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銀行都是一整棟大樓,1樓是辦公區,那麼樓上那些房間是幹什麼的呢?

撒野的瘋子


很多銀行都是一整棟大樓,其實不然,只有銀行的總部或者省級分行才會擁有一整棟大樓,一般你看到的一個大樓有個巨大的招牌,那只是銀行這個樓擁有的冠名權,樓上很多樓層都不是銀行的辦公室,或許你看到的一個大樓上有某家銀行的招牌,而這家銀行可能只是一間支行,人數只有幾十人。

對於擁有一整棟大樓的銀行來說,除了一樓的營業廳以外,上面的人都是幹什麼的呢?

首先要明白銀行是幹什麼的

銀行其實就是社會的融資中介,就是通過吸收存款,然後發放貸款,從中間賺取息差收入,這個是銀行最基本的業務。普通人可能只看到銀行櫃檯裡存取現金的業務,因為這和普通人的關係最大。但其實,銀行規模最大的業務是對公業務,就是與各類企業進行業務來往,給企業提供貸款,吸收企業存款,辦理結算等業務,這才是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銀行的業務有哪些

現代銀行能辦理的業務種類非常之多,特別是在各類金融創新,偽創新的條件下,以各種渠道,各種機構相互關聯,相互嵌套形成的金融產品多如牛毛。比如,個人的理財業務,對公的貸款,匯票,貼現,外匯,代銷基金保險,外匯業務,跨境融資,以及與信託,資管,證券等公司合作的業務等等。但上面所說的所有的業務,銀行做的仍然是融資中介,因為全社會的閒置資金都在銀行存著,拿著這些錢去給別人花,從中賺取差價。不管外表披著有幾種外衣,銀行都是扮演著融資的角色,經營著風險。

銀行辦公樓都是幹什麼的

前面已經說了銀行擁有很多細分的業務,有前臺部門,中後臺部門,前臺主要就是做業務的客戶經理,中後臺就是控制風險以及打雜的部門。一個銀行總部大概會有幾十個部門,每個部門的主管都可以稱為老總,銀行的老總覺得自己的地位都很高,沒辦法,工資確實高。這些老總和副總都會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室,面積都很大,氣派嘛!差不多每一層只有一個部門,這樣或許是為了方便管理。至於行領導級別的,辦公室更大,而且都在最高層,一把手的辦公面積是最大的,行領導一般會有自己專門的電梯,避免跟其他員工擠電梯。

還有,如果用不完的辦公室就會做一些娛樂休閒場所,比如健身房啦,乒乓球室,咖啡室,圖書室,當然還有大量的會議室。

銀行都是躺著賺錢的

銀行由於是需要批准才能經營的行業,所以是很稀缺的,擁有銀行拍照是多少企業家的夢寐以求的,但是畢竟銀行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和金融安全,所以監管是非常嚴格的,目前來看不可能再會批准一家全國性的銀行,至於地方性的銀行,審批比較容易,但規模不會做大,影響力有限,這樣便於控制,一旦發生風險也是地域性的,對全國影響不大。

之前,很多說,行長誰都能做,就是放條狗在那個位置,一樣可以。的確,一般的基層行長不需要很高的能力,有資源就行,能力這東西,在銀行是直接跟資源掛鉤的,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銀行被馬雲一個人改變了而銀行沒有任何改變的原因,躺著賺錢的行業怎麼會有危機意識呢?


稀不拉嘰


我所在的銀行總行就是一整棟樓。當我還在支行工作的時候,我就在想,這麼一棟22層的大樓,怎麼用的完?甚至我還狹隘的諷刺了一句:“從銀行總行大樓就可以看出這家銀行養了多少閒人!”

當我調入總行,開始在這棟大樓辦公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有多麼狹隘,多麼幼稚。總行大樓不僅人多,而且員工也各個都是匆忙的樣子。

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我所在的總行大樓每層都是幹什麼的。

一樓:銀行的總行營業部。幾乎各家銀行都一樣。

二樓:信息技術部,負責日常系統運營維護。

三樓:超大會議室(可容納300人)以及健身房

四樓:運營管理部和風險管理部分別負責櫃檯業務的事後監督,貸款業務的風險審查。

五樓:審計監督部以及若干會議室

六樓:部分副行長辦公室與電子銀行部

七樓:辦公室與授信審批部

八樓:部分副行長辦公室與互聯網金融部

九樓:零售銀行部、公司銀行部、普惠金融部

十樓:各種大大小小會議室,有視頻的,有不帶視頻的,這一層平時最熱鬧。

十一樓:放款中心,各種信貸業務都是在這個地方進行放款操作。

十二樓:全行所有檔案所在地。

十三樓:總行行長辦公室與人力資源部

十四樓:小微業務團隊

十五樓:公司業務團隊

十六樓:董事長辦公室與計劃財務部

十七樓:零售業務團隊

十八樓:黨群部與活動中心

十九樓:部分市政機關

二十樓:監事長辦公室,風險合規部,紀律監察部

二十一樓:後勤管理部以及所有保安監控室

二十二樓:客戶權益體驗中心

以上就是所有樓層的用處,可能會有部分出入,但是大部分都對的上。這些樓層各有特點:有些樓層因為有行長的關係,就顯得比較安靜,冷清。諸如十三樓,十六樓。有些樓層相對人多,諸如十樓和十一樓。有些樓層平時歡樂最多,比如三樓和十八樓。還有些樓層是禁地,沒事兒最好別去,去了也沒啥好事兒,諸如十九樓和二十樓。


銀行研究僧


對於樓主的這個問題,潤友以前也不知道,倒是最近到一家工商銀行的直轄市分行去找一名副行長同鄉辦事,問起了這個問題。於是,他說:“百聞不如一見,我領著你到各樓層去看看就知道了”。

這家工商銀行直轄市分行的辦公大樓一共有38層(含地下負2層)。通過這位同鄉副行長的帶領,潤友所看到的各樓層的功能佈局是這樣子的:

地下負2層:員工和外租客戶停車場;地上1~2層:營業大廳;3層:大會議室,可以容納500人開會;4層:大餐廳,可以一次容納380人就餐;5層:信息技術部辦公室及其他相關運營設備;6層:檔案資料館;7層:副行長及人力資源部辦公室;8層:信貸業務部、放款中心辦公室;9層:電子銀行部、授信審批部辦公室;10層:互聯網金融部、普惠金融部辦公室;11層:運營管理部、風險管理部辦公室;12層:審計監督部、公司銀行部、零售銀行部辦公室;13層:零售業務部、小微企業部辦公室;14層:公司業務部辦公室;15層:黨群工作部、紀律檢查部辦公室;16層:行長及計劃財務部辦公室;17層:風險評估中心辦公室;18層:後勤管理部辦公室;19層:各類中、小型會議室若干個;20層:客戶權益體驗中心;21層:員工健身中心;22層:員工閱覽室及文化活動中心;23層~37層:對外出租給客戶的辦公場所;38層:游泳館。


潤友


作為一名銀行從業人員,我來回答下吧,問題所說的內容完全適用我們單位,說說我們單位大樓情況吧。

我們單位屬於二級分行,下轄25個城區支行,4個縣支行,在職員工600餘人,市分行大樓一共12層,佔用1整棟樓,一樓是分行營業部,從事營業活動,跟樓主所說的基本一致。2-3樓是業務部門,主要有銀行卡、個人貸款、公司貸款、貿易融資等部門;4-10層為後勤保障部門,包括風控部門、監察部門、財務部門、運營部門、工會以及人力部門,其中也包括微機室、會議室、行長辦公室等;11-12層為單位食堂,能夠容納120人左右就餐。

我想這麼說大家差不多瞭解了吧,向省分行、總行也基本是這樣的結構,只是上級行分的更細緻罷了。


金融小白


銀行的業務非常龐大,甚至是錯綜複雜的,一樓只不過是一個窗口單位,可辦理的業務非常簡單,只不過是銀行很小的一些業務部門而已。主要是存取款、個人賬戶開設和一些對公單位窗口,辦理個人零售業務比如信用貸款和個人地產抵押貸款,更多的銀行業務是不在一樓窗口辦理的。

銀行的發展有側重,銀行內部架構設置也會有側重,比如興業銀行就對同業業務很重視而招商銀行則是對零售業務很重視,是零售銀行的先驅者,南京銀行對債券業務很重視,業務也是風生水起。

銀行基本架構是投資和風險管控、後勤單位、行政單位、科技金融等。具體到各個銀行則是有所側重。

興業銀行前幾年年改革設置了四大虛擬總部,企業金融總部、零售金融總部、同業金融總部、投行與市場金融總部,同業業務在業內是較為知名的,雖然同業業務管理加強,但改革的時候設有同業金融總部,下面設有同業業務部、期貸金融業務和銀行合作中心。

還設置了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下面有投資銀行部、資金營運中心、資產管理部、資產託管部、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

興業銀行也在向零售銀行轉型,零售金融總部下轄有零售業務管理部、私人銀行部、銀行卡與渠道部、零售資產負債部和零售風險管理部。

這麼多業務部門是需要很多的人員配置的,也就需要很多的辦公室。銀行部門設立可能會有動態的變動,所以興業銀行的部門設置也可能會有微調。


杜坤維


這麼說吧,一家銀行如果有1萬名員工,一線櫃麵人員,工農中建四大行有1500人左右,浦發、興業、華夏、中信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要1000人左右,浙商、成都、青島、徽商等區域性銀行有1200人左右。一些互聯網銀行幾乎沒有一線櫃員。

銀行業務種類很多,一般包括一下部門:客戶部、機構部、金融市場部、風險部、個人部、電子銀行部、信用卡部、資產負債部、科技部、運營部等,還沒有包括人事、財會、統計、保衛、辦公室、授權中心、客服中心等支持部門。更多的員工從事非櫃門工作,而且這些可以說都是更為重要的工作。

近年來,銀行業很多部門,尤其是一線的工作崗位在大幅減少,如:很多銀行已經把金庫、ATM機加配鈔、檔案管理、押運以至於櫃面服務外包給專業公司,櫃門人員比例更加減少。這也就不難理解銀行大樓是如何利用的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銀行提出在不久得將來要消滅物理網點,相信到那時,銀行大樓的一樓可能要改作其他用途了。


數據觀天下


我給你專業的回答吧,首先一整棟應該是省級總部,恰巧我在一家北方某省銀行總部上班,我們大樓共26樓一樓一半是一個下級網點,另一半是辦公大廳和物業辦公場所,二樓和三樓是會議室,不要說會議室多,應該說會多的地方不夠用。四樓到八樓是全省機房和外包人員辦公場所,9到11樓是各個領導辦公場所,比一般員工大點,但絕沒超標現在省委查的很嚴,13到25是其他業務部門和管理部門辦公場所,頂樓是活動室健身打球都可以,所以說事業單位人均辦公面積是比私企大一些,但絕不超標,而且像機房等空間還不夠用。所以這些你可能不懂不清楚管理流程。我們這加班經常的事,沒你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不過工資還是很樂觀的。


搞笑傳輸攻城獅


行的業務非常龐大,甚至是錯綜複雜的,一樓只不過是一個窗口單位,可辦理的業務非常簡單,只不過是銀行很小的一些業務部門而已。主要是存取款、個人賬戶開設和一些對公單位窗口,辦理個人零售業務比如信用貸款和個人地產抵押貸款,更多的銀行業務是不在一樓窗口辦理的。

銀行的發展有側重,銀行內部架構設置也會有側重,比如興業銀行就對同業業務很重視而招商銀行則是對零售業務很重視,是零售銀行的先驅者,南京銀行對債券業務很重視,業務也是風生水起。

銀行基本架構是投資和風險管控、後勤單位、行政單位、科技金融等。具體到各個銀行則是有所側重。

興業銀行前幾年年改革設置了四大虛擬總部,企業金融總部、零售金融總部、同業金融總部、投行與市場金融總部,同業業務在業內是較為知名的,雖然同業業務管理加強,但改革的時候設有同業金融總部,下面設有同業業務部、期貸金融業務和銀行合作中心。

還設置了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下面有投資銀行部、資金營運中心、資產管理部、資產託管部、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

興業銀行也在向零售銀行轉型,零售金融總部下轄有零售業務管理部、私人銀行部、銀行卡與渠道部、零售資產負債部和零售風險管理部。

這麼多業務部門是需要很多的人員配置的,也就需要很多的辦公室。銀行部門設立可能會有動態的變動,所以興業銀行的部門設置也可能會有微調。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給你看下總行裡的部門吧,你就知道多少人了



FlyFuture鑫


回答。。都是一堆廢話。

一樓是營業廳

二樓是結算部門

三、四樓可能是個人信貸部門

五、六樓可能是對公信貸部門

七樓人力資源和會議室

八樓 國際業務部門

九樓 信用卡、電子結算

十樓 審核崗、系統維護部門

十一樓 員工餐廳

十二樓 法律、統計部門

十二樓 客服 保衛科 消防

十三樓 行長 副行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