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銅錘,見過嗎?祛風溼,散瘀。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


小銅錘,見過嗎?祛風溼,散瘀。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

小銅錘

來原產地

為菊科植物美形金鈕釦的全草。四季可採,秋季更佳,洗淨鮮用或曬乾研粉。生於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溪邊、潮溼的溝邊、林緣或路旁荒地。

分佈於雲南。別名銅錘草、美形金紐扣、細麻藥、小麻藥、過海龍、黃花草、遍地紅、烏龍過江。

【原形態】

美形金鈕釦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莖匍匐或平臥,微紫色,無毛或近無毛;節間長4-8(-14.5)cm,節上常生不定根。單葉對生;葉柄長5-8mm,被短毛;葉片披針形,長3-7cm,寬(0.8-)1-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鋸齒或近缺刻,邊緣有尖鋸齒近缺刻,細側脈2-3對,上面綠色,下面綠色。頭狀花序,卵狀圓錐形,腋生或頂生;總苞片2列,約8個,幾等長,綠色,卵狀長圓形;長3-3.5mm,邊緣有毛;花梗長5-9(-14)cm,先端常被短柔毛;長舌狀花,黃色,1列,雌性;盤花兩性,管狀,長約2mm,具4-5個短裂片。瘦果,長圓形,長1.5-2mm,褐色,有白色的細邊,兩面常有少數疣點及疏短毛或無毛,邊緣有緣毛或無毛,先端有2個不等長的細芒,易脫落。花果期5-12月。

小銅錘,見過嗎?祛風溼,散瘀。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苦,溫。有小毒。祛風除溼,散瘀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通經,胃寒痛,牙痛,感冒風寒,外傷出血。

《中藥大辭典》

苦辛,溫,小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風溼關節痛,閉經,胃痛,外傷出血。

《中華本草》

味苦;辛;性溫;小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閉經;痛經;胃痛;風溼關節痛;腰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注意】

孕婦忌服。

【備註】

有小毒,內服量不宜過大,如中毒則出現全身發麻。

【運用】

①治風溼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

②治骨折:

小銅錘三錢,泡酒一斤(浸二至三天)。每次服10毫升。

③治胃寒痛:

小銅錘葉二至三片,研末,開水送服;或嚼服鮮葉。

小銅錘,見過嗎?祛風溼,散瘀。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


④治外傷出血:

小麻藥適量,研成粉末,撒患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