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率1.5%的贷款是高利贷吗?

人贩子姐姐


月利率1.5%的贷款不是高利贷,即使不是高利贷,同比银行的贷款年利率依旧高了很多,希望你知晓。

首先来看看相关法律的关于高利贷的定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

(1)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年利率不超24%,人民法院支持的,也就是属于合法放贷。

(2)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年利率在24%~36%之间,人民法院不支持也不反对,也就是属于合法高利贷。

(3)借贷双方约定的贷款年利率超过36%,人民法院是不支持的,属于非法高利贷,等于违法犯法行为。

月利率1.5%的贷款到底算不算高利贷?

现在贷款利率有年利率,月利率,周利率,日利率,一个贷款利率在怎么绕圈子都是放贷人赚钱的,本身放贷就是吃利率差的。

而你月利率1.5%的话,你的实际年贷款利率为18%。按照你的实际贷款年利率计算,你贷款1万元,一年利息就是1800元,贷款10年一年利息1.8万,以此类推。

通过计算可知,月利率1.5%的贷款实际年利率为18%,贷款年利率没有超过24%,也就是你月利率1.5%的贷款是受法律保护的,是属于合法放贷,并非是属于高利贷。

月利率达到多少才算高利贷呢?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年利率在24%之内的不属于高利贷;而贷款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是属于高利贷,法律不打击,也不承认,需要借贷双方约定;但贷款年利率超过36%是属于非法高利贷,法律是打击这些非法高利贷的。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把年利率折算成月利率,这样就知道月利率达到多少就属于高利贷了。

当月利率在2%之内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属于高利贷。

当月利率在2%~3%的法律不保护不反对,但属于高利贷。

当月利率3%以上的贷款是属于非法高利贷,是受到法律打击的。

汇总分析

根据国家对于高利贷的分界线总结为:

借贷年利率超过24%的属于高利贷,低于24%不属于高利贷;

借贷月利率超过2%的属于高利贷,低于2%的不属于高利贷;

借贷周利率超过0.5%的属于高利贷,低于0.5%的不属于高利贷;

借贷日利率超过0.066%的属于高利贷,低于0.065%的不属于高利贷。

这些就是借贷年月周日的高利贷与不是高利贷的分界线定义。


老金财经


虽然不是高利贷,但也是高息贷款了!在银保监会和法院监管或者审理此类民间借贷时,也是如此归类。

月利率1.5%,那么年利率就是18%。我们知道超过36%,那是板上钉钉的高利贷。

但其实低于36%,利率也会划分几个档次,给大家介绍一下。

1.按照央行公布的2019年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那么在两倍之内,也就是12%之内属于正常贷款。为什么这么界定呢?因为如果是从正规金融机构放出的个人贷款,不论是个人抵押、担保、质押、保证性的贷款,还是个人纯信用性贷款,一般都不可能超过12%。这也是金融机构的监管的一个潜规则,如果超过,在银保监会抽查或者巡查时,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问题。

最近这两年,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同网贷机构或者贷款超市这些平台合作,发放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成功的将贷款利率突破到12%附近。其实这是监管不愿意去看到的,所以现在查验的非常紧。网贷平台收取的高利息,都是通过服务费等形式辗转收到,真正网贷用户同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基本上都在年化12之内。

2.超过年化12%到年化36%之间,都可称为高息贷款。但是在法律上又分为两种情况:

A.年化12%到24%之间,法律是全部支持,民间借贷诉讼中会得到完全胜利,而且也基本上不会受到道义的指责。

B.年化24%到年化36%之间,如果债权人收到了超过24%部分的利息,法律也不支持退还借款人,如果债权人还未收到,法律也不支持收取。俗话就是“债权人收了也白收,没收就收不到”,法院只支持最高24%的利息。但是基本上从道德领域会觉得债权人是在做一个类似高利贷的事情。

3.超过年化36%部分,那是法律也不支持,道德也会谴责。

目前,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法院现在开始审查债权人的资金来源问题。

如果资金来源不合法或者被法院认定为职业放贷人,法院会停止民事借贷的审理工作,转交给检察院或公安局进行债权人的后续处理。

1.曾经有过此案件,在民间借贷法庭上,债权人诉说自己资金是通过向银行质押借贷,拿出来后放款的,结果被法院和被告律师告到检察院,以非法转贷罪追究了债权人的刑事责任。那后续大家都可以想到,债务人顺利逃脱利息负担。

2.还有过职业放贷人案件,法院审查,认为债权人是职业放贷人,则借款合同无效,仅归还本金或者加适当一点点利息。

总结一下,随着后续网贷的清理,以及民间借贷的持续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会慢慢变成个人信贷的主力,届时利息会逐步降下来。估计最少能降低到15%之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有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匀枫财技大兜底


1.5%的贷款利率算不算高利贷?这个问题估计很多朋友都会有类似的疑问。因为目前很多小贷公司的收费标准一般都是1.5%的利率加1%左右的所谓服务费。

如果月利率只有1.5%,那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高利贷。

其实什么是高利贷,目前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谓高利贷就是利息比较高的贷款,但利率多高算是高的,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是利息达到多少水平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超过多少不受法律的保护,这是有法律规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化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化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经支付的超过年化利率36%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对这个法律规定,判定民间借贷利率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界限,一个是24%,一个是36%,超过36%的部分不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可以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高利贷。至于24%—36%期间的利率,这个法院不支持也不反对,出借人跟借款人可以自行协商。如果借款人不愿意支付这部分利息,那法院也不反对,但是如果借款人已经支付了这部分利息,又想重新把它拿回来,那法院同样也不支持。

除了书面上的利率,判定高利贷的标准还要把所有费用计算在内。

现在去贷款有不少收费项目,利息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而且有些贷款公司还会变换一些名目收费,比如服务费、手续费、材料费、审核费等等,贷款公司试图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增加其他收费项目来规避法律上的风险,但这种做法没有用。

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利率,又约定了服务费或者其他费用,那借款人可以利息服务费以及其他费用一并主张,所有费用加起来超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以支持。

比如你借款利率是1.5%的,服务费是1%,总的费用是2.5%,年化利率就达到了30%,这意味着超过的6%部分你可以拒绝偿还。

除此之外大家在计算利息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实际到手资金潜在的利息。

目前有一些网络贷款或者是民间贷款,在放贷的时候都会先把利息扣除,借款人实际拿到的钱少了很大一部分,但贷款公司仍然按照全部的本金计算利息,这中砍头息法院不支持。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案件的法律条文第27条规定,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比如你借款1万块钱,贷款利率是1.5%,服务费是0.5%,借款一年时间总共的费用是2400块钱,从表面看这个利率是合乎法律规定的,因为总的费用没有超过24%。

但有些贷款公司会把2400块钱预先扣留,实际给到你的钱只有7600块钱。那实际的利率就是2400/7600*100%=31.58%。这个已经超过法律保护界限7.58%,超过的这部分费用,大家可以拒绝偿还。

不过在实际办理贷款的时候,即便有很多贷款公司的利率超过24%,但很少有人会真正的去纠结这个利息,因为能接受24%以上利息的客户本身条件并不太好,能借到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大家真的去纠结超过24%的利息,甚至为了这点利息和贷款打官司,那以后贷款就很难了。


贷款教授


首先弄清楚什么是高利贷,根据最高法院对民间借贷的相关问题的规定,年利率36%以上是不受保护的,年利率24%以下法院是支持出借人的,在24%-36%之间的法院不支持任何一方,借款人要是支付了,那就支付了,无法追回。借款人要是没有支付,出借人不可主张索取。

那么月利率1.5%的贷款的年利率是多少呢?

1、一般以为是18%

这个很好理解,年利率等于月利率乘以12个月就得到了年利率,那么你的年利率是1.5%*12=18%,也就是说你的年利率是18%。

那么这个算法正不正确呢?不一定,如果是一年以后一次性还本付息,那么这个算法就是对的。如果是等额本息的方法就不对了,等额本金的方法也不对的。

2、等额本息的方法是32%

假设你的本金是12万,每个月的利息/手续费是1800元(=120000*1.5%),每个月还的本金是10000元(=120000/12),那么你的月还款金额就是11800元,如果这种还款方式,那么就叫做等额本息计算方法,你实际的利率是32%。

总结:如果你的还款方式是第一种,那么你的实际年利率是18%,这个利息是你需要还给出借方的,哪怕打官司,法院也是支持出借方的。如果你的还款方式是第二种,那么你的实际利率就是32%,这个利率还达不到最高的36%,不过在24%-32%之间的利息是可以不用还的。其实我们的还款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是计息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那就死已经还过的本金是不需要再计息的,比如一年到期后一次性还本付息,因为在12个月中,你的本金都在使用,那么直接就用利息总额除以本金就可以得到年利率。

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等额本息,因为前期你已经偿还了部分本金,那么你的利息实际上是在每月递减的,但是一些金融机构依然是在用全部的本金在计算利息,所以导致实际的利息会非常的高。至于那些砍头息什么的更是利息高了。

借款之前一定先算好实际的利息,然后做判断,你的情况是否能够承受这么高的利息再决定是否要借贷。

量入为出。


壹号股权


月利率1.5%不是高利贷,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么低于1.5%的平台就只有银行了,那些小贷信贷就不会存在了,你打上了高利贷的头衔,国家会不管吗?

换言之,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蚂蚁借呗网商贷来说,借呗利息平均日利率在万分之三至万分之6.5,很多基本都是万分之五左右,综合算下来月利率就是1.5%,你用的借呗的时候会觉得利息很高吗?转化成数目直观一些,也就是说你借一万元,每个月的利息是150元,这种能算高利贷吗?

就算是银行,平均月利率也是在0.7-1%左右,但你确定你符合银行的申请标准吗?如果想利息很低,银行很多抵押类贷款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是根据你资产的估值的6-8折左右评估额度,这种利息最低。

所以我不明白大家心目中的高利贷是什么样子的,按照国家法定年利率的话是不超过24%,民间借贷不超过36%,综合是在24%-36%之间,超过了则可以说是高利贷。

而且现在金融行情相当不景气,国家监管严,金融公司生存难度大,需要备案牌照等等,现目前垮掉的小贷公司和P2P公司已经超50%,而现在还在运营的公司也是举步维艰,随时都面临清退的可能,甚至小贷市场上很少有月利率1.5%的平台了。

所以你可以说月利率1.5%利息较高,但不至于被定义为高利贷。


今融易说


高利贷更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到底什么是高利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往往都是有两杆秤的,一杆法律的秤,一杆商人的秤。我问你,假如你的月利率3%,但是你每个月通过这笔钱可以带来5%的价值,这算高利贷吗?

法律的高利贷标准

最高院2015年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高利贷的标准有了一个界定。

①合法边界,年利率≤24%。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②自愿但不保护边界,年利率24%—36%。你可以不还这部分利息,但是如果已经偿还了的,也无权要求退还。

③无效边界,年利率>36%。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所以,从法律上来看,超过36%的贷款年利率就应该算是高利贷了。这不仅包括贷款利息,而且包括手续费、担保费等,应该以综合利率计算。

如果你说的1.5%月利率之外没有其它费用了,那么年化利率则为18%,属于合法范围内。

商人的标准

说到商人标准,自然是要以商人的角度去衡量贷款利率高低了。但是这个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否则就成了地下钱庄了。

商人考虑的是利润,所以自然要核算成本和收益。如果贷款能带给你超过利息的收益,而你又没有其它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那么对于商人来说,这就是划算的买卖。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如果月利率是1.5%,而这笔钱带给你的价值只有0.1%,那么当然算是高利贷了,这种情况下即便月利率只有1%,也堪称高利贷了。但是,即便月利率是2%,但如果这笔钱能创造4%甚至更高的价值,那么我认为也算不上高利贷。

总结

高利贷的界定,既可以是法律上的界定,也可以经商思维的界定,但前提条件都必须在合法范围内。


老萌有个存钱罐


律师大刘说法:月利率1.5%,折合年利率18%,不是高利贷。

判别是否高利贷要分两种情况!

一、如果你一分钱都没有还,法律规定年利率24%以内部分合法,24%以上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这是根据民间借贷案件司法解释24条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合法利益,我国法律规定年利率24%,这就是判断借款是否为高利贷的一条红线!

二、如果债务人将钱还给债权人,还款部分在年利率24%~36%之间受法律保护,而超过年利率36%部分,则要退回债务人。

年利率36%是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的情况下,法院根据意思自治原则,认为超过24%,但不到36%部分的还款,应当算合法还款。只有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法院才认定为高利贷,必须无条件返还债务人。

三、民间借贷月利率1.5%和银行分期利率类似。

我研究过几家银行分期利率,看似不高(月利率仅为0.36%),但因为是分期还款,折算下来年利率大约在17%左右。

所以看似低利率的银行分期还款,其实包含很高的利率。

打个比方,正常民间借贷,一般都是每年结算利息,或者本利一次还清。

银行则不同,每个月都让债务人还款,虽然年利率仅为8%,但债务人实际使用资金天数,仅有正常民间借贷的一半,所以利率也翻翻。

最后,如果月利率1.5%,即俗称的月息1.5分,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利息标准。


刘律师Lawyer


大家好!先说答案:在我们国家,月利率1.5%的贷款不是高利贷。

顾名思义,高利贷就是利率很高的贷款。那么,多高利率的贷款算高利贷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利率水平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在经济学家们的眼中,不存在所谓的“高利贷”,也不应该对利率进行人为限制。

但是,由于高利贷往往极易引起暴力催收、威胁、绑架、伤害等刑事犯罪,所以很多国家的法律都对高利放贷行为进行限制。

1、2015年9月1日至今,我国法律明确:年利率36%以上的贷款属于高利贷。

最高法2015年发布的司法解释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年利率超过36%是不合法的。从2015年9月1日开始,贷款年利率超过36%就成了我国高利贷的界定标准。月利率1.5%的贷款,换算成年利率为18%,远低于36%,所以说不算是高利贷。

那么,在此之前呢?

2、1991年7月2日-2015年9月1日,我国高利贷的界定标准是:等于或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最高法1991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作了这个规定。

比如说,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启动的1995年年初,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的贷款基准利率是10.98%,四倍的话,就是43.92%,比现在的36%还要高不少。

3、高利贷认定标准的提高,与利率市场化紧密相关。

2013年,我国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如此一来,“等于或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这个高利贷的认定标准就不再合适了。

所以,2015年最高法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将我国高利贷的界定标准调整为:“贷款年利率超过36%。”

以上,就是我国高利贷界定标准的演变过程,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对高利贷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欢迎关注《小钱说金融》,获取更多金融常识。


小钱说金融


回答这个问题要首先弄清楚这几个定义:月利率1.5%是什么利率水平;高利贷的利率范畴是多少;月利率1.5%贷款资金的还款方式是什么?

月利率1.5%的贷款是多少?

这个我在之前朋友们的问答中做过详细介绍,主要就是说明“一分利”、“一厘利”的具体概念。借钱的时候,知道利息是10%,还要知道10%是年息还是月息,需要搞清楚。

“一分”是百分之十,“一厘”是百分之一的意思。

很多贷款会说自己是一分钱的利息,其实一分钱的利息主要表示贷款计算利息的方式,单纯的一个一分利息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在一分利息加上一定的期限,比如年息一分、月息一分、日息一分,其表达的意思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年息一分的话,如果借款一万元,年终就需要还借款额的百分之十的利息,也就是一千元;

月利率1.5%,折合成年息就是1.5%*12=18%。

法律界定的高利贷的利率门槛是多少?


上面这张图大家一看就懂,超过36%的利率区间属于法律不保护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利贷。转换成月息就是3%,民间常说的月息三分利。从这个利率区间看,月息1.5%属于正常的司法保护区。

不同的资金使用及还款方式,造成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额是完全不同的。

熟悉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和按月还息或者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方式相比,等额本息还款的实际利率比名义标榜利率高出将近一倍。

主要是因为在你借款初期就已经将贷款利息算出并均摊到每个月偿还,但实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借款金额不断减少,利息却是全额计算的。

如果是按照1.5%的月息,按照等额本息方式还款计算的话,那么实际上这笔贷款的利率肯定是超出司法保护区的。


财经札记


根据月利率需要计算年化利率,而年化利率与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有关。

高利贷的界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院仅支持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无效。因此,可以理解为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即为高利贷。

等额本息还款

如果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年化利率是一致的,都是1.5%*12=18%。从这个角度讲,月息1.5%的贷款是合法合规的。

等本等息还款

等本等息,即每期还款本金相同、利息相同的还款方式。根据这种还款方式计算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差距较大,并且随着期限不同也有所差异。根据IRR计算的不同贷款期限下等本等息还款方式的实际利率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月息1.5%的贷款,采取等本等息还款方式,实际月息在2.5%左右,实际年化利率在31%左右。不过这也未超过人民法院规定的年利率36%的标准,所以不属于高利贷范畴。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一些网贷平台往往会采取砍头息或砍脖息的方式先期回笼现金流,导致贷款的实际利率远高于其名义利率,甚至超过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利率上限沦为高利贷。所以在贷款尤其是网贷时,一定要注意各种收费名目的费用,慎重考虑贷款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