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祕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關注我,我們用不一樣的角度看世界

目前有關於終南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從地域文化學和對當代中國產生的文化貢獻來看,終南文化是我們不能不探索的一個問題,對終南文化的研究是需要從史、論、人物、專題、資料各方面協同共同展開的,而在浩如煙海的資料裡,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關於終南文化的定位問題,終南文化從何而來,又包括什麼?

一 終南一詞的來歷

現代地理學所指的終南山 ,是西安南面40公里處的那座高2600米的山峰和周圍100公里左右連綿的山巒,但是3000年前所說的終南山,和現在所指的終南山地理範圍完全不同,那時的“終南山包括”河南省的三門峽南岸,向西沿著渭河,直到源頭的甘肅省內所有山脈,而更為遙遠的神話傳說中的過去,終南山的範圍甚至包括崑崙山並一直向南到印度。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古老的地理學認為,大陸上的眾多山脈歸根溯源都是屬於崑崙山。因此,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秦嶺被稱為崑崙

  • 而如今我們所說的“終南”一詞和秦人,和秦部落分不開關係

因西周末年甘肅隴東地區的秦部落作戰有功,周天子獎勵其功勞,於是將關中之地賞賜給了秦人,而其中終南山就包括在其中,秦人在面對終南山脈時,大嘆此山的雄偉,陡峭,感到有此山的存在,秦人的南邊疆土註定無法延伸了,而終南又矗立在秦國都城之南,因秦人秦部落的強大,所以崑崙又被稱作終南山,或者終南山。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戰國中的《尚書·禹貢》中明確記載了“終南”之名:“荊、岐既旅,終南、物,至於鳥鼠。”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國風·秦風》裡也有一篇關於終南山的記載,《終南》:“終南何有?”

  • 終南一詞歷朝歷代的記載

左傳》稱終南山“九州之險”

《史記》載秦嶺是“天下之阻”

宋朝《長安縣誌》載:“終南橫亙關中南面,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終南。

單純從字面意思來分析,“終”代表結束,而南代表方位,這兩個字也可以看出秦人給終南山起名時的無奈。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險峻的終南山


二 百川匯流的文化為終南山誕生了“隱士傳統”和“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的稱號,無數歷史上著名人物為終南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終南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百川匯流的文化

終南山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都較為宜人,作為我國南北的分水嶺,終南山同時擁有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優點,而終南山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決定了終南山一年四季豐富的水資源,水源的充沛又滋養了終南山的植被,滋養了大量的野生果蔬,這些都為隱居和修道者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障和適宜的修養環境。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終南山主峰北去幾十裡,即是長安了,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前後13個王朝都曾在此設都城,作為歷朝歷代隱士匯聚之地,又緊鄰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長安,獨特的地理位置將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緊密連接在一起,遊牧民族的遊耕文明與中原的農耕文明、周的禮治與秦的法治、東西漢的王霸道、 更是天生就和儒釋道法墨這些中華傳統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佛教的“四大皆空”、與世無爭,道家“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法家明刑尚法、信賞必罰,墨家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這些思想都是在終南得到互相融合,互相補充。

  • “終南隱士”的傳說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幾乎每朝每代都有人在終南山留下過隱居的故事,據傳說封神演義的現實原型“姜子牙”,進入朝堂前就是在終南山中隱居,居終南之地,謀劃天下,一個無鉤之釣,釣出了武王伐紂,姜子牙封侯拜相的故事,秦末漢初“商山四皓”,張良,隋唐五代藥王孫思邈、八仙之一呂洞賓、全真道掌教王重陽及其弟子張本實,清朝康熙時期的關中名士李雪木都曾在終南山隱居過。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

傳說老子在終南將道德經傳給尹喜後,尹喜在終南山修建了老子講道的樓觀,而歷朝歷代幾乎都對終南山的樓觀加以修繕並祭祀,史記上面記載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在終南山修繕樓觀,並加以祭祀,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和佛教的對抗中,道教得到一定發展,並系統化的開創了樓觀道派,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淵因政治宣傳的需要,自稱是老子李耳(聃)的後代,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尊道教為“國教”,道教就此達到歷史上的巔峰,併為世人所稱頌。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 總結 幾千年終南山,正是因為良好的地理環境,政治上的宣傳,還有一大批名人雅士的垂範,使得關於隱居和修道者的故事一直流傳,從姜子牙開始的隱居潮流至隋末靜靄率領徒眾建七十二茅棚隱居,終南山修道隱居習俗達到歷史巔峰後仍舊繼續蔓延著,而周邊居住的山民對隱居者都報以寬容甚至崇敬的態度,經常有當地居民為山上的隱者提供一些食物或者其他資源。

三 終南山的文化也因隱居修道者添上了嶄新的顏色

唐代詩人祖詠寫終南山的雪“終南望餘雪,積雪浮雲端”,孟郊寫終南山的“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李白關於終南山的詩篇“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還有陶淵明的終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王維詩中的終南山


四 走到今日,終南山文化依然影響著中國

終南山文化的歷史脈絡沿著三皇五帝,走過春秋戰國,穿過唐宋元明,踏入近代,依然保持著相當大的影響力,據說在科技日益發達的現在,終南山也號稱有5000現代隱士,離開繁華的都市,他們過著和幾千年前一樣的生活,與終南山群山清風為鄰。

正應了那句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

面對現實的隱士,我們無法評價,但隱士追求“柔淡遠”的精神境界,對今日浮躁的社會很有意義,在日漸繁華的社會如何保持自我本色,他們給了我們極好的參考。

為何名人隱士扎堆終南山,探秘終南山的歷史脈絡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綬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 陳摶


五 結語

“終南”名詞的源頭是以秦人,秦部落的文化而誕生,但是“終南”的文化歷史要早於秦,終南文化是從上古綿延而下,因獨特的地理形勢將不同文化種類進行交融下誕生的,交融下的終南文化產生了獨特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政治結構,及至今日終南文化依舊兼容幷蓄現代文化不斷髮展著。從終南文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重新審視終南文化符合華夏諸多民族文化源頭的需要,對終南文化的解讀是符合我們對中國文明史甚至世界文明史不懈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尚書·禹貢》

《詩經·國風·秦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