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秋天的红叶882


当然是柴荣正确了,宋朝之败首先败在国家对武将的态度上!败在国家的根本权力构架上!败在国家的战略国策上!猪头皇帝赵匡胤得国不正,从柴氏手中篡位夺权得了天下,他怕被人也像他一样,所以自废武功,废除了汉唐时期的重武轻文军功封侯的正确国策,而改为重文轻武,文臣节制武将的傻逼国策,这一政策直接决定了宋朝对于契丹之战根本不可能赢!而且更有甚者,在赵光义与契丹打仗的时代,赵光义曾经在千里之外直接指挥战场上的将军作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可对于宋朝皇帝打仗和闹着玩一样,拿三军的统帅和将领开玩笑!可见在宋朝武将地位之低!根本没那武将当回事!也正是宋朝只重视文臣,不重视武将,所有优秀人才都去读书当文官了,朝堂之上都是只会吟诗做赋的酸文人,武将资源稀缺,而且还经常被卖国文人打压,所以这样的制度环境别说打败当时最强大的契丹了,打周边小国都费劲!狄青就是因为武将军功太高,被文臣合起伙来搞死的!正是赵匡胤的败家国策直接导致了宋与大明帝国的灭亡!宋明之亡,实亡于文臣卖国!不懂打仗的文官却利用手中的权力可以节制武将瞎指挥,所以宋朝一直被外夷侵略,就连明朝后期也是深受宋朝毒害,文臣篡夺了最高层权力,在战场上也是靠不懂打仗的文人做监军,这些酸文人依靠手中的监军权力瞎指挥武将打仗,而且明朝的武将没有最高话语权,许多正确的军事战略也在最高层被不懂军事的卖国文人给否定了,所以才有了书生误国这一词,比如说明末决定明朝与后金命运的大决战松山之战,名将洪承畴居然被不懂军事却瞎指挥的小人物,卖国文人张若麟利用监军的身份,硬逼着过早的与后金铁骑在野外决战,明朝当时虽然精锐尽出,但13万精锐毕竟是步兵,如何能在野战中打的过后金铁骑呢?本来洪承畴制定的对敌战术是和唐朝安史之乱时哥舒翰守潼关的战术是一样的,一开始只守不攻,利用城防工事给予后金最大杀伤,待后金损失惨重,锐气大减之时,出动明朝所有精锐,一鼓作气掩杀过去,就能大破后金铁骑,结果明朝的13万大军却败在了一个卖国文人手里,宋朝之所以一直解决不了契丹问题的最大根源在于赵匡胤废除了汉唐时期重武轻文,军功封侯的正确国策,试想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武将没有决定权,被不懂打仗的卖国文人瞎指挥这是多么可怕?再者,重文轻武的国策直接造成全国最优秀人才弃武从文,汉唐时期是以军功封侯为荣到了宋朝变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文官多好,舒舒服服的,不用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去拼命,福利待遇还好,会点淫词滥调就受皇帝重视,升官发财,金钱美女,妻妾成群,宋朝的文官待遇堪称历史之最,到了一定品级犯死罪都不杀头,所以整个宋朝都挣着读书考取功名,做文官,升官发财,武将人才凋零,所以汉唐名将辈出,宋朝就岳飞堪称一代名将还被猪头皇帝和卖国文人给搞死了!所以宋朝一直打不过契丹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军事战略,而恰恰在于宋朝对于军队和军事将领的态度上,再看看人家汉武大帝在战争中对武将充分放权!汉朝武将在战时可以指挥地方文官,这在猪头皇帝赵匡胤当政的宋朝简直就是做梦!


奇门遁甲大六壬


  

  首先,柴荣指定的国策并非先北后南,先灭契丹,再灭江南诸国,他与枢密使王朴商议的决策同样是先南后北。

  柴荣生平最后一次大动作,北伐契丹,被无数读者人为拔高,仿佛柴荣不死,契丹就会被灭一般。

  事实上,柴荣那次北伐从发兵到最后撤兵,前后不过40余天。之所以能够夺回三关,也并非后周军队多么能打,而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搞了一个突袭战。

  辛卯,上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那时候的讯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国没有察觉后周的大动作,就是后周境内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军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离开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现在宁州城下。大军压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后周军行动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军,乘坐楼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达益津关,迫使契丹降临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变窄,周世宗下令弃船登岸急速行军,以至于随从警卫将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赵匡胤率领先锋精锐部队突然出现在瓦桥关,一番猛攻,当天契丹守将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军,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说,整场战争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后不过十来天。

另外,赵匡胤是当时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关、瓦桥关都是赵匡胤冲锋在前,给攻打下来的。

因此种种,即便柴荣没有中途染病,对契丹的胜利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契丹作为一个已经建国数十年的成熟大帝国,绝不会被这么一击给打垮。更何况,这失去的二关(契丹丢失的其实是二关,是宋朝在瓦桥关侧再修建了一座淤口关),只是燕云十六州的边边角角。燕京还只是辽国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战争持续下去,即便当时契丹的皇帝辽景宗比较昏庸,也必然会集结兵马,图谋反击。那时候才算是两军主力抗衡。

在辽国主力没有被击溃的情况下,说什么灭掉辽国都只是妄谈。

至于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事实证明,那都是两代帝王结合当时特殊国情,百般考虑,最后定下的国策。就当时来说,都是最正确的。

周世宗虽然南征北战,其实没有灭掉一个国家,后蜀、后唐都虎视眈眈,北汉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柴荣只能是稍稍警告辽国,之后还是会继续扫平南方。

至于北宋,建国之时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拢人心,赵匡胤的脚步已经算极快,在建国的第三年就发兵征讨湖湘。之后每隔数年就消灭一国。

本来,开宝九年时,赵匡胤已经扫平江南各国,正式开始征伐北汉。不出意料,北汉必灭。没想到其弟赵光义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长。致使灭北汉一事拖了数年。

关键是赵光义空有一副狠毒心肠,却没有其兄赵匡胤的天才将略,与辽国两次大碰撞,都头破血流。多亏了儿子宋真宗比较争气,挡住了萧太后的全力一击,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


叶之秋


相比之下柴荣更有长远战略眼光,但时机也很重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柴荣当时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赵匡胤的决策也不能说不对,不同的是二者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赵匡胤才有机会发动陈桥兵变篡位。至于赵匡胤的所谓统一,那都是建立在柴荣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柴荣志在统一,即位后攻后蜀,夺取秦、凤、威、阶四州;征南唐,尽得淮南十四州。后蜀被打怕了,南唐也已臣服,如果柴荣选择选择先收复南方,应该非常轻松。可是柴荣却突然暂时放弃收复南方,采取了先难后易的战略,把矛头指向北方的契丹,这是为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燕云十六州(或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后晋石敬塘反唐自立后,向契丹求援,和辽太宗约为父子,成为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最令人痛恨的,就是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汉中之于西川,重要性不言而喻。燕云十六州的地势非常险要,作为北方的门户,燕云十六州进可以成为经略或控制契丹的桥头堡,退则是抵御契丹南下的天然屏障。一旦让契丹越过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脉,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毕竟契丹骑兵雄于天下。

在宋朝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就是靠着燕云十六州险峻的山脉、山下的桑干河和巨马河以及长城这三道防线抵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正所谓“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的重要性。作为五代第一明君,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荣,自然更是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正是由于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使得河东军和河南军的争战中,占据形胜之地的河东军即使打败了,也可以凭借地利和坚城固守养息,卷土重来,而河南军一旦失败,就会万劫不复。对于汴梁的北周政权来说,当时的契丹和北汉正是自己的天敌。北汉和契丹是同盟,是继石敬塘之后契丹的第二个儿皇帝。北汉地盘不大,人口不多,却是牵制中原的重要棋子。契丹很重视北汉。只要攻打北汉,契丹都会来救援。

北汉立都太原,从春秋战国开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原的城墙坚固高大,这使得在冷兵器时代攻破太原比较困难。说到底,南唐、后蜀都不过是疥癣之疾,只有契丹才是柴荣的生死大敌。所以,柴荣拿下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后,便开始全力准备北征契丹。

柴荣做出这个选择,也是因为占了天时。可以说,契丹建立国家之后,完成了封建化,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从石敬塘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契丹则完全占据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不过,柴荣当皇帝时,契丹在位的是有名的昏君——辽穆宗耶律璟,人称睡王。柴荣清醒地意识到,这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处在上升期的契丹换了明主,就别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柴荣预料到,在他北伐之时,南唐和后蜀都不敢有什么小动作。除了他们国力不足,且被柴荣打怕之外,也和南方王朝的特点有关系。首先,南方王朝比较均势,相互掣肘。其次南方多山,没有条件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与周朝进行战争。柴荣在攻打后蜀和南唐时,夺取的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加强了后方的安全性。

柴荣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正式下诏北伐契丹,大军所到之处,宁州、益津关、瓦桥关、瀛州、以及淤口关的契丹守将纷纷望风而降。在短短的四十二天时间里,柴荣率大军不失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平定燕南之地。收获了三州十七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原之于契丹的战略劣势。

可惜在柴荣准备进取幽州之时,不幸染病,不得已班师回程。否则一旦把契丹打退,失去契丹救援的北汉政权,必亡于周。赵匡胤篡位后,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其结果也正如柴荣所料。由于给了契丹发展壮大的时间。耶律璟死后,为人英明的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燕燕)即位,宋朝已无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了。然后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岐沟关的惨败,宋人彻底放弃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努力。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必须要说明的是,赵匡胤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继承的是柴荣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战略方针,即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也就是说两人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持的是同样的观点,先将南方的割据政权都收拾掉,然后一门心思对付契丹。至于“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主张后解决契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柴荣在去世之前向北进发,连克二关三州,在准备兵犯幽州的时候,柴荣病倒了,然后后周大军撤回,柴荣不久去世。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宋朝取代了后周。而整个宋朝,燕云十六州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这给后世之人造成一种错觉,即倘若柴荣没有英年早逝,或许燕云十六州早就被收复了,这种假设并非没有根据,但即便是柴荣,想要将燕云十六州收复也绝不是容易之事,而且,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柴荣和后来的赵匡胤一样,都是放在最后要打的仗。

燕云十六州的问题是从后唐开始的,原本幽州这个地方有一个燕政权,后来为后唐所灭,还没有等到后唐将幽州这个地方握在手中,后唐自己先乱了,后唐末帝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不对付,以至于兵戎相见,石敬瑭为了彻底打垮李从珂,将契丹引进了中原纷争中来,为了争取契丹的支持和帮助,将幽州这一块直接送给了契丹,如此轻易就能得到土地,契丹自然不会拒绝,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燕云十六州同属于契丹的事实。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几乎就是中原王朝的门户,而这个门户属于契丹后,就等于契丹进入中原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中原王朝最大的隐患,直到后周时期的柴荣,才开始真正考虑真正收复燕云十六州,柴荣继位后首先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和契丹联军然后整顿军务,为同一天下做准备,他招贤纳士,最终得王朴的辅佐,当时王朴写下了著名的《平边策》,其中针对天下统一大业给出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得到了柴荣的赏识,而成为柴荣的主要谋臣。

后期柴荣平定天下的步骤就是按照先南后北来的,先是进攻后蜀,又三次南下攻唐,不过当时的柴荣并没有直接进行灭国战,而是得到几个州几个关之后就改变方向。等到江北淮南十几个州都收复之后,柴荣在959年春天开始北上,这次北上是悄无声息的,是秘密进行的,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际上只有42天,就“攻克”了二关三州,守城之将纷纷投降。

但这场仗基本就是在契丹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每到一地,该地就投降,后周兵不血刃就解决了二关三州,但等到柴荣准备攻打幽州的时候,就遇到了阻碍,首先后周军中的将领都劝柴荣放弃进攻,说:

“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而且契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早已命北汉提前抵抗后周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柴荣还是想试试,无奈身体却已经经不起打击,不得不班师回朝,然后去世。

柴荣此次北上并非是想先解决契丹带来的燕云十六州问题,前文说了,他秉持的也是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是即便是统一南方也需要时间、需要稳定的大后方,所以在南方打了几仗后,柴荣趁着契丹国内政治一般的情况下发兵北上,为的就是给契丹一个警告,不要掺和进中原纷争中来,但可惜的是,柴荣英年早逝,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赵匡胤作嫁衣裳。

假若在给柴荣一些时间,或许就真的能做到“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要知道柴荣去世的时候只有38岁,是真正的英年早逝。

柴荣去世后不过半年,赵匡胤就黄袍加身,不久登基称帝,先是杯酒释兵权,又改革军制,加强皇权,即便是在统一天下的关键时期,赵匡胤为了皇权的需要还是有了抑武之心并付诸行动。但就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来说,赵匡胤继承的是柴荣的策略,也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契丹当时确实很强大,而南方又都是割据分裂状态,中原则百废待兴,经济并未恢复,先南后北不仅是先易后难,更是为了得到南方的巨大财政来支持北方的战事。

赵匡胤先是在北方部署兵力防止北汉和契丹的突袭,然后南下开始了攻灭割据政权的战争。北宋大军南下,南方的割据政权被灭的被灭,纳土归降的纳土归降,等到南方基本平定之后,赵匡胤又开始了北方的统一之战,而北方除了燕云十六州在契丹手中之外,还有一个割据政权的存在,即北汉。但赵匡胤针对北汉的战事都因为契丹的干涉而无功而返,紧接着,赵匡胤就离奇的死亡了。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49岁,算是壮年而死,之后其弟赵光义继位,虽然灭亡了北汉,但是此后燕云十六州在宋朝时期一直没有被收复。

所以我们看,就针对契丹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事来说,柴荣和赵匡胤是同样的战略方针,在当时来说都是相当正确的策略,但是时间对这两位君主却非常的无情,一个38岁英年早逝,一个49岁壮年离奇死亡,留下的是没有被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尚宫女史


我觉得赵匡胤是对的!打契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需要充足的国力才能维持持久大战,取南方的财富来养军备战才是取胜之道,否则即便能够击退契丹也得元气大伤,最终也不过是鱼死网破,反而是便宜了第三方政权,比如西夏大理吐蕃这种,西夏恰恰就是在北宋与契丹对峙之时趁机建立政权的。

以宋朝的军力打退契丹重夺燕云十六州或许可以做到,但是想要追亡逐北消灭契丹那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宋朝缺马,要在塞外那种一马平川的地形上跟辽国的骑兵交战,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即便宋朝步兵能够侥幸打败辽国骑兵,辽军只要退去草原,宋军追不上,那也很难重创辽军。最终陷入长期的拉锯战当中,这时候没有充足的国力根本就打不下去。当时的南方钱粮税赋方面几乎占到整个宋朝财政的七成以上。

不过呢,赵匡胤也有自己的问题,他夺取南方地盘之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他一个杯酒释兵权让大量的将领解甲归田,根本就没有人打仗,重新培养的武将又跟不上来。赵匡胤壮年而逝,他的继位者宋太宗志大才疏,而且没有进取之心,也就让赵匡胤的谋略用不上了。


优己


首先,两位君主都是历史上的明君,可以说这是两个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对这个问题的提法,这是历史上最应该仔细甄别的地方,究竟为什么这么说,那么就让我来帮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后周世宗柴荣,是皇帝里的拼命三郎,为批改奏折通宵达旦,时常为了制定国策昼夜不休,在他执政期间,后周可谓兵强马壮,已有席卷江河之势。但最后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让万千史学人士大呼叹息。

关于柴荣几次打幽州,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当时的地图,在后周与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边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存在着,与他们接壤的北汉,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这棵大树,在五代末期始终屹立不倒,这是一个让柴荣彻夜难安的敌人,作为与北汉交手过无数次的后周,甜头是吃到过,但苦头也没少吃,北汉与契丹的关系倒是如胶似漆,每次柴荣去攻击一方,另一方肯定会去帮忙,多次战役,后周并没有得到多少地盘,倒是威逼利诱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战略来看,先南后北是理智的,后周也是这么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结论是:柴荣和后周的国策并不是先灭北方的北汉和契丹,而是和赵匡胤一个思路,先南后北。原因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正确答案。

后周的地理位置与北汉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战互相十分了解,论实力来说,后周占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经过五代时期各个王朝的积累,兵强马壮,并不是契丹和北汉联手就可以轻易撼动的,而柴荣的岳丈符彦卿这个大神,曾经将契丹皇帝打得丢盔弃甲,有这尊大神镇守北方,契丹北汉联手也只是骚扰边境,打打秋风罢了。而南方则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钱人,国力与财富比后周只强不差,只因李老爷子老迈昏沉,无进取之心,屡屡让后周占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个明君出现,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资源,划江而治的南唐,绝对会是后周的最大敌人。所以先南后北并不是赵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着柴荣的思路继续而已。

百姓口中窃取后周的赵匡胤,也的确是按这个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后蜀最虚弱的时候发起了灭国行动,败天所赐,南方统一战争全部胜利了,当他腾出手来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壮年殴了,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挂了,只能让弟弟赵光义来完成他的遗愿了,可惜赵光义灭了北汉后,在兵分三路大军去灭辽国的时候,在高梁河战役中,臀部中箭险些丧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机会,逃跑时丢掉的武器兵甲,让辽国契丹人真正的武装到牙齿,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资格。

我是通辽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想把更好的历史故事写给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关注我。





大通辽人


五代十国就一个字乱,乱的根源就在于几乎所有的政权都是建立在粗暴的军权基础上的:谁有军权谁就可以是皇帝。这种乱象根源就在于唐中后期藩镇制度,节度使在唐末各自为王,至唐灭各自称皇!柴荣当时面对的现实是南边的政权没有稳定的,北方政权没有积弱的。柴荣其实都试探性的和南北争斗过,发现南边政权林立,战斗力良莠不齐,统治者基本以维稳安逸为目标,并相互牵制,各自都很难有大的动作。而北方政权较单一,朝局也较清明,加上骁勇善战,为政者基本都以开疆拓土,建立功勋为目标。我们从历史可以看到,柴荣当时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对南部政权,以蚕食弱化打击为主,并没有一举灭之,而是腾出手来对北部坚决死战,大有直捣黄龙,全面吞噬的架势,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早逝的柴荣,北边南边都没完成一统。可以揣度柴荣认为南边可以缓,北边却不能等,赵匡胤偏安一方的心思和南边其他执政者其实并无二异。宋終其一朝都把政权和军权都尖锐的对立着。辽和后来的金(再后来的蒙古却截然不同)仿佛就是以前宋原来本身:周。


luang与duang


肯定是柴荣正确。你的这个提问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先北汉还是先契丹?而契丹主要是指幽云十六州,因为灭掉契丹在当时是不能的。

一、赵匡胤时期没有武力收回幽燕地区的打算

其实赵匡胤根本没打算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他是打算用五百万贯钱赎买。这并不是抹黑,是真实的。当然赵匡胤从来没有放弃过幽州故土,赵匡胤的家乡就在幽州。只是赵匡胤的策略是以和为上,柴荣是主张武力解决。

后周王朴的《平边策》中三次提到幽燕地区,柴荣对收复幽燕地区是时时挂念的。赵匡胤和赵普的统一战略中并没有提到幽燕地区。在著名的《雪夜问对》中只是说到了北汉,没有提及契丹。还有记载:在收回幽燕的问题上,赵普对赵匡胤曾经说过:“孰取幽燕,孰可代之。”意思就是派谁去收回幽云十六州,谁就会坐地称王。这个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意思一致,是宋朝压制武将的传统策略。赵匡胤在如何谋取幽燕的策略上的态度上是摇摆不定的,或者说是束手无策的(除了花钱赎回,当然要看对方愿不愿意)。

二、柴荣的方略很明确:就是武力收回

周世宗在世时,契丹政治腐败,君主爱杀人,人心惶惶。这点对柴荣来说肯定是有利条件。周世宗先打契丹主要有两点原因:

1、“先易后难”的策略没有改变。契丹比北汉强大的多,先打契丹不是“难”吗?其实是因为,打北汉契丹会出手,还是要有一战,而要拿下北汉老巢太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到时候雄兵耗尽,以疲敝之兵再战契丹,就更难了。先打契丹就不一样了,只需少数兵力监视北汉动向,北汉也不一定敢出兵,以主力打契丹。只要打赢契丹,余者自服。

2、政治上,幽云十六州百万汉人的人心向背问题。当时的汉人在契丹的统治下,遭受横征暴敛,苦不堪言,而且地位低下,“蕃人殴汉人死者,偿以牛马,汉人则斩之,仍没其亲属为奴婢。”至于契丹的民族政策改变,那是后来的事情。

有人细数中原军队与契丹的多次交战,契丹败多胜少,所以契丹并不是天下无敌的。

所以柴荣克复三关,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运气。其中有一段插曲来自资治通鉴记载,这是宋朝时期的著作肯定不会去吹捧后周世宗。周世宗带五百侍卫疾驰,脱离了大部队,在休息时突然出现了契丹骑兵。“从官皆恐惧。胡骑连群出其左右,不敢逼。”就当时地形,契丹兵不是怕有埋伏,是柴荣的威名震慑住了契丹兵。

之后在准备围攻幽州时,柴荣突发疾病,本来应该是一场恶战,以这种方式结束。

借用丞相的一句话:“天不助我,助尔曹!”


思美人否


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是因为柴荣在位几年,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国内稳定、经济发展、军力强大,具备与契丹进行一战的综合国力条件,而且柴荣本人军事才能高超,有战胜契丹的把握。打败契丹之后,守住边关隘口、迁民外附、发展生产、巩固边防,自然形成有效防御契丹的力量,这时候再挥师南下,趁着战胜契丹的余威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扫平南方,轻而易举。这是当时的国家实力条件和客观形势决定的。而赵匡胤要先南后北,也是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实力和客观条件。一则,新旧政权交接之际,本身内部不稳,如果与契丹交战,战败或形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都不利于自身政权的稳固和建设,而发兵南下,先扫平南方,则有必胜的把握和优势,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实力,然后再与契丹一决雌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后没多久,赵匡胤就去世了。柴荣和赵匡胤作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颇有才干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国统一并有效打败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时代不许两位英杰并立”,才有了柴荣欲战契丹而早亡、赵匡胤平南后欲再战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请允许我大放厥词一下。

无论是柴荣的先北后南,还是赵匡胤的先南后北,首先要从中原王朝的内部考虑,然后考虑一下全部区域的势力分布。

我们要从全国形势出发,通盘来考虑这个事情。全国分为四大区域:中原、南方、西北、山西和东北

中原地区:周世宗跟赵匡胤统治初期,励精图治,强干弱枝,发展民生,平定藩镇割据,加强中央禁军力量。中央集权力度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南方地区:主要是南唐、后蜀、荆楚、吴越等割据国家,主要特点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导致各国重文轻武、不思进取、耽于享乐,保境安民>>开疆扩土,限于地势分布、兵员素质和骑兵战马的军事因素,不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实际的武力威胁,从南方六朝的历史发展可见一二。

西北地区:一直是出身党项民族的拓跋家族,承袭着定难军节度使的统治名分。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凭借中原王朝赐予的名分和经济支持,对抗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的军事夹击,在夹缝里面生存。因此,中原王朝成为他们重要的盟友和藩主,暂时不是敌人。

山西地区:并州地区,一向都是五胡杂陈的动感地带。随着石敬塘杂胡狗贼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山西进入了大辽国的势力范围。刘知远的弟弟建立的北汉政权,不过是借着后汉的余温捞一些政治资本,然后维持一下豪酋的体面生活。

契丹王朝:契丹在唐朝开始发迹的,曾经帮助李世民攻打高勾丽,被李唐皇帝册封为李姓,成为唐朝统治下的羁糜州郡。随着李尽忠反叛以后,开始设立平卢节度使,镇抚东北二虏。五代十国时期,趁着中原内乱,契丹积极进行汉化和胡汉分治体系,实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化的转变,经济文化建设大幅提高。同时,军事力量的组织效率和单兵素质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契丹大辽才是威胁中原王朝的关键力量。当时的军政策略,就是捏软柿子和啃硬骨头的顺序问题。

周世宗的考虑:第一,北汉王朝作为后汉王朝的存续,对于国内遗老遗少具有文化号召作用,就像蜀汉对于曹魏一样。必须铲除北汉,才能证明后周王朝的政治合法性和文化认同感。第二,鉴于大辽灭亡后进的政治事实,北方边境集结着大量的防御北汉和契丹的精锐部队。北汉和契丹就是悬在王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能彻底打败他们,后周无法安心向南进军统一全国。就像韩遂和马腾的西凉铁骑存在,曹操无法安心率兵统一江南一样。

因此,周世宗兴兵夺取江淮一带,震慑了江南诸国,威胁他们不敢趁机北伐。于是,带兵攻打北汉和大辽。鉴于北方的温度环境、地理因素和军队力量对比,由于军队出现逃跑问题,周世宗北伐遭遇挫折和失败。内心忧郁成疾,龙御归天了。

然后,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皇帝,不管是汉族人还是沙陀胡族,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戏霸的身份饰演了黄袍加身的经典桥段,从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周世宗的后代手里面夺去了江山。就像李渊从亲爱的姨夫隋文帝的后代手里面夺去了江山一样。

周世宗的北伐经历,让赵匡胤深刻的明白,啃硬骨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赵匡胤的考虑:行军打仗,打的是银子和兵员。柿子还是要先挑软的捏。

第一、南方经济富庶,人员众多。宋朝率先平定江南地区,可以增加税赋,扩大兵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和军事水平。

第二、做事情要先易后难。赵匡胤曾经和周世宗并肩作战,率军夺取南唐江北地区,对于南方军队的实力水平了如指掌。凭借自己手下的名将(曹彬、潘美、李继隆、韩令坤、慕容延钊),完全可以荡平南方地区。

第三、从历史经验上来,唐太宗就是『先南后北』,首先平定中原和江南地区,取得经济财富和粮食物资轮输转运,然后再对付军事实力强大的突厥、薛延陀和高丽,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政治成果。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