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寒潮来袭,气温陡降,当大家都呆在家中,不出门就是对防疫工作最大的支持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却走出家门,戴上口罩,在街头巷尾忙碌,在风里雨里穿行,从早到晚步履匆匆,虽然不在与疫魔争夺生命的最前沿,但却在守护居民健康的基层一线。他们就是我们通川区基层一线的战 “疫”人。今天,我们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工作日常,将他们平凡却又不可或缺的工作,浓缩在战疫的24小时里。

2月14日晚,一场寒流在通川各地弥散开来。凌晨时分,通川的金石龙滩等地飘起了雪花。树木缀满银花,房屋建筑闪着银辉,雪中的金石是另一番美丽景象。一大早,雪停了,来不及欣赏雪景,新一天的疫情防控的工作开始了。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金石雪景

“慢点走,小心地滑,一把年纪了摔一跤小心站不起来。”金石镇一位村医在家人的嘱咐声中,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帽子口罩,走上了田间小路,去给居家隔离的村民们检测身体。路很滑,他的脚步却很坚定。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金石镇一位村医去给居家隔离的村民们检测身体

天寒地冻,复兴两路口村的民兵巡逻服务队的民兵,扛着大米,给山上的老百姓送去生活物资。衣裳单薄,步履坚定,一身迷彩在漫天雪花中格外帅气。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民兵为山上的老百姓送去生活物资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东岳高速出口筛查登记点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警察、民兵烧碳取暖 通宵坚守岗位

三人、两轮、一旗、一喇叭。双龙镇尚寺村村干部在村上开展劝导和宣传工作,简陋的设备在他们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效力。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双龙镇尚寺村村干部在村上开展劝导和宣传工作

“背后是养育我们的山和水,背后是我们可爱的父老乡亲,坚决把病毒挡在之外。”三个好汉一个帮,罗江镇党员先锋突击队队员敦实的身影让父老乡亲放心。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罗江镇党员先锋突击队队员

江陵(青凤)高速出口发热筛查点通宵执勤人员说:“我们不怕通宵值班,不怕半夜的机车的喧哗,就怕风太大,把唯一可以挡雨的大伞吹翻吹垮。”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执勤人员在高速出口发热筛查点通宵执勤

早晨,清冽的小雨寒气逼人。社区志愿者的雨衣不仅帮他们遮风挡雨,也是他们简单的防护服。他们在路口的坚守也为小区居民穿上一层“防护衣”。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双报到党员到岗到位

“基层人手太少,连续上班已经21天了,感觉到很疲惫,但是任务在身我也不敢松懈,我一个人在通川,家人都在老家,累点都不怕,就怕深夜回到家一个人的孤单。”东城办事处的干部张述毅在采访中不愿流露更多的个人情感。

“这段时间,午饭不好解决,很多餐厅都关门了,经常只能吃方便面应付,这段时间几乎各种口味都吃了一遍,把几年的方便面都吃了。”二马路社区的干部徐中莲笑着对记者说道。

“我们社区很多老旧院落,没有电梯,最高的住在12楼,记得有一天加起来爬了100多层,晚上膝盖疼。”西城街道小北街社区的何文梅向给记者道出了工作中辛苦。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西城街道小北街社区的何文梅

“有的老人写不来字,有的老人上年纪听不清我表达的意思,需要我不断重复,教他怎么做。”一位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党员志愿者,正在教一位老大爷如何登记信息,他耐心的给老大爷讲解了6次,老大爷终于懂了他的意思。“能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小事也是在为阻击疫情做贡献。”

致敬!通川区这些风雪中战“疫”一线的身影

风里夜里,他们在!

雨里雪里,他们在!

没有豪言壮语

没有刀光剑影

有的只是无偿的奉献


让我们记住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身体会疲倦

也渴望家人的陪伴

此时此刻

好好宅在家里

就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大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