疫后没有敢投机炒房了,房价迟早要回归合理区间。


不执著财经


1. 这次疫情对部分人伤害是很大的,通过这次疫情,很多人觉得人员较少环境好的城市生活会更安逸。

2.人们会通过这次疫情,觉得只有健康才是人最宝贵,健康投资会大于地产投资。

3.这次疫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彻底消散,人们避免聚集这对地产销售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总之个人认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回落是必然趋势。


楼上老张


说实话,我并不太认可这种观点,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保值性现在看来不错,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感觉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带来的弊端太严重了,未来城市的发展策略很可能会做调整,这有可能会压低大城市的房价。

记得在20多年前的时候,欧美城市中心有很多高楼大厦,我们都以为里面住的人应该很富裕,但是导游说城市里住的都是贫民,有钱人买车后都到郊外别墅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会蜗居在城市中心的高楼里,这会不会是我们大城市未来的方向呢?

当然,现在我们还不好说,毕竟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过程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复制人家的模式,但是我觉得疫情过后,我们有可能会对超大规模城市发展策略进行反思,把城市规模做大,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变小,人口密度过于集中,这种发展模式好不好呢?

住在大城市的人应该有感触,大城市房价高,通勤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交通拥堵,疾病传播速度快,夏天在城市看海,放假在路上看车,这些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为什么城市功能不能进行疏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发展思路,我们总是想把城市的功能集中化,这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集中全市优势发展城市经济,但是现在看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已经度过了自行车时代,现在个人交通工具发达,私家车普及率提高了很多,公共交通工具也非常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范围可以变得更大,原来集中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而瓶颈主要就在于土地的供应和对耕地的保护。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城市的功能很可能就会被疏散,其实雄安新区的建设就是一种新思路,如果雄安开发得到很好落实,而且效果明显的话,估计很多一线城市会仿效,这样看来大城市的房价就不可能进一步上涨了。

当然,这只是基于这次疫情,对大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至于未来的城市发展策略如何选择,现在谁也不好说,但是我觉得大城市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发展思路了,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不宜再进一步上涨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纯属主观想象,欢迎大家讨论。


互金直通车


一线城市房产还在执行限购等政策,大涨应该是不会的。现在来说,大城市房产市场已经经过了几年的调整,可能2020年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的。

新冠疫情对于房产的影响

现在来说,从短期来说,疫情对于房产市场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从长期来说,房产市场仍然是处于白银时代,今后十几年可能还是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现在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好多地方基本上没有事都不出门了,因此,这几个月可能也没有多少人去买房子的,房产市场应该是比较惨淡的。

虽然这几个月对于房产市场影响较大,但是可能疫情结束以后,大家买房的热情也会逐步释放出来的,因此,整体上来看,疫情对于2020年的房产市场可能影响也不会太大。

如果从长期来看,疫情影响会更小一些,未来十几年房产市场可能仍然会保持缓慢上涨的态势。

一线城市可能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2020年,可能会出现缓上涨的格局。现在来说,四大一线城市已经经过了三四年的房价调整期,价格调整已经是比较充分了。

而且从需求方面来说,有些一线城市人口也有所增长,而且现在也积累了不少的刚需人群在等了几年只有,也准备入市购房。因此,如果一线城市购房人数增加,那么一线城市可能是会出现缓慢上涨的态势的。

比如最近深圳新房平均价格从2019年6月开始,就出现了缓慢上行的态势。这个可能也意味着深圳2020年房价有可能会出现缓慢上涨的格局。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2020年一线城市房产价格可能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

结论

从整体上来说,一线城市在限购的政策调控之下,大涨应该是不会的。但是大城市房产价格已经调整几年了,可能2020年会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格局的。


睿思天下


疫情后经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在下行,我们身处三线城市,现在的房价在疫情后会不会有所下降?现在怎样选房子在未来才有更好的升值空间?

其实房价一直都是我们普通打工一族关心的问题。就如江门来说,2004年时的房价还是一千多,有些还是一千元以下。

记得在2004年时去看房,江门比较好的楼盘带小区管理的才1999元一平,16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20年,同一个楼盘已经涨到1.2万~1.3万一平,涨幅在6倍左右。

再来看看我们工薪阶层的工资,2004年时大约是1500元,到了今天2020年,工资大约是4000~6000元左右,工资的涨幅是3倍左右,很多朋友还是拿着三千元多一点的工资。

很多朋友都说,工资的增长追不上房价,特别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房价的压力特别大。

二十多岁的年纪,可能父母给个首付,利用银行贷款的杠杆买了首套房子,一般来说是作为婚房。

而在这次疫情过后,江门的房价会不会出现下降?

今天跟大家普及一个买房的底层原理,我们掌握了底层的原理,就像打开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让我们能更好判断到底什么时机买房,买什么地段的房更有升值空间。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我们人生的资产配置很多样,有我们固定的工资收入,股票,基金,债券,房产等等。

而在我们所有的资产中,最有分量的资产就是我们的房产。

这不单是在中国或者全球其他国家,这个答案都是一样。


北京古诗词爱好者Vlog


有人说: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必定大涨,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在经济领域应该称为黑天鹅事件,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可能短期会有所影响,中长期来说,它还是按照自己的周期逻辑发展的。接下来我来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房地产投资的未来展望,房住不炒是未来的政策主基调。自从2018年,房住不炒的顶层设计出来以后,先知先觉的一些投资基金开始不再把房地产投资当成唯一的投资渠道。我们也看到房子的环比涨幅越来越趋向理性。虽然还不至于马上出现拐点。但我觉得房地产保值的功能是还在,增值的功能是值得商榷了。最最起码家庭的资产结构不应该只有房地产,还应该分配一些出去,投资其他金融资产。

其次、房地产行业有自身的发展周期,大概率已经进入下半场。从国外的房地产发展的规律来看,二十年房地产周期几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特别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在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中的一线城市房价,接近甚至超越,也让我觉得有一些谨慎的原因之一。我觉得宁愿相信客观规律,而不太相信未来还能继续一骑绝尘。最最起码,对于资本来说,应该已经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了。

最后、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也会对房地产的投机资金有很大的吸引力,对行业的分化是难免的。2020年2月14日,大洋彼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创始股东之一芒格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道:中国的水可以,有些聪明人已经蹚进去了;时候到了,更多人会进场;中国的好公司比美国的好公司便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潜力已经开始被国际资本关注。未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大量涌入,投资机会将会非常明显。一面是吸引力在大大增强,一面是面临房地产周期。跷跷板的效应,也会造成房地产行业的分化。釜底抽薪的节奏。

总之、我们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去客观评价黑天鹅事件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