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而胡雪岩又有多恨李鸿章,才会说下胡李不通婚?

无根树花正孤


胡雪岩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就是红顶商人,为了成为红顶商人,他付出了许多努力,并以此改变命运,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最后的失败也与此息息相关。

胡雪岩出身寒门,童年一直和牛羊为伴,直到13岁,父亲离世,他不得不给自己谋条生路,先后到多个商行、钱庄当学徒。因为他踏实肯干、头脑灵活,便被阜康钱庄的于掌柜收作正式学徒,在学徒期间,胡雪岩一直兢兢业业、虚心学习,这些都被于掌柜看在眼里,因为于掌柜没有孩子,所以在于掌柜弥留之际,他将自己价值5000两的阜康钱庄交给了胡雪岩,而胡雪岩的人生也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后来胡雪岩结识了想要进京谋职的王有龄,胡雪岩觉得此人有抱负、有野心、有能力,说不定将来他能够在官场上得意,而他又能够在商场上帮助自己,所以胡雪岩挪用了500两银子给他周转,不料胡雪岩却因此事被逐出钱庄,胡雪岩只能重新开始了。

幸运的是,胡雪岩以牺牲职业前景为代价押的赌注中标了,王有龄进入官场便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魄力、手段,一路高升。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王有龄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胡雪岩发展自己的事业,包括商行、钱庄、丝行等等行业,而胡雪岩也从中得到了暴利,发展得可谓是顺风顺水。

不过后来王有龄不幸战死沙场,胡雪岩也就失去了依靠,那段时间里,胡雪岩的事业陷入低迷,只能中规中矩地进行着。

再后来曾国藩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胡雪岩和左宗棠第一次见面就相谈甚欢,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志趣相投奠定了今后的合作基础,左宗棠成为了胡雪岩的新靠山,胡雪岩替左宗棠出面办事,在左宗棠的力主下,胡雪岩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阜康钱庄大获其利,胡雪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成为清朝的红顶商人。

李鸿章杀胡雪岩,实则是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两人在内政上经常意见不一致,而且两人也经常发生利益争端。

关于国家安全问题,李鸿章和左宗棠意见相左

李鸿章主张海防,即主张东北和东南地区的海务,左宗棠主张海务和塞防并重,而塞防是重中之重。

后来慈禧太后听从左宗棠的政见,派遣左宗棠前往新疆,收复伊犁。而左宗棠一行人前往新疆收复失地,需要粮饷、军费,这时身为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可是要发挥作用了,胡雪岩用海关做担保,借外债1870万两,给左宗棠西行扫除了障碍,解决了后顾之忧。

几年后,左宗棠成功收复了伊犁,功成名就后更是成为了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地位显著提高,可以随时在军机处走动,当时这份荣誉可是不容小觑的,李鸿章也是羡慕嫉妒不已,这份宠爱更是让人分外眼红。

在歼击太平军的过程中,左宗棠认为李鸿章“越境抢功”

在歼灭太平军的后期,左宗棠身为浙江巡抚,在浙江扫除太平军的势力,不料,李鸿章一个江苏巡抚,跨境到浙江清除太平天国势力,尤其是战争的后期,几乎是评功劳、看收成的时候了,没想到李鸿章到浙江来“撬墙角”,这让左宗棠很是生气。

中法战争的爆发更是使得左宗棠和李鸿章关系变得紧张

当时左宗棠是中法战争的主帅,清军在镇南关打败法军,左宗棠认为此时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法军,但是李鸿章认为此时应该向法国求和,来达到少赔偿的目的,而朝廷选择议和,这让左宗棠很是生气,他认为李鸿章误国坏事,让泱泱大国不战而败,从此对李鸿章更是剑拔弩张。

所以说李鸿章和左宗棠的矛盾其实早已根深蒂固。

李鸿章杀胡雪岩主要是为了遏制左宗棠的发展,也是李鸿章实施“倒左先倒胡”政策的根源

李鸿章杀掉胡雪岩,其实和左宗棠大有联系。李鸿章说:“倒左先倒胡”,意思是想要扳倒左宗棠,那就得先扳倒胡雪岩。这主要是因为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袋子”,而左宗棠和李鸿章又是水火不容的政敌,所以李鸿章的矛头也指向了胡雪岩。

左宗棠有胡雪岩这个“钱袋子”,李鸿章也有自己的“钱袋子”,那个人就是盛宣怀,导致胡雪岩死亡,盛宣怀也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当年胡雪岩打算以一己之力垄断生丝市场,所以他花费高价收购生丝,形成垄断,当买办阶层和大商户的需求旺盛之际,他再高价卖出,赚取高额差价。

不料那一年意大利生丝丰收再加上中法战争的爆发,胡雪岩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外商和买办联合抵制,导致胡雪岩不得不低价出售,这让胡雪岩遭受沉重的打击。与此同时,他的商场敌人盛宣怀得到内幕消息,说是胡雪岩资金周转不灵。于是盛宣怀放出消息,因为生丝生意的亏损,胡雪岩已经资不抵债,储户闻风都去钱庄取钱,造成阜康钱庄出现挤兑的局面,胡雪岩不得不变卖家产,满足储户提现。

但是此时已是大局已定,胡雪岩已经无力回天,在左宗棠去世后,胡雪岩也失去了活下去的依靠,最终郁郁而终。

所以,胡雪岩不过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政斗的牺牲品,胡雪岩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可以说是李鸿章毁了他一辈子的基业,痛恨李鸿章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才会说“胡李不通婚”,以此规诫后世子孙。


史论纵横


1885年11月,贫恨交加的胡雪岩已经病入膏肓,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他将家人召到病榻前,立下了3道遗嘱:“一是后人不要经商;二是后人不得从政;三是胡李不通婚。”

胡雪岩之所以如此痛悔地说下这些话,自然和李鸿章有着莫大的干系。那么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过节呢?

(胡雪岩剧照)

这事得从胡雪岩经商之路开始说起。

胡雪岩出身贫穷,年少失父,不得不早早出外谋生。他手脚勤快,做事踏实。虽然吃了不少苦,但运气不算差,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胡雪岩19岁的时候到阜康钱庄做学徒,掌柜见他是个好小伙,想到自己膝下无子,无人送终,于是视他为亲子,让他承继了钱庄。

胡雪岩虽然有个钱庄经营,但由于实力不丰,生意颇为惨淡。很快,胡雪岩就遇到了一个能让他掘金的人。

这个人就是浙江巡抚王有龄。

王有龄是官家子弟,年少时,家中便替他捐了一个“候补盐大使”的官缺。不过由于家道败落,没钱疏通关系,因此他一直就候补下去了。

胡雪岩和王有龄结识后,为了帮助王有龄实现效力国家的抱负,将钱庄里本就紧张的银子挪了500两给他,让他去官场运作。

靠着胡雪岩这500两银子,王有龄终于出仕为官。由于他干练廉明,在地方上干出了政绩,所以他很快就累迁为浙江巡抚,成为一方大员。

王有龄知恩图报,对胡雪岩的钱庄大力支持。

随着王有龄的官越做越大,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到太平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的钱庄不仅遍地开花,药店、茶叶、布匹等他也无不涉猎。军粮漕运等,也都由他来经手买办。胡雪岩也因此在江浙商圈里,名声很大。

然而,随着太平军锐不可当的攻势,尽管胡雪岩投桃报李,不断从上海、宁波购入军火,帮助王有龄抗击太平军。但是由于孤军无援,眼见杭州城破,王有龄绝望之下,以身殉城而死。

(左宗棠剧照)

随后,在曾国藩的引荐下,湘军将领左宗棠被委任为浙江巡抚,并负责督办军务。

为了获得左宗棠的信任,胡雪岩筹集了大批粮草,主动找上门劳军。

胡雪岩的慷慨,给左宗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左宗棠也正需要得到地方有影响力的人士的支持,有影响又多金的胡雪岩,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一来二去,二人便引为莫逆之交。收复杭州后,左宗棠给胡雪岩派了个总管的职务,让他负责一些战后重建等工作。同时,还将来往的军饷、钱粮都存在他的钱庄上。

胡雪岩虽然失去了王有龄,但左宗棠却让他的生意不仅没有丝毫受损,反而大获其利。

对于左宗棠的好意,胡雪岩也报之以琼浆。在与外国人经商往来的过程中,他处处留意,招募外国军事专家,为胡雪岩训练了一支武器装备先进的常捷军。

靠着这支常捷军,左宗棠在攻打太平军的时候,屡战屡胜,很快就收复了杭州附近的失地,因此朝廷对他赏赐不断。

胡雪岩在左宗棠的支持下,很快,他的商业帝国不仅垄断了江浙一带的生意,还依靠湘军势力,把商铺钱庄开出了江浙一带。也正是这段时间,让他快速积累了2千多万资金,成为清末首富。

胡雪岩并非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除了支持左宗棠的工作外,还在地方上做慈善事业,比如设粥厂、义垫、善堂等,缓解无以为继的老百姓的困苦。这样一来,左宗棠管理的江浙一带,虽然受战乱影响,损失很大,但百姓闹事者却很少。

胡雪岩也因屡有善举,百姓对他非常感恩,他的信誉也得到了商人们的认可,生意愈发红火。

左宗棠很感激胡雪岩为他做的一切,特意为他向慈禧表功。慈禧听闻后,对胡雪岩赞不绝口,为了树立榜样,让更多的商人学习胡雪岩。慈禧特意授予他江西侯补道的官职,同时还赏了他一件黄马褂。

这样一来,胡雪岩的身份便成了官商。这层身份,让他做起生意来,更是得力不少。

(李鸿章剧照)

左宗棠在当时有个对手,那就是李鸿章。

其实,左宗棠和李鸿章最早都是曾国藩的幕僚,后来都得到曾国藩举荐提拔,成为朝廷命官。

左宗棠建立了楚军,而李鸿章则建立了淮军。

左宗棠在收复江浙在即时,李鸿章却带着淮军跑来摘桃子,顺便还掳掠了一把钱财。气得左宗棠向朝廷上疏,称李鸿章“越境劫掠”。由此二人开始交恶,在工作中更是明争暗斗。

沙俄侵占新疆时,李鸿章坚持应以海防为主,但左宗棠却坚持收复新疆。最后,朝廷虽然同意让左宗棠领兵收复新疆,但是却出现了军费不足的问题。眼见西征一事只能停顿下来,胡雪岩却主动请缨筹集军费。

由于多年和洋人贸易,胡雪岩在洋人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因此他借到了1870万两银子的军费,解了左宗棠的燃眉之急。

胡雪岩的给力,还不仅于此,他在左宗棠率军西征后,又不断从药堂调了大量“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贵重药品,以防止清军在遥遥路途中的瘟疫和水土不服等症状,从而保证了左宗棠军队的势力。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立刻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不光获封二等恪靖侯,还被提拔为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

胡雪岩也因助军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另赐黄马褂和二品红色顶戴。

这下,胡雪岩真正成了红顶商人,他的商业也达到了巅峰时期,财富积累也以滚雪球的形式迅速增长,清末首富非他莫属。

左宗棠的春风得意,让李鸿章醋意大增。

(慈禧剧照)

原来,李鸿章是进士出身,自恃才高过人,但是他却一直没能入职军机处。现在举人出身的左宗棠居然成了军机大臣,这让他好生气恼。于是四下编排左宗棠好大喜功,挥霍军费等,同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以此嘲笑他是清朝第一个以举人身份入职军机处的官员。

本就因为塞防和海防争得不可开交的两个人,这下更是水火难容。老谋深算的李鸿章认定,打压左宗棠先要拿掉他的钱袋子,也就是胡雪岩。

1882年,胡雪岩为了从洋人手中夺回生丝的定价权,用2000万在上海开办蚕丝厂,并高价从蚕农手中收购生丝数百万担,以致洋人无丝可收。就在他即将打赢这场贸易战时,中法战争爆发,欧洲意大利的生丝也宣告丰收,生丝价格直线下跌,胡雪岩高价收购的生丝瞬间贬值。

见此情形,李鸿章大喜,他利用权力迫使胡雪岩的蚕丝厂不能开工,迫使胡雪岩只能贱卖生丝,这一举动让胡雪岩凭空就亏去了1千多万。

这让元气大伤的胡雪岩,陷入到资金周转不灵的被动局面。

随后,李鸿章查得一笔80万的银行贷款到了还款期。由于这笔钱是以胡雪岩个人名义向外国银行担保,所以清廷每次都将款项在还款期前拨给胡雪岩,再由胡雪岩还上贷款。

李鸿章想法让经管此事的官员将这笔钱扣留了20天。由于资金迟迟不到账,外国银行又一再催促,胡雪岩只得贱卖了部分实业,才好不容易补上这笔贷款。

待胡雪岩补上贷款后,李鸿章又差人四处散布胡雪岩破产的消息,闹得那些存户,纷纷到钱庄去取钱。无奈之下,胡雪岩只得将剩余田庄地产等都贱卖。应对这纷至沓来的挤兑潮,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随后,李鸿章向朝廷举报朝雪岩,不光在找国外银行贷款时吃回扣,还贪污挪用国家粮饷。

慈禧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抄胡雪岩的家,还责令左宗棠负责向胡雪岩催缴欠款。

不久后,左宗棠病逝于福州。而贫病交加、负债累累的胡雪岩,身败名裂,成了众矢之的。这番打击,让胡雪岩郁愤交加,病倒在床。想到他经营商业帝国的这一段经历,他不由得心惊胆寒。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惨痛的教训,于是立下那样的遗嘱。

(参考史料:《胡雪岩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答:先更正一下,“李鸿章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是非常不严谨的说法。

第一,清朝首富不是胡雪岩,而是和珅——结合合种正史、野史材料进行统计,和珅坐拥近20亿两白银,折合成人民币为2000亿!试问,这样的资产,谁能与之相匹敌?

第二,胡雪岩是因为惨遭革职查抄家产,郁郁病终于家中的,没有被李鸿章砍头杀害。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胡雪岩也的确算得上是死于李鸿章之手,要不,他也不会在临终前立下“胡李不通婚”的遗嘱。

那么,问题来了,李鸿章为什么要整死、害死胡雪岩呢?

这件事,要说复杂也复杂,要说简单也简单。

可以用八个字来描述: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这里说的神仙,指的是左宗棠和李鸿章;小鬼指的自然是胡雪岩了。

左宗棠和李鸿章为什么要打架呢?

说起来,这两人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以追溯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年代。

传说,某次左宗棠去拜会李鸿章,李鸿章在后堂与小老婆缠绵,迟迟不出。

左宗棠不免来气,等李鸿章出来了,语带讥讽地说了六个字:与如夫人洗脚。

说李鸿章是在里面给小老婆洗脚。

李鸿章嘴欠,张口来了句:赐同进士出身。

李鸿章自己是进士出身,很瞧不起只有举人出身的左宗棠。

而左宗棠向以“当世诸葛亮”自诩,把自己只有举人出身视为终生大辱,沸反盈天的“樊燮案”也因此而起,他听了李鸿章的话,面色大变,拂袖而去。

不过,以上故事只是传说,不一定是真事。

但攻陷天京前夕两人闹出的矛盾,可是货真价实的史实。

当时,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围着天京攻了好几年了,天京还是迟迟不下。

老佛爷慈禧心中焦虑,就支使游弋于苏、常一带的淮军前往支援。

老佛爷慈禧是军事上的外行,看不清形势;但李鸿章是内行,他知道天京的陷落指日可待,不忍心过去分掉曾家兄弟的功劳,他写信给曾国荃说自己“不敢近禁脔而窥卧榻”,而向慈禧托称浙江匪患严重,带着淮军跑浙江去了。

浙江是闽浙总督左宗棠管辖的地方,李鸿章这一来,不但抢了左宗棠的大功,还抢掠到了一大堆财富。

左宗棠气得七窍生烟,写报告上告朝廷,斥骂告李鸿章“越境掠功”。

这是左、李交恶的公开化。

平定了太平天国后,两人一同受命去剿灭捻军。李鸿章负责东捻军,左宗棠负责西捻军。

西捻军打的是游击战术,其由西往东,突袭保定,逼近北京,清廷震动。

负责东面战场的李鸿章救援不力,被拔了双眼花翎、褫夺了黄马褂等。

李鸿章吐了一口老血,写信给弟弟说:“左公放贼出山,殃及鄙人!”

这还不算,在剿捻收官阶段,李鸿章奏报朝廷,说捻军统帅张宗禹已被自己迫得跳河自尽。左宗棠却上报说张宗禹还没死,他正在抓紧追剿。

李鸿章又吐了一口老血,写信给曾国藩,说左宗棠是“阿瞒本色,于此毕露”。

1874年,清廷高层内部爆发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左、李二人在关于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分配有限战略资源问题上又大吵一架。

李鸿章的意见是:“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而左宗棠的意见是:“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最终的结果,是左宗棠成功了。并且,左宗棠在西北边疆上建战功归还,春风得意,获封侯爵、东阁大学士,可入军机处。

李鸿章恶狠狠地给左宗棠取了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意思是说一个举人,竟然能入阁当军机大臣,真是破天荒了。

1885年,中法战争,左宗棠主战;李鸿章主和,后来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

左宗棠一点情面也不留,大骂李鸿章“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李鸿章忍无可忍,让手下的将领们告左宗棠小跟班们的状,整得湘军名将王德榜、台湾兵备道刘璈都丢了官,胡雪岩被抄了家。

咦,胡雪岩是个商人,他是什么时候和左宗棠捆绑到一起的呢?

胡雪岩出身贫穷,年少丧父,他能华丽变身为晚清首富,一方面是他为人圆滑、仗义,另一方面是他得遇贵人。

少年胡雪岩在阜康钱庄做学徒时,得到了掌柜的赏识,被收养为养子;又因掌柜膝下无子,所以胡雪岩在他死后承继了钱庄。

胡雪岩遇上的第二个贵人是浙江巡抚王有龄。

王有龄是官家子弟,家中替他捐了一个“候补盐大使”的官缺,但因没钱走关系,一直没能补缺。

胡雪岩继承了钱庄,不差钱,慷慨地斥资给王有龄去官场运作。

很快,王有龄出仕为官,并且官运亨通,做到了浙江巡抚,成了地方大员。

王有龄懂得感恩,给胡雪岩的钱庄提供了很多帮助。

官商勾结,局面很快打开,其中内幕,你懂的。

到后来,胡雪岩不光开钱庄,还开药店、贩卖茶叶、贩卖布匹,甚至包揽军粮漕运等等,生意做得很大。

太平军攻打杭州,王有龄被杀后,湘军将领左宗棠成了新的浙江巡抚。

胡雪岩不管三七二十一,狠命抱住左宗棠的大腿,给左宗棠筹集钱粮,主动劳军。

这样,胡雪岩就成了左宗棠的人了。

平定了太平天国后,左宗棠向慈禧为胡雪岩请功,胡雪岩非常荣地得授江西侯补道的官职,还领到了一件黄马褂。

左宗棠出兵西北,胡雪岩不但替左宗棠筹集足军费,还从自己的药堂调了大量“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贵重药品相赠,保证了左宗棠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左宗棠建功归来,他本人被提拔为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而胡雪岩也因助军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另赐黄马褂和二品红色顶戴。

1885年,李鸿章从自己的幕僚盛宣怀那儿了解到胡雪岩就是左宗棠的钱袋子,就决定对胡雪岩下手,以断左宗棠臂膀。他向朝廷举报朝,说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

慈禧大怒,下令抄胡雪岩的家,责令左宗棠负责向胡雪岩催缴欠款。

李鸿章这一着非常狠。

就在这一年,左宗棠和胡雪岩双双病倒去世。


覃仕勇说史


用“杀死”不好听,也不严谨,还是用“逼死”比较好!!!

胡雪岩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富商,一度坐到“红顶商人”的地步,当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有多富?一句话概括---富可敌国!!



那李鸿章又是谁呢?稍有历史基础的人都知道,那可是晚清的实权人物,他唯一的一次低谷就是甲午战争之后被推出来当了“替罪羊”,然后让他周游列国去了。

一个是商人,一个是权臣,他们俩是怎么起的冲突呢?这一切都得从左宗棠坚持的“疆防”和李鸿章推崇的“海防”说起

左宗棠作为一个传统将领,在他心里,国家的疆土是不容有失的,哪怕一寸也不行;而李鸿章呢?作为北洋水师的创建人,自然更侧重于他的“海防”。原本可以相安无事,可是在收复新疆问题上,李鸿章和左宗棠起了分歧。李鸿章和后期康有为的思想差不多,认为那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收回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收回之后还要去管理,同样又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怎么说都不划算,而且,当时李鸿章正和慈禧要银子扩充“海防”呢,要是朝廷同意左宗棠的建议,那银子就泡汤了。可是,左宗棠坚持那是领土一部分,丢掉的话,丢的是大清的脸。



双方相持不下,最后慈禧拍板----收复新疆!!!

左宗棠和李鸿章同朝为官,却不是同一战线。你想,一个力战派和一个力和派能看顺眼吗?但是表面上还是要圆的过去。可是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两人的矛盾开始公开化。你左宗棠不是想收复新疆吗?我让你断兵缺粮,看你怎么收?于是,不少龌龊伎俩都随之出现。

刚开始,确实给左宗棠带来了不少麻烦,但是左宗棠这么多年的官也不是白当的,也有自己的党羽,而且,当时他还有一个要好的朋友,那就是第一富商----胡雪岩。

胡雪岩能一路坐到“红顶商人”的位置,其实,也和左宗棠的提拔密不可分,朝廷和地方的很多采购,在左宗棠的操作下都由胡雪岩负责,这也是他能够迅速积累财富的重要原因



左宗棠对得起胡雪岩,胡雪岩也不含糊,在左宗棠出征过程中,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甚至还私下和洋人买了武器送给左宗棠。在胡雪岩的支持下,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班师回朝、荣耀无限。这就更激怒了李鸿章,他决定除去左宗棠的这个左膀右臂

于是,他命令负责掌控电报业的盛宣怀监视胡雪岩的一举一动。由于知己知彼,胡雪岩每次或买或卖都要落后盛宣怀一拍,久而久之,资金周转不过来了,而朝廷一笔本应到付的“救急钱”却在李鸿章的授意下,迟迟不给。不得已,只好从自家钱庄拿钱出来维持。



得知这个消息后,盛宣怀迅速散布消息说胡雪岩要破产,那些储户都开始去要钱,可是,哪有那么多钱啊!结果,破产了,再加上李鸿章的一番操作-----抄家。就这样,这个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就此没落,没多久就急火攻心、一病不起,直至去世!!!

这就是李鸿章逼死胡雪岩的经过,胡雪岩成了权利争斗的牺牲品,悲哀,却又无奈!!也是对后人的警示----千万别拿北洋大臣不当干部!!!

置于胡李两家不通婚一事,只是后人为了烘托两人的冲突而凭空捏造的,毕竟,胡雪岩再厉害,也无非是个商人,他不是皇帝,胡姓一族不可能会都听他的


回眸满清


李鸿章其实并不是将胡雪岩给杀死的,而是将胡雪岩给气死的,胡雪岩在死之前还特地的留下了一个遗言,就是胡家人不可以和李姓的通婚,这是将全天下姓李的人都一巴掌给拍死。

胡雪岩为什么这么恨李鸿章呢?

胡雪岩作为清朝的首富,辛辛苦苦积累了万贯的家财,可是被李鸿章使了一点坏就让他的万贯家财化为乌有,这给谁谁能不气呢?具体来说之所以对胡雪岩下手也是因为胡雪岩上了左宗棠的这趟列车,而李鸿章本来就与左宗棠之间存在矛盾,当时左宗棠主张的是收复新疆,为李鸿章所主张的就是放弃新疆的领土,将钱财都拿去发展海军。

李鸿章之所以想要将这笔钱拿去发展海军,就是他想让这笔钱流入自己的口袋之中,可是通过左宗棠的据理力争,最终慈禧也是支持了左宗棠,所以李鸿章也是怀恨在心的。可是当时左宗棠打仗花了太多的钱,这就是他的小弟胡雪岩在背后的大力的支持,他给左宗棠资金的支持,给他世界上最好的武器。如果左宗棠打输了可能李鸿章心里会舒服一点,可是偏偏左宗棠却打赢了,这李鸿章可就恨得牙痒痒。

但是李鸿章又如何动的了一个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呢?所以李鸿章久盯紧了胡雪岩,只要他发现胡雪岩的一点的小错误,就立马的拉跨他,在胡雪岩和外国人对赌生丝的时候,资金了短缺导致没钱,李鸿章到处的挤兑胡雪岩,最后清政府彻查胡雪岩的资产,胡雪岩彻底从一个商界的大佬成为了一介平民,后来胡雪岩在悲愤中去世。


司徒历史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李鸿章并没有杀死胡雪岩,更多说是他逼死了胡雪岩,这个主要是因为李鸿章所代表的传统势力背后还有更大的黑手,可以说他的商业帝国的灭亡是必然的,我们知道古代有这样一种等级就是“士农工商”可以说商人地位并不高,为什么胡雪岩可以获得大红大紫,并成为“红顶商人”主要就是他在朝中有人,胡雪岩的人生是传奇的,主要是因为他在朝中有一定势力。

这个人就是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我们知道李鸿章、左宗棠、俩人所代表的是海防派以及陆防派,可以说他们在国策上是对立的,政治上是对手,并且多次在朝廷中发生激烈争执,可以说两人是对手。

我们知道左宗棠这人脾气十分硬气,不服输,认定的事情一做到底,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时候他和李鸿章的争执,必须要慈禧太后亲自出马才可以解决。

我们知道一代名臣左宗棠曾经收复新疆,而对其收复新疆产生重要帮助的是胡雪岩,胡雪岩的帮助要左宗棠无后顾之忧然后顺利平定新疆之乱,可以说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袋子。

可以说胡雪岩是左宗棠绝对心腹,左宗棠的数次功绩离不开胡雪岩的亲历相助,如果李鸿章可以拿下胡雪岩,必然会对左宗棠的势力有很大的打击,拿到胡雪岩要左宗棠失去资金来源,这样左宗棠想跟自己争斗是比较困难的。

李鸿章决定对胡雪岩动手这一策略后,李鸿章就开始扶持盛怀宣,然后借机对胡雪岩进行打击。

我们知道胡雪岩所代表的商业力量也是十分庞大的,他的成功离不开工商势力的支持,这些官员虽然有不少是支持胡雪岩的,李鸿章知道这些人也是最好拉拢的,因此李鸿章拉拢了这部人后,这个时候虽然情况发生了变化,胡雪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在加上此前的成功,导致胡雪岩并没有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有很好的防御,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随着左宗棠的的失势,导致原本顺风顺水的胡雪岩资金出现了困难,随时刚开始胡雪岩开始还可以支撑一下,但是随着大量官员开始挤兑,在加上李鸿章对内部的瓦解,盛怀宣的配合下,导致胡雪岩内忧外患,很快资不抵债贱卖资产,并且资金链逐步崩塌,最终宣告破产。

李鸿章这个时候依然对胡雪岩不放手,最终指示亲信举报胡雪岩“贪污挪用国家粮饷”最终要慈禧太后下令抄家胡雪岩,并要他最大的靠山左宗棠对胡雪岩抄家,最终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彻底身败名裂并且宣告胡雪岩在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性。胡雪岩是左宗棠和李鸿章派系斗争最大牺牲品,可以说他的一生离不开左宗棠的支持,左宗棠要他的起家成为一个官商,最后也因为官商的身份失去了自己的一切。

1885年冬月,胡雪岩郁郁而终并在死之前说了胡李不准通婚,可以说他太恨李鸿章,才会说下这句话,要自己的后人知道自己惨痛的教训,因此在回说下这句话。


莫地方


嗯,我来说一说,我们祖上是东三省的,对清朝那些事儿不感兴趣,我爷爷的时候已经被日本鬼子统治了,我爷爷说我们家吃的是日本的饭,我爷爷是闯关东的,清朝统治的河北省都饿死几百万人了,日本鬼子让你干活,干完活再要你命,清朝是直接活活饿死你,我爷爷说能活下来的,那都是命运好的,现在演那清朝那些事儿都是胡编乱造的,清朝要是好的话,为什么还出现闯关东呢?清朝就是少数民族,鞭子长见识短。用单田芳老师说的话,本套评书下次分解吧!


用户8135749100370


瞎说,李鸿章是当朝一哥,胡雪岩只不过是个商人,在大的方向上不存在冲突。老李整天有忙不完的军国大事哪有功夫去都一个他眼里的瘪三?左大帅收新疆,小胡出力不少但也没少挣。说小胡是民族英雄云云,纯属扯淡,他没高尚到那个程度。至于左大帅和李中堂的政治分歧,只是个人对国家的理解不同,没有对错。哪个不是为了国家好?左大帅在西北的民族政策至今还有影响,李中堂的东南互保避免庚子拳乱的全国蔓延。小胡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罢了,至于胡李不通婚,更是无稽之谈。老李家是多大个家族?小胡的后人在哪?不是一个数量级啊。


稻香村31197278


李鸿章是安徽人,胡雪岩我没记错的话好象也是安徽人,胡雪岩的失败一是大量收购蚕丝,二是他依附左宗棠,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政治上的宿敌,李鸿章的策略是倒左必先倒胡,再加上左宗棠喜欢吹牛,老是在朝庭上吹我怎么怎么收复新疆的,弄得满朝文武大臣包括慈禧太后对左宗棠很感冒!再加上左宗棠年事己高,慈禧太后当然要重用李鸿章,胡雪岩如果能看清形势,也不至于落得破产倒闭,一定程度上胡雪岩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丁虎蓝领


李鸿章并没有杀死胡雪岩,不过胡雪岩的死也和李鸿章脱不了关系,胡雪岩可以说是被李鸿章给逼死的。

所以,胡雪岩确实有理由恨李鸿章。

正如胡雪岩亦商亦官的身份一样,他的死,也是既离不开商,也离不开官。

他原本只是一个放牛娃,一个跑腿的学徒,为什么却能崛起成为晚清首富,成为晚清商界人人羡慕的红顶商人?

因为他看透了商场的游戏规则,商离不开官,一旦离开了官,商便寸步难行;官同样也离不开商,一旦离开了商,不仅没有了钱,也很难做出耀眼的政绩;只有官商勾结,才能创造出共赢的局面。

胡雪岩从商场渗透到官场的第一步是资助王有龄,王有龄拿着胡雪岩资助的钱在官场上打点关系,这才得以顺利往上爬。

王有龄爬上去了之后,又反过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拉了胡雪岩一把。

胡雪岩前期之所以能够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显然离不开王有龄在背后支持他,王有龄之后,胡雪岩攀上的第二个对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官便是人人皆知左宗棠。

他得左宗棠支持而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红顶商人,可也正因为他背靠着左宗棠,这才导致了他后来的凄凉结局。

左宗棠作为官场中人,又是狂生一个,虽说仕途上一路高升,可说到底他在官场上也是有对手的。

左宗棠在官场上的对手原本是曾国藩,两人唱双簧给慈禧看,后来曾国藩死了,他又和李鸿章卯上了。

如果左宗棠和曾国藩是处于默契而唱双簧的话,那么他和李鸿章则是真的政见不合,所以左、李二人之间的争斗和冲突真实并且激烈,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清政府对内对外的不少决策,如对日本出兵台湾、阿古柏侵略新疆和法国侵略越南等问题的判断和决策。

左宗棠想要出兵驱逐阿古柏以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对此便一直横加阻挠,一下说收复了遍地黄沙的新疆没用,只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一下又说朝廷拿不出钱来支持你左宗棠出兵。

许多人认为这是左、李二人关于陆防、海防之争,实际上并非如此,左宗棠一直认为海陆兼顾,李鸿章则认为战略重心在东南沿海,所以为了海防而弃陆防。

后来中法战争之时,李鸿章在清军取胜之际向法国求和,更是气得左宗棠痛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总之,左、李之争不仅陷入了僵局,更陷入了不死不休的死局。

胡雪岩是左宗棠的“合作伙伴”,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筹钱筹饷,正是因为有了胡雪岩这个“经济顾问”,左宗棠的军事行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李鸿章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一事横加阻挠,在军饷上刁难左宗棠的时候,也是胡雪岩出面去找洋商借钱筹款,才让左宗棠成功地收复了新疆。

虽然说胡雪岩在借钱的过程中也吃了回扣,也狠狠地捞了一笔,但是不管怎么说,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后来,左宗棠眼见李鸿章对中法战争持消极态度的时候,知道李氏肯定又想跪地求和了,所以伸手介入了中法战争,向清廷自请督师南下。

李鸿章为了防止左宗棠破坏自己的求和计划,自然只能率先出手破坏左宗棠的抗法战略,胡雪岩也因此成为了这次左、李之争的牺牲品。

左宗棠想要抗法,总得花钱吧?只要打垮了胡雪岩,那便等于是断了左宗棠的财源,没了钱,他也就没办法继续打了。

所以,中法战争成了李鸿章出手对付胡雪岩的一个导火索。

胡雪岩之所以会被李鸿章逼到死胡同里,除了中法战争之外,还在于他自己当时太过贪心,因为他企图垄断生丝市场,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了晚清经济秩序的商战。

左宗棠在商场的合作伙伴或者说代理人是胡雪岩,那么李鸿章在商场的合作伙伴或者代理人便是晚清另一个红顶商人盛宣怀。

所以,李鸿章之所以会出手对付胡雪岩,既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在政治上打压左宗棠,也是为了经济利益。

倘若盛宣怀能够取代胡雪岩在商界的地位的话,李鸿章能够捞到的钱自然更多。

胡雪岩因为企图垄断生丝市场,让盛宣怀找到了对付他的突破口,要知道一旦让胡雪岩垄断了生丝市场,损害的可不仅是盛宣怀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生丝市场上的所有商人的利益,包括洋商。

盛宣怀由此拉拢中外生丝市场的商人对胡雪岩展开围攻,李鸿章则隐藏在背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支持盛宣怀。

胡雪岩破产的标志是阜康钱庄的关门倒闭,阜康钱庄的倒闭则源起于挤兑潮。

胡雪岩之所以会陷入挤兑潮,实际上便是官府引发并且推动的,官府为什么要整胡雪岩?自然是因为李鸿章。

挤兑潮在官府的推动下来势汹汹、愈演愈烈,最终将胡雪岩打回了原形,让他一夜之间从富甲天下变成了一无所有。

破产之后的胡雪岩仍然背负着巨额债务,他用了几十年时间打造的商业帝国垮了,他自己的身体也垮了。

胡雪岩是一个人精,他当然知道商战背后所隐藏着的那只手,倘若没有李鸿章出手,盛宣怀没那么容易打垮他,打不打得过也未可知呢!

所以,胡雪岩当然有理由恨李鸿章。

也是因为心里对李鸿章的这份恨意,才让胡雪岩在临终前留下了这么一个遗言——胡、李不得通婚。

因为恨李鸿章,所以连带着恨上了所有姓李的人。

这是无奈,也是悲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