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原的世界第二大佛蒙山大佛神祕消失598年,怎麼回事?

Emzie


太原蒙山大佛?

首先,大佛與佛教關係不大,

太原大佛是中國建築歷史上一個“採石場收尾工程"。

隨朝建設太原城,需要開採大量的磚石,用於道路和城牆建築建設,太原建設基本完成後,蒙山採石場出現大的採空區,古代匠人高手就把採石場採空區修成了石佛,

這種操作在古代建築歷史上很常見,開山建城市,城市建好後山體修復變大石像變石窟,類似的還有洛陽龍門石窟,

太原是李氏家族關隴軍事集團的發家之地。

在武周李武之爭中,武三思大力開建洛陽城,開鑿龍門石窟,同時找茬催毀破壞了太原蒙山大石佛,打擊山西關隴集團

後武三思在龍門石窟屯積軍械意圖謀反大批涉事僧侶被剿滅,後來洛陽又成為韋皇后的根據地

佛是人造的。從來都是。





星輝650


太原還有座世界第二大佛?怎麼會消失?

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所說的主角就是位於太原晉源區蒙山的蒙山大佛,又叫西山大佛。

可能很多人會疑問,蒙山大佛竟然這麼有名?!是的,蒙山大佛在歷史上更加出名,唐代記載其“高二百尺”,換算約合63米,比高71米的四川樂山大佛低8米。

據史料記載,大佛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比樂山大佛早162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都來瞻仰過大佛。其實,這尊大佛被很多朝代的皇帝禮拜過。

那麼,這多大的一尊佛怎麼會消失呢?



據歷史學家推測,元末寺毀閣傾,佛頭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還有種說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佛頭被侵華日軍毀滅,或者其因地震而消失,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從此以後,顯赫了幾百年的“西山大佛”就此消失。

1980年,一位叫做王劍霓的民政人員,進行全國地名普查。他的祖父曾是山西佛教會會長,他從小就從聽過西山大佛的故事。當地一處名為“大肚巖”的地方,讓王劍霓發現了秘密。

在村民的帶領下,他幾次尋訪,找到了隱藏於碎石堆中的佛胸。

如今我們看到的大佛,是經過修復的,而佛頭也重新修建。

消失了近600年後,西山大佛重現。

作為一名太原人,我希望更多的沉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寶藏能被髮掘,被保護修繕,成為太原乃至山西吸引世界的新名片。


太原晚報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境內,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天保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第一個年號,時間是公元550年5月——559年12月,這樣算來蒙山大佛自從出現到現在,已有1420年的歷史了。


蒙山大佛是一尊摩崖大佛,它是利用陡直崖壁開鑿而成,位於太原蒙山近山頂處,山與頸部平齊,單單頸部直徑就有5米、高2米,頸部到腹部高達22米,兩肘間距22.70米,整體為結跏跌坐式,蒙山大佛自雙腿下部至頸高約為30米,加上頭部的10米高度,再加上6米高的基座,蒙山大佛通高46米,這只是現在重修後的高度,按古籍記載,蒙山大佛的原本高度是66米,比阿富汗55米高度的巴比揚大佛要高出10米,比四川樂山大佛低9米,按照大佛的高度計算,蒙山大佛可稱為世界第二大石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歷過無數次揚佛和滅佛運動,由此蒙山大佛也幾度遭遇了修和毀的過程,在公元844年,唐武宗滅佛時,蒙山大佛就遭到了廢毀,本來大佛頂部建有佛閣,在滅佛中佛閣遭破壞,使大佛暴露在了風雨中,到了公元895年,李克用參拜大佛後,又重建了佛閣,到了元朝末年,由於戰亂,蒙山大佛徹底被毀,整個頭部被削平,身部被湮沒在荒草亂石之中,人們就是每天在大佛腹部砍柴,也不知是佛身。學者只見於記載,百姓只聞有傳說,由此懷疑蒙山大佛是不是真實存在過?會不會是文人杜撰出來的?

1983年,一各市政工作人員王建霓發現了蒙山大佛的痕跡,後經專家學者鑑定,得到了證實,12月,《人民日報》報道了這一消息,2001年開始整修保護,2006年,新修佛頭工程開工,2008年,蒙山大佛景區向公眾開放,時隔600年,蒙山大佛又回來了,不過這次頭像是根據模擬設計出來的,和當初的一定會有差別,因為誰也沒見過原貌。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蒙山大佛的確是佛教建築史上的傑作。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離市區很有些距離,其開鑿年代至今成謎,但最晚不晚於唐朝。蒙山大佛和樂山大佛一樣依山而建,屬於摩崖佛像,其佛身依著山勢,極為雄偉壯觀。但這樣的佛像與立佛不同,一旦輪廓被磨損便很容易消弭于山勢中——元朝末年,蒙山大佛損毀,在缺失佛頭的情況下,蒙山大佛的佛身在歷史中居然湮滅了6個世紀,直到1983年一個參加地名普查的工作人員王劍霓的到來,故事才有了轉折。

(蒙山大佛)

倒不是因為王劍霓看出了佛身,經過六百年的風霜,蒙山大佛的輪廓很難再看清了。王劍霓在考察蒙山時發現了一處地名叫大肚崖,覺得非常奇怪,在深入考察之後才確定:蒙山的碎石下埋藏著早已模糊的古代巨大佛像。於是挖掘工作很快展開,又過了二十餘年,當地又重修了蒙山大佛的佛頭,蒙山大佛這才重煥新生。

(蒙山大佛)

修復後的蒙山大佛高度為66米,遜色於71米的樂山大佛。不過有人將上述兩個佛像與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合稱“世界三大巨佛”是不合適的,因為巴米揚大佛是立佛,與樂山大佛、蒙山大佛不宜放在一起比較。巴米揚大佛有兩尊,一尊高53米,一尊37米,在沒有被塔利班銷燬之前是世界最大的兩尊立佛像,中國高32米的八仙山大佛排名第三(現在是第一)。

(被毀的巴米揚大佛)

蒙山大佛雖然沒有樂山大佛高,但因為地勢比較開闊,看上去氣勢更顯雄渾。如果經過太原,除了晉祠之外,不妨到蒙山大佛看一看——當然因為路遠,去那裡的出租車要收返程路費,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個人覺得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有氣勢)


切割地球


蒙山大佛消失之謎
算起來去過蒙山的其實應該都知道,這樣一尊龐然大物怎麼可能消失呢?其實我們現在見到的蒙山大佛都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重修的,在此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蒙山大佛的歷史。
蒙山大佛是開化寺後面的一尊佛像,修建於南北朝時期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9年),由於北魏的影響,當時北朝大部分的統治者都崇信佛教,北齊文宣帝高洋雖然為人比較殘暴,但是對於佛教之說深信不疑,所以建立了開化寺,並在寺廟後面的山崖上鑿了一尊佛像。
從南北朝時期一直到隋唐,開化寺後面的這尊佛像一直保存的十分完好,不過很快就遇到了遭難,唐朝末期唐武宗滅佛時間中,開化寺被廢棄以後,蒙山大佛則直接處於無人管轄的時代,因而被荒廢,雖然歷代都有在此地重建寺廟,但是並沒有恢復蒙山大佛,而歷經百年的侵蝕,據說這一時期的佛像早已經損毀不堪,但基本形貌仍然好保持完整。
只是歷經上千年,佛像無人管護,而且在漫長時間裡面,佛像的頭部因為露在外面,飽經風霜,因而被毀,當然毀掉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不過根據分析來看,毀於戰火的可能性比較大,在加上後來草木的掩映,使得蒙山大佛徹底的被掩蓋。直到八十年代。
1983年,參加太原市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員王劍霓,意外的發現了蒙山大佛殘存的蹤跡,由於當地的地名中有“大肚崖”這個名稱,經過反覆勘察以後才發現,原來大肚崖其實就是蒙山大佛的胸口部位,胸部的高度距離地面大約有15米,只是胸口上面原本是頭部的地方,早已經消失不見,而在佛像的背後,還能發現些許當年殘存的建築痕跡,蒙山大佛的修繕工作進展一直很緩慢,雖然很早就發現了佛像的些許蹤跡。
但是真正修復工程啟動卻是在2006年,其實就在五年前,蒙山大佛才正式被列為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而字修復工程啟動以後,2年時間佛頭才正式被安放在山崖頂部,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蒙山大佛的景象。

漫步史書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原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後唐武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
關於蒙山大佛還有一段傳說:
北齊天寶初年文宣帝高洋移出宮門,行至白龍洞前遇一仙人。氣即脈也,脈即晉陽龍脈,得晉陽者得天下。如能佛震乾坤,可保幾代皇。高洋返回晉陽宮後,召集群臣商議此事。於是由高僧主持的蒙山幷州大巖寺附近鑿佛事宜就此開始。
他們開始選風水、定規制、擬草圖、擇工匠。一項物象與心靈的創造就此開始。歷經五代帝王、二十餘載,曾有“一日燃油萬盆”之盛景。終於在北齊後主高瑋時(551年左右),大佛就此面世。
唐高祖李淵曾來此禮佛,並將寺名改回開化寺。
後來唐高宗李治攜皇后武則天巡幸晉陽故地,瞻禮蒙山大佛,武則天為大佛舉行了披戴袈裟的儀式,因此蒙山大佛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一時間五色之光洞燭山川、道俗瞻者數千萬眾,轟動幷州,可謂壯觀。

【大佛重見天日】

公元844年唐武宗滅佛,開化寺佛閣被毀。蒙山大佛就此暴露在風雨之中。後來李克用參拜蒙山大佛後,重建開化寺佛閣。元朝末年隨著朝代的更替,飽受戰火和自然侵蝕的大佛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佛頭崩落,腹部以下掩埋於土石之間。顯赫了800年的蒙山大佛就此湮沒於歷史600多年。
1983年,一位名叫王劍霓的太原人在調查地名的時候發現這裡有很多帶寺的地名還有一處地名叫大肚崖。經過調查他發現大肚崖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頭像已經遺失。就此蒙山大佛重見天日並轟動世界。
儘管多方探究和尋找,佛頭始終未能找到。
未修復前的蒙山大佛
修繕中
2007年起,太原市對蒙山大佛進行了保護和開發,加固了佛身,並參考太原出土的北齊佛頭新修了高12米的佛頭。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阿彌陀佛!看這問題的人一定一心向佛,是個善人吧。

說起大佛,可能人人皆知樂山大佛,而蒙山大佛鮮有人知。其實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還有歷史。

從時間上說,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而蒙山大佛大概是北齊高洋帝於天保年間修建的,比樂山大佛足足早了162年。

那麼為什麼蒙山大佛一度默默無聞呢?主要是因為蒙山大佛確實消失了幾百年。至於消失的原因,其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一說是毀於唐武宗滅佛運動這樣的人為原因;二說是毀於地震。

筆者的觀點更贊同是毀於地震這樣的天災。為什麼呢?且聽我將三大原因逐一說來。

1.唐武宗滅佛運動不至於這麼徹底。在唐武宗之前,他的前輩唐高祖李淵,高宗李治及女皇武則天都曾到蒙山大佛的開化寺(淨明寺)禮佛,可以肯定的說,那時候的蒙山大佛是備受重視的。

到了唐武宗的時候,他認為佛教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再加上唐武宗有些道士朋友天天給他洗腦,於是腦袋瓜一熱就要滅佛了。可也僅限於拆毀了些寺院,沒收了大量土地。而蒙山大佛這樣的建築,他還不至於把腦袋給砍了吧,最大限度也是荒廢無人燒香膜拜而已。

2.蒙山大佛毀於地震。這是筆者最認同的觀點了。翻閱歷史你就會發現,宋仁宗,宋真宗時代蒙山大佛所處的位置,有記錄的七級以上大地震發生。歷史上稱為三州大地震,造成32308人死5600人……剛好從公元990年左右開始,到公元1385年將近400年蒙山大佛與開化寺就逐漸少有記述,所以時間差不多吻合。

但是不管怎樣,2007年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大佛開始全面修復。從設計到完工歷時近一年的時間,蒙山大佛得以瑞相重光。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歷史有點冷


身在塵世中,佛法也有興盛和衰弱時,何況大佛?

山西蒙山大佛,擁有1500年曆史,是世界第二大佛,建造之初佛法興盛,朝聖者如雲,然而盛極而衰,跟隨世俗的變化而示顯無常,殊勝至尊也經歷了輪迴的洗禮。


從其消失的時間紀錄來看,最初的消失應該是在元末,當時農民起義都打著彌勒降世救生的口號,而朱元璋更是依照經義“明王下生”,建立明朝。我做一種假設,當時的元朝政府意識到了人們在借用一些佛教教義來進行起義,所以想要破壞一些寺院和佛像來對抗這種趨勢,於是蒙山大佛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摧毀。


但從現在的研究來看,當時應該主要是摧毀了佛頭,以及佛的四肢及衣物,法器。破碎了這些之後,石頭碎渣填埋蓋著了大佛,讓其變得支離破碎。而後世,草木樹叢生長,外加地理變動,掩蓋的就更深了,於是大家只聞其名,不見其形,大佛形象成了一個懸案。


不過,1500年一個輪迴,蒙山大佛和佛法一樣,一波三折,遇到了一個好的時代,又被重新發現,並且修復。無論如何這種修復都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保護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打造了一個山西新地標,是一個好事。


而大佛多了這些曲折,也就多了一種傳奇和神秘色彩,多了一種獨特的歲月感,歷史感,滄桑感,魅力感。


李藝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866a2b062ad273fcd91ca1f2d109b08\

寶媽交流群


在我國古代社會中,佔主流思想地位的是儒釋道三家,其中釋指的就是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佛教。佛教強調大慈大悲,引人向善,雖然傳到我國的時間存疑,無從考證,不過卻也有著風雨歷史了,佛教有過“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的鼎盛時期,也有過“三武一宗滅佛”的摧毀時期。我們今天的主角蒙山大佛就經歷了這些風風雨雨,一度消失很多年。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晉源區的蒙山開化寺後,是一尊摩崖佛像,也叫西山大佛,曾經吸引無數人包括皇帝前來禮佛,香火旺盛,可是在元朝末年卻從世人眼前神秘“失蹤”了,直到598年後,才被重新發現。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嗎?我們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

一,北齊時期開鑿大佛,朝聖者如雲。

這尊大佛“高二百尺”,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刻佛像,也是當今世界上第二大佛。根據《北齊書》中記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這尊西山大佛是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候在蒙山開化寺後依山開鑿的,鑿了大約二十年,歷經五個皇帝,最後在後主高緯時候才鑿成,鑿成後就吸引了無數人前去禮佛,可謂是煙火旺盛,朝聖者如雲了。

前來禮佛的不僅有百姓和商賈,還有達官貴族,甚至還有皇帝也去過。唐朝初期佛教是鼎盛時期,唐高祖李淵就親自去過蒙山禮佛,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也來過。武則天還給這尊大佛製作了金黃的袈裟,由此可見,當初這尊大佛的名氣是非常大的。

不過我們前面說過,佛教不僅有過鼎盛時期,還有過“三武一宗滅佛”的摧毀時期了。而很不幸的是,這尊大佛也沒能避免,也先後幾次遭到了摧毀,最後失蹤了。

二,幾次遭到摧毀,蒙山大佛失蹤。<strong>

蒙山大佛在歷史上曾經幾次遭到摧毀,公元844年,唐武宗下令滅佛,史稱“會昌法難”。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中,4600多所寺廟被拆除,開化寺佛閣也在這場運動中被摧毀,蒙山大佛被暴露在風雨中。雖然後來又被唐武皇帝時期的晉王李克用和後漢高祖劉知遠等人下令重修,但是卻還是在戰亂中失蹤了。

我們現在說的大佛神秘失蹤其實也就是這尊大佛的頭不見了,身子被埋沒在亂石中。至於失蹤的原因,很多人分析是在元朝末年的戰亂中被毀滅。

三,1983年,王劍霓發現蒙山大佛。

時光回到1983年,太原進行地名普查,王劍霓在普查中意外地發現了這尊大佛,只是佛頭不見了,身子被埋沒在幾十米的亂石中,不過這一發現也讓他驚喜萬分。他上報政府,請來專業人員一看,嘿,果然是消失很多年的傳說中的蒙山大佛了。

工作人員把大佛從亂石中挖了出來,蒙山大佛很快就被列為太原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在2006年時,當地政府又根據北齊佛像的風格新修了高達12米的大佛頭。兩年之後,完工的蒙山大佛開始向公眾開放,這一尊消失了多年的大佛終於又面世了。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