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受到过外来蝗灾的侵袭吗?城里的小老百姓如何预防?

大尾巴蜋


您好,我很高兴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查看了中国的历史,中国曾经并没有受到过外来蝗灾的侵袭。

蝗虫对农作物有影响,会危害到农作物的生长。主要以植物的叶子为食,如水稻、高粱、白菜等。

现在外面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肺炎,农民不能出门去种稻谷。可能会没有粮食。现在蝗虫已经到了印度,建议城里的小老百姓趁现在赶紧储备一些粮食在家里。

希望大家对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满意。谢谢!


鼠祥云彩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朋友们,中国摆脱严重蝗灾才二十几年,就有年轻的小朋友们完全不承认蝗灾的恐惧了。

蝗灾肆虐除自然、地理等因素之外,关键的原因是我国古代缺乏有效的防治蝗虫的技术手段,包括天人感应思想的广泛传播。古人认为灾害都是因统治者无能而降下的天罚,因此各地纷纷建立蝗神庙祭祀跪拜,以黄河下游的冀、豫、鲁三地最多,可以推断此地灾害最为严重。

首先,蝗灾的产生和旱灾紧密相关。蝗灾往往随着旱灾而来,危害巨大。蝗灾爆发之时,铺天盖地,所到之处,庄稼被吃得一干二净、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甚至没有那么多燃料将蝗虫做熟,而生吃有各种寄生虫、病菌的蝗虫,无疑是自杀之举。

第二,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蝗灾为什么可怕,就是因为食物的短缺导致蝗虫群的密度极大,(一个常规的沙漠蝗群个体数量高达五百亿,日均消耗粮食十万吨,一个村子一年的口粮都没了)而且蝗虫移动极快,你还没抓几斤蝗虫呢,虫群已经把庄稼到野草全部吃干净了,飞到下一个目的地了,请问接下来一年你怎么办?靠你抓的一大兜蝗虫活?

回归正题“我国蝗灾如何解决”:

我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使用对生态负面影响极为严重的化学农药之后,蝗灾终于在60年代有所缓解。

1986年,中国从美国引进了蝗虫微孢子,这种真核病原微生物对蝗虫是致死的同时还能极大地削减蝗虫繁殖能力,大大降低了蝗虫数量和集群能力。同时我国高价引进蝗虫病毒、病原线虫,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毒性更强的真菌亦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而种植防护林,改善作物抗虫害则是预防。

城里小老百姓如何预防?

多屯粮



路遥的马驹


老百姓要自己了解蝗虫情况的分析及方案的制定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也可以认为是生态治理,主要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

减少蝗虫的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2)减少蝗虫的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3)减少蝗虫的产卵地。

生物防治 

  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一)保护和利用当地蝗虫的天敌控制蝗虫;(二)采用生物农药防治蝗虫;(三)牧鸡和牧鸭防治蝗虫。

化学防治方法

很多化学农药都可以用于防治蝗虫,目前用于防治蝗虫主要有机磷类农药的马拉硫磷、敌敌畏;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绿氰菊酯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卡死克等。还有很多混配的农药,如快杀灵等等。锐劲特是由国外农药公司新开发的一种杀蝗虫的特效农药


一方集市


首先蝗灾主要危害农村地区,对于城市的危害也是危害农村的衍生灾害!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蝗灾,大致防治方法总结为以下三种:

1、环境保护:

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4、案例:

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在东营搞过培育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试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土地里的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此外,挂网田间的园蛛及狼蛛、猫蛛等游走蛛,也能在田里迅速找到小蝗虫并将其吞食。

广大农民应尽量保护农田蜘蛛以防止蝗害发生。具体做法是:收割后不要把稻草随便烧掉,而将其放在田里,为蜘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种做法是:在收割前后将发现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并加以保护。



果园和隔壁老王


我国的蝗灾可以说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一直存在的,据章义和的记载,先秦时期就有关于蝗灾的记录。

书籍中关于蝗灾的记录比比皆是,比如: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最主要的威胁还是农业。

近代比较严重的蝗灾是1943年河南的蝗灾。

1943年大旱已经结束,很多人都认为悲惨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一个崭新的未来即将来临,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大量的蝗虫破土而出。来到河南以后遮天蔽日,所到之处都是寸草不生。刚刚种出来的庄稼,又一次面临着惨重的损失。这一年农民颗粒无收。

至于外来蝗灾,从现有的记载来看,还没有发生,可能是没有发生过,也可能是以前的认识范围有限,即使是外开的蝗灾,也无法识别。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行业,危害不是很直接,可能蝗灾会导致粮食减产,价格波动加大。


DR老李说


蝗虫,很多地方人们都称之为蚂蚱。蝗虫是一种专门采食植物的害虫,而且它们还非常的善于飞行,具有很强的迁秽性。蝗虫最为喜欢吃的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蔬菜等。当气候反常,特别是出现干旱的时候,蝗虫就会大量的聚集并形成蝗群。当大量的蝗虫汇聚在一起形成蝗群的时候,它们的破坏力是非常的大的,能够对一个地方的农作物形成极具毁灭性的损毁,这就形成了蝗灾。

据了解,我国历史上出现过800多次大大小小的蝗灾。而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蝗灾特别的重视,也采取了很多的防治措施来防治。

记得在2009年的时候西藏出现了蝗灾,当时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为了解决这个蝗灾,当时好像还从沿海地区运了几千只鸭子过去专门吃蝗虫。鸭子过去后,确实是吃了很多的蝗虫,之后蝗灾也逐渐的给降了下来。

出现蝗灾的时候,直接受损失的当地的农民。因为蝗虫吃的东西都主要是以农作物为主。当蝗虫将农作物的叶子、嫩茎杆都给吃掉的时候,作物轻则减产严重,重则直接死亡造成绝产。所以,出现蝗灾,农民的损失是最大的。

而作为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来说,蝗灾对城市里面的人影响是比较小的。首先蝗虫都是往农作物多的地方飞,也就是蝗群都是在农村间蹿行的,城市里面基本上是不会去。所以,城市里面影响不大。


洞庭清水塘


你好,中国也曾经受到很多次蝗灾,不只是蝗灾,像美国白娥等都影响过。

蝗灾主要是对农作物影响比较大,所过之处树叶、农作物等都被吃的光秃秃的,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产,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对城市而言,影响就没那么大了,主要对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他问题都不大。


百分之一的长征


2020年初

3600亿只蝗虫袭击非洲东部

每平方公里的蝗虫

达1.5亿只

一天要吃掉

3.5万人的粮食

半年后

全球至少2000万人

将受到严重饥饿威胁

19年12月

蝗虫出现在肯尼亚

摧毁了数万公顷农田

肯尼亚农业部官员说

“一个蝗虫群”

“就能达到长60公里”

“宽40公里”

“蝗虫对环境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只要6到8小时”

“它们就能吃光一个农场”

对于中国

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

这三片高山

将成为阻断蝗灾蔓延的屏障

亲爱的读者

你觉得

蝗虫会停留在印度?

还是会飞越喜马拉雅山脉

到达中国?


琨琨的自媒体生涯


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条件合适,蝗灾便会卷土重来。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农牧区发生蝗虫面积达9000万亩。

防治蝗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态防 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这些防治要达 到的目标都是消灭蝗虫,避免蝗虫对庄稼的危害。在防治蝗虫时要以预防为主,应因地因时采取简便、 经济有效的方法。所谓的预防为主,就是要尽量在蝗灾大 发生之前或在蝗虫发生程度较低、蝗虫还没有给庄稼造成 损失时,及时采取行动,将蝗虫杀死。

否则,在蝗虫发生 程度严重时采取行动,不但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而 且也会给庄稼造成严重的损失。有时农民朋友在田间一发 现蝗虫就着急了,为了尽快杀死蝗虫,往往首先选用喷洒 化学农药的方法杀死蝗虫。这样做虽然可以很快杀死蝗 虫,但是同时也杀伤了大量蝗虫的天敌,并且给环境和庄 稼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污染。

有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或施用 技术掌握不好,还会引起农药中毒。因此过分强调使用化 学农药防治蝗虫,会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 影响。因此在防治蝗虫时不应首先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而要采用那些对环境和庄稼无污染、对人和家畜、家禽安全 的方法,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

在蝗虫发生极为严重 时,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 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幸福外卖小哥


大家好,我是头条飞哥带你看三农。

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认为,蝗虫侵入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它现在在的地方是印度,印度离我们很近,如果说侵入,当然可能。但是,人家国家也不可能说不管不问吧,它在别国吃喝拉撒,那些国家的人不可能坐视不管的。他们一样会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它们的,即便消灭不掉也不可能剩下很多啦。

其次,再说我们国家。就算来到咱们国家,依中国人的胃口,估计来的少啦还真的不够吃的呢。并且印度与中国接壤处在新疆和西蔵,那里天气寒冷,估计来啦也给冻死饿死啦。

再者退一步说就算能来到咱们内地,城里的老百姓也犯不着恐慌呀,那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农田里吃东西,根本不会进城玩的啦。就算来田里,咱们人多力量大,一样消灭完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