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做过秦国大良造,为什么后来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

一夜黄花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

(公孙衍剧照)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张仪剧照)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秦王剧照)

那么,公孙衍为何至死都要和秦国对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土地给秦王,同时又由于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说,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但这时候,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为了取代公孙衍的地位,于是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秦国的利益,同时把魏国保起来。秦王相信了张仪的话,拜张仪为客卿,驱逐了公孙衍。公孙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国。

当然了,除了这种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直坚持合纵,还有为了实现自己主张,与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谁能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公孙衍无论如何都要和张仪比一比。所以,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对抗。

只可惜当时东方六国人心不齐,公孙衍没能实现理想。如果当时六国齐心,可能战国后期的形势,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参考资料:《史记》《韩非子》《战国纵横家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公孙衍是比较悲催的,长期都被人们认为是个小角色,事迹不为人知,因为《史记》和《战国策》等史书都记载苏秦和张仪互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关系相熟,却相互攻击,是同时代的棋逢对手。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帛书,其中16章不见于任何史书,是失传已久的古佚书,根据其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还是个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张仪的对手应该是公孙衍。

仕秦攻魏

公孙衍的职业是纵横家,并且是主张合纵抗秦的纵横家,张仪则是主张连横亲秦的纵横家,而纵横家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博取政治权力,这就注定两人将激烈对立,然而在张仪入秦之前,公孙衍反而是秦国的顶级智囊。

公孙衍和张仪一样都是魏人,但纵横家一般都是没什么家国情怀,只信奉投机主义,哪国能够施展抱负,他们就去哪国,公孙衍和张仪都是如此。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阴晋位于河西,正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魏国,所以生长在这里的人对国家归属感不是很强烈,毕竟指不定哪天就换了。

公孙衍头脑里也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的生平,他第一次出现在史册是在秦惠文王杀商鞅之后,可以推测公孙衍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看到秦国国力大振,继而西行,意欲一展抱负。

秦惠文王继位后很快就诛杀了商鞅,公孙衍应该在之前几年就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所以被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进攻魏国。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反而是曾经强大的魏国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实力大为衰弱。年轻的秦惠文王志在夺回被魏国占据数十年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秦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攻占河西雕阴城,并有继续进兵的意图,魏国无奈求和,割让阴晋等地与秦国修好。

阴晋到手,秦国进入中原的通道开了一角,秦惠文王兴奋莫名,立即把"阴晋"这个带有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之后,公孙衍还曾进攻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占据整个河西之地,魏惠王便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合纵仕魏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拿人的手短,就建议秦惠文王与魏和好,先进攻西戎。

这个把柄很适时地被公孙衍的死敌张仪抓住了,这个时候张仪刚刚来到秦国,就向秦惠文王建议不能让魏国缓过这个四面受敌的危急时刻,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实属误国之举。

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则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在张仪的建议下,秦国接连打击魏国,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严重衰退,无力独抗秦国,公孙衍于是开创了合纵之法,寻求列国联盟合纵。

公孙衍首先找齐国合纵打赵国,结果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合纵首尝胜果。

合纵的出现也引起了秦国的注意,张仪为此制定了连横的策略,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最为主要的就是防止齐楚魏,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对秦国是巨大的威胁,绝对不能让他们走到一起。

张仪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公孙衍继位转向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五国相王”,五国互相承认对方称王。不料却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罢免了支持合纵的惠施,以张仪为相。

秦国虽然在名义上免去了张仪的相职,但这只是名义上,身为魏相的张仪替秦国谋划,使得秦军可以直指中原,直接威胁各国。

秦惠文王跃跃欲试,很快派军跟齐国一教高下,结果大败,魏国内部亲齐势力抬头,齐楚要求驱逐张仪,连横遭受挫折。

前319年,张仪被逐回秦国,公孙衍成为魏相,再次拉拢合纵联军。

前318年,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出兵攻打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

秦军随后追击,魏国损失很大,向秦国讲和,而没有讲和的赵国成了秦国的下一个目标,齐国也落井下石进攻赵国,赵国惨败,五国攻秦以失败告终。

不过公孙衍也不是一无所获,在战前他曾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

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秦惠文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

仕韩隐退

五国攻秦失败后,公孙衍不再受到信任,只得离开魏国,到韩国为相。

公孙衍在韩国又掀起合纵浪潮,此时魏相田文就是公孙衍推荐的,齐相田婴又是田文他老爹,合纵形势大好。

秦惠文王为此感到不安,发兵攻打韩国,韩国自然不是对手,其他盟国却也作壁上观,韩国惨败,公孙衍罢相,从此离开波澜壮阔的列国舞台。

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他的名气不如张仪和苏秦大,成就也不及张仪,但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平沙趣说历史


什么大良造?

什么是大良造?大良造,是大上造之良者。掌握军政大权,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后期秦惠文王改革官职,位列二十等军功爵制的第十六位。不过在此之前,大良造还是秦国最高的官职,公孙衍的前列就是带领秦国走向富强的商鞅。

公孙衍的生平?

公孙衍活动的时期,秦国在秦惠文王嬴驷的统治之下。他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曾经在魏国当过官,任犀首之官,所以当时人都称呼他叫“犀首”,秦国当时的相国张仪就称呼公孙衍“犀首”以尊敬、亦是挖苦。

公孙衍作为当时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诸国合纵,与张仪曾是官僚同事,但更多的是敌国对手。

河西之殇

公孙衍是魏国人,在游仕秦国的时候,正逢秦国朝堂变化,商鞅被赐死,公孙衍凭借其才能得到秦惠文王嬴驷的信任,被接任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日益强大。魏国与齐国的马陵之战,让魏国失去了庞涓、失去了精兵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所割让的阴晋,位于两国交界之处,正好是公孙衍的家乡。

河西是秦魏两国之间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原是当时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先攻占河西,才能进一步走向中原。之后,公孙衍再次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实际上占据了河西之地,魏国也将河西割让给秦国以求和。

离开秦国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到底是魏国人,于心不忍。就向秦慧文提出,趁秦魏和好之机,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这个时候,刚好张仪来到秦国,对就是那个一张嘴能怼天怼地怼死你的张仪。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魏国有霸主的根基,缓过劲来秦国就很难对付了。

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做客卿,公孙衍则自然而然的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后来到魏国做了将军。

张仪曾对公孙衍说:你虽为秦臣,却是魏骨。

合纵抗秦

公孙衍到魏国后,魏国已经国力衰微,但以秦国为第一敌人,抗衡崛起中的秦国。公孙衍主导“五国相王”,成为东方合纵运动的开始,但是遭到了秦国和其他诸侯国的破坏,导致失败。之后又说服五个国家联合攻秦,联军攻到函谷关,被秦国一战而溃,“五国伐秦”宣告失败。公孙衍后来到韩国任相,更是被秦国打的大败,公孙衍无力回天。

为何抗秦、反秦?

1. 他曾在秦国担任要职,知道秦国正在崛起,已经有取代魏国成为天下霸主的能力,所以在发芽阶段一定要尽力打压;

2. 秦国攻占河西之地,是公孙衍的故乡,抗秦是为了能够魏国能够收复故土,自己继续是魏人,保留一份魏人的骄傲;

3. 受张仪的排挤,公孙衍先在秦国的庙堂经营,却被后来的张仪取而代之,也是为了心中报仇张仪,展现自己能力更强;

4. 张仪和公孙衍分别是连横和合纵的首倡者,在天下大势中搅动风云决一胜负为了青史留名。


不务斋


战国时期与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如秦、汉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而更像是诸侯主的私人财产,诸侯国之内的所有卿大夫、士、平民百姓首先效忠的是诸侯主,而不是周天子,所有的诸侯国共同组建立一个松散制国家联盟,共同以周天子为名义上的共主。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

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年,后来由于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国待不下去时,又去了楚国效忠,吴起并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诸侯也只是因为在原来的诸侯国待不下去了,吴起辗转多个诸侯主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

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战略要地,是秦、魏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魏国强大时阴晋属于魏国,秦国强大时阴晋属于秦国,所以这个地方的人更回没有归属感。

公孙衍之所以来到秦国,是秦国对于外来人才的重视和重用,在一个唯出身论的贵族政治社会中,普通人或者下层社会的人,想要获得上升的通道,秦国是最好的机会,公孙衍凭借才能逐渐成为秦国的大良造,大良造这个官职在秦惠文王之前相当于相国,属于主管一国军政大权的高官,公孙衍能做到这个位置凭借的就是自身的才能,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公孙衍为秦国做出何等贡献才被封为大良造,但在以军功爵位制为主的秦国,公孙衍以一个外来人员做到大良造这样的高官,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能力与贡献绝对不低。

公孙衍成为大良造之后为秦国立下的重大功劳就是率领秦军夺取他的家乡阴晋,将阴晋之地并入秦国版图,并占据了整个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国大将吴起以5万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国50万军队,而在8年前,商鞅则率领秦国新军在河西诱捕魏国公子卬,大败魏军。

公孙衍在秦国居高位原本一帆风顺,直到另一个魏国人张仪的到来,公孙衍才彻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国的高位,也失去了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平台,张仪比公孙衍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宠信,公孙衍则被排斥。

关于公孙衍在秦国被排斥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公孙衍接受了魏国的重金受贿,向秦惠文王提出攻打西南的游牧民族,而张仪的观点是继续攻打魏国,不能让魏国缓过劲来,因为魏国是战国首霸,现在看来,已经很难说得清是公孙衍的观点正确还是张仪的观点正确,因为无法了解当时的秦国边境局势,而只正在于公孙衍和张仪谁说得更有道理而已。

从后来的情况看,公孙衍五国伐秦时,秦国西边的义渠趁机攻打秦国,大败秦军,差一点就灭亡秦国来看,公孙衍的观点并不是没有道理,而当时的魏国正处于魏武侯的统治之下,魏国经过数次齐魏之战和河西之战,国力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国君也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国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实力。

所以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而舍弃公孙衍的原因,在于张仪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而不是公孙衍提出了错误的战略计策,公孙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还是稍弱于张仪。

在秦国被排斥后,公孙衍失去一切,包括官职,地位,权力,财富,只能离开秦国,来到魏国,公孙衍在秦国的失势,如同当年吴起在魏国的失势一样,换了谁也知道应该离开,去寻找新的上升机会。

那为何从公孙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之后的时间里都在与秦国为敌,都在反秦、抗秦?难道公孙衍是为了报仇,报复秦国不用他?报复张仪诋毁他吗?

公孙衍与秦国为敌,是有报复秦国的心态,报复张仪的仇恨,但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

不要用道德水准去衡量当时的人物,尤其是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效忠自己的主公,从而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得政治地位与物质财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但并不能判定公孙衍就是报复心重的小人,要说道德,张仪比公孙衍更差,张仪以秦国相国身份数次出尔反尔戏弄楚怀王于股掌之间,欺骗对于张仪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张仪即使对秦国来说,也是褒贬不一。

公孙衍终身与秦国为敌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1、魏国对秦国的国策是敌对关系。

魏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地理上,必然维持与秦国敌对的关系,就算是魏国的前身晋国也是一样,是封堵秦国东进的主要国家,秦国一旦东进,魏国首当其中,魏国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堵住秦国东进的道路,两国就得维持敌对关系。

两国都是敌对关系,公孙衍能对秦国友善吗?再说了,公孙衍原本就效忠秦国,现在来到新效忠国家魏国还对老东家秦国维持友好的态度,那不是让魏王起疑心这是否秦国的反间计呢?

公孙衍在魏国为官,就必然要与秦国打交道,秦魏两国多战少和,如果魏国对秦国亲善,公孙衍就必须要与张仪和秦惠文王合作,公孙衍和张仪就像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被原公司开除了,还能与原公司合作吗?

所以于公于私公孙衍必须对秦国敌视,才能在新东家魏国更好地发展下去,以示自己效忠魏国的忠心。

2、公孙衍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抵抗秦国的人。

正因为公孙衍在秦国为官多年,所以对秦国非常了解,离开秦国效忠魏国后,公孙衍同样认识到秦国的强大,认为只有东方五国或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公孙衍也就成为合纵的代表人物之一。

合纵就是将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如果东方六国单独与秦国争霸,无一例外全部要失败,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抗秦,这是公孙衍一生的追求的理想,可是合纵的难度远远大于连横的难度,要把五六个有着不同利益诉求点的诸侯国联合起来,攻打一个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多么的艰难,而张仪的连横只需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挑拨离间就行了,相对来说,连横容易多了。

说白了,东方六国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都是各怀鬼胎的,真正的联合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共同联合出兵攻秦,恐怕谁也不会真正的卖力又卖命,如同公孙衍在公元前318年组织的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五国伐秦一样,谁也不卖力打仗,被秦国阻在函谷关不得前进,不过由于义渠部落在西边攻打秦国,才最终导致了秦国两线作战,而全面溃败,如果东方五国齐心的话,秦国基本上就要灭国了,这次秦国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免去灭亡的命运,这也是历史上对秦国最有威胁的一次合纵,就发生在公孙衍身上,可见公孙衍也是相当有能力的了。

正是因为公孙衍意识到东方六国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秦国这个正确的战略,所以公孙衍终身联合六国对抗秦国以实现正确政治抱负和理想,也就显得有可能,同时正是因为六国合纵攻秦才能产生巨大的震憾效应,让公孙衍个人的威望更崇高,事实上公孙衍不仅在魏国担任过相国,也在韩国担任过相国。

公孙衍所创的合纵比苏秦早了几十年,同时合纵抗秦也是战国时期唯一有效抵御秦国崛起的政治手段,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六国国君的失败,东方六国国君短浅的目光没有意识到这是抗秦唯一正确的方法,因而公孙衍终身在反秦和抗秦,很大意义上不是仇恨,而是一种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实现。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大清帝国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事实,以前一直认为,苏秦、张仪是属于同一时代。
事实上,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真正和张仪合纵连横较量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
公孙衍有不少的绰号,比如犀首,犀首实际上是一个官名,证明这个人确实有无与伦比的大才。
有关公孙衍的为官经历,是首先在秦国,然后才在魏国。
而在秦国之前,公孙衍几乎毫无名气,有关他如何进入秦国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公元前333年,任秦国大良造,并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攻占了河西之地,并迫使魏国割让阴晋。
打完河西之战以后,有关公孙衍离开秦国,有这么几个记载。
第一、魏惠王派人贿赂公孙衍,使得公孙衍离开秦国。
第二、张仪抹黑公孙衍,使得秦惠王不再信任公孙衍。
魏惠王贿赂公孙衍,目的是除了是公孙衍这个人外,还想要做的就是保全魏国,毕竟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损失过大,加上损失了河西之地,如果秦国继续攻打,魏国很有可能也挡不住。
公孙衍因此而游说秦惠王,放弃攻打魏国,去攻打其他国家。
不过由于张仪的出现,使得这个计划并未获得成功,张仪认为进攻魏国正是良机,也由此公孙衍没有得到信任,离开了秦国,回到了魏国。
其实从这个过程也能看出,张仪比公孙衍来秦国还要稍晚一些,史书上记载,秦惠王任用张仪是在公元前328年,比河西之战还稍晚四年。
张仪诬告公孙衍,是为了给自己上位提供机会,但是也公孙衍屁股上未必真干净。
张仪、公孙衍虽然两人同为魏国人,两人性格不一样。
张仪本身是为了功名利禄,尤其是在投身秦国前,曾往赵国、楚国,一直受不到重用,在当时各国都被贵族势力把持,只有秦国才有出路。
公孙衍不一样,他有很深的乡土情结,这一点和天下大多数人都一样,虽然他帮助秦国打仗,目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受到各国,尤其是魏国的重视。
况且,秦国虽然通过变法逐渐强大,但六国卑秦的思想并未完全消除,公孙衍也不例外,骨子里有可能也看不上秦国。
公孙衍不是不知道收受贿赂会见恶于秦国,但是他仍然这么做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响名气以后,离开秦国,这样一旦他到了魏国或者是别的国家,立刻就能受到重用。
毕竟即便是天才,也是需要进身的本钱的。

漫步史书


唐朝韩愈曾在上宰相书中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遍布全国,有志向的读书人如果在一国求仕不得志,就可以去其他国家,如可去齐、楚、燕、赵、韩、魏、秦等国再求仕,今天下一家,求仕一旦不能得成,就无所适从,只能老死山林了。的确战国时期对士子们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一国不遂志,就可去其他国家寻找可接收自己的国家。战国时期的公孙衍也是这样做的。

公孙衍(生卒年不详),名衍,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称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张仪同时,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人们通常认为,苏秦和张仪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相互攻击,为同时之人。《史记》和《战国策》都是这样记载的。但是,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有学者依据此书考证认为,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在秦国当宰相时。苏秦还是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战国初期,魏国经过魏文侯的精心治理,国力强盛,称霸各诸侯国。名将吴起到魏国为将后,精于治军,曾带领五万魏军大败秦军50万,占据了秦国通往中原的唯一之路,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不甘心就此失去交通重地,就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机会终于来了,秦国经过商秧变法后,综合国力大增,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秧,却依旧推行商秧新法。而魏国这时正是魏惠王时期,国家却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败。经过魏国与齐国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魏国精锐尽失,国势日弱。这时的秦惠文王,也是很英明的,他也很注重招徕人才,就从魏国招来了公孙衍,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公孙衍不但很有政治才能,也很有军事才能,他自然明白,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因此他多次率秦军攻打魏国,让魏国无力抵抗,最终魏国被逼无奈,只好割阴晋(在河西之地)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用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就在这时,张仪来到了秦国。他告诉秦惠文王说:“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王被说得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免去了公孙衍大良造之职,公孙衍再不受重用,又遭到排斥,就不得不离开了秦国,到了魏国。

气急败坏的公孙衍离开秦国,跑回魏国,魏惠王重用了他。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国与齐国,公孙衍主导“五国相王”,即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这也是东方合纵运动的开始,后在齐、楚、秦的打击和张仪连横之术的破坏下,五国相王以失败告终。“合纵”成了东方诸侯抵抗秦国的不二法宝。后来秦伐齐遭到失败,合纵再次被各诸侯国重视,在公孙衍的努力下,他身兼魏、韩等国宰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组建一支多国部队,共同出兵,讨伐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但是,公孙衍并不是一无所获。“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公孙衍仍旧导演了一出杰作,策反义渠部落。义渠是西方游牧民族政权,多年来始终与秦国为敌。在公孙衍积极组织合纵之际,义渠的国君恰好来到魏国。公孙衍求见义渠君,告诉他,秦国和东方各国交战时,就会奉上重礼讨好义渠;与各国和平时,就会掠夺义渠。他希望义渠国君警惕这一点,不要被秦国所蒙蔽。在函谷关战役时,秦国为减轻西方压力,就献上“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与义渠修好。义渠君很佩服公孙衍的判断,就突然在秦国背后发难,出兵进攻秦国。义渠王宣布独立,率军队袭击秦国。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狗急跳墙的秦惠文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由于本土遭到破坏,秦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六国的战争。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秦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因此,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以沉重的压力。

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从史籍记载来看,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率军与秦国作战失败后,再次回到了魏国。但魏国朝廷勾心斗角,公孙衍没有能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积怨,宰相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误以为是他杀的,就把他杀掉了。然而,作为一代风云人物,公孙衍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的。在战国中后期,正是因为他,东方各国对强秦才有了几次有较大影响的进攻,历史才变得更加波澜壮观。当时就有人曾说他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在他去世后,他所开创的合纵大业日益深入人心,精妙绝伦的外交大战仍在继续上演。


sunjin72976689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确,曾做过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在其后来一生却始终站在秦国的对立面。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很是耐人寻味。

公孙衍在秦惠文王继位初期,担任秦国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官职,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时代,是秦国掌握最高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

但很快,公孙衍遇上了一生最重要的对手张仪。张仪在遇见秦惠文王之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士子,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窘迫。张仪最穷困之时,被当作窃贼,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对于张仪来说,可以说是人生至暗时刻,但遇到秦惠文王,他的人生遇到重大转折点,也是他人生绽放光彩的开始。

自然,这也成为张仪与公孙衍交锋的开始。此时,为秦国打下河西之地,获得秦惠文王赏识的公孙衍,因魏国重金贿赂,打算放魏国一马,张仪的出现阻止了这一情况的发生,也终止了秦惠文王与公孙衍的蜜月期,从此,张仪成为秦国的座上宾,而公孙衍则与秦国渐行渐远,直至兵戎相见。

随后,公孙衍与张仪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斗,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则奉行连横,公孙衍促成联盟攻秦,张仪则见招拆招,破坏联盟。二人缠斗,张仪处于上风。

公孙衍与张仪都是战国时代的士子,虽有母邦,但他们都是以天下为怀,谁能够给予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们就为谁效力。秦国之所以从弱秦变为强秦,在于能够给予天下英才挥洒才华的空间。

公孙衍从为秦效命到反秦抗秦,是一个士子审时度势的正常抉择,是公孙衍个人理念与利益交织的产物,并不奇怪。


生说


在战国时期,有两个很著名的纵横家,那就是张仪和苏秦,据说两个人是师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而张仪主张连横,而苏秦主张合纵,两个人是对手。

但有人认为,张仪与苏秦的时代不对,张仪比苏秦早死二十多年,两个人不应该处于同一时代,所以与张仪对抗的并非是苏秦,而是比苏秦更早的公孙衍,只是大家对公孙衍比较不熟悉。

公孙衍是魏国人,魏国其实有很多人才,比如商鞅,张仪,范睢,但后来都因为魏国不重视,所以都跑到了秦国去了。

商鞅死后,公孙衍成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秦军攻打魏国,魏国将阴晋割给秦国,之后,公孙衍再一次率秦军攻打魏军,灭魏军八万,魏国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

魏王重金贿赂公孙衍,让公孙衍说服秦王不要再打魏国,而此时张仪来到秦国,跟秦王说这才是伐魏的好时机,秦王觉得有道理,就将公孙衍给排斥了,公孙衍不得不离开秦国,而来到魏国。

公孙衍说服齐国大将田朌,魏齐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大败。公孙衍合纵,而张仪连横,公孙衍让韩国,赵国、燕国,魏国,中山国,五个诸侯国互相承认称王,也就是著名的五国相王,以对抗秦国,但受到了齐国、楚国、秦国的反对,最终五国相王失败。

魏国任张仪为魏相,秦国借道魏国、韩国道,攻打齐国,但被齐国打败,魏国将张仪罢免,公孙衍被任命为魏相,公孙衍说服赵国、燕国、韩国、楚国,再加上魏国,一起攻打秦国,但是失败。

公孙衍在魏国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韩国,当上了韩相,公孙衍再次合纵,秦王攻打韩国,韩国大败。


历史简单说


第一眼看到"大良造"这个官名,是不是觉得很有点日本味?这就对了,第一批到日本的中国人徐福就是秦始皇的全权大使,只能说日本的官衔有大秦味。

不过大良造可不是管织造的,它是秦国最大的军事长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性质。

你也许不知道,在秦国当大官的公孙衍是魏国人。对此,你一定会迷惑不解,魏国人在秦国当大官,是不是有点太“魏奸”了?

其实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狭隘的祖国观念,哪里能重用我,哪里能实现我的抱负,展示我的才华,我就为谁效力。

一,公孙衍在秦国如鱼得水,向自己的祖国开火。

公孙衍在秦国得到重用,士为知己者死,公孙衍也不遗余力为秦王效力。

那时候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渐强盛,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后,总想找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秦王对来自魏国的公孙衍并不放心,就让他指挥攻打魏国以考验他的忠心。

公孙衍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秦王的用意。公孙衍就拿出了浑身本领,在公元前333年打败魏国。夺取了秦王梦想得到的魏国土地河西。

所以说公孙衍也不是一辈子都在反秦,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人家也是肝脑涂地为秦国服务的,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之所以改换门庭那是事出有因。

在秦国担任大良造之时,真的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私心,即使是秦国跟魏国作战,公孙衍也是态度坚定,气质鲜明,指挥秦军把魏国打得磕头求饶。

按照公孙衍的表现,又有才华、又忠心耿耿,在秦国一定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平步青云的。可为什么说他后来反秦了呢?

二、公孙衍心慈手软,对祖国网开一面。

公孙衍指挥秦军大胜魏国,魏国人惊恐万状,生怕秦国乘胜追击灭了魏国。魏国国君得知公孙衍在秦国深受重用,就托公孙衍的同窗去游说公孙衍,让其利用自己的影响对魏国手下留情。

公孙衍好歹也是魏国人,魏国的土地养育了自己,亲不亲故乡人,一向心狠手辣的公孙衍被老同学的一番话打动了。公孙衍心想先打谁都一样,就给魏国使者一个面子,反正迟早要灭掉魏国的,就做了个顺水人情。

三、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衍跳槽。

公孙衍看着老同学面子决心劝告秦王放魏国一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谁知道秦王狡诈的很,在公孙衍身边安插有耳目,公孙衍为魏国求情的事被秦王发现,秦王不再信任公孙衍,而公孙衍得知秦王暗中监视自己,也非常伤心。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公孙衍就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魏王见公孙衍为了自己丢了官职,而公孙衍又那么有才华,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重用他。

四、以秦为敌,联盟抗秦。

公孙衍回到祖国后,朝野一片欢呼,魏王自然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封公孙衍为将军。公孙衍出走秦国,秦王又重用了公孙衍的对头、主张连横的政治家张仪。公孙衍心里憋着一口气,决心一定要给秦国点颜色看看,顺便也杀一杀张仪的威风。

于是公孙衍冥思苦想,想到了一个妙招,秦国不是强大吗?我一个魏国打不过你,但我联合那些曾经被秦国欺负过的国家,或者那些害怕秦国吃掉自己的国家,大家联合起来握紧拳头跟秦国干;就不信打不过你。

公孙衍说干就干,到处访问,先去齐国、再去楚国,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晓以利害,让他们未雨绸缪组成联盟,一起对付秦国。按说当时的楚国和齐国都是战国七雄,国力还可以,如果三家联盟对抗衡秦国,秦国还真够呛。

可是谁曾想秦国那边早就得知了消息,立刻派张仪前去两国游说。张仪天生就是个游说家,就是耍嘴皮子出身,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齐国和楚国人说转轴了,公孙衍的结盟计划破产了。

齐国和楚国不但不跟魏国结盟对付秦国,反而跟秦国结盟调转枪口对准了魏。

五、五国联盟、功败垂成。

形势万分危急,公孙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遂发起"五国相王",也就是拉拢那些更小的诸侯赵国、韩国、燕国和中山国合起手来抗衡秦国。眼看这件事就要搞成了,但张仪怂恿秦国、齐国和楚国再次出来搅局,五国联盟又被搅黄了。

六、五国伐秦、无功而返。

公孙衍出师不利,魏王对公孙衍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时候张仪受秦王派遣打入魏国,魏国重用张仪,冷落了公孙衍。

后来,张仪吃里扒外被魏王察觉,魏国驱逐张仪重新启用公孙衍,公孙衍被任命为宰相。

公孙衍屡败屡战,又一次组成五国联盟攻打秦国,这五个国家是韩、赵、魏、燕、楚。

但这次联盟也不牢靠,大家并没有同仇敌忾,都在想着怎样保存自己的实力;因此来势汹汹的五国联盟其实是各怀鬼胎,不堪一击,到了函谷关就溃散了。

五国伐秦又搞砸了,魏国对公孙衍彻底失望。公孙衍就到韩国做了丞相,怎奈秦国已经成了气候,公孙衍独木难支,自己的主张得不到响应,不得不再次品尝失败苦果。

公孙衍生不逢时,半生伐秦,屡战屡败;不过公孙衍矢志不渝、精神可嘉。


历来现实


公孙衍曾在秦国任大良造,还率军大败魏国助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后来离秦之后先后在魏、韩等国为相,致力于合纵抗秦,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有私心而遭秦惠文王排斥,愤而离秦就魏。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因在魏国之时任犀首之职,故得名“犀首”。在早期的时候,公孙衍在秦国入仕,待商鞅死后,他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大良造。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积极谋划,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猛烈进攻。彼时的魏国缺兵少将,无力抵挡秦军的凌厉攻势,只好割地求和。此次魏国割让的地方便是公孙衍的家乡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五十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曾经在此以五万魏武卒打败了秦国的几十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此次从新占领阴晋,算是报了当年之仇。秦惠文王喜不自胜,便将“阴晋”这个带有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公孙衍率秦军夺取河西之地)

没过多久,公孙衍再度率领秦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了魏国主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人。经此一战,魏国被打的喘不过气,只好秦国将整个河西之地拱手割让,以向秦国求和。自此,秦国占领了通往中原的门户。

魏惠王在丧权辱国、旦夕存亡之际,便派人潜入秦国用重金贿赂公孙衍。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公孙衍于是便向秦惠文王建议,趁秦魏和好之机,调转兵锋进攻义渠等西部义渠、第戎等周边政权。

当此时,张仪来到秦国见了秦惠文王,他指出:当前魏国四面受敌,无力抗衡,此乃继续伐魏之最佳时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听到此言,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

此后,公孙衍失去秦惠文王的信任而遭到了排斥,最后愤而离秦就魏。魏惠王如获至宝,并委其为将。公元前319年,公孙衍被委以魏国相国。就魏后的多年里,公孙衍一直致力于合纵攻秦。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四处游说之下,魏、赵、韩、燕、齐、楚等山东六国终于组成了合纵联军,并由楚怀王为合纵长。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不过,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且各国各怀鬼胎,故而被秦军击败。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在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参加联军的韩、赵、魏3国军队打得大败,斩首8万余人。至此,“合纵”攻秦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综上,公孙衍正因为自己的私心收受贿赂,而致秦国利益不顾的行为让秦惠文王对其失去信任,最后愤而离秦。可以想见,在公孙衍的心里,一定是对秦国有所怨恨的,毕竟是他帮助秦国成功收复了河西之地,打通秦国东出的重要咽喉,结果就因为收了点钱财便被弃之如敝履,想想必然心里很是不爽。

二是,与张仪之间的连横和合纵的较量。

历史关于苏秦,一直有人质疑其存在的真实性,倒是这个公孙衍倒是却有其人,而其一直致力的合纵事业,与张仪所致力的连横事业,是当世的一把矛与盾的较量。

(公孙衍影视剧照)

公孙衍在秦国的位置被张仪取代之后,必然会与其一较高低的想法。这也是他在东方六国间不断周旋以合纵攻秦的一个重要目的所在。

三是,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文化造成的各为其主。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出仕之国即君国的认同感比较强,而对于自己的乡国的概念并不深。周王室虽然不强,但是毕竟还在,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国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份而已,都是一个国家、一个天下。因此他们心中的“忠君爱国”便表现为:在哪里能够施展抱负,就在哪里落地生根,既而为其国甘愿赴死。例如吴起为让楚国变法顺利延续伏尸而亡,伍子胥挖双眼以待亡国,百里奚七十而入秦辅佐秦穆公,苏秦更是为了燕国而去齐国做间谍以至身死,商鞅为了不破坏自己开创的秦法而甘愿伏死,如此等等,皆是那个时期仕人的主流思想。

因此,公孙衍离开秦国之后,先后在魏国和韩国为相,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办法就是合六国之力以达到一种均势平衡,这样才能让六国继续抱团存国而不被各个击破。这是公孙衍在他国就相之后必然要采取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