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成績人均400+?國家線370?

遼寧省和甘肅省的考研初試成績已經公佈了,同學們也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看到了很多人曬成績。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知乎上看一看,嚯!人均420(畢竟知乎人均985)

微博上看一看,呵!人均390+

再上貼吧一看,今年這考研國家線怕不是得370!

小夥伴們一方面默默羨慕著別人的好成績,一方面又開始擔心起來,怎麼看一個就是高分?再看一個更高了!這國家線得多高啊!

那麼國家線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影響國家線的因素有很多,總的來說主要由四個因素決定。分別是報考人數、招生計劃、試題難度、不確定性因素。

報考人數:

2020年考研人數繼續大幅度增加,增幅超過17%,人數達到了341萬人。參加的人越多,競爭也就會越激烈,分數線也會相應升高。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學科(13個學科大類)又不盡相同。像文學分數已經很高的,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哲學去年上漲了15分,今年即使上漲也不會漲的很厲害。

試題難度:

試題難度每一年考研的試題難度都不相同。難度越大,大家分數越低,分數線相應地也就越低。以今年來講,政治屬於比較簡單,英語則比較難。由於政治英語向來基本一條線,因此政治和英語的分數線不會漲,甚至可能跌落(沒必要在政治上卡大家)。20年的數學題難度比19年大的多,所以數學的分數線可能會下降,連帶著考數學的學科總分分數線也可能下降。

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是指具有統招資格的高等學校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結合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情況和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生源情況,調整招生專業結構、層次結構、區域結構,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計劃。各高校考研招生人數越多,考研國家線在一定程度上就會降低,反之則會增加。

不確定性因素:

也就是常說的黑天鵝因素。好比2008年由於金融危機,國家擴招了5萬人用於緩解就業壓力。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又成為了黑天鵝因素,已經有不少老師呼籲國家適當擴招研究生了。至於到底會不會擴招,還要看後續情況。

根據以上四個因素分析,今年的政治英語線應該基本和去年持平,波動範圍在1-2分之內。考數學的總分可能下降,其他法律、金融、管理等熱門專業的分數線可能依舊上漲。

PS:網絡上曬分的,大家看看就算了。高分年年有,整個考研成績還是符合正態分佈的。曬得再多,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人,不足以影響國家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