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说起穿山甲,很多70、80后的爸爸妈妈们认识它,恐怕是从动画片《葫芦兄弟》里。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在动画片里,穿山甲害羞、勇敢、可爱、正义,它被蝎子精摔死的那一幕,也成了很多人心里永远的“童年阴影”。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三十多年后,穿山甲又一次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宣布,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沈永义、肖立华等科研人员通过联合攻关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且“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虽然不能断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由吃穿山甲引起的,但穿山甲被人类食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穿山甲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大概40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穿山甲。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不丹、中国、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都有它们的影子。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它们是一种性格非常温和的动物,靠吃白蚁、蚂蚁等昆虫为生。一只穿山甲一年就能吃近700万只蚂蚁,足以保护几十亩山林。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它们的视力非常不好,行动也很迟缓,毫无攻击力。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遇到危险,缩成一团,靠全身坚硬的鳞片就可以轻松抵挡狮子等猛兽的攻击,让它们无从下口,也因此,它们成为自然界非常“高寿”的一种动物,安然生活几千万年。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直到它们被人类包装成了“补品”。

在人类编写的“穿山甲价值手册”里,它们的肉对人类的身体大补;它们的鳞片可以入药,有通经下奶、调经、祛风除湿等功效,甚至在《中国药典》里也有记载;鳞片还可以做成挂件、吊坠,有驱邪、避鬼的作用。总之,在人类眼里,穿山甲全身都是宝。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如此“宝贵”的动物,市场价格自然也不会低。

据资料显示,穿山甲肉在野味市场上的价格大概是一斤1500元左右。据介绍,走私穿山甲鳞片的成本每公斤大约80-150元,市场价格大约800元,利润空间极大。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高额的利润,让很多人铤而走险捕杀穿山甲,国内的捕杀所剩无几后,就催生了穿山甲走私的生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私穿山甲的生意就开始兴旺起来。

2016年7月15日,广州海关大铲缉私分局在珠江口某非设关地,一次查获涉嫌走私进口的冷冻穿山甲1194千克,其中最重的一只重达9.6千克。


2017年,非洲西岸的科特迪瓦破获了一起穿山甲走私案,海关发现了即将运往中国的4000只穿山甲,重达三吨,全部死亡。


2019年10月,杭州海关缉私局和温州市公安局联合抓获18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从尼日利亚走私的穿山甲鳞片10.56吨。查证涉嫌走私穿山甲鳞片23.21吨,大概接近5万只穿山甲。


2019年,中国海关共查获穿山甲鳞片123吨。23.21吨大约是5万只穿山甲,123吨是多少只?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地区项目负责人徐宏发教授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几年,中国查处的一些成吨的穿山甲案基本上都是从东南亚走私过来的,而这种大规模的走私也给东南亚的众多穿山甲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在很多地区已经基本灭绝,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森林中,穿山甲已经所剩无几。”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人类的私念和贪欲,让这些可爱的动物遭了殃,它们可以缩成一团避开老虎、狮子的捕食,但却躲不开人类的屠杀。

它们从世界上广泛存在的动物,沦为世界上非法交易量最大的野生动物,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只在野外被抓捕。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它们真的有那些神奇功效吗?

其实,据研究,穿山甲鳞片的主要成分,跟我们自己的指甲、猪、羊、牛的指甲差不多,并没有额外独特功效,这些鳞片的药用功效,用其他很多药材都能代替。


而吃穿山甲肉大补的说法,更多的是人类的虚荣心作祟,“炫耀”目的大于“食补”,因为穿山甲肉确实没有任何药用功效。

不仅没有药用功效,它们的身体里还存在各种病毒和寄生虫,这次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一个例子。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就这样,穿山甲因为这些可笑的原因,沦为濒危物种,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被列为濒危保护动物,甚至危于大熊猫:

2014年,中华穿山甲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而大熊猫呢,由于我们的大力保护,在2016年被降为易危。

穿山甲,比大熊猫更珍贵。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它们保护起来呢?像保护大熊猫一样,设置穿山甲保护基地?

这是因为这些“倔强”的小动物很难人工饲养。

1859年,在缅甸有人曾经饲养过穿山甲,这是迄今为止记录的人类最早饲养记录。在此后,虽然人类也大力尝试饲养穿山甲,但因为穿山甲对温度变化敏感、对食性高度特化,所以肠胃也很脆弱,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成为了人工饲养穿山甲难以越过的死亡门槛。

可以说,它们天生属于野外,属于大自然。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一方面不好饲养,一方面大肆偷猎捕杀,再加上它们繁殖很慢,于是,这个萌萌的小动物一步步走向灭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我们的观念做起,拒绝穿山甲制品、食品,拒绝一切跟穿山甲有关的产品。这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努力、去感化、去影响周围的人和子孙后代。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国际环保组织WILDAID(野生救援)拍摄的公益广告宣传语,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如果我们从源头切断欲望,那这些动物,也就会安然无恙的生存,继续活在地球上。


穿山甲有新型冠状病毒,可它仍然没逃过人类的嘴


(文中资料和配图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