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頭撿起六便士的間隙,擡頭看看月亮


在低頭撿起六便士的間隙,抬頭看看月亮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每天忙成狗。週而復始久了,難免感到百無聊賴,不是很流行這麼一句話麼: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一遇到工作生活中不順心的時候就想起這句話來,弄得自己立馬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過一把文藝小清新的癮。高曉松的老媽就說過,生活不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但那畢竟是高曉松的老媽,人家有那個條件和決心。對於咱們來說,是踏實的生活還是義無反顧的出走,是相當難以抉擇的。

前段時間無意中看到了英國小說家毛姆的代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是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小說講述了倫敦一位40多歲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突然拋棄一切離家出走,放著榮華富貴物質享受不要,用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的餘生,追求著繪畫夢想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其實是著名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毛姆以此描摹出了一個離經叛道,生前被人唾棄,死後卻倍受推崇的畫家形象。

在低頭撿起六便士的間隙,抬頭看看月亮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毛姆在書中寫下了如此的名句,實際上也切中了主人公的精神,什麼是六便士呢?六便士就是眼前的苟且,是現實,而月亮也就是詩和遠方的田野是理想了,書中的主人公他自己的答案就是拋棄現實擁抱理想,歷史上像斯特里克蘭德這樣生活困窘卻擁抱理想的偉人也有很多:貝多芬一生孤獨,聽力漸漸淪落到無法忍受,晚年還為自己那不成器的混賬侄子操碎了心。像梵高也是窮得一文不名,最後不光割下自己耳朵還自殺了。

月亮和六便士是這樣寫的,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讀到這裡我和大家一樣都羨慕起書中主人公這種放浪形骸之外的灑脫,沒有人會甘於平凡,夢想成真的喜悅,誰都有啊,可是身邊親情友情愛情的羈絆,能那麼容易放下嗎?

而且話又說回來,追逐詩和遠方固然令人嚮往,但這樣的日子就一定美好、平凡的生活就一定差嗎?斯特里克蘭德無疑是一個天才,他對於藝術的執著有著極高的造詣,但同時書中的他也是極度的冷漠和殘酷的,如果僅僅憑藉他在藝術方面的才華,就把他推崇備至,那麼我覺得這樣也有失公正,很多藝術家是孤僻的,難以理解的,他們沉醉在各自的殿堂裡,對生活上的規則和社會的要求往往棄如弊屐,而斯特里克蘭德更甚,他只在意淫靡的肉慾帶來的靈感,完全不顧道德人性的底線,簡直可以說就是個人渣;而與之相比,書中的另一位人物斯特略夫,他的才能雖然平平,但是卻具備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心地純良,先後救助了自己的太太和斯特里克蘭德,即使他的愛人被恩將仇報的斯特里克蘭德奪去,腦袋也綠成一片草原,還是默默的選擇了原諒,可能有人把他理解成不懂自愛的濫好人,但其實他不是腦子不好使,而是因為無條件的支持藝術。他可以說就是斯特克蘭德的反面。他是選擇了六便士,卻散發出了人性的光輝,靈魂依然是豐滿的。

在低頭撿起六便士的間隙,抬頭看看月亮


小說裡並沒有明確表達,人們到底應該選擇月亮還是選擇六便士,因為毛姆是真正懂得生活的複雜的,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有黑有白,都會擁有某種方面的美好,也將會伴隨著對別人、也可能是自己的傷害,毛姆對成功下了定義:“取決於你對生活賦予了什麼意義,取決於你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取決於你對自己有什麼要求。”生活和理想其實也沒有什麼高下優劣之分,正是在月亮的照耀下,六便士才顯得誘惑而真實。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無法一直抬頭看月亮,畢竟脖頸會痠痛,然而我們大可以在低頭撿起六便士的間隙,抬頭看看月亮。其實不管你做出哪種選擇,只要擁有足夠的自由和勇敢,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u001b�


分享到:


相關文章: