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着伤口冲我笑:隔代亲的宠溺,不经意间一次次伤害孩子

孩子顶着伤口冲我笑:隔代亲的宠溺,不经意间一次次伤害孩子


周天下午,我和海豚爸爸趁着小海豚午睡的间隙去超市买菜,五点多回家后发现,小海豚被“毁容”了。


原来,海豚爷爷带着小海豚出去玩,小海豚要推婴儿车,爷爷顺着她的意思把小车给她。


由于孩子走路不稳,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恰好地上都是碎石头渣子,倒地后半个额头被扎得都是血口子,险些伤到眼睛。


我一到家,就发现了状况,小海豚顶着半个额头的血口子,还冲着我咧嘴笑,我情绪差点崩溃,边哭边要求去医院,海豚爸爸急忙叫车,整理孩子的病例、水杯、尿不湿及零食。


我们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挂了急诊,医生给孩子的伤口进行了清理和消毒。所幸没大碍,但是我不甘心,不停地问医生会不会留疤痕、孩子皮肤里有没有石头渣子……


医生安慰我不用太紧张,担心会留疤痕就去买专门给儿童使用的祛疤膏。


付款买药后,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小海豚至始至终都是乖乖的,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但是内心依然很焦躁不安,无法让自己回归理性。


事情过去了一天,我重新梳理自己的情绪,并总结了孩子意外受伤害后的经验。


01

孩子出了事儿

先观察伤口、关注孩子情绪


孩子受伤后,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受伤程度采用不同的措施。


若是孩子当场昏迷不醒,第一时间应该叫救护车,尽快去医院;

若是伤口很大,一直流血,要想办法止血,尽快送去医院;

若是轻微擦伤,家中有药箱可以自行处理。


像小海豚的情况,是稍微严重的擦伤,而且面积很大,肉眼看到时都是裂开的血口子,最主要的是我们第一次遇到,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


我们特别害怕伤口处有石头渣子,怕感染,不过去了医院后,医生告诉我们,若是有异物进入皮肤,皮肤会出现红肿流脓的现象。所以,肉眼可以判定有没有异物进到皮肤。


虽然去医院要奔波,但是最起码经过医生的看诊,我们可以得到一份安心,无论孩子的伤口严重与否,我们知道如何照顾孩子的伤口,也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所以孩子意外受伤,家长若是担心,保险起见最好去医院。


处理伤口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


通过孩子受伤程度判断要不要去医院后,要及时安抚孩子,让孩子从惊吓和伤痛中逐渐回归平静。


家长可以用语言鼓励孩子,也可以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千万不要训斥孩子调皮,更不能因为孩子调皮捣蛋给家长带来麻烦而动手打孩子。


月龄小的孩子不会表达,这时候更加要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不要让孩子因为惊吓而产生心理阴影。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导致的受伤,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感到害怕,用哭来表达,此刻,家长耐心的安抚和温暖的怀抱是孩子最好的归处。


02

父母要解决问题

而不是发泄情绪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家长必须要学会的一节课。


本来我出门的时候,小海豚睡得很香,殊不知回到家孩子就被“毁容”,我无论在感情上还是思想上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但理智告诉我要保持平静。


我看到孩子被伤成那样,尽管心如刀割,但仍然边哭边要求立马去医院,只有医生才能帮助我们。


我用最后的理智去解决问题,我知道在家发火、吵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在急诊排队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和小海豚年龄相仿的男孩,也是磕伤。据孩子爸爸说,是从楼梯口滚下去摔在瓷砖的尖上了,所以伤口很深。


当他们从医生那边出来,我听到孩子的妈妈情绪失控地大哭,伤心极了。后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吵了起来,妈妈不停地埋怨爸爸没有看好孩子,甚至想动手去打孩子的爸爸。


此刻爸爸也特别沮丧,因为医生说孩子的额头要留下伤疤,无法做到严丝合缝的缝合。


孩子本来没哭,但当他看到爸爸妈妈吵架时严厉的表情、带着怒气的声音,他嚎啕大哭。


诚然,孩子受到意外的伤害,家长伤心是在所难免的,而且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妈妈倾向于哭,爸爸会更加理智。


但是无论是谁的责任,在医院、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辱骂真的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家长需要做的是针对孩子的病情聚焦当下,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医生认真照料孩子。


03

和家里老人多做沟通

避免老人过于溺爱孩子


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中说,照顾孩子的那种爱不仅来自亲生父母,还来自被学者称为抚养者的所有人。这种爱的形式超越了亲生父母,是我们所有人生命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海豚爷爷是爱小海豚的,毕竟,从我回归职场后,工作日的白天都是他在照料小海豚,但是,小海豚这次受伤,很大程度上源于老人的溺爱。


老人的溺爱让孩子有足够安全感,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时候,老人放任孩子去做危险的动作,去摸危险的东西,只为了博得孩子的开心。


这种放任和溺爱让孩子寻找自由和开心的同时,也失去了约束,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小海豚9个多月的时候,海豚爷爷宠爱小海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她,结果某次抱着她切水果,小海豚去抓水果刀,导致孩子的手心被割伤,血呼呼往外流。


我和海豚爸爸去上班了,海豚爷爷抱着小海豚去门口医院,医院不接收婴儿,让去专门的儿科医院,于是海豚爸爸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带着孩子去医院挂急诊,做手术缝针。


这件事情,我是下班到家才知道的,九个多月的婴儿被伤害成这样,亲妈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当我看到孩子缝针的手心,内心似乎被撕裂,剧烈的疼痛。我忍住情绪,安抚孩子,自己偷偷跑到别的房间抹泪。


老人为了让孩子开心、无条件地溺爱孩子,做出匪夷所思,甚至威胁孩子安全的事情,确实要不得。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只有保障孩子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所以,孩子的照顾者,要用心、专注地照顾好孩子,而不是打着爱孩子的爱的旗号,不经意间给孩子造成痛苦和伤害。


当然,一旦孩子受伤,我们也要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毕竟孩子受伤是既定事实,我们要尽力去解决问题,观察孩子的伤情,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必要情况下带着孩子去就医,以免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