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生命的層級

進化——生命的層級


從地球上第一個生命“祖基”開始,進化就從未停止過。


在熵道的認知裡,進化分為兩種進化:被動進化和主動進化


進化——生命的層級


生命的進化,全部是由基因複製中的突變引起的。數十億年下來,生命在繁衍的過程中有無數的突變產生。


每一個突變都是在試錯,決定其對錯的就是自然。所謂的自然選擇就是物理規律的選擇,只有符合熵減規律的種群和種族才能生存和繁衍下來。


這句話用在企業領域同樣適用。


進化——生命的層級

(詳情請參考《熵道元理——人性篇》)


目前地球上還存在的物種大約有千萬級。在此之前,滅絕的物種數量至少是這個數字的百倍以上。


在自然界,試錯失敗的代價就是滅絕。


沒有一個物種是主動進化的,它們不會想長出翅膀就長出翅膀來。在一代代的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中,一部分突變者具備了相對的生存優勢,從而生存和繁衍開來。


這種被動式的進化來源於被動式的基因突變。


在自然界,有一些動物看起來是一個族群,但是其表現和生存更像一個單一的個體生命,那就是社會化動物。


與一個鹿群就是一群鹿的烏合之眾不同,社會化的動物群表現得像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白蟻就是典型的社會化動物。


一群白蟻就是一個新的生命體。


它們不但聚居成群,合作照料相互的後代,子代親代之間有重疊,甚至連繁殖都要分工。


就像多細胞生物是從單細胞生物中升級進化來的一樣,一個蘑菇就是一個真菌群。然而就單細胞生命而言,一個細菌群就是一群細菌。

蘑菇和一群細菌之間的生命等級就差了整整一級別。


與單細胞生命不同,多細胞生命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

細胞分化——例如人類從一個受精卵分化出了功能各異的體細胞:白細胞、紅細胞、神經細胞、免疫細胞等;

聚集成群——各種分工細胞有序的組織起來共享物質和能量。

繁殖分化——性細胞主導繁衍,體細胞、神經細胞等主導生存。

子代親代之間有重疊——上一代和下一代同時存在。

合作照顧未成熟個體——未成熟細胞同樣會獲得能量和物質的共享。


所以命名多細胞動物,我們可以說一頭牛、一個人。我們不會說那是一群牛細胞、那是一群人細胞。但是在單細胞生命中,我們可以說那是一群細菌。


回到白蟻部落的話題中來。

白蟻有著明顯的分工,

蟻后和蟻王:種族繁殖的分工由長翅膀蟻王和蟻后負責,也有一些種類的白蟻有數個蟻后,同時有短翅膀或者無翅膀的有生殖能力的補充生殖蟻。


工蟻:喪失了繁殖能力。建築蟻冢,開掘隧道,修建蟻路,培養菌圃,採集食物,飼育幼蟻與兵蟻,看護蟻卵,清掃衛生。


兵蟻:由於進化了堅硬的上顎,不僅喪失了繁殖能力,同時退化了取食能力,需要工蟻餵食。


由此,白蟻群落形成了一個具備繁殖、生存、抵禦外敵的完整的單一生命體。


如何用生物學、經濟學包括物理學的觀點解讀這一現象?無論是多細胞生命的細胞分化,還是白蟻生命體的蟻群分工?


分工和交易可以提升整體效率,而在生物領域,種群內的職能分工可以在整體效率上迅速提高優勢:蟻后逐步進化出超強的繁殖能力,其體長可以達到10釐米,一次性產卵數量非常大。兵蟻退化了繁殖和取食能力,進化出強有力的上顎。而工蟻退化了繁殖能力,可以將更多的能量用於照顧蟻群。


設想另外一個白蟻群落B不存在分工,所有白蟻都要負責生育、覓食、建造房屋,外敵入侵的時候都要參與戰鬥。


在繁殖維度,專職繁殖的蟻后與專職工作的工蟻由於身體功能性的進化,在後代的繁殖率和生存率上要大於B族群的白蟻。而專職進化出的兵蟻更是可以在戰鬥中完勝未分工的B族蟻群。


分工的蟻群集體效率更高,這一點在自然界對於未分工的白蟻群是致命的,一旦生存和繁殖優勢在進化初期高出一點,那麼經過漫長時間、一代代的競爭以後,這種分工帶來的進化優勢將會佔據整個白蟻族群,而未分工的白蟻族群將會迎來滅絕。


分工帶來的優勢背後其實蘊含了更為深刻的市場經濟原理。在白蟻族群中,不同職能的白蟻其實在進行一種隱性的社會化交易:

蟻后為族群共同基因的繁衍提供繁殖服務、而兵蟻以喪失取食能力進化出強有力的上顎為代價為族群提供了安全服務,工蟻則通過收集食物、建造房屋提供了生存服務。


蟻后通過提供服務交易來了安全和生存,兵蟻換來了基因繁衍和生存,而工蟻則是獲得了基因的繁衍和安全。


同樣,經濟學原理也可以應用在多細胞動物的進化中,例如人體細胞的分化就是一個整體效率提升的典型例子: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的分工合作以及交易,多細胞動物獲得了比單一細胞群體更高的生存優勢。


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自然界,進化的一個主要方向就是社會化的生存。


不僅白蟻、螞蟻、蜂群這類真社會化動物,還是軍團菌這類微生物集合、或者是狼群、獅子群、猴群這類擬社會化動物,分工和交易成為了貫穿生命進化史的一個主流趨勢。


而這一切的背後遵循著一個深刻的T0級物理學原理:生命的本質就在高階能(例如太陽能、化學能)向低階能(廢能)轉化的過程中的一種耗散結構(垿)。

耗散結構(垿)要維持自己的存在,就要不斷的從環境中汲取負熵(秩序)。最能有效利用環境中負熵的垿體將會在自然選擇中勝出。


細胞群的各類細胞的分化和種群中的各個個體的分工,以及隱藏在分化和分工背後的交易,就是不斷提升種群高效利用環境中負熵的唯一途徑。


由此,我們也可以從生命進化印證經濟學中的第一定律。

經濟學的第一定律:分工和交易創造財富。

這一定律等同於物理學定律,熵增減少負熵(秩序),熵減增加負熵(秩序)。

所以,對一切生命體來說,

財富即負熵。

生命在進化之中,熵道重新定義了生命進化的層級:


無細胞生命:一開始是沒有細胞(祖基、子基、病毒等)。


單一單細胞生命:從無細胞進化為單一功能單細胞(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等)。


複合單細胞生命:從單一功能單細胞進化為聚集了不同功能種類的複合單細胞(含有葉綠體或線粒體的單細胞——細胞內線粒體的存在就是遠古厭氧菌始祖收服了喜氧菌在體內進行共生,例如部分真菌、綠蟲藻等)。


多細胞生命:從單獨的複合單細胞進化為具備細胞功能分化與交易的細胞群生命個體(植物、動物、蘑菇等)。


社會化生命:從多細胞生命個體進化為具有分工與交易的生物族群,從而表現出一個完整生命體的功能和特徵。(白蟻群、蜂群、蟻群、裸鼴形鼠、隱鼠、人群——家庭、公司、社團、國家等)


行星級生命(文明類生命):從小區域族群進化為遍佈整個星球的生命族群,每個個體通過分工和自由市場連接在一起,共享此行星系唯一的最大高階能來源——太陽,從而在行星級表現出一個完整生命體的功能和特徵——也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進化——生命的層級

(六級生命圖示)


進化——生命的層級


主流生命系統越演化越複雜,越演化越龐大,而病毒在生命進化的另一個極端一直保持為微小。


越大越強,越大越弱。


這兩個結論都是對的,一切結論都需要有一個前提。


在高階能充足、環境有利於生存的情況下,越大越強。大的系統可以更多的擁有獲得更多負熵的機會,同時分工和交易有利於提高負熵的利用率。


但是當高階能不足、環境不利於生存的情況下,越大越脆弱,一點小的能量擾動就可以讓系統處於崩潰的邊緣,一旦有一個分工的系統喪失功能,那麼會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


這時候,對高階能要求最少的生存模式將會獲得明顯的生存優勢。


無它,適者生存而已。


病毒是祖基在主流生命進化樹外留給自己的一個備份。


現在可以理解了,為什麼我建議馬斯克【為什麼】最好不要送人類去太空,而要送病毒去太空。因為在任何一個沒有與生命進行億萬年互相改造的荒涼星球上生存,人類毫無優勢。病毒反而是最能代表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地球生命。


此道理同樣可以應用在社會生命體和行星級生命體中,例如公司、機構、政府等一切社會化生命。


當新能源被利用、或者新的信息手段、物流手段、新材料廣泛被應用,那麼負熵將會變得富餘起來,公司、機構、政府適合採用積極的發展策略。


當能源枯竭,信息化手段不足,新材料和製造技術短期內無法突破,那麼公司、機構、政府適合採用收縮戰略,降低負熵的消耗。


總的負熵在降低,你還保持大的規模,那是找死。各大互聯網公司的裁員、傳統企業的倒閉就是熵道原理的社會表現。


諸多行業,為什麼我只提及這幾個行業?


能源行業、信息化行業、新材料和新制造行業、物流行業?


這些行業才是從根本上創造負熵增長的行業。


有人說金融行業也一樣很重要。是重要,之所以沒有單列,是因為金融行業本質上屬於信息行業。利用價格信號和信用信號為能量和資源指引方向。


進化——生命的層級


宇宙中所有的負熵來自於高階能(核聚變以及核裂變)。


所以人類所需求的各種負熵形式統統來自於能源。


世界是由能量、物質、數據(信息)所構成。(參見《熵道元理》——世界篇)


所以人類及人類社會所需要的的負熵形式為:

在能量領域,人類需要能源。

在物質領域,人類需要含負熵的產品。產品的物理功能來自於材料。

在信息領域,人類需要減少信息熵。


這些需要不是主觀上我想要,而是為了生存的必須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